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猴年說猴 西遊記真旨 (二) 第二至八回選釋

前文首先提綱契領,解說西遊真旨及第一回,作為導論。此文繼續此宗旨,選釋第二至第八回精華語句,及詳細解說幾篇重要的証道禪詩。
jw2 jw5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2.1 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菩提祖師精通儒、道、佛三乘教。他講經氣勢,妙語生花,感動上天,天女散花,地底湧出金蓮。仙佛門中,有上中下三乘之法,若非明師訣破,千枝百葉無可捉摸,其不為野狐所迷者幾希。惟妙演之,精微悉知,萬法皆通,庶不入於中下二乘之途。

據說,麈是一種大鹿。麈與群鹿同行,麈尾搖動,可以指揮鹿群的行向。 “麈尾” 取義於此,蓋有領袖群倫之義。魏晉六朝清談家習用麈尾(形如樹葉,下部靠柄處則常平直狀。它有點像現代的羽扇)。只有善於清談的大名士,才有執麈尾的資格。它有點像帝王的權杖。珠是佛教語言(圓珠),玉是道家語言(金丹)。菩提祖師講經說法,圓融如珠玉。聲音洪亮,如雷霆響,一直達到第九重天(最高層天)。[李白形容盧山瀑布詩云: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Continue reading

猴年說猴,西遊記真旨 解說 (一)

一、信堅前言
此文是因應此園地管理者(Administrator),Allen師兄,之建議,猴年將至,猴年說猴,正是時機。Allen 是紫微斗數、五行八字算命大師 (見5d8z.com 網站),對十二生肖,每日流程,了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猴年說猴,離不開齊天大聖孫悟空。也離不開家喻戶曉的神怪章回小說《西遊記》。《西遊記》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相傳是明代吳承恩,根據前人幾百年來所積累的素材,所寫作的長篇神魔小說。表面上是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魔)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但信不信由你,它也是一部深含儒、釋、道三家義理,修身、修心寶典。且讓信堅在此,娓娓道來。
jw5 jw2 jw6
《西遊記》對劉悟元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此書,在於闡明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書中以西天取經故事,發金剛法華之秘,以九九歸真,闡參同悟真之幽,以唐僧師徒演河洛周易之義。[: 劉悟元是清代全真道士劉一明(1734-1821),道號“悟元子”,是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他精通內丹、易學,醫理。詳見此園地,“鳶飛魚躍藏真趣,綠水青山是道圖” 及 “西遊記真義 解說”]

西遊原旨歌云: 學道的,仔細參,西遊不是野狐禪。批破一切旁門路,貞下起元指先天。了性了命有無理,成仙成佛造化篇。急訪明師求口訣,得意忘言去蹄筌。勇猛精進勤修煉,返老還童壽萬年。[: 貞下起元: 「貞」是貞操,形容女人還沒結婚之前的處女之身,喻指天地還沒有孕育萬物,清濁沒變之前叫「貞」。] Continue reading

花的情操

花能陶冶情操,洗滌心靈。今天榮宗師兄,送來兩首好詩。信堅再補加後面兩首,並附上註解,張貼在此,供大家欣賞,希望你會喜歡。

1.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  《苔·袁枚》
這是一首人生勵志小詩。苔雖然生長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且又那麼渺小。但每到春天,它依然生氣蓬勃的成長。它的花,雖然像米粒那麼微小,但它一點也不自棄,不自卑,依然像那美麗高貴的牡丹一樣的盡情開放,真誠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展現在這世間。
flowers2
2. 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開花。
在路邊,在田間,在花園,在人們能觀賞到的地方;在夜間,在曠野,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他們驕傲地笑著,只為自賞,不為取悅。— 武者小路實篤 Continue reading

“度眾生的真義”解說之二

信堅兩年前張貼 “度眾生的真義” 解說,近日因回覆 Steven 師兄 對此文之問,信堅在此,再加以簡短,扼要解說,度眾生的真義。

一般人的認知,是將普通法師講經說法,道場法會,寺廟拜神佛等,解說為度眾生。這是相當狹義的世俗認知。一乘佛經 (如華嚴經) ,所說的度眾生,是大菩薩明心見性後,倒駕慈航,入世度眾生。這是大菩薩,慈悲濟世,自利、利他之行。

do1修行有三階段: 看山是山 (假觀),看山不是山(空觀),看山還是山(中觀)。金剛經說,眾生、非眾生、是眾生。一切法,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修行一定要先修空觀,要空掉一切相 (人空),之後已經能定慧等持,還要把空也空掉 (法空),才能自在、解脫,入世度眾生。

