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觀妙章第一 真諦解說

一、前言
道德經是見性聖人老子所箸,共八十一章。四年來,信堅在此園地,講解了其中十七章的真義,但一直很遺憾,至今仍未以真諦解說此經的開宗明義第一章。

主要原因是兩千多年來,古德對此章的解說,相當多。如依文解義,則信堅只是炒冷飯,無法超越古德。如依帛本經文,則其境界止於天道,道法自然。如依通行版經文,則可以一乘真諦解說。但要達到將全章義理,以最上乘的真義,前後聯貫解說,則仍未得其門而入,因此沉吟至今。
laotze7 laotze6
昨天Emily師姐來函,建議多張貼幾篇道德經的解說。信堅因此被逼上梁山,急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茶飯不思,競競業業,才稍有進展。今日終於,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作為來日,更上一層樓解說的階梯。

帛本經文,與通行版異,所說義理境界亦異。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各執己見。若依帛本,則所說止於天道,道法自然。若依通行版,則其義理,通於一乘佛道。老子是得道聖人,佛佛同道,所說義理,應符合一佛乘妙道才是。因此,信堅在此,採用通行版經文,加以真諦解說。

二、道德經第一章 通行版經文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3.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說此章,文分三段,第一段說明 “道” 的體用,第二段說明 “一心三觀” 的入道法門,第三段則是三觀具遣,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的証道法門。 Continue reading

莊子知北遊 解說 (二) 孔子問道於老聃

一、如何修道、住道、得道。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
孔子問老聃:今天安居閒暇,我冒昧地向你請教至道。老聃說:你先得齋戒靜心,再疏通你煩惱擁塞的內心,洗滌你被染污的心神,破除你的所知障。大道,真是深奧神妙,難以語言表達的啊!不過我還是在此,將為你粗略地説個大概。
chang3 chung2 laotz 1a
老子在此,開宗明義,幾句話就簡短的指出,如何得道的總綱領: 要修清淨心,由定生慧, 以去除煩惱障、思惑、見惑,及所知障。

晏閑:安閒。疏瀹,引導使暢通。疏通水道,使水流通暢。澡雪: 洗滌。掊擊:毀壞,砸爛。窅然:幽深杳冥,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形無相。崖略:粗略,大略,大概。“齊戒”,找一個清靜無人的地方去內省,不是吃素,而是 “心齋”。心齋,是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有如掃除屋裡的雜物,才放更多的東西。

疏瀹而心: 再疏通你煩惱擁塞的內心,即去除煩惱障。澡雪而精神: 滌除意念中庸俗的東西,使之清潔純正。我們的精神,雜氣充塞,“貪、瞋、痴、慢、疑、惡見”思惑太多,我們的精神經常處於一種燥熱狀態,我們的精神要用冷雪來全面地洗滌一番,使之清醒,而有正知正見。掊擊而知: 我們的所知障太重,應該要絕聖棄知,去除世智辯聰之所知見,以增長智慧。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第二章 聖人行不言之教 真義解說

一、前言: 願解老君真實義。
老子 (604-531BC) 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明心見性聖人。他大約比釋迦牟尼 (566-486BC) 早生一百年。所著道德經,流傳千古,自古以來,對炎黃子孫的思想言行,有深遠重大的影響。但兩千五百多年來,解說道德經的古德,多如牛毛,大都是依文解義,以俗諦解說。真正了解道德經真義者,少如龜毛兔角。讀者當知,道德經是見性者所寫的經文,其真義不能以漢學、儒家俗諦,依文解義,斷章取意來解說。
lao2 laotz 1a
信堅早年讀道德經,一直隨順古德解說,依文解義,不解道德經的富貴。近年來閉關深研華嚴經之後,才知萬法一理,法法相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因此回頭重讀道德經,其中一乘真義,躍然經中。信堅有鑑於此,在此園地,依因緣時節,陸續張貼了幾篇道德經的真義解說。

此文緣起,是因 讀到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句跟 佛經、禪經所說,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引發信堅回頭探討道德經第二章的真義解說。此章如以俗諦解說,文義前後中間,文辭不相連貫,唯有依一乘真義,才能圓滿無缺,才是見性者的本懷。信堅在此試申論之,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Continue reading

