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最高境界” 修証法門: 以劍修禪 及 以武修道 事例

一、導論
萬法一體,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因此,一法通一切法通,一門通一切門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八面觀察,見微知著,則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看經書或觀察一切人事物,不僅要了解個別法相,還要能同時明瞭,所有一切人事物的原理原則,及它們彼此相通之本體 (六根互用原理)。宮本武藏悟出此原理,以劍入禪,以禪証道,明心見性。返照世間,隨心所欲,應用無窮,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練武功、修劍道,與修禪明心見性之法門,完全相同。都有無限深廣的層次。信堅深信,我們在金庸武俠小說中,所讀到的武功最高境界,不是虛構,而是可以煉成 (只是它跟見性成佛一樣希有難修)。 此文解說 宮本武藏的 “二天一流、萬里一空” 武功境界 及 “地、水、火、風、空” 五輪兵法;見山見水的五個境界;和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十個武功層次。法法相通,法法的原理相同。(也可解說 葉問 的 “詠春拳法” 與 李小龍 的 “雙截棍法” 及打乒乓球的最高境界。)
y4 y12 y10

二、修証悟道的層次: 觀世音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信堅兩個月前,因Brian師兄之請,寫了一篇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解說以耳根修行証道的六個層次: 1.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2. 所入既寂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3. 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4.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5.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6. 忽然超越 ,世出世間 ,十方圓明。讀者可到本園地,重新複習參看: “耳根圓通修証法門“。

此修行次第,有六種不同層次,亦可作為武功修証至最高境界的樣版、模式、範例 (paradigm)。信堅在此,舉出三個例子為証: 宮本武藏的 “五輪書”、修練武功的五大境界、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十大境界。

三、武功的最高境界: 聰明睿智,神武不殺,二天一流,以禪攝劍,萬里一空。
武功境界之登峰造極,會達到隨心所欲,不受招式約束,以柔克剛,以弱克強,以無招勝有招,以無劍勝有劍,化腐朽為神奇。

霍金斯說: 武功 (martial arts) 的最高境界 是由動機與原理原則所造成。所謂: 以柔克剛、以弱克强、以静制動、以無招勝有招、以無劍勝有劍 (Stop trying to use force)。此即老子所說: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將心意識與高能量吸引子能量場結合,它會賦予你無限能量。突破人體機能的限制,具有無限創造的能力。

譬如打太極拳,進程之階,必須先練形、再修氣、再悟意、後虛靈。練到精深處,虛無縹緲,無形無象、四兩撥千斤、後發先至、陰陽相合、此時無招勝有招。拳無拳,意無意,拳到無心始見奇,打人不帶形。

宮本武藏,聰明睿智,神武不殺,以禪攝劍,二天一流、萬里一空。每一刀,都是在全然空寂的心境中劈出。出手每一刀,俱使周身輕靈,不滯一物,脫盡火氣、入於人劍合一之境。這是以劍修禪,以至於明心見性境界。

四、武功的最高境界: 日本劍聖 宮本武藏的 “五輪書” 兵法及 “劍道”
4.1 導論
一代劍豪宮本武藏 (Miyamoto Musashi, 1584-1645),自十三歲那年到二十八歲,決鬥凡六十次,從未敗北過。他不僅有著過人的武藝,還是一位深通戰術的兵法家。當三十歲的時候,回顧昔日的戰績,發現這些勝利並不意味著已經達到兵法宗匠的境界,於是日以繼夜地尋求著兵法的奧義,五十五歲時,終於領悟到了所謂兵法的精髓所在。於是不再刻意尋找特定的修煉方式,而是觸類旁通,帶著揣摩兵法的心思去練習很多方面的才藝,用自己的領悟來解釋“二天一流”的真意,即所謂的“自然之道”。1643 年 (六十歲,死前兩年), 隱居在九洲肥後的巖戶山中,將自己畢生對劍道感悟寫成五輪書,全書分『地』、『水』、『火』、『風』、『空』五卷。

