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Reality and Subjectivity” by David R. Hawkins October, 2007
一、信堅前言
祝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新開始,信堅從靈修最高境界,開始講起。
這一個月來,信堅回頭重看霍金斯言論,特別注重在霍金斯所寫關於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與所証見性者境界的三本書: “能力與強力”(Power vs. Force, 校準在 780-860), “真我的眼光 (The Eye of the I”,校準在920-994), 及 真我 (I, 真如本性,校準在 999.8!!!) 。這三本書是想頓悟、証悟靈界實相,見性成佛者所必讀。要真解悟書中所說,必須熟讀了悟,佛祖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證悟菩堤後,於定中為法身菩薩所說的華嚴經 (參看此園地的 “華嚴經解說” 及 “諸法實相” 專欄裡的文章,可作為入門的導讀)。由此可知,霍金斯是近代靈性最高層的導師。他的這三本書,信堅奉之為至上的寶典。近幾個月來,一字不漏地讀之又讀,參照華嚴經,深入體會了解體會,至少二十次以上,並仔細斟酌相關中文字詞語句,才敢在此向大家介紹此書。
信堅在此,以自己所了解,將真我 (I, 真如本性) 這本書的精華,在此向大家簡單介紹。讀懂了,解悟了,供喜你,已深入法界,諸法實相。只看標題就跳過或讀不懂也沒關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就如霍金斯所說,只要感染文中靈氣,就有如水漲船高,如入芝蘭之室,耳濡目染,靈性自然隨所接觸領悟而提升。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Continue reading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一、前言
信堅謹以此文,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天長地久,綿綿無絕期。並祝賀大家新年快樂! 事事如意,身體安康,歲歲平安,年年有魚 🙂
昨日信堅去函問候在來米師兄、顏顏師姐,祝福他們新年快樂,並送上 “一對鳥夫妻的故事“。這引起了今早顏顏師姐與在來米師兄在此園地的一番相當精彩對話。雙方都有高明的見解。甚麼是真愛,甚麼是真快樂,意義深廣,海墨難書。隨個人意識階層,而有不同解說。
信堅在此,再奉上另兩個檔案典故,一是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另一是【一禪小和尚】 問世間情是何物 (動畫問答),
白鸛鳥(White Stork)與大雁鳥都是大型長途遷徙的候鳥。都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至死不渝的忠貞典型。與人類同樣,都有 “愛別離苦”。它們遠程遷徙,路上凶險,生命無常。世人為它們歌詠讚嘆,有時歡欣鼓舞,有時潸然落淚。到底它們故事的啟示是甚麼?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參! 參! 參!” 。 就像 “萬法因緣生“裡,山在虛無縹緲間《長恨歌》一段所說,”離合悲歡,枉作相思夢。鏡花水月,畢竟夢成空”。 Continue reading
安妮塔‧穆札尼 (Anita Moorjani) 瀕死經驗後的領悟及啟示
一、前言
信堅在此,繼續解說,安妮塔重回世間後,對人生及日常生活的體悟,及對大眾的教導。全文以安妮塔暢銷書的下半部 “Dying to Be Me” 為基礎,將它節譯成中文,並加以闡揚發揮,加入信堅個人的註釋及體驗,以為佐證。
信堅這幾天,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仔細的讀了 (並加以中文翻譯) 安妮塔的 “Dying to Be Me” 這本暢銷書,流了不少感動的眼淚,全身起了震撼、感應。此書文筆流暢、講解清晰,條理分明,已是一部極佳文學作品。安妮塔以自己在瀕死體驗 所 “覺知” 的景相,深入淺出的解說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所說與一乘經書 (華嚴經) ,完全相符合,佛佛所見,皆是相同一真法界。最難得的是她還能將所覺知的真理,帶回世間,以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的心境,放下看破,隨緣自在,著書演講,感化無量眾生。至此,她已是頓悟本性的法身菩薩了。
安妮塔的暢銷書名, “Dying to Be Me” , 信堅個人的翻譯是: 渴望(Dying) , 存在、生存 (Be),隨緣任性、自然無為 (To Be) , 見到真我 (Me). 整句的意思: 渴望明心見性,就路歸家,回到真我的懷抱。[此地 “To Be” 套用了莎士比亞的名著 “To Be or Not To Be” (苟且偷生,還是奮力抵抗),但意義完全不同]。
