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行品第十六 解說

一、導論
信堅在此,繼續講解十住位的經文。此品講解入十住位,明心見性後的正行。《華嚴經》行門有三個階段。第一「前行」,從〈淨行品〉入手;第二「正行」,以〈梵行品〉為引導,它是「十住位」,見性後的行門;第三「妙行」,是成佛後要修的是「普賢十大願王」: 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這三個單元,合稱為「華嚴三品」。
hua1 hua4
〈淨行〉圓滿之後,才能入梵行。梵行就是清淨行,做什麼事都清淨的,就是你的行為、作用,都讓它清淨。看破放下了,心就清淨了。〈淨行品〉是智首菩薩跟文殊菩薩的問答。文殊菩薩 (根本) 智慧第一,智首菩薩也是(後得)智慧第一。以(無知)智慧第一來問那個微妙(無所不知)第一,讓心性中的性德,互相激盪;它是我們性德中的智慧發起以後,叩響我們最深沉最微妙的地方。智首問說:「我現在是個初發心的人,應該怎麼修行?」文殊的答覆真是要「隨相修行」。因此〈淨行品〉是隨外面的境界來修。文殊所答的一百四十一大願,乃隨相隨緣、作意修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以一個初發心的人來說,一定要從這裡修。此淨行是就緣起法界而言。

「梵」有「淨而無淨、即淨非淨」之意。〈梵行品〉是從性起法界來講,是正念天子跟法慧菩薩的問答。「正念」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梵行品〉是破一分無明後開始修行,一直到等覺菩薩的行法。這裡的菩薩位是從圓教初住位以上。亦即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初住以上的菩薩則皆是真實菩薩。

這裡是正念天子跟法慧菩薩的問答。「正念」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法慧」是「隨緣而離緣,隨相離相,心無染著」,有分別又能不分別,這樣一種狀況才叫法慧。正念天子與法慧菩薩之間的關係,就是「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就叫梵行。

從一真法界的立場來看,是要我們看諸法實相。當衆生用第六意識、用大腦起分別執著的時候,它是善惡對立的分別法。然而從究竟法來看,他們都在一真法界內,因為一真法界是無所不包的境界,也就是所謂「普賢行、普賢境」。

二、正釋經文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 佛子! 一切世界,諸菩薩眾,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
正念天子問法慧菩薩,問行淨所因︰謂隨相持戒之梵行,云何得離相之清淨。及所得果報。一位真實菩薩要想從他的菩薩位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很簡單,只要能隨緣離緣、隨相離相、隨念離念、隨行離行,行而無行,一行一切行。

法慧菩薩言:佛子! 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作意觀察。
在性德上很精進的大菩薩 (佛子),於修清淨梵行時,應以十法而為所緣。有所緣再隨緣,隨緣而無緣、離緣,離緣之後,作意觀察。一定要先從事修入手。藉方便法而進入真實法、藉方便法來攝心。

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意業、佛、法、僧、戒。
所觀察的十緣,身、語、意跟身業、語業、意業是我們世間有為法,佛、法、僧、戒是「依如來教,染衣出家」,是從世間有為法進入無為法的一個過渡橋樑。

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
「觀」是「觀照」。應能體會觀照是如何運作的。觀察是要「以慧推求」,用智慧思惟推求。要用生命的本能去感受、去覺知。應如是觀身、身業、語、語業是、意、意業、佛、法、僧、戒等是梵行嗎?一個一個去推敲。從有為法進入無為法,這當中要如何轉變。如何從一法修一切法,入「一即一切」的境界。能不能收攝六根,統一身口意三業,就會同時提升,智慧就會漸漸開了。

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則為非法、則為渾濁、則為臭惡、則為不淨、則為可厭、則為違逆、則為雜染、則為死屍、則為蟲聚。
先觀色身是假我。先破色身。觀照色身之假我;逐漸覺悟到真我。梵行一則是隨相離相,在行法中如何理不壞事。假如身是梵行的話,則當知梵行則為非善。因為色身是四大假合再加上五蘊才有這個色身的存在。四大假合本是因緣所生法,是不善的,假如身是梵行的話,則梵行也是不善。

