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最近信堅一直在體悟這句偈語。當修行接近不起心、不動念,用心如鏡,沒有起心動念,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時,心如止水。雖然平時無思、無想、無住、無念(無知),但對境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原來智慧是本有,不是由多聞多讀,而是因定得慧 (六祖是個好例證;師父常說她文詞不好,不善表達,信堅一直認定這是推托之詞,須要更上一層樓,才能突破。以後有機緣,還得向師父請教此論說)。

近半年來,信堅平時好像無所事事,腦海一片空白。但一有因緣,須要解說疑難問題,或對經句有所解說,就會下筆不停,半個鐘頭就可寫出洋洋一大篇文章。譬如敲鐘,大扣大響 (無所不知) ,小扣小響,不扣不響 (無知) 。一切法門,莫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Continue reading

古希臘人如何於一小時內,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及丈量了地球的圓周?

How Ancient Greek Showed that Earth is Round, And Measured Earth’s Circumference within one hour?    信堅  10/7/2013
Earth    shadow
前言: 信堅在此繼續解說 “日中立芉測影”的妙用。上文提及中國的老祖宗,用一根八尺長的圓棍,測知一年有365.25天,劃出了二十四個節氣循環,及畫出太極陰陽圖。(請看 太極陰陽圖的由來)

此文解說幾千年前,古希臘人,也是”日中立芉測影”,於一小時內,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 (round),並且丈量了地球的圓周 (Earth circumference)。 Continue reading

詩經·召南·摽有梅 賞析

信堅近日,因緣湊巧,拿起詩經,欲罷不能,一路念下去 (詩三百,實在太長了,孔子應多刪些)。在此再分享一篇少女春思,求愛詩之祖 “摽有梅”。

plum1a這詩可說是近代剩女的悲號。全詩藉掉落的梅子,興發遲婚女子渴望嫁人的焦慮心情。珍惜青春,渴望愛情,是中國詩歌的主題之一,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戀及時。今日剩女,或清高、或聰慧、或絕色、或才氣過人,皆因條件過高,眼光長在頭上。三差六錯,久久尋找不到自已一生的理想伴侶,錯過了花時,使人生徒生出無限煩惱。
記住: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婚姻,也沒有一個完美的人。如果有,完美的人也不一定會看上你。
Continue reading

“炳燭之明” 讀後感

近日同學送來《說苑》卷第三中的一段文,信堅讀後深有感觸,在此大發繆論,用以拋磚引玉。也可作為酒足飯飽,茶餘飯後,閒話家常的論題。
night reading yes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Continue reading

嘉言錄第二集

下面是信堅收集的人生格言、嘉言錄第二集的power point show 檔案,點擊檔案的英文名字就可直接欣賞。希望你喜歡。(內容附錄於下)。

Great-Chinese-Sayings-2a

You see what you are,you are what you see。
外境是內心的顯現,從外境中你看到了你自己。

能解決的事,不必去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卻不想先改變自己。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