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Yoga” 一詞,有兩種翻譯。一是 “瑜珈”,另一是 “瑜伽”。現代人所稱的 “瑜珈” 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而 “瑜伽” 則是古老印度禪坐修身心,走向三摩地或自我實現旅程。即探尋「梵我一如 (天人合一)」的道理與方法。
信堅這二十年來,除了打太極拳,練導引、瑜珈、及禪坐外,亦略讀《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小乘、大乘、禪修、及一乘佛法。信堅的淺見是,古老的 “瑜伽” 是一條修行入門的正道。但只是築基功夫,走向三摩地 (禪定三昧) 的進修方法。並不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Prajna Paramita),大智慧到彼岸之上,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 無上正等正覺)” 的法門。
此文是信堅,以瑜伽外行人,對瑜伽法門真義的淺見。實是井蛙之見,坐井觀天,僅供諸大德,酒足飯飽之後,談天論地之用,笑納!
二、印度最古老的 “瑜伽”,《薄伽梵歌》第六章。
印度古老的 “瑜伽”, 源於 “奧義書 (Upanishads)“(約西元前五世紀)印度史詩裡的《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薄伽梵歌》被多數印度教徒視為聖經。總共有700頌,分成18章,描述 黑天 [ 濕婆 (Shiva) 的化身克里希納 (Krishna)], 對主將 阿朱納 (Arjuna) 王子的一場奇妙的靈性對話。其中第六章,專講 “瑜伽”,是黑天描述冥想的正確姿勢以及達到三摩地(禪定)的過程,談及 “四種瑜伽與第四道”。
大多數人都知道,練習瑜伽,可以強身健體,使身體更靈活,同時也可改善呼吸、循環、消化以及荷爾蒙系統的運作。瑜伽還能使情緒穩定,頭腦清晰,身強體健,返老還童。但這只是走向三摩地或自我實現(瑜伽終極目的)旅程的開始。
瑜伽 (yoga)的本意是「合一、連接、結合、統一、相應」。即道家所說的「天人合一」。大我(天、宇宙萬物之母)與小我(人、真我、小宇宙)「合一」的概念。「瑜伽」是梵我合一的「境界」,是身心靈三者的昇華,通過昆達利尼瑜伽(Kundalini Yoga),得到自我覺醒,進入解脫之門。
瑜伽是一種稱為「軛」的工具,用於駕馭牛馬。也就是「內在真我的統一」(天人合一)。 在《薄伽梵歌》 中,主克里希納 (Lord Krishna) 談論到自我實現的四種瑜珈,也就是四條修行的道路。所有這些道路都通向同一個目的地 ,三摩地。
1. 羯磨瑜珈 (Karma yoga): 是無我行動 之道,修行者透過全心無我的服務眾生,而自有限的自我中解 脫。[人的一切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留下一種精細的痕跡,這種痕跡會按照行為的不同性質,帶來相應的果報。 這種東西就是「業」。業瑜伽本意是指行為本身,而不是行為之後產生的「業」。業瑜伽的目的是「行動的徹底自由」通過「有為」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
2. 闍那瑜珈 (Jnana yoga): 知識或智慧之道,修行者透過意志與明辨能力,將自我自對身、 心與感官的認同中解放出來。闍那(智慧或知識)被認為是瑜伽四大主要途徑中最難的,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和智力。在Jnana瑜伽中,心智被用來探究自己的本性,並用思想和自我超越心智的認同。闍那瑜伽的基本目標是從瑪雅的幻想世界(思想和感知)中解放出來,並實現內在自我(阿特曼)與所有生命的統一(婆羅門)的結合。這是通過堅定地實踐“知識四大支柱”中定義的自我提問,反思和有意識照明的心理技巧來實現的。
3. 巴克提瑜珈 (Bhakti yoga): 奉愛之道, 修行者透過完全奉獻於上主的愛中而臻於無上。
4. 禪那瑜珈 (Dhyanayoga): 禪定之道, 修行者透過靜坐冥思,降 伏意念與感官, 從而自性於定中顯現。
三、古印度瑜伽的實修法門 (瑜伽八支)
在瑜伽修練過程,需通過八支的持續鍛鍊,智慧之光,便進入每一脈輪 (Chakra) 內,”身心靈” 得以互相連繫,合而為一, 達至解脫境界。
帕坦伽利在《瑜伽經》中記載的 “八支分法”:
1 制戒(Yamas): 瑜伽之祖 “帕坦伽利 (PATANJALI) ”
非暴力 (能夠與別人和平相處)。 誠實 (講實話,不欺騙別人)。不偷竊。自我控制 (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自私自利。
2 遵行 (Niyamas):遵行潔淨身心、知足常樂、精進 (苦行)、自我學習、信神。
3 體位坐法 (Asanas):舒適安然的姿勢 (身體鍛鍊,為控制從內在思維顯示出來的姿勢,以修正其肉體健康和學習精神集中)。