王宗岳《太極拳論》讀後感 –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真義解說。

並以太極拳原理,及打太極拳劍的四大境界,解說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的真義。

一、前言
近日因太極拳大師,逍遙山人,貼文介紹太極宗師王壯弘,文中提及王宗岳宗師所著《太極拳論》。信堅昨天花了一整天,仔細欣賞研讀此論,法喜無量,獲益良多。在此與大家分享讀後感。並以此因緣,用太極拳原理,及打太極拳劍的四大境界,來解說 道德經第三十六 微明章 的真義。

taichi6  taichi5  laotz 1a
二、《太極拳論》讀後感
《太極拳論》講說太極拳的原理與練太極推手的心法、要領。此文只有441字,字字珠璣。其中指出,太極拳 “以柔為體,以不爭為用”。並指出,太極推手的心法是 “捨己從人”。「捨己」是順應來勢,伺機而動,乘虛而入,避實就虛,因勢利導,後發先至;「從人」是順應對方來勢而擊之,也就是『讓中不讓』,順對方來勢,讓對方抓空。

「捨己從人」之道,處處包含了陰陽轉換之機。此即莊子《說劍》所云:「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

「捨己從人」亦是道德經微明章第三十六所云: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此章,可謂 “太極拳原理” 的宗祖。 Continue reading

“周易參同契” 精華解說 第二集

前言
此書內容,如以佛家術語,就是 “修定開慧、明心見性法門”。魏伯陽真人書寫 “參同契” 時(東漢),佛教剛傳入中國,佛經剛開始被翻譯,還未流傳。當時文辭有限,只能用當時最流行、最高深的中國哲學理論: 老莊、易經、五行丹法來解說。可惜術語深奧難懂,無法廣為流傳,還被依文解義,導致邪道橫行。老子、莊子、孔子、及魏真人,都是明心見性的古聖賢。
three 3a three 1
此集介紹“周易參同契”的第12 至 15章,講解 “伏食” 金丹之法要,及伏食之後的境界。由此兩集,整體介紹了“周易參同契”的 “御政、養性、伏食” 的三大綱要。讀者由此兩集精華解說,可以一窺道家 “修煉、伏食” 金丹,得道見性的真境界。

同類相從章第十二
此節破爐火之謬,一切有形有質者,皆非同類之真也。真丹是無形無相的。把生命拉回去返本還源叫還丹,必須要採長生不老之藥,就是我們生命當中“一性一命”。道家把性命比喻為鉛汞,所以“欲煉還丹,必是安爐立鼎”。爐子比喻我們這個身體,也就是鼎。“藥物入爐”,“用先天真火煉,還丹功用全資火候。始而烹煉,既而溫養,終而變化,這三個階段,功夫完成,就是修道還丹。“一粒圓成,脫胎入口,喻為伏食”。 Continue reading

“周易參同契” 精華解說 第一集

一、前言
道家有兩本修真成道的寶典: 一是《黃帝陰符經》,另一是《周易參同契》。前一本書只三百餘言,也較易懂。信堅半年前,在此園地張貼了 一文: 《黃帝陰符經》真義解說後一本書,《周易參同契》,參合周易、老莊,神仙丹法三家理論,講說性命雙修,肉身成道的法門,有如天書。雖經南懷瑾大師,參同朱雲陽真人的 “参同契闡幽” 解說,但因全書有 36 章,六千多字,必須精通老莊、周易、五行神仙丹法者,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真意。信堅雖然仔細看過十多次,仍然一知半解 (主要是對五行神仙丹法,一竅不通,三缺其一)。因此只於半年前,張貼了 “周易參同契” 簡介
three 2a three 3a three 1
近日因 林文德 師兄來函討論 “禪坐”與 “練氣功” 的最高境界,信堅又回頭重詳讀南懷瑾大師的著作,我說參同契,的前十一章。介紹《周易參同契》一書中主要的三大綱要:”御政、養性、伏食”。信堅在此,將其精華,濃縮至十八頁。以為有志修行此道者之入門導論。還請前輩大德,不吝批評指教,共襄盛舉。

二、導論
我說參同契” 一書,是南懷瑾大師於八十年代講解《參同契》的輯錄。此書共八十餘萬字,分上、中、下三冊。共80講,也只講到第二十四章。之後要看 朱雲陽真人的 “参同契闡幽” 解說。

周易參同契》為東漢魏伯陽真人所著,此書不僅是道家養生學的理論源頭,亦是中國古代化學、藥物學、天文曆算等的發軔之作。被尊奉為“丹經之祖”,魏伯陽亦被稱為“萬古丹經王”。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