“利他”,是說菩薩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拔苦與樂,普度眾生。這是一般佛經(包括大乘佛經)的解說。大部分的講師,也依此講解 “度眾生”。

但菩薩度眾生,主要目的是自利,以度眾生為方法,斷除無始無明習氣。要成佛一定要斷盡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連微細習氣(無始無明) 也都要斷盡。但我們無法了知自己的妄念及習氣,因此要藉與眾生接觸,看到自己,觀察自己,瞭解自己的習氣,才知道如何斷掉。

這就是為什麼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座下明心見性後,要再入世五十三參,始能斷盡無始無明,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因此,度眾生有兩層真義: 自利、利他,度人、度己。一者大菩薩以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拔苦與樂,普度外在眾生。二者,度盡自己內心中的無量無邊眾生 (起心動念,無明習氣)。眾生無邊皆須度。不度眾生者,非大菩薩。

《金剛經》要義及如何利用《金剛經》修行

一、前言
因今日 KC師兄提問,信堅利用此機緣,張貼此文,供有緣作參考,用以拋磚引玉,歡迎批評指教。金剛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大乘經典,但如何了解其內含真義,依教奉行,仍是修行者的一大考驗。絕大多數法師講解金剛經,以俗諦或真諦,大都依文解義。相當少的講師教導,如何依經文來修行,解說依教奉行所証的境界,以及講解如何再由此提升至佛境界的法門。

dia2 dia3

講解或看經典,有兩種不同的途徑: 一種是未開悟或只有解悟的講師或修行人,依五時說法的順序,由下乘向上乘解說。這是一般法師講經的方法。因此解說此經時,用到前期的很多小乘佛教的術語,這是讀經、解經的一大障礙。同時,也失掉宏觀,至此境界為止,不能向上一著。

另一種途徑,是已解悟及証悟的法師或修行人,先修定生慧,然後以智慧為前導,大開圓解,信解行證一乘佛法後,再回頭來看、來解說金剛經。這種由上乘向下乘的解說,先講宏觀修行成佛之道,然後再講此經所教導及此經所說,在宏觀中所處的階層。最後再以一乘義,講解經文內容及經文所說境界。講經以自己所証悟的語言、文字講解,不用心意識,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是上等、正確的講經方法。這是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的教法。(去掉了小乘與大乘的大部份術語,以一乘佛法解說。) ,為上根人說。 Continue reading

莊子養生主 之一: 吾生有涯,吾知無涯,緣督以為經 闡釋

一、導論

莊子第三篇<養生主>,主要是談「養生」之道。此段首先說明,吾生有涯,吾知無涯。因此如果我們是隨著被知識所侷限認知運作,就很容易迷失行事方針,不能認清目標。迷迷糊糊,走上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生死輪迴的絕路,永無出期。

我們應該以智慧選擇我們生命活動的重點、方向。莊子在此,教導我們兩個大原則: 一是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二是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chung2 chuan5小周天運行 水升火降
信堅此文,主要是闡釋 “緣督以為經” 的養生術。經常以小周天運行,打通任督二脈,則無論多大年紀,都不會駝背,中氣十足,說話聲音宏亮、思維敏捷,返老還童。人在「形正」的條件下,身體的氣機自然會按照經絡軌跡運行。 打通「夾脊關」,臟腑和諧陽氣充足後,自然會沿督脈上行。如果玉枕關氣脈通了,不管多大的年紀,思想、身體不會疲勞,記憶力不會衰退,也不會耳聾眼花。

督脈一旦疏通,體弱多病者,會增加食欲,面色紅潤,精神愉快,行動輕捷,長期求治難愈的痼疾頑症,開始得到改善和治療。(這就是此園地自癒與頓癒的自療法。)

信堅多年來,得以血氣流通,體無病痛,自癒頓癒,返老還童,全靠經常以單盤或雙盤打坐 (全身重心在丹田,背部自然會挺直,時時小腹內收,丹田聚氣),以反呼吸法,全身放鬆,真氣小周天自然運行。大家有機會,不妨試試,體會其中奧妙。這論說不是空談,依教奉行,唯証乃知。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