是指瑜伽姿勢,也稱調身。此即通常所謂的“瑜珈”。
4 調息 (呼吸控制, Pranayama):調節及控制呼吸,提升生命氣息。
5 制感(Pratyahara):意味著控制感官。精神從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脫出來,是指感覺消失,控制內心,也稱調心。制感Pratyahara 收攝六根,即感官控制,使心靜於止。
6 專注(執持, Dharana):心的專注鍛鍊,讓注意力專注於某一處。 集中注意,一心一意。專心法總持。
7 冥想(Dhyana):靜坐法﹝瑜珈非常強調靜坐﹞冥想。禪意味著冥想。持續專注於一境遇。(比專注更進一步的境定。)
8 三摩地(Samadhi):最終修練達到的狀態 : 沒有任何一個對立的思維,天人合一的超意識狀態。由冥想而來的超意識全部集中到靈魂中,和宇宙合二為一。
四、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 的“瑜伽經”
(Patanjali – The Father of Modern Yoga)
瑜伽經(Yoga sutra),約在公元 二至四世紀,由印度大聖哲人波顛闍利(Patañjali)編纂,將古老的印度瑜伽傳統加以整理,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他撰寫了《瑜伽經》,賦予了瑜伽所有理論和知識,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系統。在這部著作里,他闡述了瑜伽的定義、 瑜伽的內容 、瑜伽給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等等。所以帕坦伽利被尊為瑜伽之祖。全經分成成四品,共有195頌。其思想涉及了佛教、耆那教、數論派和《奧義書》,並批判佛教唯識思想中的自證分。
偉大的瑜伽聖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是瑜伽學派的根本經典,經文記載了古印度的大師們關於神聖、人、自性、物質觀、身體、精神、梵文語音,幾乎所有範圍的深邃的論述。“瑜伽經”指引瑜伽修行者完成性靈的旅程,書中充滿對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訴人們最為根本的道德。瑜伽經的思想在瑜伽修行者的生活中處處的體現。帕坦伽利的偉大在於他不加偏見地,系統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派哲學所承認。
帕坦伽利認為,瑜伽的目的於平息相互矛盾的本能衝動和各種想法所帶來的混亂。心對我們的思想和衝動負有責任。它本能地趨向於自我中心(asmita)。這種傾向滋生好惡和偏見,給我們生活帶來痛苦和煩惱。瑜伽科學認為智性集中在兩個區域:心與頭腦。心的智性,有時候被稱為 “心根”(root mind), 其實是我們妄自尊大的罪魁禍首。它擾亂頭腦的智性,導致身心的波動。
通過瑜伽的鍛煉,那些雜染便會被知識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持戒,精進,調身,調息,攝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說謊,不偷盜,不縱慾,不貪圖。無論何時,何地,在什麼情況,屬於什麼階級,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內外潔淨,滿足,對身體及感官的控制,學習經典,對神順服,都是精進…
帕坦伽利將這些痛苦歸納為:身體的疾病、倦怠、疑惑、冷漠、懶惰、追求感官的滿足、錯誤的知識、不健康、身體的失衡、以及呼吸的不均勻。只有瑜伽才能去除這些痛苦,並且約束頭腦,情緒,智性以及理性。
在瑜伽界,帕坦伽利是無人能及的,他跟佛陀、克里虛納 (Krishna)、基督、馬哈維亞、默罕默德或查拉圖斯特一樣,都是成道的大聖人。就瑜伽的世界而言,帕坦伽利是最偉大的名字,這個人是罕有的,沒有其他的名字能夠跟帕坦伽利相比。瑜伽被帶到一種科學的狀態,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他使宗教成為一種純粹法則的科學,信念是不需要的。
五、瑜伽經的內容
全書共四品,記載了印度教瑜伽派的修持方法,即八支行法:持戒、精進、體位、調息、攝心、凝念、禪那、三摩地。本書在數論二十五諦的基礎上,外加大自在天形成二十六諦的學說。《巴坦加里的瑜伽經》分成四品,共195頌。
第一章禪坐 (51頌)
即 三摩地 (Samadhi), 介紹瑜伽個最高境界三摩地的性質、類別和目的。
現在,我們要解釋什麼是瑜伽。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這樣,知覺者便能還其本來面目。否則,我們便會認同於那些轉變。那些轉變有五種,痛苦的與不痛苦的:知識,謬誤,幻想,睡眠和記憶。 知覺、推論與親證都是知識。錯誤的知識是謬誤,不由實相而來。字面的知識,但沒有對象,便是幻想。覺醒的失去,便產生睡眠。
