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依文解義: 黃帝遊歷天下,經過赤水的北面,登上崑崙山頂並向南眺望。正當要返回時;發現遺失了玄珠,於是派遣知去尋找,這個知找不到,再派遣離朱去尋找,也找不到,又再派喫詬去找,仍然找不到!最後請象罔去找,象罔一下就找到了。黃帝說:真是怪呀!為什麼只有象罔才能找到呢? Continue reading
Author Archives: wtsai
十門三昧業用解說
此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解 (1677–1841卷) (12/7/2006–9/29/2007)
淨空法師在十個月裡,花了146小時 (72卷) 講解十門三昧業用, 因為這是華嚴要旨, 精華。 信堅花了點時間, 將二千頁講議,濃縮成八頁,提綱契領,以贈有緣, 作為入道之基。如果看得懂,恭喜你,你有前世修來的慧根。如果只能一知半解,也沒有關係,只要慢慢薰陶,有一天你會證悟這裡所說的靈界實相。
一乘即是一心,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故曰一乘。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萬法生滅,覺心不動。猶一水起萬重浪,萬重浪是一水,浪有起伏,水性不動。
三昧是梵語,又作三摩地;意為等持、正定、正心行處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稱為定;遠離惛沉、掉舉而保持平等之心,稱為等持。又作「息慮凝心」。慮是妄念,妄念息了。三昧就是心定在一處而不動。「制心一處」,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不動」。三昧是佛法修行的總樞紐,總的原則。八萬四千法門,法是修行的方法,門是門徑,通到無上菩提的門徑太多了,說之不盡,統統叫三昧,也就是禪定。
十門三昧的業用,業就是事業,我們所造作的,用是用途。《華嚴經》上講了十門,三昧是無量三昧,十門是無量三昧的歸納。十大類展開是無量三昧,無量真是無方大用。這個大用就是隨類現身,隨機說法,眾生的品類無量無邊,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身。佛菩薩沒有身相,佛菩薩不執著身是我,他可以現無量身,從體起用。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從三昧流出來的,現身依三昧,說法也依三昧。
「菩薩安住無住大涅槃,即此無餘涅槃的無方大用。」「無方」就是沒有邊際,「用」就是功能,這個無餘涅槃可以發揮無邊際的廣大功能,讓一個菩薩安住在無住處涅槃。
禪定是修行的關鍵,修行的樞紐。菩薩六波羅蜜裡面,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是修行的預備功夫,前方便。真正修行是禪定,定功到一定的程度就開智慧,就是般若,般若現前就無方大用了。 Continue reading
警世通言
萬貫家財帶不去,一雙空手到陰間;任你田地千萬甲,享福也是幾千年。
無常來到無人情,不要金銀不要錢;閻王註定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
人有人道、獸有獸道、車有車道、行人有行人道。無論何道,不離公道。
一生都是命安排,今日不知明日事。兒孫自有兒孫福,舉頭三尺有神明。
豈可人無得運時,死後一文帶不去。聰明反被聰明誤,是非到底自分明。
惡人自有惡人磨,冤冤相報幾時休。人生何處不相逢,世事真如一局棋。
誰人保得常無事,一旦無常萬事休。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Continue reading
SiteMaps
Pages
Feeds
Categories
- 美圖趣文 (RSS) (34)
- 修心養性 (RSS) (24)
- 四書五經 (RSS) (12)
- 道德經 (RSS) (11)
- 諸法實相 (RSS) (18)
- 處世嘉言集 (RSS) (9)
- 霍金斯 (RSS) (3)
- 莊子 (RSS) (5)
- 禪修 (RSS) (11)
- 太極拳 (RSS) (2)
- 佛經 (RSS) (14)
- 修華嚴奥旨妄盡還源觀要解 (RSS) (2)
- 因緣果報 (RSS) (1)
- 《菜根譚》精華淺釋 (RSS) (1)
Articles:
- “炳燭之明” 讀後感 (0)
- 宇宙萬事萬物運作的基本原理 (0)
- 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達到靈修最高境界的階梯 – 節譯簡介 (0)
- 亞當出伊甸園的真義 (0)
- 談 笑 (0)
- 美麗的分形幾何圖形 (0)
- 旋轉舞女的真義 (視覺暫留、相續相) (0)
- 蝴蝶效應 解說 (0)
- 愛因斯坦與他的司機 (0)
- 打坐改善大腦結構和功能 (Word File) (0)
- 太極拳真義 (0)
- 軒轅皇帝求道記的啟示 (0)
- 關於打坐 (0)
- 易經乾卦爻辭淺釋 (0)
- 人類心意識的作用 超越體驗者的境界 (0)
- 人生格言 Quotes to Live-by (0)
- 天道無親論 (0)
- 度眾生的真義 (0)
- 隨緣是人生大智慧 (0)
- 詩經•周南•桃夭 欣賞 (0)
- 什麼女人最漂亮? (0)