安妮塔的瀕死經驗,不是一般所說的靈魂離體,而是以真如本性 (真我) 的覺性 (awareness),脫離小我的有限性,擴展到大我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覺,與真我融合為一。証悟了萬法一體,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是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此瀕死經驗,相當希有。真我的 “大愛” ,能治療一切疑難雜症,包括癌症,頑冥不化。
此園地的上篇文章,安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 瀕死經驗 ,只是此書上半部所講解的 “從安妮塔在患癌症之前的 “恐懼、害怕” 經歷 (病由心生),四年與癌症苦鬥、入醫院急診、瀕死經驗、到完全放下、看破,及再回到世間快速療癒的經歷。這上半部只是此書 的序幕。
此書的下半部是講述安妮塔利用此瀕死經驗為例,來解說她所領悟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以及如何將所領悟的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過快樂、有意義的人生,免除病患的困擾。
要領悟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至少有三種不同途徑。一是類似安妮塔的瀕死經驗,實際的到一真法界裡旅遊,證悟實相: 另一途徑是放下、看破、無住、無念,讓小我消失,真我的光耀顯現,頓悟實相。三是信堅的笨方法,花了一整年,閉關窮究華嚴經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加上三年的與古見性聖人印證。由這體悟,信堅園地設有專欄,裡面約有一百篇文章,解說 諸法實相。一真法界,是唯一法界,唯一實相,見性者所證皆同的真理,只是以不同語言文字,不同角度,譬喻解說而已。
同時,看了安妮塔的證悟及運用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待人接物,隨順法性,任運自然,所說都與信堅近年來的行止相符合 (請看下面此文中的許多信堅註解)。因此,安妮塔在此所悟、所教導的修行法門與境界,可作為讀者借鏡,了解自己的境界以及自己是否走對了修行之路。 Continue reading
安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 瀕死經驗
一、前言
昨天,慕師兄送來 “安妮塔‧穆札尼 (Anita Moorjani) 談 “瀕死經驗的youtube 網站” ,顏顏師姐也接著送來TED talk 網站,大家對 穆札尼 的瀕死經驗感到無比的感應,心有戚戚焉。讀者如有興趣,可直接去看穆札尼在網站演講。
信堅是屬於古老派,耳朵左邊進右邊出,只聽到聲音,聽不到其內含深意。須要專心一字一字,隨文入觀,才能心領意會,永誌不忘。因此看了穆札尼的暢銷書 “Dying to Be Me”
一般人依自己的心境修為,瀕死時,大都是以心智的靈魂,脫離形體 (靈魂出竅),意識到有形的境界,如穿越時空隧道、到天堂地獄旅遊、見到親友、見到耶穌、佛菩薩或鬼神,這些景象,仍在六道輪迴之中。
安妮塔‧穆札尼 (Anita Moorjani) 這裡所說的瀕死經驗,不是靈魂離體,而是擴展本有的無形無相的覺性 (awareness) ,從小我的有限性見聞覺知,至大我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覺。覺知了無形無相,靈明覺性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証悟了萬法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明心見性者的境界,此瀕死經驗,相當希有。她所描述,跟最近信堅園地所介紹的見性者所見相同。也與此園地所介紹的 霍金斯 “療癒與康復” (Healing and Recovery) 一書裡所說,前後呼應。
信堅昨天將此書的精華節譯成五頁的中文筆記。深感此書所含的深廣內涵,因此在此向大家介紹。歡迎批評指教及分享心得。 Continue reading
萬法因緣生: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例證解說
一、前言
三天前,信堅夫婦跟太極師父 (逍遙山人) 夫妻共進午餐,談天論地,說空說有。談到 “一切法因緣生,緣生緣滅,一切皆空”,有無限感慨。回憶往事,逍遙山人講了當年所看到名小說 “塔裡的女人” 及名歌 “山在虛無縹緲間”,講得有聲有色,大家都有無限感慨。信堅以此因緣,草寫此文。從四個不同角度,來看世間萬法皆空。
二、”萬法皆空” 的四個例證
2.1. 一切皆空 2.1.1 萬空歌 (明‧悟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酒也空,氣也空。世間浮華一陣空。