那些經驗過的事物還殘存的便是記憶。通過鍛煉和不執著於物,便能控制以上種種。堅持不懈,便是鍛煉。經過一段長時間,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礎。不執著便是對所見所聽之物,毫無慾望。由於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對世上種種都無欲無求,這便是最高的。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與宇宙聯合,而產生真理、明辨、喜樂的知覺。另一種冥想,是由捨棄世俗和持久的鍛煉達成,可以消解那些舊的習性。那些無分別的存有,沒有了身體,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其他人則要經過信心、發奮、記憶、靜慮、智能等階段。
有些人意願很強,很快便可進入冥想。由溫和到強烈的鍛煉,效果最好。此亦可由對神的順服達到。神的靈,不受任何性質或行動所影響。他是所有知識的來源。他是古人,以至於今人的導師。他的象徵便是那神聖的聲音(AUM)。此聲應常念誦,便可達到成功。由它可達至宇宙的意識,並使一切毫無障礙。疾病,怠惰,猶豫,疲弱,物慾,謬見,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穩定,這些都是令意識分散的障礙。
此外還有憂慮,緊張,呼吸不勻等。練習瑜伽可克服這一切。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仁愛,喜樂和平等心。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識純潔。控制呼吸也能克服這一切。精微的知覺產生最高的意識轉變,使心靈平靜。這是由於那超越的,內在的光。亦由於意識控了欲望。亦由於對夢境和睡眠的知識。亦由於靜坐冥想的鍛煉。那聯合由小至原子大至無限都能主宰。
真正的知見是知覺者,知覺的能力與被知覺者三者完全通透。知覺者能像通過無疵的寶石來直觀對象。真確的知識是能直觀對象。同時思維有所轉化,淨化了記憶,使對象能在無思維的狀態下呈現。精微的對象在無分別的情況下呈現。以上的叫有種子的冥想。但如果達到無分別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現。智慧便與真理合一。此與言辭的推理截然不同。這種由靜坐冥想而生的狀態會超越以前的思想習性。這種控制一旦達成,便達到無種子的冥想。
第二章 實踐鍛煉 (55 頌)
即修行(Sadhana), 論述哲理和實際的修行入定的方法。
瑜伽是對身體加以自律,學習經典,和對神的順服。目的是促進冥想,除去障礙的根源。無知,我執,迷戀,厭棄,貪求,是生命的五種障礙。無知是其餘幾項的溫床,無論是沉睡的,輕微的,可構成障礙的還是激烈的。無知將那些不是永恆的,不純潔的,痛苦的,不屬真我的,認同為永恆的,純潔的,愉快的,屬於真我的。我執是知覺者將自己認同於知覺的能力。迷戀是對慾望的追逐。厭棄是住在痛苦之中。貪求在那些有學識的人之中仍然存在,是會自己助長的。這些障礙還在精微階段時,可以做相反的事情來消除。
如果成形以後,可以靜坐冥想來消除。那些障礙由過去的業行而來,在可見及不可見的界域發生作用。一旦生根,便影響生命的狀況,生命的長短和種種經驗。由於行善與行惡的不同,分別產生樂果與苦果。
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什麼都是苦的。因為一切都在改變,事物變成它們相反的狀態。還未來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痛苦的因由是知覺者認同於被知覺者。此世界有各樣事物和知覺,是要讓我們解脫於這個宇宙自然有四種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別的,無分別的知覺者只是知覺本身,雖然純潔,還是通過思維來看事物,而自我使他認同於這個思維。
這種知見的性質是為了知覺者的好處。雖然對覺醒的人來說,這些都會毀去,但對其他人來說,仍然存在。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便產生這個智能世界。無明是它的原因。如果沒有無明,沒有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知覺者便得到自由。消滅無明有賴不斷的明辨。有七個階段,隨著知識增長,一個接著一個展現。通過瑜伽的鍛煉,那些雜染便會被知識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持戒,精,調身,調息,攝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說謊,不偷盜,不縱慾,不貪圖。
