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再論 自癒、頓癒 之二

一、前言
信堅兩個禮拜前,飛越太平洋,返回故鄉,美麗寶島,福爾摩沙 (Formosa)。因很久沒到公共場所,因此無論在機場、坐高鐵、台鐵,參觀白河國際蘭展等等,都會覺得不舒服,頭昏腦脹,想咳嗽。再加上現在天氣反常,忽冷忽熱,天無一日晴,雨無一日停。為了減輕行李,所帶衣服,都是短衣薄褲,因此有時,會冷得發抖。

前天到台中大里,拜見師父。因晚上睡覺時,頭部靠窗,頭髮稀疏,受了風寒。早上起床後,身體發冷,頭部發熱,昏昏欲睡。之後,多加了兩件衣服,稍睡了一覺,覺得好多了。坐台鐵回南部後,又是昏昏欲睡。吃過晚飯,眼睛就張不開,頭昏腦脹,也想咳嗽,胸口不舒服。親友都勸我看醫生吃藥,但我仍深信自癒、頓癒,因此八點鐘就了洗澡、上床睡覺休息了。

二、咳嗽、感冒自癒、頓癒方法
躺下後,就依土法煉鋼,開始試圖自癒。信堅依靈覺指示,所用方法,非常簡單:

由背部深深吸一口氣,將氣由腎臟、後背,經頸部、頭頂 (百會穴)、面部、運至胸部。再慢慢由胸部向上,經喉嚨,由鼻孔慢慢吐氣。

如此反覆運作。就變成自然呼吸方法,無作而作,任運自然。越作越舒適。半夜時,胸部微悶,但一下子就好了。過後就進入熟睡,一覺到天明。

今早六點鐘醒來之後,覺得全身舒暢,感冒咳嗽,頭昏腦脹,一夜頓癒,真不可思議。之前我也曾用此方法,在打坐時,頓癒較嚴重的傷寒、感冒、咳嗽,真是萬靈。

尤其現在正逢感冒季節,有人咳嗽,拖延一個月,也是常事。白白受了很多痛苦。大家有機會,也不妨試試,如果見效,還請來函跟大家分享 。

三、警告
信堅此地所介紹方法,只供參考,成效依個人靈性階層,而有差異,並不保證人人都有神效。如果在短期內不見效,還是老實依世俗方法,去看醫生,服藥治療。

玻姆的整體性 全息宇宙和隱卷秩序理論 (一) 信堅前言及導論

一、信堅前言
戴維·玻姆 (David Bohm) (1917 – 1992) 跟信堅一樣,是位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美國原子能之父, 羅伯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 – 1967)。曾任職於曼哈顿計劃 (研發及製造原子彈) ,普林斯頓大學,聖保羅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布里斯托爾大學,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
David 1 h8 h13a
隱秩序(Implicate order) 和顯秩序(explicate order) 是玻姆首創的概念術語。隱秩序也稱卷秩序 (“enfolded” order),是隱藏的無形無相、法界實相 (道可道,非常道)。顯秩序或稱展秩序 (“unfolded” order) 是有形世界所展示的宇宙森羅萬象,也包含了人們通常感知到的抽象概念。此即中庸所謂理及事: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依據一乘佛法 ,宇宙森羅萬象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萬物一體、道通為一)。任何分割、部份的解說與理論,其應用都是有限制性、局部性,都只有其適用範圍及界限。由於整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言說,不能以意會。因此古今科學理論,都是分解性的、局部性的。此即要了解整體,要先將它細分成不同的部份 (天文、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邏輯 …),加以了解,然後再將各部份組合成一體,來解說整體的運作規律、法則。這是正確的了知、解說諸法實相。這有如要向盲人描述大象,要跟他解說象鼻、身體、腳、尾巴、毛髮的形狀,以及如何整合成一隻大象。

