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真義

chinggun1a1.靈界基本定律 (諸法實相)

由本體(真心、本性、佛性)起作用,萬法唯(真)心所現,唯(第八)識所變。一切法緣起。一念起,宇宙森羅萬象,一時海印頓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即所有十方三世的森羅萬象,缘聚而现,都只是在各自的時、空點上 (當下,此時、此刻) 一時頓現,剎那真實存在。《楞嚴經》一切法­「當處出生,隨(當)處滅盡」]

眾生對宇宙萬相的運行的認知,有如看電影。電影播放是每秒鐘播放24幅静態的畫面,因為放映速度快,導致第六意識的錯覺(視覺暫留,相續相),我們的見聞覺知,起心動念,念念不住,因此以為物體、影像在動、有時空、有生滅。如果把電影機的速度調低到一秒鐘只投放一幅畫面,那在银幕上看到的只是一幅幅獨立的静態圖像,個個獨立。這時,我們的就不會感覺到電影上的人物在活動。因此實際上,所有十方三世的有為法的现相,都只是在各自時空點上,缘聚時一刹那的顯现 (即一副副的各自獨立的景象) 。我們的心意識,起心動念,念念不住,將它們連接起來,因而有了動相(相續相),就有了時空、動靜、生滅、無常變化,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生住異滅。

所謂明心見性,是心意識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因此所看的外境,是一副副的靜態畫像,海印頓現,剎那生滅。修行達到寂靜的靜界,就能瞭知、證悟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只是”剎那頓現”,那就明心見性了。

這靈界基本定律,在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第十裡有詳細解說。且看起台頭的三首偈頌: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時發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此基本定律,僧肇應用,而著《物不遷論》加以更淺顯的闡述。裡面的一首偈頌: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經天而不周。

2. 人類心意識的作用 超越體驗者的境界 — 霍金斯的闡述

霍金斯(David R. Hawkins,6/13/1927-9/19/2012) 是近代明心見性的靈性大師。也是信堅的啟靈師父之一。在他的最精彩,總結論的最後著作(2006) “明心見性,篤信非二元性” (Discovery of the presence of God: Devotional non-duality) 一書中,以現代語言,闡述人類的心意識作用,剎那不住,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以及如何明心見性。信堅翻譯如下,供你們參考。

人的思想就像是一個電腦的資料處理系統,同時處理內在與外在的資料,也同時歸類、整理、決定優先順序、結構化及解釋。它同時也從大腦記憶及情緒中心吸收資料,作有條理的反應及互相關連。所有以上的程序也依”情緒/動物性的直覺”而整理、排斥、接受、或修改。除此之外,這多層次的複雜處理,也受意見、選擇及意志的影響,還有關於意義與總共價值的意見及選擇,也受意識場以及因緣的影響。

這複雜統合的資料處理系統很奇妙的在一萬分之一秒內完成。還包括選擇及處理思想、主意及影像,並注入情緒及整理出”估計的價值”。因此,我們的心意就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處理內外資料的單位”(世間最先進、最快速的多維度電腦)。有些資料是被心意察覺到而存入記憶裡,同時也有無意識性的處理而存在無意識裡,這處理及篩選的儀器造成了在自(小)我與”真我/實體間的一萬分之一秒的延遲及行動,這處理及篩選的程序是體驗者在行動。

這處理/體驗的中介是分裂與二元化的核心徵結所在,自我灌注二元性,因而所有的現象被體驗者認為是因果效應 。

因為在現象的發生與心意的體會之間,有一萬分之一秒的延遲,這顯示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自我只收到經過處理及經過評審的資料,而不是現象的本體。這就產生了輸入與輸出間的品質損失。這損失是事物原本的純淨與自然的光輝燦爛,這體驗者的輸出資料缺少活躍性及神祇的光輝。

隨著意識的演進,這帳幕會忽然消失 當這情況發生時 意識會有很深厚的轉變 所有的事物變得有光輝的、明朗而有深度的、有組織與結構、有色彩的 (它自己展現 而不是被察覺或解釋)。證悟了這道理,就是明心見性。

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真實義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者,其心,指本有無住之真心,以諸眾生,住著於境,則真心隱而不現,名曰不生。今應順性而修,如古鏡之明,雖現眾相,無相可得,不住於有;雖本無相,能現眾相,不住于空。應如是無所住著,以顯現本有之真性,而生其心也。

所謂生者,乃任運而生;所謂無住者,無妨隨緣而住,隨緣而住者,無心於住,雖住而實無所住也;任運而生者,法爾顯現,曰生而實無所生也。

無住是六根對六塵,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無住生心,即體而用;生心無住,即用而體。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如明鏡當臺,胡來現胡,漢來現漢。如鳥隨風飄蕩,如魚隨波逐流。如雁過寒潭不留影,鳥過虛空不留跡。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簡單的說,就是專心一念,專注在當下。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