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第十一 解說

一、釋品名目者
淨行品者。廣發大願。為十信之行也。意以眾生無明貪愛。染諸塵勞。失佛華嚴。由無願力。既發淨信。須依大願淨治塵勞。要即塵勞以成淨行。此因智首菩薩。發一百一十問。云何得身語意業,及一切勝妙功德。故文殊為說一百四十大願。
hua6 hua1
行有事行,理行、智行、大悲行、悲智無礙 行、止行、觀行、止觀雙運行、十度齊修行,四弘誓願行。這十四行都在一百四十一願裡。「知家性空」是理行;「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是智行。善巧方便,以願導智,不滯自利,是大悲行。遇違順境,心不馳散,止行也。在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在順境裡面不起貪愛,心不散。
當願眾生。一切智覺。皆令即塵勞事。翻成妙行。以是大願。淨身口意。即獲一切勝妙功德。由是克成五位無盡行海。一切染法不能違礙。是為淨行。

「若無此願,設斷煩惱,即二乘行故」。「以此一百四十大願門,頓能淨其一切塵勞,便成普賢法界行故行。以此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故名淨行」。行總有六大類,事行、理行、智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才叫真淨。以這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

「得斯意者,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文殊心故,心無濁亂,是曰清淨。普賢行故,是佛往修,諸佛菩薩同所行也,所行即淨」。文殊心是十波羅蜜,普賢行是十大願王。起心動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著想,是大心凡夫。犧牲奉獻,捨己為人。見聞覺知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皆普賢行。

二、釋品來意
「為明前問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讓我們明瞭十信位,認識十信位,是「問明品」的大意。「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須來」。解行一定要相應,你才能真正得到它的受用。「乃至果行圓滿已來,不離此大願故」。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二) 其他九甚深 解說

前言
近一個月來,俗世繁忙,客廳上方水管漏水,導致天花板下塌,正由保險公司整修中。已搬進旅館住了快一個月。近兩星期來,因顏顏師姐因緣,百忙中抽出時間,書寫華嚴經導讀及講解了八品華嚴經的要義。主要用意是讓讀者看過這些要義解說之後,就有能力,看懂相關華嚴經文,以及其他解說,如清涼疏鈔、李長者合論、淨空法師講解、或其他講師的講解。每篇文章都相當簡短,但內容豐富,清楚易看易懂。希望它們能幫助大家,契入華嚴境界。

經書如果看懂了,有了解悟,就如本得,永誌不忘,隨時可取用。信堅約十年來的功夫沒有白費,這次書寫這幾篇文章,有如行雲流水,水到渠成。如有佛菩薩加持,真不可思議。
hua6 hua1
6.2文殊問財首:「教化甚深」
文殊菩薩問財首菩薩,言如來十種方便,隨時之法。初舉【非眾生】,即約覺首所答業純真。後問如來,十種隨時之化,何緣而有。財首為成信心,約實而答, 隨時是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一切眾生非眾生,云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其身,教化調伏。】
上段覺首表初信菩薩,此段財首代表二信菩薩。說一切眾生是從相上講的;說非眾生,侍從性上、理上講的。法性是一,眾生非眾生是一,只因迷悟不同。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一) 緣起甚深 解說

一、前言:
此簡短解說,是信堅依淨空法師花了13個月(10/2/2004 – 11/6/2005),共154講 (1308-1462) ,每講兩小時,講義約有二千頁。信堅提綱挈領,去蕪存菁,增刪補充,繁辭必削,缺義復全,不失要義,濃縮成約20頁,以利華嚴初學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有清楚的基本正確認識;是普賢行者,信解華嚴境界,長期薰陶,依教奉行之要典。
hua6  hua1
一切大乘教初發心的菩薩,信心從這品所說的「十甚深」建立。這十甚深你都明白了,搞清楚了,你的信心就能堅定升起。有了堅定的信心,就生起願行。

由於此文的解說相當長,因此信堅將它分成兩部分。此第一部分,先解說最重要的一段:一真法界,諸法實相: 緣起甚深。

二、釋品來意
上來三品 (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已答生解所依。第七「名號品」,講佛身、名差別不同,是身業。諸佛菩薩,隨緣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現的身形無量無邊。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第八「四聖諦品」,是語業,諸佛菩薩的言教周遍法界。現在此地,第九「光明覺品」,是意業,明十信心者,正修之行,佛的用心,意裡用光明,光明是智慧。

這一會是十信菩薩會,是修行證果的基礎,信心所依是前面三品: 名號、四諦、光明覺,這是生解所依。下面三品講生解的因果。「生解因中,先答十住,住攬信成,將答所成,先辨能成」。「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那就是初住,實相是真實智慧。

信必定先求解,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才建立,對於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不會懷疑,遇到任何挫折、任何障難,你也不會動搖。這個時候你有智慧,你會安安穩穩的度過。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唯有真實智慧能解決問題。信後面有解,解後頭有行,行後頭有證。信必定具足解、行、證才叫真信。生實相是證。證初住,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開圓解、理一心不亂。後三品 (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 明信有解、行、德。解為二本,此品先來。解如目,行如足」。信心建立在解門上,你解得愈深,你的信心就愈堅定,愈不會動搖。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光明覺品第九 解說