但漸漸的,科學家忘了這種分解研討的本意,進入了其中的一門一學科,誤以為是全體,開始在局部裡面鑽牛角尖,原地打轉,進而想以一概全,這是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治學方法。有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井底觀天。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聞道章第四十一 真諦解說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一、導論
此章是道德經裡最有名,也是最常被引用的老子名言。信堅多年來,一直依文解義,斷章取義,不了自己無知。直到最近重讀,才豁然大悟其一乘真實義。此章是老君教導,如何成道、見性的法門。若能深解老君真實義,依教奉行,當可證道,明心見性。
tao1 laotz 1a tao

此章文句,相當白話。但越簡單的字句,越難以真諦解說,字字句句,都有無量深廣之義。以 “須彌聚筆,海墨難書”。解說此文,難在能以簡潔文句,正確闡說此章文句的甚深義理。因此進度較慢,須要等機緣成熟,心有感應,才能成文,不能用心意識思維。

道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大自然運作的規律,隨順大自然就叫德,大用無方。十方諸佛,智身如影,所言如響,如是信解,當得成佛。自了身心,本無依住,本無所得,一切語言分別,如空中響,應無作緣,任物成聲,本無依住,了如斯法而生信解,即無退轉。

聞有二義。一、六根接觸六塵,所生的見聞覺知,這是中士、下士之聞。二、外不入於耳塵。內不起於識妄。反聞於自性之中。反聽於心聲之內。不用耳根。能聞於無聲之聲。不入耳塵。能聞於無聞之聞。無聞之聞。我能聞。而人不能聞者。是以謂之妙聞也。此等妙聞。方可謂之聞道矣,此是上士之聞。

聞道有無量法門。聽聞、讀誦、無聲之聞、無聞之聞。無見之見,見遍十方,無聞之聞,聞通一切 。上根利機 ,一聞千悟 ,超越見地。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常德章第二十八 真諦解說

一、前言
信堅兩年半前,剛回頭重看道德經時,有感於兩千多年來,古德解說道德經,不是依文解義,就是依俗諦。信堅認為老子是得道聖人。其言說應以見性者的境界,加以闡述。因此古今對道德經的詮釋,有重新依真諦解說的必要。明末憨山大師,精通儒釋道。他見性後,回頭以真諦解說道德經,前後經過十年才成書,因而感嘆,”噫、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此區區片語、誠不足為法門重輕。刱意於十年之前、而克成於十年之後、作之於東海之東、而行之於南海之南。豈機緣偶會而然耶。道與時也、庸可強乎”。

可惜他的解說太過簡略,意猶未盡,同時近日發覺,已有不少讀者,瀏覽信堅園地裡的道德經解說,表示大部分讀者,靈性增長,已入人天境界。因此信堅在此繼續,書寫幾篇真諦解說,用以拋磚引玉,歡迎批評指教。冀望十年之後,可因緣具足,以真諦解說全經。

laotz 2a laotz 1a tao

二、道德經常德章第二十八 經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三、全章略解
3.1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聖人氣與道合,心超物表,無物與敵,故曰知其雄。聖人同時也能順物委蛇,與時俱化,不與物競,故曰守其雌。聖人由守其雌,清靜無為,返道歸真,故眾德交歸,如水之就下,百川之匯流於谿谷,能為天下萬流的總歸,但受而不拒,應而不藏,流潤而不竭,故能為天下谿。

常德是涅槃之體,恆常不變,無生無滅,為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故曰常德不離。如果修行達到了“為天下谿”的境界,則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自然顯現。一舉一動,都能隨順性德,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有如初生嬰兒那樣的純潔真淨。 Continue reading

略論科學的創新 – 邏輯、推理、靈感與創造

信堅今早,將一生所學的解決世間及科學問題的方法,重新思考,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期望諸大德,不吝批評指教。此篇文章,是專業科學方法的探討,針對如何發現物理新理論的方法,加以闡述。

