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信位導論
信堅解說華嚴經前四品後,在此先跳過,華藏世界品第五 及 毘廬遮那佛品第六。前者解說如來依報,後者解說毘廬遮那佛之本修因。此二品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認知與修證,沒有大關連。
接著此下六品,從第七至第十二品,講十信品。住攬信成,信必定先求解,未信令信, 已信令解, 已解令行, 已行令起願,已起願令證入。信自,信他 、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此六法,觀行相應,名為信心。
信心所依,是前三品 (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答生解所依。第七名號品裡講佛身、名差別不同,這是身業。諸佛如來、菩薩聲聞應化在世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現的身形無量無邊。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第八「四聖諦品」,是語業,諸佛菩薩的言教周遍法界。第九「光明覺品」,是意業。佛的用心,意裡用光明,光明是智慧。
接著三品 (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講生解的因果: 解、行、徳。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必定先求解,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才建立,對於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不會懷疑,遇到任何挫折、任何障難,不會動搖。先明解窮玄智,謂十甚深。既有正解,復須正行。歷境造修,悲智雙運,無障不寂。故受之以淨行品,「解如目,行如足」。解行既圓便成勝德。住於十住位。
此文先行解說,”如來名號品第七”。列舉娑婆世界,及其四天下十方的佛名,再舉娑婆世界之十方世界的佛名。主要是解說,如來本無名號,應物成身,隨宜立號。若就德以立,德無邊涯。若隨機立名,等眾生界。雖復多種,皆為隨宜。生善滅惡,見理而立,海印頓現。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