身是非法身相,是不如法,有種種不淨,是不順理,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是無常法,所以叫非法。然而梵行不是無常法。色身是種種不淨,出身不淨、種子不淨、外相不淨,甚至種種不淨,假如身是梵行的話,梵行則為渾濁,然梵行是清淨不渾濁的。

七孔流出髒東西,眼淚、口水、鼻涕,尤其死後脹膿蟲聚……等等情況,在在說明身是臭惡,然而應是非常香潔的。從此處來觀身相,就應該知道身相跟梵行不一樣。身常違逆。色身實在很矛盾,東西既要吃進去,卻又要拉出來,既要睡覺,又要醒來,既然要醒來,卻又要睡覺。大家都希望身體能舒服,可是它就常常生病。但是梵行不是這樣,梵行是不違逆的。色身四大和合是雜染,梵行是順理,它不違逆、不雜染。身壞了就死了,而梵行不會是死屍,它是清淨的。當人一死,好多蟲都會爬上來啃噬屍體,從眼睛穿進去,從鼻孔爬出來,像小孩子玩鑽洞遊戲一樣,各種蟲都來,這叫蟲聚,而梵行是不會蟲聚的。

若身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
「身業」是從身體所造出來的,若「身業」是梵行,那麼行住坐臥、左右顧視、屈伸俯仰,也都應該屬於梵行。如果從作意觀察的層面來看,它是對立法,不是梵行。色身是四大假合,它要跟五蘊結合才會產生「身業」。生命寄主在身體裡會起作用,當它被無明貪嗔癡等覆蓋時,就會造出惡業。

若語是梵行者.梵行則是音聲風息、脣舌喉吻、吐納抑縱、高低清濁。
「語」是言說;言妄想者,顯言空故。風觸七處而出於聲,謂言字妄想和合.語依咽喉脣舌齒齗頰輔.因彼我言說妄想習氣.是名為語」。

若語業是梵行者.梵行則是起居問訊、略說廣說、喻說直說、讚說毀說、安立說、隨俗說、顯了說。
「語業」是透過「語」所表達出來的,而背後的那一個動機影響著「語」來造「語業」,這「動機」我們不難察覺出來。「語業」是「語」透過思想形成的,除了觀照我們色身的運作及大腦思惟的運作之外,還要觀照我們的情緒、情感。

若意是梵行者.梵行則應是覺、是觀、是分別、是種種分別.是憶念、是種種憶念、是思惟、是種種思惟.是幻術.是眠夢。
觀意十事︰覺、觀、分別、種種分別、憶念、種種憶念、思惟、種種思惟、幻術、眠夢。此十是心所。意是心王,而說所者.所不離心王。

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是思想、寒熱、飢渴、苦樂、憂喜。
意業是透過覺觀起種種作用,如思想寒熱及飢渴憂喜等感覺。「照見」是指能夠察覺「意」要發動的動機。意要發動意業時,動機就來自如來藏所受到的污染。

前面講身語意或身語意業,在對立、分別、作意觀察的時候,可以說它不究竟,不是梵行;但在絕對時則在一真法界裡,它是梵行。它也是一法,沒有一法離開過這個法界,任何一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所以它們都是平等的。從絕對法來看,是無有二相的。

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識是佛耶.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業行是佛耶.果報是佛耶。
絕對法就用佛、法、僧、戒來說。用對舉,色、受、想、行、識是不是佛?相、好、神通、業行、果報是不是佛?雖然佛是絕對的,但是從「因」來看,佛是色、受、想、行、識,從「果」來看,佛是相、好、神通、業行、果報。

若法是梵行者:為寂滅是法耶.涅槃是法耶.不生是法耶.不起是法耶.不可說是法耶.無分別是法耶.無所行是法耶.不合集是法耶.不隨順是法耶.無所得是法耶。
寂滅、涅槃、不生、不起、不可說、無分別、無所行、不合集、不隨順、無所得,這些都是法的境界,是從法的實體上來看。「此是普賢境,此是普賢行」的修法。從絕對法來看,沒有一個境界不是普賢境界,而且也沒有一個行為不屬於普賢行。 不管佛、法、僧、戒,都是相,是不是梵行無所謂,端看是否離相。