無論何時,何地,在什麼情況,屬於什麼階級,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內外潔淨,滿足,對身體及感官的控制,學習經典,對神順服,都是精進。如果有反對瑜伽的思想,要用相反的去對抗。毀滅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無論是自己去做,去引生,或去認同。如果由貪婪,怒氣,迷惑成為動機,無論是溫和,中度還是猛烈,都會帶來無窮的苦難和無明,因此要發展出相反的。只要確定非暴力,敵意便會消除。不說謊,便能得享工作的果報。不偷盜,便能得享財富。不縱慾,便能得享靈性上的強健,不貪圖,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識。潔淨為身體帶來保護,不會因與他人接觸而被感染。
精神上的潔淨,產生覺醒和對感官的控制。滿足產生最大的快樂。身體以及感官的完美,因持戒而消滅那些不潔而來。由不斷的學習達至與上天合一。三摩地是由注意力與神合一而產生。姿勢必須穩固舒適。控制不安,對無限作冥想,便能做到。這樣,便不會受二元性騷擾。掌握了姿勢以後,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氣和呼氣便是調息在外。 ,在內,以至於靜止不動,都因應時間,地點和數目而調節,呼吸又細又長。第四樣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內。於是對光之遮蔽便除去。這樣精神便適合作冥想。如果精神脫離了知覺,而知覺亦不與感官混合起來,注意力便與自己合一。於是達至對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三章 禪定力量 (51頌)
即神通 (Vibhuti), 闡述修持所獲得的神通力及其種類。
凝神是將意識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週流不斷的知覺。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對象存在,對自身的知覺消失。此三者形成靜坐冥想。由掌握靜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這種掌握是通過不同的階段。此三者比以前討論的更為內在。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於無種子的境界。那種控制的狀態是心靈聯繫上控制的活動,使那些習性消減下來。這流通因不斷練習而穩定下來。當心靈放在一物之上,對其他的興趣便減退,便能達到入定。在此境界,過去和將起的心象成為一樣。由此感官上的變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質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過去,現在,將來三個原理。進化是由這三個原理不斷的轉化造成。對這三種轉化作冥想,便可得到過去和未來的知識。平凡字句與意義的知識是混亂的。通過靜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聲音的知識。對過去的習性作冥想,便能得知過去生命的知識。對他人的身體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不是知道思想的內容,而是它的內在狀態。
對身體的形狀作冥想,對形相的知覺便被阻閉,對眼睛的顯現便被分離,那個瑜伽士的身體便不被看見。行為的後果有快有慢,從內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時間。對不同的氣力,例如大象的氣力作冥想,便產生大象的氣力。對內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隱和遠處的知識。對太陽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識。對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識。對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運動的知識。對臍輪作冥想,便得到身體運作的知識。對喉嚨作冥想,便能中止飢渴。對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體穩定。
對頭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擁有超覺的視力。由於直覺的力量,產生所有知識。對心臟作冥想,便能得到有關意識的知識。喜樂是從靈魂與智慧的無分別而來。通過對真我的冥想,便會得到真我的知識。由此便達到超覺的聽力,視力,味覺和嗅覺。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礙。當知道了注意力受束縛的原因,瑜伽士的意識可以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之中。控制了這個靈力,瑜伽士便能在水上行走,不受荊棘的傷害。他能克服死亡。通過對生命能量的控制,身體發出光明。對以太及聽覺作冥想,便能聽見上天的聲音。
