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道理 集錦 第二集

一個人的學歷只能代表過去,一個人的財富和地位只能代表现在,而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决定将来。正面思考,樂觀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觀念想法,决定我們的幸福快樂。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来。一個想法積極,願意努力學習的人,一前景輝煌美好!
story3a
1. 知足: 「我一直渴望擁有一雙新鞋子,直至我看到別人沒有一雙腳。」
【啟示】我們常常埋怨自己沒有一些東西,卻不去看看自己已經擁有一些甚麼。即使沒有美貌,擁有健康已經很幸福,醫院,很多病人連喝水都有困難。即使沒有才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已經比許多人幸福,有些人沒有家人,也沒有人關心。

2. 幽默自己
一八一四年,法國大將軍陶梅尼在前線打仗時,被敵軍的炮彈轟斷一條腿。他出院返回部隊後,每天幫他擦皮鞋的勤務兵,看到將軍斷了一條腿,嚇得哭了起來!「你哭什麼?」陶梅尼將軍笑著說:「以後你只要擦一隻皮鞋就夠了!這不是很好嗎?」
【啟示】想法不同,帶來不同的解釋,解釋不同,心情跟著改變,而不同的心情,便可能導致不一樣的結果….以及~不一樣的自己 。當我們手中擁有一顆酸溜溜的檸檬時,我們何不把它做成一杯「冰涼甘甜的檸檬汁」? Continue reading

高雄氣爆災情及感言

2014年7月31日23時至8月1日凌晨間,信堅法台高築,夜觀天象。見西方星空,黑氣沖天。暗氣照住高雄上空。然後,火光一閃,石破天驚,天翻地覆,鬼哭神號,哭聲遍野。點擊下面標題觀看災情。 高雄氣爆現場360度空拍實景!
gas3 gas2

爆炸主要是延沿著地管的埋設 (在大路底下),因此炸開一條條深溝。房屋損害,是為路上炸片所擊破。爆炸時間在深夜十二點,路上行人、車輛少,因此較少傷亡。

造成此事件,有無量有形及無形因緣,唯見性者能知前因後果。我們不能以膚淺的表面現相,眼睛所見,以管窺豹,以蠡測海,推論因果。 Continue reading

禪詩 “空門不肯出” 的真義與啟示

信堅很久沒在信堅園地張貼文章,主要是依師父及仙佛指示,多聞無益,只增戲論。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修行禪定,初有成就,稍生智慧,就易患禪病。雖文思不斷,但念念遷流,戲論無邊,徒長我執。此與真修行、長智慧、了生死無關。唯有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自性自度,才是真修行道,此禪詩是一大啟示。

1. 禪詩出處: 神贊禪師點化其本師開悟之因緣
福州古靈,神贊禪師,百丈懷海禪師之法嗣,出家後從本州大中寺受業,後行腳參禮百丈禪師,得以開悟見性。開悟後即回大中寺,欲點化其本師,以報剃度之恩。

剛返回之時,本師問道:“汝離吾在外,得何事業?”神贊禪師道:“並無事業。” 從此以後,神贊禪師便留在本師身邊,做各種雜務。有一天,本師命他進澡堂給自己搓澡。神贊禪師撫摸著本師的後背,說道:“好一所佛堂而佛不聖。”本師回頭看了他一眼。神贊禪師接著又道:“佛雖不聖,且能放光。”

p21 p32

又有一天,本師坐在窗前看經,這時恰好有一只蜂子,在不斷地撞擊著窗紙,想飛出室外。神贊禪師看了這一幕,含沙射影地說道:“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去!”   說完,便念了一首偈子:“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Continue reading

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達到靈修最高境界的階梯 – 節譯簡介

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達到靈修最高境界的階梯 – 節譯簡介
作者David R. Hawkins (大衛.霍金斯) (2006著)

David Hawkins信堅2008年二月初譯,2013年六月修正版。[此文只是節錄簡介,想看全書,讀者請直接看此書原文版]

信堅加註: 此文寫於六年前,試圖以節譯,簡介此書。此文只是當初相當粗糙的草稿。因有許多讀者對此書有興趣,來函索取較詳盡的中文翻譯版,因此信堅2014年九月,重新修訂、張貼此文,分成四集。讀者可直接看新譯版。

信堅十年前在開始想靈修時,對何謂靈修及如何靈修一無所知。剛開始,花了幾年功夫,盲目摸索,看了很多新世紀(new ages) 的英文書及道教的練丹術(夢想白日昇天,肉身成仙)。目的是想在書中尋找明師,指點整條靈修的道路,最終目標,及其間所經各階層的描述。最重要的突破是在2007年看到了霍金斯剛出版的 “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達到靈修最高境界的階梯”;看了之後,像是獲得一張珍貴的尋寶圖,歡欣鼓舞,修行之路,豁然光明起來。 Continue reading

你在繞圈子嗎?

每天算算你說過幾次,我不會、我不知道、我不能、我不懂。這表示你的人生,停留在同一地點打轉,沒有向前邁進一步。每個嬰孩都是從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中成長的,它跌倒了又站起來,仍然面帶笑容。不要在原地踏步或繞圈子,它不會帶你到達目標。認定目標,只要向前踏出一步,路自然會顯現出來。每天算算你讚賞過別人幾次。如果你從不讚賞別人,表示你的驕傲、虛榮心、嫉妒心相當重。

有一則唐僧取經的寓言故事:唐僧玄奘大師前往西天取經時所騎的白馬,原只是長安城中一家磨坊裡的一匹普通白馬。這匹馬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只不過一生下來就在磨坊工作,身強體健,吃苦耐勞,從不搗亂。
white horse
玄奘大師心想:西方天竺取經路途遙遠,去時要當坐騎,回程時要負馱經書。況且自己的騎術又不是很好,還是挑選忠實可靠的馬吧。選來選去,就選中了磨坊裡的這匹馬。這一去,就是十七年。待唐僧返回東土大唐,已是名滿天下的傳奇英雄,這匹馬也成了取經的功臣,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 Continue reading

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華嚴經緣起甚深 解說

導論: 大乘及一乘佛經,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解說,散布在諸經中,以種種不同言論、譬喻、隱喻解說,甚難抓住其整體、要點、重心。經書裡也常說,一真法界,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僧肇物不遷論裡的有名偈頌: 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馬漂鼓而不動,日月經天而不周。華嚴經第十品的緣起甚深偈頌之一: 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這些偈頌,闡述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如無人解說,真不容易懂得如來真實義。
bud1 hwa.1

此地首先解說,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套用數學術語,以基本定律及推論來解說。基本定律,是佛所證的一真法界實相,法爾如是,唯證乃知。對不信或還沒證悟的眾生,可以將它們看作是基本假設,有待求證。依此可推論到一乘佛經裡所描述的諸法實相。譬如物不遷、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不動不靜、因果同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心不可得、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等一真法界的描述。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