若僧是梵行者:為預流向是僧耶.預流果是僧耶.一來向是僧耶.一來果是僧耶.不還向是僧耶.不還果是僧耶.阿羅漢向是僧耶.阿羅漢果是僧耶.三明是僧耶.六通是僧耶。
不管是預流向或預流果,四向、四果再加三明、六通,總共十個,都是僧。「向」跟「果」,譬如 國一註冊是預流向,畢業典禮要拿畢業證書,那是預流果;「向」是剛開始登上去,趨向那個地位,「果」則是那個第位成就了。能覺跟所覺合一,就是「僧寶」。佛的眼中沒有眾生,只有佛。

觀僧十事︰前八約人.後二就德。且依小說。【預流】︰始超凡地,預聖流故。【一來】︰修惑未盡,一度來生欲界中故。【不還】︰欲界惑盡.更不還來生欲界故。【阿羅漢】,此有三義︰一、名殺賊︰已斷一切諸煩惱故.二、名不生︰三界之生永已盡故.三、名為應.應受人天大供養故。【四向】者,向於果故︰有初果向、二果向、第三果向、四果向。

若戒是梵行者:為壇場是戒耶.問清淨是戒耶.教威儀是戒耶.三說羯磨是戒耶.和尚是戒耶.阿闍梨是戒耶.剃髮是戒耶.著袈裟是戒耶.乞食是戒耶.正命是戒耶。
觀戒︰戒為行體,亦賴眾緣.從緣成戒,戒性如空.起心持者,是謂迷倒。無善無威儀.不雜二乘心.是名持淨戒.此戒乃名真梵行也。

其中十事︰前八是受.後二是隨。【壇場】得戒之處.問淨教儀,並教授師.【三說羯磨】即得戒法.【和尚】得戒根本.【阿闍黎】者正即二師.義兼七證。【剃髮著衣】是戒外相。

如是觀已︰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
辨觀成之相。人法雙泯,三輪體空。以前面提的十項—身、語、意、身業、語業、意業、佛、法、僧、戒—來作意觀察。那麼你能否從這個相、這個緣當中跳脫?你有沒有留意到這個相、這個緣是怎麼有的?這就叫警覺性。

我們往往只看到他人的一個污點,就全盤否定他。人的污點是由個人主觀定義而來的。站在整個生命洪流來看,那不過是一個行為、一種現象而已,其中沒有是非善惡。一切萬法都相互依存,他們本身是虛妄的。

能這樣作意觀察以後,那你能不能「「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就布施而言,「三輪」是指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三者;而「體空」是指在三者中,不可起執著布施之想,應作自他俱空之觀。此地是說,你是否能於自己本身及對於所修,有沒有愛取?於「修」有沒有執著?於所修的法有沒有執著?三輪要空,方能契入三昧門、解脫門,才是普賢行。置之死地而後生。修行的第一階段必須要完全投入,到第二階段才叫不作意修行,「於修無所著」,不作意修行,才能到達忘我之境。

「於修無所著」,是在修法中懂得拿捏如何完全投入。當你完全投入到某個階段時,自然就能夠跳開,至此,你才能夠不執著。大死一番才能大活。它的關鍵建立在第一階段,要完全投入才能跨得過去。看他在當下的情境能否完全投入,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觀成就後,就没有身見。凡所有的行為都是清淨的。對於所修,不起執著。

海雲繼夢講了兩個很好的「於修無所著」的例子: 一是有位學哲學的德國人,到日本學禪。他先學射箭,怎麼射師父都說不對。禪師說:「你就是那個放箭的時機和方法不對!」弓箭拉開,要能感受箭什麼時候會自己飛出去,而且要輕鬆,而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時才放箭。射箭應該要像打太極拳,精神、肌肉放鬆,動作輕緩,柔中帶勁;弓箭拉滿,要能感受時機,時機一到,勁道自然就跟著出去了。二是有一部日本人拍的「三箭一體」的片子。有個人一面跳舞一面射箭,他跳得很入神,但是不管跳到哪個地方,該射箭時,他就射出一支箭;第一支箭正中紅心,第二支箭射穿第一支箭的箭尾,第三支箭又從第二支的箭尾射入。那是禪的功夫!「於法無所住」。