對以太及身體的關係作冥想,瑜伽士的身體便能變得很輕,能夠在空中飛行。對心靈作冥想,便能離開身體,那時無明便會去除。對物質的精微和物理形狀,狀態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質。由此可使身體變得極小,極大,以及不可被損。這個身體變得美麗,有力及強壯。通過對器官生命力和它們性質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這些感官。這樣身體便能像思想般飛快移動,控制超覺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通過對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間關係的冥想,便能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以無欲無求來毀滅束縛的種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縛,達到自在。瑜伽士不要因這些靈力而驕傲起來,因為這樣便會使他產生障礙及下墮。對時間的運動,之前及之後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識。這種冥想可以分辨兩樣極相似的事情,就算它們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樣。那直覺的知識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質。當真我變得與生命能量同樣純潔,便達到完美與自在。
第四章 解脫自在 (34頌)
即解脫 (Kaivalya), 闡述修持的最終目的,獲得沒有繫縛的神我。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過藥物而獲得,通過念誦咒文,以及通過靜坐冥想而獲得。生命由低級到高級轉化,是由於自然的創造力。行為無論好壞都不直接引起蛻變,只是除去對自然力的障礙,就好像農夫在田裡除去石頭,才能犁溝灌溉一樣。意識可由真我的力量產生。那個原初的意識,仍控制著那些被創造的意識。只有那些達到三摩地的意識才能免於欲望,成為最高的。瑜伽士的行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對其他人來說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由此三者,表現出與之相應的果報即使有時間,空間,物種的阻隔,由於記憶和習性,那些果報都能持續。對喜樂的追求是永恆的,而慾望和習性則沒有開始。
它是由因,果,支持與對象造成,沒有這些,它便不存在。過去與將來,各依它們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它們或潛藏,或顯明,各按其特性。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為這是整體的進化。對象相同,但如果意識不一樣,看出來便不一樣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決於是否能被心靈認知。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決於心靈被調整至的狀態。意識的調整永為知覺者所知,因永恆的靈是不變的。那些心靈不能照亮自己,因為他們是作為對象而被認知。知覺者與對象不能同時被知覺。
意識由另一意識所知,便造成無窮後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亂。當心靈變成更高形式的靈體,便能知覺更高的意識。在一切知覺中,知覺均被被知覺者著色。心靈受慾望調節,是為了最高者工作,這是因為它的混合性質。對於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覺者來說,他們的真我與思維分離。得到分辨的意識,便能達到自由。有些時候思維從過去的習慣而來。上文說過,去除這些習性便是去除障礙。那些達到完全的分辨,完全捨棄了各種慾望的狀態,叫做三摩地。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種因果的障礙,獲得自在。知識免除所有遮蔽,變成無限,感官的作用也變得很小。完成了它們的目標,三態之進化便停止。不斷進化的到了最後,成為一種明顯的轉化。當三態完成了它們的目的,便達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識。這便是絕對的自由。
信堅師兄:
大師真是智慧之光遍照,解釋到哪裡,清楚到哪裡。受教!謝謝!
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