一、釋品來意
如來足下輪中放光開覺,所照佛境遠近.令信心者,一一觀之無礙。令心行廣大,稱法界故.又文殊師利菩薩以十偈頌歎佛十德.勸令信心者修行故。

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十信心。其前之如來名號品,舉佛身眼耳鼻舌等及名號遍周.四聖諦品明如來口業說法,行行遍周.總明佛果遍也.令此品放如來信位教行之光,覺悟一切.令信心者,自信自心智境界,身行遍周,即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覺首目首財首等十首菩薩是也。即明信心者,自己身語意業名號遍周,一如佛故,此品須來。
hua11 hua6 hua4
明不動智佛等十個智佛,是信心中所信之果.是自己之智,與佛本同.文殊師利, 即是自心妙理之慧.餘九是行.十色世界是所見之法。

起信解所憑藉、所依靠的,是如來果地上的身語意果德。如來身語意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第七至第九品是講所依果報,第十至十二品是講所修的因,修因證果。這一會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

為答前所依果問故,此品正答三問︰長行放光,答佛威德.見成正覺,答成菩提.文殊說偈,正答佛法性問。顯實遍故.此顯身遍。光示遍相。今此一會,即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顯圓遍故。

二、釋品名
光明,智慧也,光有身光智光、能照所照。覺者,用也,覺有覺知覺悟,能覺所覺。如來放身光,照事法界.令菩薩覺知,見事無礙。文殊演智光,雙照事理.令眾覺悟,法之性相。 良以事理俱融,唯一無礙境,故得一事,即遍無邊,而不壞本相。身智無二,唯一無礙光。“光明” 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它能照,照見法性所現的種種法相。能現所現是一體,能照所照是一。

此品名光明覺品,為明因如來放十信中足輪下光,照燭十方。初照一 “三千大千世界”.次照十 “三千大千世界”,以次增廣,至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為明無盡.令信心者,了心境廣大,無盡無礙,與法界虛空界等。明其自己法身、智身、願行,亦等故.以光所照,覺悟信心,令修行故。以是因緣,名光明覺品。修行者,一一隨光,觀照十方已.能觀之心亦盡.即以法身同體,入十住初心。入信心者,一一隨此寶色燈雲光,觀內心及方所.總令心境,無有內外中間.方可入方便三昧,入十住法門。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四聖諦品第八 解說

一、來意
前名號品,說如來身業,隨方名號不同各別。此品說如來隨方語業,隨方說法,不離四聖諦故。「此品廣前,種種語業,即答前佛說法問,亦遠答前會佛演說海之問」。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說法,總而言之,不外四諦: 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佛法是因緣生法。「上知佛可歸,次知法可仰」。上名隨物立.今法逐機差.此品須來。舉鐘鼓作比喻。鐘鼓不自響,必須敲它,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諸佛菩薩跟一切眾生說法亦復如是。
hua9 hua10
二、釋品名
聖者正也.無漏正法,得在心故。諦有二義︰諦實、審諦。
諦實者,謂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真實故、決定故。謂世出世二種因果,必無虛妄,不可差失。審諦者︰聖智觀彼,審不虛故。 Continue reading

大方廣佛華嚴經 如來名號品第七 解說

一、十信位導論
信堅解說華嚴經前四品後,在此先跳過,華藏世界品第五 及 毘廬遮那佛品第六。前者解說如來依報,後者解說毘廬遮那佛之本修因。此二品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認知與修證,沒有大關連。

接著此下六品,從第七至第十二品,講十信品。住攬信成,信必定先求解,未信令信, 已信令解, 已解令行, 已行令起願,已起願令證入。信自,信他 、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此六法,觀行相應,名為信心。
hua7  hua4
信心所依,是前三品 (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答生解所依。第七名號品裡講佛身、名差別不同,這是身業。諸佛如來、菩薩聲聞應化在世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現的身形無量無邊。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第八「四聖諦品」,是語業,諸佛菩薩的言教周遍法界。第九「光明覺品」,是意業。佛的用心,意裡用光明,光明是智慧。

接著三品 (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講生解的因果: 解、行、徳。信心清淨,則生實相」。信必定先求解,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才建立,對於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不會懷疑,遇到任何挫折、任何障難,不會動搖。先明解窮玄智,謂十甚深。既有正解,復須正行。歷境造修,悲智雙運,無障不寂。故受之以淨行品,「解如目,行如足」。解行既圓便成勝德。住於十住位。

此文先行解說,”如來名號品第七”。列舉娑婆世界,及其四天下十方的佛名,再舉娑婆世界之十方世界的佛名。主要是解說,如來本無名號,應物成身,隨宜立號。若就德以立,德無邊涯。若隨機立名,等眾生界。雖復多種,皆為隨宜。生善滅惡,見理而立,海印頓現。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