宮本武藏之所以成為劍聖,是因為他的兵法就融合了劍術、戰略、心志、體能等各方面技術。宮本武藏 “神武不殺”,以禪攝劍。真正純粹的行動,就像日本劍客宮本武藏在晚年所悟得的“二天一流、萬里一空”。每一刀,都是在全然空寂的心境中劈出,以其蘊生自空寂(真空),出手每一刀,俱使周身輕靈,不滯一物,而入於脫盡火氣、人劍合一之境(妙有)。

他說: 劍術之道、兵法之道,就是佛經所謂的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場。心要穩居正中,不可偏離,讓其平靜擺動,偏離須臾即止,似動非動。心不可以受身軀所干擾,身軀也不應該受心所左右。要隨時留意心的狀況,而非留意身軀;讓心豐而不盈,滿而不溢。要讓心開闊如野,要讓智慧從高處來進行思考。磨練你的智慧,在世事中明辨原則的正反兩面,了解事物的善惡,體驗諸藝百技及其道理,並且行動不受人擺佈。這是兵法智慧的核心。

你的內心,應該如如不動。無論是在尋常事物裡或是在刀光劍影中,應該毫無兩樣。坦蕩率直,既非緊,如即發之劍,也不容許自己有絲毫鬆懈。(此即五祖所說: 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见。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楞嚴經》曰: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此則華嚴海印三昧所云:隨流不滯。大機大用所至,蘊驚天動地於寂天寞地。自外視之,則驚濤裂岸,若千年怒濤 ; 觀其底藴,則落花無言,空山幽寂。緣何致之?曰: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殺,而無滯殺相。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中心不動,而無敵我對峙相。此之謂“萬里一空”。

4.2 五輪書精華節錄
五輪書分為 “地、水、火、風、空” 五卷兵法。

4.2.1 地之卷(學習劍法應有的心理架勢)
此卷主要是闡述劍道劍法的根本,及其晚年自創的 “二天一流劍法” 的描述,及修練該劍法者應有的基本德性。

兵法乃是武者的藝術。武士務必文武皆精,始稱合乎「武士之道」。武士學習兵法是基於超越人類的極限。局限於擊劍的技巧是無法窺破劍法的精髓的。不成熟的策略乃是頓挫之源。使用劍法的宗匠叫做兵法家。而為了發揮刀的優勢,你必須更為深入地理解這個世界和你自己。「刀即是兵法」!如果一名武士能發揮出刀的真義,便可以以一當十,也就是說一百個這樣的人可以擊敗一千人,而一千個這樣的人可以擊敗一萬人。在我的兵法裏,一個人等同於一萬人,所以這種兵法是徹底的武士的藝術。

4.2.2 水之卷 – 「二天一流」 劍法秘技
二天一流的精神就是水的精神。水是至柔至軟之物。水無定形,隨器方圓。兵法家可以小中見大 (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此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詳細記載二天一流的心法,持太刀的方法、姿勢與架式、以及刀法之技巧。「學習兵法應如水一般靈活變化,觸類旁通」,故曰水之卷。

二天即陰與陽,也就是象徵對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對事物組成,由這些相對事物相互浸透 而使所有事物發展統一,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簡單的講就是統一左右兩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動作,由此達到戰勝對手這一目的。由這對立的二極昇華統一而發展這 個事實,不但是劍術,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書狀),因此命名為 “兵法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其中一個想法來源就是打鼓,為了讓鼓的聲音不中斷所以右手敲完之後左手要接上。就跟太極的圖一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感相生,衍生萬物,連綿不絕。我們有雙手,為何不雙手雙刀並用? 雙手靈活互用,有如六根互用,須要修練心性,達心本源。

兵法之道只是一系列個人之間的決鬥,但是你的思維必須更加開闊,這樣就可以通曉萬人規模的戰法,也就是所謂的軍學。兵法跟其他事情不同,你只要誤解了哪怕是一小部分道理,都會令你困惑乃至走向歧途。(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毫釐之差,天地懸隔。有如蝴蝶效應: 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劍客必須保持恒常之心。無論決鬥時,還是平常,你都要冷靜沈著,遇事不急不躁,這樣你在判斷事情的時候就不會為自己的心所迷惑而有所偏差。不要讓你的身體影響你的精神,也不要讓你的精神影響你的肉體。過分的懈怠或者過分的緊張皆非應有之態,都是屬於意志薄弱的表現。

