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三昧品第三 解說

一、釋品大義
1.1釋品名
全名 “普賢三昧威德神變品”。威德神變皆定之用。普賢明說法主。以說普法故。三昧是業用。以非證不宣故。此則人法合舉,普賢之三昧。亦此三昧是普賢所有。又三昧境界,名為普賢。一切如來藏身為普賢故。

普賢三昧品者,現行境總答前問也。即佛神力加被普賢,使入正定,現行境也。普賢,德無不遍,表佛行門。明普賢菩薩常在三昧,為善擇眾生業海果報、佛行業海果報,故須入定。
hua5  hua4
「普賢明說法主,以說普法故。」普是平等、圓融、自他不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普法具體而言,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普法,是平等法,生佛不二。三昧,「三昧是業用」,業是造作,用是德用。「以非證不宣故」。「此則人法合舉」,人是普賢,法是三昧。

1.2釋品來意
瑞相既著,法主將宣。如來長子,普賢菩薩。毫光既示,懸解聖心。欲顯難思,先明入定。內觀事理,外鑑根宜。上感佛加,下為物軌,故受之以,普賢三昧品。前眾既集,光示法主,今將說法,是故法主,入定受加,為近方便,故次來 也」。

「光示法主」,佛放光,智慧的光明,這放一道光,這個光攝到法主,法主是普賢菩薩。「今將說法」,大眾都集會了,集會以後要說法。「是故法主入定受加」,法主是普賢菩薩,在這個時候,這是表演給我們看,愈是大場面,心情愈要穩定下來,這入定,決定沒有絲毫浮躁的氣象,身心都靜下來。

1.3釋品宗趣
入法界定,法界佛加為宗。令法界眾,成法界德為趣。望於後品,亦說世界海為趣。法界定就是普賢三昧,盡虛空遍法界你統統都放下了,放下就定了。法界佛是毘盧遮那佛,如果真正入法界定,肯定得法界佛的加持。法界德是自己真心本具的性德。

普賢菩薩入的這個大定,「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是華嚴的法界定,盡虛空遍法界剎土眾生,菩薩六根面對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一切依正,離如來藏,無別自體」。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如來現相品第二 解說

一、「品來」
前面一品 “世主妙嚴品第一” 是《華嚴經》序分,講教起因緣。夫聖人設教必有其漸。將欲命乎微言,先說三種世間嚴事。為九會之都序。起大法之原由。故受之以世主妙嚴品。同諸經之序分。說明「眾集」,從十方世界來參加法會的聽眾都到齊了;既彰,將陳正說。眾海興念,舉其問端。如來將酬,先現瑞相。口光遠召,菩薩來儀。毫光普爥。示說法主。震動剎網,以警群機。佛前現華表說依果。白毫出眾,彰教從佛流。總為說法之端倪。故受之以如來現相品。
hua4  hua2
從此品以下是《華嚴經》正宗分。一開端要「顯疑現相」,佛現的這個相引起大眾疑情,看了之後對於實際上的意義內容並不了解,其實這些無非都是大權示現。前面說是「舊眾」,在這一品裡面,我們看到有很多新來的聽眾,四面八方來的聽眾。諸菩薩、雜神眾、諸天眾,都已經聚集在這個法會上,心裡面都有疑問,沒說出來,默念、默思求佛開示。佛的神通廣大,綜合大眾總共有三十七個問題,在我們這個經的開端就看出來了。 前辨眾集,今顯疑現相。前明舊眾,今辨新集。先說明說法的儀式,故此品次來也。

「分名正宗者,正陳宗旨」,宗旨是是修學的理論與方法。斷疑生信,道理明白了,那些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方法明瞭了,方法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就得受用,這樣才能夠入佛境界。這是屬於「舉果勸樂生信分」,要為我們說出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依報是說他的生活環境,正報是講他的身體,為我們介紹毘盧遮那佛生活教學的環境。

二、「釋品名」
品名「如來現相」,「如來是能現之人,相是所現之法,現通能所」。此品何故名【現相品】︰為諸菩薩。神天眾皆悉已集,默思心念請法,問有三十七問。如來知念,即於面門舒光現相,及集十方眾,答前所問。此品之內,如來兩度放光:「齒光」告眾令集。「毫光」示法,令信佛境界,及所行因果行門。又諸來菩薩毛孔放光。通為三度放光故。又集十方眾海,佛境界相、菩薩境界相,答前眾所問,故名【現相品】。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主妙嚴品第一 解說

一、釋品名
世主妙嚴品的梵云全名,譯為 “一切世間主莊嚴法門威德名品”。『』者,時也.即是世間。『世間』有三︰器世間即是化處、眾生世間即所化機、智正覺世間即能化主。

』者,君也.即諸王及佛,主於器界及眾生故。
』謂法門體用深廣難思.即主之所得之德能。『』謂嚴飾.乃有多義︰1器世間嚴︰謂其地堅固等.2眾生世間嚴︰謂眾海各具法門威德故.3智正覺世間嚴︰謂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三業普周,法門無盡故.所以長行諸王之嚴,偈頌讚德,皆顯嚴佛.眾生不嚴不感佛興.正覺不嚴不能為主.器界不嚴非真佛處。復由佛嚴,顯遇者有德.眾生嚴輔,顯佛超勝.如是互嚴,亦為妙嚴。廣讚諸嚴以為華嚴之由序。
hua4 hua5 hua2
在此品,四十眾的世主,讚歎世尊的智慧德能,顯示如來成就莊嚴。這是講他的德行,智慧,學術,教學成就,這是世尊的真實的莊嚴。