朝走西,暮走東,人生猶如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裡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2.1.2 紅樓夢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 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2.1.3 誌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天也空來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天地萬古常如舊,人生勞碌一場空。日也空來月也空,來來往往有何蹤;
日月晨昏常轉遠,人亡千載影無蹤。山也空來水也空,山水常在世界中;
青山綠水依舊在,人亡永世不相逢。田也空來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來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生也空來死也空,生死如同一夢中;
生如百花逢春好,死如黃葉落秋風。夫也空來妻也空,大難來時各西東;
夫妻本是同林鳥,你往西來我往東。空手來時空手去,到頭總是一場空;
夜深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從頭仔細思量起,便是南柯一夢中;
不信但看桃李樹,花開能有幾時紅;直饒做到公卿相,死後還歸泥土中。
2.2 山在虛無縹緲間《長恨歌》
黄自作曲,韋翰章作詞,林聲翕補遺。 《長恨歌》是黄自(1904 – 1938)從歐美留學回國後的第一部大型創作,也是他短暂一生中留下的規模最大的一部聲樂作品。 牌名出自白居易 “長恨歌”: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其中第八樂章歌詞云:
香霧迷濛,祥雲掩擁,蓬萊仙島清虛洞,瓊花玉樹露華濃。
卻笑他,紅塵碧海,幾許恩愛苗,多少癡情種?
離合悲歡,枉作相思夢。參不透,鏡花水月,畢竟夢成空。
[讀者請聽台大合唱團 及北大合唱團的演唱] Continue reading
簡介 肌肉測試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一、前言
信堅今早草寫此文,向大家介紹一個嶄新的研究、測試工具 (儀器): 我們的肌肉。它可提供古往今來,一切人事物問題的 “是與否、對與不對” 的答案。以此為基礎,就可跟計算機依0跟1,加上電腦程式,解決一切線性、邏輯性問題一樣,它能解決一切非邏輯性、非線性、有形無形世界的一切問題。信不信由你,且看本文分解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下士聞道,大笑之。如果你依此法,解決千古難題,拿到諾貝爾獎,那不是你的功勞,而是上帝(人類共同意識)的功勞。] 🙁
本文主要目的是介紹肌肉測試方法的由來、原理、運作方法及即其廣泛應用。[詳見霍金斯 (David R. Hawkins) 的 Power vs Force, 及Truth vs Falsehood 兩本書。]
人體運動學的臨床實驗(Clinical kinesiological muscle testing) 採用了肌肉測試作為一種診斷技術,這在過去的25年中,已得到了廣泛的驗證。 古德哈特博士 (Dr. George Good heart) 最初在這一課題上的研究成果, 在約翰·戴蒙得博士 (Dr. John Diamond) 這裡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後者將這一研究主題寫入書中, 從而為世人所知。戴蒙得確定,這種應對刺激的正面和負面反應,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同時發生的。
通過研究發現, 這種人體運動學上的反應, 反映出人體器官不儘能鑒別正面和負面的刺激, 還能區分合成代謝(anabolic, 提升生命力,生物體利用能量將小分子合成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謝途徑)和分解代謝(catabolic, 異化作用,消耗生命力,是生物體將體內的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甚至更令人驚奇的是,還能判斷對錯。
這種測試非常便利、快捷, 且十分安全。 一句客觀上正確的陳述,能夠激發肌肉正面的反應;如果被試者聽到的是一句錯誤的陳述,那麼就會產生負面的反應。這種情形的發生,與被試者本身的觀念或者在這個話題上的知識面無關。 經過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人群中的多次測試,反應和結果都是始終如一。用這測試技術,試驗結果滿足了科研要求的可重複性(repeatability),進而可以經得起任何研究者的可證實性(verifiability).
這種運作的基本原理有二: 一是宇宙中一切事物都與其他事物相互關聯。 (宇宙是一體的)。 主觀與客觀是渾然一體的(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內觀自性而得到所有問題的解答。 另一是人類的共同意識。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