- 托爾斯泰“伊凡.伊列區之死” 的啟示 (0)
- 論禪坐 (0)
- 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達到靈修最高境界的階梯 – 導論 (2)
- 如何辨別真善知識與邪師? (0)
- 論語讀後感 (0)
-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 (0)
- 亞當出伊甸園新解 (0)
- 其實那個美麗的境界並不存在 (0)
- 白頭髮的成因與保健 (0)
- 略說因緣果報 – 信堅 (0)
- 嘉言錄第二集 (0)
- 打坐改善大腦結構和功能 (文) (0)
- 妙高山頭 不容商量 (0)
- 你在繞圈子嗎? (0)
- 漫談大學 (0)
- 詩經 關雎 欣賞 (0)
- 詩經·召南·摽有梅 賞析 (0)
- 天道忌盈 滿招損 卦終未濟 謙受益 淺釋 (0)
- 大學中庸讀後感 (0)
-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此兩者或利或害″ 解說 (0)
- 以何因缘故 佛於一切法離言法性而起言說? (0)
- 一句話 豁然開悟 (0)
- 論語知多少? (0)
- 關於導引與太極拳論説 (0)
- 逍遙遊 正解之 (0)
- 象罔能得道 莊子天地篇 (0)
- 《詩經·周南·桃夭》賞析 (0)
- 道德經不病章第七十一 俗諦直解 (0)
- 信心銘嘉言錄 (0)
- 嘉言錄第一集 (0)
-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0)
-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 (21-40) (0)
- 書不盡言 言不盡意 聖人立象以盡意 (0)
- 道德經 道貴章第五十六 直譯 (0)
- 道奧章第六十二另解 (0)
- 道德經第63及64章真諦解說 (0)
- 第六十七章 儉故能廣的真義 (0)
- 道德經三寶章第六十七真諦解說 (0)
- 歷史舞台弄英雄 (0)
- 略論大學、中庸 (0)
- 人生哲理: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0)
- 中庸第一章正解 (0)
- 人生哲理分享: 外重者內拙 – 莊子達生篇 (0)
- 禪宗典故: 一指禪 (0)
- 定慧一體論 (0)
- 心經要義 (0)
- 略說 “真經原來無一字” (0)
- 金剛經四相的真義 (0)
- 修華嚴奥旨妄盡還源觀要解 (0)
- 論度眾生的真義及悟後起修 (0)
- 賈伯斯真實的遺言 (0)
- 略論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 信堅 (0)
- 持盈章第九真諦解說 (0)
- 胠篋第十註解 (0)
- 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正解 (0)
- 盜跖第二十九 白話註解 (0)
- 物不遷論解說 – 信堅注 (0)
- 十門三昧業用解說 (又稱“華嚴一乘十玄門”) (0)
- 三心不可得的真實義 (0)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義 (0)
- 如何說明靈界實相:沒有空間 沒有時間 動靜一源 不生不滅 (0)
- 道德經 懷玉章第七十 (0)
- 警世通言 (0)
- 道德經不爭章第六十八直解 (0)
- 《菜根譚》精華淺釋 (0)
- SiteMaps (0)
- 緣起序 (0)
- ContactUs (0)
- Help (0)
Archives
- October 2013 (5)
- September 2013 (85)
緣起序
嘆知音難遇,有緣之難求,修行路上少行人。特以此網,廣結有緣,同登彼岸。
信堅願以無量身心,與你同耕此園地;信心堅定,則生實相。
在此園地,以文會友,以靈修訪明師;以道會仙,以佛法同參一真法界。願於此園地,拋磚引玉,與你共談古今,氣功打坐,修心養性,如何過有意義人生。同時也談四書五經,老莊之道,靈界實相,成佛法門。以因緣故,信堅對物理、衛星、科學有所專長。也可與你大談量子力學,統一場論,宇宙起源,銀河衛星,全息宇宙。
未來將繼續以真諦重新解說古今名人言論,孔孟人道,老莊天道,釋家佛道。深入淺出,盡量言簡意深。公佈信堅融合儒釋道,重新整理中庸,論語,老莊言論,及一乘佛經解說。同時也計劃張貼一些修心養性,趣味圖文的Power point shows 與你共享。
如果將來因緣成熟,可於此園地,另闢小園區,與有緣共同耕作,同闢人間小天堂。
附註: 此網站之設立,蘊釀已久。近日由好友Allen Tsai,一再推動及大力鼎助,才能開始在此園地設計、建造、開墾、播種。感恩。Allen有三十多年設立網站的經驗,為人忠厚老實,相當細心,有耐力,凡事必求完美、盡善。他有中文網站 「我的八字」 http://www.5d8z.com 。對陰陽五行有興趣者,可去參訪。
三十多年前,認識Allen。多年來,一直只有偶而通訊,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設立此網站,使我深切體悟,相識就是有緣,一切皆是善緣。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信堅 2013年九月於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