』,品是類別,佛在前面這一段裡面,所說的是三種世間主的莊嚴,所以用「世主妙嚴品」作品題。第一』是順序,這品經屬於序分,所以排列在第一。在《華嚴》裡,法界門中沒有先後次第,都是一時無二念,同時顯著一切法的第一。「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佛法是剎那際,一時一處, 同時緣起的第一。

第一品「世主妙嚴品第一」,是華嚴經 “舉果生信勸修分” 的序分。清涼大師也把它分作十個段落,第一段「總顯己聞」,這是「如是我聞」。第二段「標主時處」。這是「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第三段「始成正覺」;第四段「別顯處嚴」。第五段「教主難思」。第六段是「眾海雲集」。第七段是「稱揚讚德」,就是這些世間主,眾生世間主、器世間主讚歎釋迦牟尼佛。第八段是「座內眾流」,如來師子座及一切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讚佛。。第九段「天地徵祥」,這是感應,有許許多多的祥瑞。第十段「結通無盡」。信堅在此文中,簡單介紹此十段的大意,及解說一些重要經文的真義。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二) 釋經題 華嚴三聖 聽法十眾 教起因緣 十玄門 悟後起修

一、前言
信堅在解說華嚴經文之前,先對華嚴經作個整體介紹,讓讀者有個整體概念,作為讀華嚴經的導讀。此文是繼續上文: “《華嚴經》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在此再講說 “釋經題、華嚴三聖、聽法十眾、教起因緣、十玄門、及悟後起修”。

二、釋經題: “大方廣佛華嚴經”
方廣佛華嚴經者,直示諸佛眾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諸佛所同證,十方菩薩所同修,大千聖眾所同尊,法界眾生所同具也。此經所詮,以毗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故以毗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
hua4 hua5 hua6
入是證入、契入「大方廣」,就證得「佛華嚴」;「大方廣」是理,明心見性;「佛華嚴」是事,是一真法界。「佛」是一真法界的正報,「華嚴」是一真法界的依報,「佛華嚴」釋如來果地上的 依正莊嚴。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簡介 (一) 緣起 四分 階位 七處九會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諸經之王」。據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乘法身菩薩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華嚴經》是一部大經,總有三十九品,九十九卷,是眾經之母,萬法之源頭。因此真正看懂了華嚴經,就可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信堅八年前,閉關整整一年,研讀淨空法師講解了十二年的華嚴經前十五品,再看清涼疏鈔及李通玄長者的華嚴合論。前後約三年,才對華嚴經有整體的概念,書寫了一些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文章。今應顏顏師姐之請,先在此對《華嚴經》的整體,作個簡介。作為整本華嚴經的藍圖,以利讀者,研讀華嚴經。
hua1  hua2

一、華嚴經的由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乃毗盧遮那如來,於菩提場初成正覺。七處九會。一音頓演,稱性法門。佛說完這部經之後,當時參加大會的大龍菩薩,將這部經收到藏在龍宮裡面。六百年後龍樹菩薩出現了,這個人是一個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他用了不長的時間,將世間所有一切典籍都學完,包括佛法;他感覺到這個世間沒有什麼稀奇的,於是就產生貢高我慢。大龍菩薩見到了,生起憐憫之心,把他接到龍宮去參觀在龍宮裡面見到這部大經,於是龍樹菩薩才知道自己渺小,自己知道的太有限。

按西域記。此經有三本。上中二本。其偈品以世界微塵論。下本《華嚴》是目錄,有十萬偈。三十九品。以上中二本,非閻浮提人心力能持。故龍樹大士。但於龍宮記出此本。流布人間。《華嚴經》總共有十萬頌,可見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華嚴經》傳入中國時,就是一個殘缺本。 Continue reading

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一、前言
近日由於露曦師姐之請,信堅試圖以近代科學,譬喻解說華嚴十玄門。因此回頭重新了解十玄門的真義,同時附加更多譬喻。但總覺十玄門中,門門互融互攝,重重無盡,有多門是講時空、理事無礙,枝葉繁盛。雖是門門可通至道,但對初學,甚難分辨,根本與推論,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信堅一直未能融會貫通,因此遲未成文。
ten4 ten2 ten5
經過一個多星期來的反覆閱讀,信堅忽有所感,覺得要真了解十玄門,讀者必須先了解華嚴的根本教理: 四法界的定義 及 理法界 (一真法界) 的諸法實相。以此為前導,才能看懂十玄門的真義。瞭解了四法界、諸法實相、及十玄門,就可瞭解了華嚴世界的境界,就對一乘佛法有深入的領悟。因此信堅今早草寫了此文,這是信堅多年來修行與研讀一乘佛經的結晶,也是信堅至今所寫的最有意義、最深奧難懂的一篇論文,希望它對大家的修行有幫助,歡迎批評指教。

華嚴經將法界分為四: 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法爾如是。諸佛之所証,唯證乃知。詳細描述,可見於一乘佛經,如華嚴經、維摩詰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信堅在此,將這些經中所說,歸納成二條基本定律(basic laws)及九條推論(corollaries)。由此可引導讀者,了解華嚴經十玄門之真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