別讓別人窺破你的心態!無論你的體形怎麼樣,都不要被它固有的反應所誤導。要藉著你的心,去觀察事物,收放自如,從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隨時有一隻眼在高處,客觀的覺察到一切人事物。) 需要錘煉你的智慧和精神。為了變得更加睿智,你需要明辨是非,通曉大義,廣涉才藝;當你不再會被人所欺騙的時候,你就達到了兵法中所說的「智」!(智如目。以智導行。)

視野要開闊長遠,這裏有兩個層次的視野:感覺與視覺。感覺要比視覺更為精準。在兵法中,要視遠如近,視近如遠。在兵法中,要緊盯著對手的武器,不要被那些無關緊要的動作所迷惑。不用移動眼球就可以看到兩邊的情況 (隨時覺知周遭的情況,六根互用)。

4.2.3 火之卷 (拔刀相鬥時的劍技)
第三卷是火之卷,以火來比喻戰鬥,探討作戰的策略。火性兇猛,它是戰鬥的最佳比喻。火之性,變化無常,瞬息萬變。只有將變視為日常之事,方可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此卷是講戰略、戰術的分析。

4.2.4風之卷 (與其它劍派比較)
風即風格,門風。 各門乒法不同。此卷仔細分析各流派的風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劍術也有正邪之分。如果誤入邪道,即使終身修煉,也可能越悟越遠,徒勞無功。所謂正道,即是把握事理之道。天下之道,有如百川歸海,通曉事理,依正道而行,才能達到目的地。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4.3 空之卷 – 宮本武藏心目中的武功最高境界
“空” 乃 “二天一流” 刀法的最高境界,它是無知無覺,空無一物的空明境界。此地所說的“空”,既是知“無”,又是知“有”。(真空妙有)。武士對兵法的理解應相當準確、並勤加練習,直到掃除一切的困惑,達到心中澄澈空明之境界。此时,意志、心智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你會變得目光如炬,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從此,你的心中不再會有任何的陰影和黑暗,這樣的境界就是“大清明”的境界。智慧、真理、道三朵奇芭,從此在空無一物的澄澈空明之地中盛開。(明心見性了)。

直心是道場。保持一颗率真的童心,這樣的心可以掃除一切陰影,助你看清天地間萬物 、諸法實相,這就是“空”的境界。
「空」者,無始無終、無內無外。不為外物所繫,既可入乎其內,又可出乎其外。此即「萬里一空」,道出了劍道家「悟空」的心境。

宮本武藏在前四卷是教導兵法,是有為法;此卷是教導,忘掉兵法,是無為法,是自然之道。當你重視自然的力量時,你就會體察到大自然的韻律,掌握方法,而不拘泥於方法,隨心所欲。你就能自然地擊劍與打擊敵人。

在這卷書中,宮本武藏指出劍道的勝敗,實在於心境的狀態。說明兵法的真諦即為「空」(真空妙有: 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以清澄之心,不懈之精神,以「觀」「見」天地運行之理,看破世間與自身的執迷與偏頗之見。此時方能得到兵法真正的「空明」的境界- 有智慧、有理、有道、心中卻空無一物。以心觀敵,則勝券在握;以眼觀敵,則迷疑而敗;求快之心,劍法所忌,悠悠然可也,迷疑、惑擾一掃而空,乃為真實之空靈境界。

一、無心、不動心、無我、空。
「無我」是指心能随心所欲,任何瞬間,概不住於某一特定事物的心境而言。(即無住)。
武藏曰:「知有、知無即空」。「知有」即是熟識有關劍道的一切招式及知識。「知無」即是劍道的高手摒棄所有經驗,終於覺知自己本來無一 物的心境。「對敵時,忘生、忘死、忘敵、忘我、不動念、不介意、無心而委其自然,則能變化自在,應用無礙」。總之,對敵用劍時,如果能無思無慮,放下身心,一心一意進攻,自然可達到「無我」的心境,一切招式,盡入化境,無堅不摧,無敵不克。

