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信堅前文介紹了《李清照·一剪梅》,已發了詩詞病,欲罷不能。今再介紹一首,家喻戶曉,何謂真愛 的宋詞: 《秦觀·鵲橋仙》。祝你美夢無窮,飄飄欲仙。

宋·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new7 new4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虚,揚州高郵人。文辭為蘇軾所賞識,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多寫男女情愛,也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

這是一曲對純情的頌歌,描述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話愛情故事。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於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末後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成為千古絕唱。男女的愛情,至此才開始變得偉大與永恆。 Continue reading

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 圖文賞析

信堅在此,以圖文,解說一首有名的宋詞,《李清照·一剪梅》。此詞生動的描述了新婚少婦,離別、相思的深情,文詞流暢優美。試試看信堅,雖然廉頗已老,寶刀是否仍在 (尚能飯否)。希望你會喜歡。

宋·李清照·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li1

一、簡單解說:
《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的作者是李清照。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别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沉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沉摯情感,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
li21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輕輕脱換下薄纱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 “人” 字形,南歸之時。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花自飘零;水自漂流。一種離别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Continue reading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一、前言
今日,因 Brian 師兄來函,邀請信堅書寫一篇,關於 “如何依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修行的文章,尤其是解說,如何能修到 “入流亡所” 境界。Brian 師兄所問,即所謂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這修定開慧法門,源自於 《大佛頂首楞嚴經》 第六品。

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就觀音。用耳根來修,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GuanYin0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由聞思修,入三摩地。文句簡潔,雖然字義易懂,卻隱含甚深義理。近代講此經的法師相當多,也都講解得很好。但如果要解說其一乘真實義及其修證方法,則須更上一層樓。因此信堅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佛經是真修實証之學。多聞無益,行者貴在,聞教信解,依教奉行,真修實証。諸法實相,唯証乃知。此章所說法門,是破楞嚴經所說的五十陰魔 (色受想行識五陰),而入三摩地,即得首楞嚴大定,明心見性,入不可思議,一真法界。這跟前文所說的 “心經般若修証法門” 的目的相同,只是修証法門稍有不同。

二、楞嚴經觀音圓通章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 導論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耳根靈明不受塵,圓通本妙全體現。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修行的法門很多,有八萬四千法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告訴我們可以用耳根、眼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來 修,乃至於依風大、地大、水大、火大起修。觀世音菩薩用耳根起修,因為六根中耳根最好修。因為耳根,無論是明、暗、動、靜、遠、近、前、後、牆外、牆內,只要我們一靜下來都能聽得見。因此耳根有一千二百個功德。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不管行住坐臥之間,一心不亂,自然親證觀音菩薩「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到達入流亡所的境界。 Continue reading

八面觀察 見微知著 的真義及事例

一、導言

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是修定開慧。有了智慧,就能對一切人事物,作深廣無量,八面觀察: 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因此就能,明察秋毫,見微知著,洞察先機,圓滿解決一切問題,這就是妙觀察智。

tiny1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本自具足,無量智慧德能。智周法界,無幽不鑒,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以其至虛,而應萬有。故天下雖廣,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微,可不窺牖而見。因此,見性聖人,識照古今,明通造化。遠見卓識、洞燭機先、明察秋毫。看到事情的微細跡象,就知道它的真象及發展趨勢。天下至難之事。雖萬變交於前。燭之而不失毫釐。權之而不失輕重。

宇宙運作的基本法則是簡單。尋常細微之物,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藏於有限之中。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宛若恒沙微塵,雖然渺小,卻也自成一世界。因此,洞察萬物的根本法則,就能明察秋毫,見微知著,防患未然,防微杜漸,杜漸防萌。知時達變。

二、八面觀察

天地萬物為一體,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對一切人事物,要能八面觀察: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八面玲瓏才能得到真相,缺少一面都是迷惑,不能得其真相。佛菩薩智慧,無所不知,不可思議。看人事物,貴重全體圓融,面面觀察,才是真正開智慧,開智慧後,才能見微知著。 Continue reading

心經般若修証法門

一、導論

佛說法四十九年,說圓說偏,說頓說漸, 皆隨眾生不同根基、不同機緣而因病施藥。佛說般若二十二年,共有八大部經,總結歸納為《大般若經》,有六百卷,演說如何以智慧成就法身解脫的法門。《大佛頂首楞嚴經》 是 《大般若經》 的精華。而 《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 一卷,便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濃縮精要。至於般若法門精髓的精髓,中心的中心,則是中譯習誦的二百六十個字的 《心經》 ,加上題目總共二百七十個字。因此 《心經》 是精華中的精華 (心髓、核心) ,故曰 《心經》。看了 《楞嚴經》 後,再看 《心經》 就簡單易懂了。因為整本 《楞嚴經》 就是 《心經》 的解說。

shin7a「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是佛大弟子舍利弗,問佛修持般若法門,如何成就的方法,佛乃叫觀自在菩薩答覆這問題。「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修般若,無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一切諸佛之心中心法,要你觀察透澈,而以智慧成就,這得靠般若。所以般若法門,是佛法的中心點。

一年半前,信堅寫過 心經要義,主要是講解心經義理。此文繼續解說 「心經般若修証法門」。如要詳盡、深入解說,則要依楞嚴經所說,如何破除五十陰魔的長篇教導。此地為求簡單扼要,信堅依據南懷瑾大師所著的 「定慧初修」 的第六章至第八章,加以重新整理,簡化解說,心經所教導的如何修行証道法門,此即所謂 「觀自在法門」。這跟修楞嚴經的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相輔相成。 Continue reading

略論 如何修定開慧

一、導言
信堅因個人深切體悟,修定開慧,對洞悉宇宙人生真相,以及創造發明、明智決擇,成大功,立大業有重大關聯。為解說此理,信堅在此,隨文附上,道友,逍遙山 人,精心製作的power point show,簡短解說,賈伯斯之所以有驚天動地的成就,是歸功於他一生勤奮精進修禪,由定生慧,因此有超人的洞悉、觀察、發明才智,扭轉Apple Computer 的乾坤。看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是 “修定開慧”,有智慧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Steve Jobs and Zen (賈伯斯的禪意人生)
jobs2  jobs1
禪定可以變化體質、鍛鍊身心、脫胎換骨,也可由定中生慧,得大自在。瞭解了這個道理,你就知道,不管年紀大小,現在處境如何,為了自己的前途,終生幸福,都該向Steve Jobs 學習,都該從現在開始,修定開慧。以此因由,信堅草寫此章文,教導初學, 修行禪坐入門方法,用以拋磚引玉,希望它能帶給你幸福快樂的人生。

二、修行禪定入門方法
所有修行法門,都是修定。 修行禪坐的下手處,是整個修定法門的核心問題。古往今來,修禪定者多如牛毛,長智慧者少如麟角。主要是大多數人,不得其門而入,都是盲修瞎練。

真修禪定,應是越修越靈活,對事物的認知越深越廣,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煩惱一年比一年少,反應一年比一年靈敏,智慧一年比一年增 長。如果越修煩惱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散亂,一年比一年迷惑顛倒、執著,反應越來越遲鈍,你是進入了死寂空,走火入魔、進了邪道,盲修瞎練。

修行貴在自悟自證。所有語言文字,皆是方便假言說,都是標月之指。有關修行禪坐的理論及修行入門方法,是信堅園地的主旨。禪修入門方法,散見於下面文章,點擊 “禪修” 標題,就可閱覽所有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