關於 “於心無所著”,信堅園的有幾篇文章,舉例說明。請參看:
武功最高境界” 修証法門: 以劍修禪 及 以武修道 事例:
再論武功最高境界: 大機大用,以禪練武,以武証道。
太極拳及太極劍的最高境界: 悟空、悟無。
王宗岳《太極拳論》讀後感
人生哲理分享: 外重者內拙 – 莊子達生篇

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
三世是時間觀念。三世平等。過去已逝,未來不可得,現在空寂。只有活在當下才真實。在幻境中過日子的人,一定煩惱重重!假如內心的煩惱不除,就算美好的境界再怎麼現前,你無力消受。因為內心的煩惱依舊,你無法安住在那個境界裡去真正享受。你若能安住在內心世界裡,清涼自在的生活環境會自然現前。

要如何活在當下呢?就是把內心的執著跟煩惱給轉化掉!不過,假如你以為還有一個現在可活,那也錯了!現在正在消逝中啊!「現在空寂」。三世法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你要追求它們的實相,都沒有!這都是從本體切入的一種狀況,可是我們卻都活在相對的幻境中。

能夠體會到「現在」的人,就能進入空寂的境界,因此能活在當下。對於「現在」,對於眼前的事,我們感受不到「空寂」,而是感受到一種「無奈」。所以你注意觀察,有很多人是活在一種幻想中,他一直活在過去裏面。能夠體會到「現在」的人,就能進入空寂的境界,因此能活在當下。但是當你的「我」還存在時,就不可能達到這種境界,因為你那個「我」—即第六意識,會極力塑造你自己。

在幻境中過日子的人,一定煩惱重重!假如內心的煩惱不除,就算美好的境界再怎麼現前,你無力消受。因為內心的煩惱依舊,你無法安住在那個境界裡去真正享受。你若能安住在內心世界裡,清涼自在的生活環境會自然現前。

要如何活在當下呢?就是把內心的執著跟煩惱給轉化掉!不過,假如你以為還有一個現在可活,那也錯了!現在正在消逝中啊!「現在空寂」。三世法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你要追求它們的實相,都沒有!這都是從本體切入的一種狀況,可是我們卻都活在相對的幻境中。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假如你能像前面六個標準所說的:「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而又能夠「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三世平等的話,那你就轉化成法身了!當你成就法身時,就無所謂「作業者」,也無「受報者」了,這個時候「此是普賢行,此是普賢境」也應然而生!

假如你能「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而又能夠「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三世平等的話,那你就轉化成法身了!當你成就法身時,時空觀念就消失了。至此境界,就瞭知 “物不遷”,”是法住法位”的的真義,因此在一真法界,無所謂「作業者」,也無「受報者」了。

「無作業者,無受報者」,兩者彼此不關聯、不糾纏;現在所發生的事,不管前因為何,後果是什麽,現在就是現在,這就叫作「無受業者,無受報者」。[讀者請參看: 物不遷論解說是法住法位 世間相常住 正解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

此世不移動,彼世不改變。
此世就是現在,彼世就是過去或未來。而過去歸過去,未來歸未來,現在即現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炳然現前。「是法住法位」,過去、現在、未來,它們是不動的,會動的是你的心。「海印三昧」,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炳然齊現。過去歸過去,未來歸未來。

當你到達這個境界以後,你就知道為何佛陀成道之時,他端坐菩提樹下不動本座,卻能遍歷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諸佛國度。他不但十方諸佛國度能去,過去、未來等諸佛國度也能去,所有時空一次完成,這就是佛境界。