二、氣、劍、體一致。「氣」就是勇猛果敢的意志。「劍」就是劍術招式。「體」就是身體,包括姿势、腰的進退、雙手的伸屈、雙脚的移動,這三種的一致配合,始有準確的擊突。

三、劍禪合一
最高劍道是「心劍合一」。在「無念、無想、無我」的心境時,劍必可隨意進出,意到劍到,心劍合一。因之,古來劍道大師,無不是禪宗大師。

五、修練武功的五大境界
(信堅註: 此文是網路文章。應用青原襌師將修證的歷程分成三個階段,來解說修練武功的五大境界。青原襌師的修禪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開悟前,此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階段是透過參襌、參話頭的方法,找到一個入處,此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階段是從開悟的一瞬間起,悟到現前這念心就是本具的佛性,所以說「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修練武功的五大境界。第一境界是初學武功時,亂打一通,没有招式。第二境界是開始習武,有了固定的招式。第三境界是習武到了一定的高度後,再度變為無招。
從先人總結的返璞歸真的進展模式來看,“無招之招”“無劍之劍”確實算得上是武功的絕頂境界,但正是因為“無招”“無劍”,才使得他們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

無招,本身就是一種招式,只不過是没有固定的動作和形態,是一種無形的招式。而懂得 “無招勝有招” 之理的人,看似擺脱了招式的束敷,依然仍有無招的執著。無劍也是一樣,其本質仍是劍,以草木傷人,草木是劍,以内力傷人,内力是劍,“無劍勝有劍”。這 “以無勝有” 的境界,只是做到了無形無象,而非本質上的無。

第四境界是:看山是山非山,看水是水非水。這境界不講求有招或者無招,也不去追求什麼本質上的有無,在對敵之時,將對手的攻勢和招式視而不見,随意拆擋,隨意出招,力度和角度全憑自己的心意。你可以洞悉對手的每一處破绽,對手的心思,而在一招間,擊敗對方。能達此境界的人,雖無勝負的心念,但定可無往不勝。

第五境界:為人看山而造山,為人看水而造水。他雖然求勝負,但這種勝負關係到眾生利益與幸福。這境界所帶給你的並非壓力與痛苦,而是一切生靈的力量。這種内力,來自全宇宙能量場,無處不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創造的能力。達到這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絕頂武功。

六、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十大境界
信堅註: 這是信堅在網路看到的文章,寫得相當好,抄錄在此,供大家欣賞。此地對武功的最高境界描述,沒有宮本武藏所說詳細、深入,但意境相似。
y14 y16 y15
第一境界:講究招式,中規中距。
拘泥於招式,不求變化,這是學武人的大忌。武功在於靈活運用。全真七子的全真劍法、石破天的金烏刀法、狄雲的連城劍法、五岳劍派的各派劍法、崆峒派的七傷拳,都屬于此類。这些武功都講究的是一招一式,難有突破。

第二境界:前人所創,遺世經典。
胡一刀的胡家刀法、苗人鳳的苗家劍法、陳家洛的百花錯拳、血刀老祖的血刀刀法、少林寺的十二絕技、木桑道人的神行百變、鳩摩智的火焰刀,都屬於這種前人留下的傳世經典。這些武功,只是局限在了一個大框架下,有新意,却没有大變化,威力還是有限的。

第三境界:旁門左道,專走偏锋。
丁春秋的化功大法、黄藥師的五行八卦之術、歐陽鋒的蛇陣、趙半山的暗器手法、金輪法王的旋轉五輪、朱聰的妙手空空、周伯通的左右互搏,都有點歪門邪道,劍走偏鋒。不合群,但往往有著出其不意,致敵機先的效果。

第四境界:天下之術,皆為我用。
這種武功的代表人物是西湖梅莊的江南四友、昆崙三聖;經典之戰為桃花島上三大高手以嘯聲、筝聲、蕭聲的大比拼。能將各種愛好,融於武功,確實是有所創新。

第五境界:蓋世神功,深不可測。
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慕容復的斗轉星移、張無忌的聖聖火令武功、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楊過的玄鐵劍法、消遙派的北冥神功與凌波微步、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劍,這些武功,堪稱絕學。學會之人,哪個不是能笑傲江湖?