一、信堅前言
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的靈性階層、智慧高低成正比。
1. 最低階層,碰到問題,如入五里霧中,不了解問題,更不用說想方法解決問題。
2. 次一階層,碰到問題,心慌意亂,不知所措。
3. 遇事不知如何解決,也沒有嘗試的意願,藉故說我不知、我不懂,就了事。
4. 碰到問題,心慌意亂,幾經思索,終於找到一個粗淺的答案。
5. 再上一層,幾經思索,找到幾個so-so 的答案,自以為心滿意足,但不能分辨好壞。
6. 幾經思索,能同時找到許多解決方法,同時也能分辨出方法的好壞。
7. 遇事不知如何解決,但嘗試一、二次,就忽有神助,答案自然顯現,問題迎刃而解。
8. 不經思索,就能遇事隨機感應,一個最好的方法自然顯現。
9. 碰到問題,無所不知。知道得深廣,窮底根源。
10. 答案與問題合而為一,看到問題就同時知道解答。
由此十條,可準確測知你的意識階層,智慧高低 (從10至610 in log scale)。
IsaacNewton1   Albert_Einstein_1   galileo

二、 人類心意識的作用
2.1 意識階層 (consciousness level) 決定人類一切思想作為。 CL 與智慧成正比。人類的意識階層從1 至1000 (log. Scale), 200 是明辨是非的分水嶺,500 是理智與靈性的分界點,600以上 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2 CL的分佈,有如金字塔。82%人在200 以下,4% 在500 以上,0.4% 在600 以上。愛因斯坦及牛頓在499.

2.3 CL 決定成就。CL 越高,見識越深廣。 Continue reading

再論 自癒 頓癒

導論
健康是快樂之本。人生最大的福報,是身無病痛,健康長壽。其次才是妻賢子孝、功名利祿財富。佛經裡常說,大菩薩應化在世間,和光共塵,示現生老病死,自癒頓癒,以親身體驗,教導眾生,解脫病苦。普通修行人,當修行至某一階段,也會開始感受周遭的苦難,因而悟出,解救眾生苦難之法。此即同體大悲,亦即維摩詰所謂: 眾生病,故我病。

自癒力就是生物依靠自身內在生命力,修復肢體缺損和擺脫疾病。自癒力相對於他癒力而說;他癒力是借助醫生、藥物療病。自癒力來自於人體的自癒系統,它的內涵中除了免疫能力外,還有修復能力(癒合和再生能力)、內分泌調節能力、應激能力。

“頓癒“是一個人,有一些普通須要長期吃藥、療養才能治癒的病痛,卻依某種運作,奇蹟的在相當短期內,忽然痊癒,完好如初。有如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黑暗永除。

信堅之前,對此議題,曾寫了幾篇文章,在此園地跟大家分享。
112歲老中醫臨終饋贈及信堅註解 (一)
112歲老中醫臨終饋贈及信堅註解 (二)
身心保健: 略論如何自癒、如何頓癒?
奇蹟無處不在 – “頓癒”的事例

信堅在此,再舉今早所証悟的另一頓癒事例,跟大家分享。

二、頓癒右腳麻痺事例
今早起床後,忽然右腿完全麻痺,不能著力,也不能伸曲、轉動,一動就痛徹心脾。真是寸步難移。(可能晚上右側睡覺,壓到某一神經或穴道)。

一般人遇此情況,就不敢亂動,趕快送入急診,任由醫院宰割。或者想維持現狀,不敢亂動。結果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可能變本加厲,一直拖延下去,終身受苦。

信堅修行至一段時期之後,對病痛的觀點、態度,就有大幅改變。深信有問題,就一定有解答,就要尋求解答。不應自欺,自找藉口,忽略問題。

此時信堅推論,右腿麻痺,一定是神經或氣血,在某一部位被壓住或阻塞。解救之法,是要試圖打通穴道、經脈。因此,信堅就用土法煉鋼,以左腳為支撐,兩手扶在桌面,身體盡量向左彎,右腿盡量拉直,右伸,同時深深吸氣及吐氣,意志集中在右腿劇痛之處。起初右腿疼痛難當,冷汗直流。但經過幾次重覆運作後,疼痛漸減。約經過十分鐘後,右腿可以行動無礙。之後,完好如初。真是奇蹟。 (It is a miracle!)

其實奇蹟,以另一種眼光看,是我們不習慣、不了解的宇宙正常運作。如能了解法界實相,沒有什麼事物是奇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