此中何法明名為梵行.梵行從何處來.誰之所有.體為是誰.由誰而作.為是有、為是無.為是色、為非色.為是受、為非受.為是想、為非想.為是行、為非行.為是識、為非識。

「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於法無所住」,把一切「你的」都破了,「無我」自然就展現。三法印「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既然你要求梵行清淨,那首先「我」必須破。「三輪體空」,就是先破「我」。然後「諸行無常」。

經文在此首先提出來的是,梵行從何處來?我們先想想看,梵行到底是本來就存在,還是我們做了才存在?它是清淨行嗎?「誰之所有」,梵行是誰的?是你做我做,還是有個造物主在做?梵行的本體是什麽?由誰而做?這個梵行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這些問題都是要訓練我們全面性的思惟與多元化的嘗試,絕對不要依賴語言文字去解釋,否則就會變成文字上的知識了。

如是觀察.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無取著故.心無障礙故.
結成梵行清淨之相.以無得故。文有十一句︰一由上三世皆空故.二由於身無所取,於修無所著故.三【心無障礙】者,即前於法無所住故.如風行空無有礙故。四作受二念不現行故.五【方便自在】者,雖空不礙涉有故.六、七、涉有不迷於空.故受觀無相.受謂忍可於心.觀謂起用於境。八結歸平等︰大般若曼殊室利分云「我不見有一法非佛法者」.故無法不等。九一收一切.方顯具德圓融.十總以結酬。由上義故名淨梵行。

修行大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如以蓋一棟大樓來作比喻,「觀察」就像整地,「觀照」如同挖地基,「照住」是在打地基,而「照見」才是建築大樓主體,「等待」則是大樓內部裝潢。修行一開始通常都是摸索階段的功夫,經過摸索以後,你瞭解到:「梵行法不可得,三世法皆空寂」。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它們存不存在呢?「現在」又在哪裡呢?你對世界大事瞭若指掌,那又怎樣?不管過去、現在、未來,事實上對你來講,都只是知識的累積,都是虛妄的。修行,就是要讓自己恢復本來面目。就是存在而已啊!心無障礙;意無所著,「隨念離念」。

所行無二故.方便自在故.受無相法故.觀無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為清淨梵行。
凡夫與聖人所見之事相有差別,並非所見境界不同,而是能看境界的主體不同。修行不是把境界改了,而是除掉錯誤的主體。修行的究竟之道是要斷煩惱,免除痛苦,不再生死輪迴。這就得從根本上修,從「能」的地方,把假的主體除掉,讓真的主體現前。無相不是沒有相,而是相現前了你不執著。

復應修習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處非處智.過現未來業報智.諸禪解脫三昧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智.種種界智.一切至處道智.天眼無礙智.宿命無礙智.永斷習氣智。於如來十力,一一觀察。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
菩薩應修習如來十種殊勝智力,這是佛的十種德能。生命本身所具備的能量。

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
常時如是觀察、思惟如來的十力法,無有休息。在這裡真正感受存在狀況的能力,叫作智慧,而一旦智慧具足,你就要起大慈悲心,慈悲緣念眾生,眾生無邊皆須度。不去追求果報,了知一切境界相,了知一切事,沒有一樣真實的; 如幻如夢如影如響,變化無常的。要觀,要思惟修《梵行品》的清淨觀,觀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初發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了知是心,是無為法; 用無為法了知有為法。知道一切諸法的本體,就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心裡不隨著顛倒而顛倒,以梵行去思惟修,用智能照見它,不要在這裡頭起執著,返觀自性。〈梵行品〉裡教我們怎樣能達到清淨無為?: 要生起大悲慈心,觀察眾生而不捨離。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於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作如是觀,觀到心行合一,境界就現前了。一切佛法。疾得現前。一發菩提心就成佛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華嚴經解說,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1 thought on “大方廣佛華嚴經 梵行品第十六 解說

  1. 哇,原以為到十五品就告一段落了,還有第十六品!吔!

    為初學講解研究所級的華嚴課程,比為研究生上課還難。信堅師兄的九牛二虎是何方神聖,怎麼這麼快?!  ◕‿◕

    顏顏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