第六境界:武學寶典,出神入化。
黄裳的《九陰真經》、達摩的《九陽真經》、少林寺的《易筋經》、丁典的《神照經》、福建林家的辟邪劍法、俠客島的俠客神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都是玄而又玄、高得不能再高的神功。這幾套神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後人甚難超越了。

第七境界:自創武功,成就一派。
能够全新開創一套绝妙武功,可稱為為一派宗师。张三丰的太極拳與太極劍、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陈家洛的疱丁解牛掌、周伯通的空明拳,都屬於此類。此類武功,可說是意與神會、神到功成。

第八境界:化腐朽為神奇
用天下最簡單的招式,打出世上最威猛的氣势。既能”舉重若輕”,甚至更能”舉輕若重”。能做到此的人不多,屈指可数:蕭峰是一個,聚賢一役,以一套 “太祖長拳”,打遍天下各路高手,那種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氣概,令人神往;虚竹也算一個,少林寺中大戰鳩摩智,以一套”韋陀掌”對敵,不落下風;還有那無名老僧,輕輕一掌,兩大高手(慕容博與蕭遠山),立倒地下。

第九境界:無招勝有招
無招無式,無跡可尋。能達到這一境界的人:風清揚、令狐冲、張三丰、張無忌、獨孤求敗、無名老僧。此種武功的最大特点是”忘記”,能將所學的招式忘得越多越好。心中無招,手中無招,出手渾然天成,先發制人。此乃武学之最高境界,無所不至,無堅不摧。

第十境界:不武而勝
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之策也。”不會武功,而無往不勝者,可稱 “非武之俠”。韋小寶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中。康熙也是,運籌帷幄,制勝於無形,將天下群雄,收服得服服帖帖。另外,像黄蓉、趙敏、任盈盈等輩,都不是以武功取勝的。這世上最厲害的招術,不在武功之中。(此即張子房運籌帷幄,决勝於千里之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修心養性, 太極拳, 禪修, 美圖趣文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6 thoughts on ““武功最高境界” 修証法門: 以劍修禪 及 以武修道 事例

  1. 武功最高境界的修証,與佛法見性的修行層次相當類似。此地所說的武功最高境界,還在明心見性之門外。剛見到大門,還為入佛住,更何言登堂入室,無修、無証、無所得。

  2. 老師您好 拜讀老師的文章,深受啟發,尤其在太極的著作上!不知老師目前是否有開班授課(包含其他課程)?

    蔡添賢敬上

    • 添賢師兄:

      歡迎參觀信堅園地,多謝留言及鼓勵。

      至於所問,信堅除此網路道場外,不在任何道場授課。只是隨緣在此園地,張貼文章及回覆問難。所說只是指引正道及修法,一切都靠自修自證。

      關於太極拳及武功方面,我的太極拳師父及好友,逍遙山人。他在美國洛杉磯的南灣 (South Bay) 教授太極拳已達四十多年,是位真修實證的武功及太極拳老前輩,他早前拜盡了天下名師。如有機緣,可向他求教。也可經由信堅園地,轉達一切有關太極拳及武功方面的問難。

      信堅

  3. 信堅前輩好,

    在許久的兩極衝撞後,最後還是回到面對自己沒伏住的瞋恚,問題從不在外面。謝謝前輩。

    晚輩敬上

  4. 謝謝前賢分享此文,後學初學劍道
    之前就讀過這文章,後因感情事,懈怠了
    最近分手後,再度翻起這文章
    頓時體悟很多,感謝感謝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