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樸素章第十九 真義解說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一、前言
《道德經》本無名字、分章、標點,僅分上、下篇。後世起名曰「道經」(1至37章)與「德經」(38至81章),合稱《道德經》。古書沒有句逗標點,後人為了清晰掌握文義,加上一些標點符號。又為湊足九九八十一章,而加分段。因此常發生有些原本應該劃入下一章的首句反而錯劃到了上一章的未句。有些該合為一章的卻被分成兩章。譬如此地第十八章及第十九章,如依文義,應合為一章,但卻被分成兩章。
lao2 lao1 lao3
聖智仁義孝慈巧利,本是人人本具的智慧德能。但因眾生無明深重。道德低落,因此蒙蔽了大道的智慧德能,變成了世俗的虛仁假義、世智辯聰、投機取巧、自私自利。因此上章 (第18章) 老子先描述了眾生迷失了大道,所產生了各種病態。所謂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同時,社會的道德水準,也一直低落,而產生不同的靈性階層。又如第38章云: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此章 (第十九章) 則針對社會病態,提出了治世的大綱,修真的綸要,教人如何就路歸家,返本還朴 (道)。修行法門是“見素抱朴,少私寡欲。”

同樣的語言文字,都有無限深廣的意義,隨眾生的靈性階層,而有不同的認知、解說。有些人自以為看懂、看通了一篇文章,其實都沒脫離其靈性階層的有限認知。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會誤解聖賢教導,佛經真義,做選擇性的了解。所謂 “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同理,古代聖哲所教導的濟世學說、典章制度、禮教法律之類的東西 (即孔孟的仁義禮智信等),本意是為世人謀更多福利,卻大都被世人誤解誤用,反而造成更多違反道德的行為。 Continue reading

道德經四有章第十八 真義解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heaven1a tao laotz 1a

一、前言

宇宙森羅萬象,一切法界的運作層次,可分為 “道德仁義禮智信”。道是本體, “德仁義禮智信” 是相用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上德的人,以道為準則,一切行事,無不由道中流出,順應自然,具有無量智慧德能。依此而行,”德仁義禮智信” 無不具備,宇宙和諧,圓融自在,無為而無不為,無作而所不作。是個禮運大同世界。

眾生由於無明,迷失了道,因此社會出現了 “德仁義禮智信” 等不同的靈性階層,等而下之。就如道德經處厚章第卅八所謂: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故要就路歸家,返回大道,應反向而修。因此修道的層次。有信才有智,有智才有禮,有禮才有義,有義才有仁,有仁才有徳,萬德具備,才能成道,就路歸家,明心見性。 Continue reading

再論 自癒、頓癒 之二

一、前言
信堅兩個禮拜前,飛越太平洋,返回故鄉,美麗寶島,福爾摩沙 (Formosa)。因很久沒到公共場所,因此無論在機場、坐高鐵、台鐵,參觀白河國際蘭展等等,都會覺得不舒服,頭昏腦脹,想咳嗽。再加上現在天氣反常,忽冷忽熱,天無一日晴,雨無一日停。為了減輕行李,所帶衣服,都是短衣薄褲,因此有時,會冷得發抖。

前天到台中大里,拜見師父。因晚上睡覺時,頭部靠窗,頭髮稀疏,受了風寒。早上起床後,身體發冷,頭部發熱,昏昏欲睡。之後,多加了兩件衣服,稍睡了一覺,覺得好多了。坐台鐵回南部後,又是昏昏欲睡。吃過晚飯,眼睛就張不開,頭昏腦脹,也想咳嗽,胸口不舒服。親友都勸我看醫生吃藥,但我仍深信自癒、頓癒,因此八點鐘就了洗澡、上床睡覺休息了。

二、咳嗽、感冒自癒、頓癒方法
躺下後,就依土法煉鋼,開始試圖自癒。信堅依靈覺指示,所用方法,非常簡單:

由背部深深吸一口氣,將氣由腎臟、後背,經頸部、頭頂 (百會穴)、面部、運至胸部。再慢慢由胸部向上,經喉嚨,由鼻孔慢慢吐氣。

如此反覆運作。就變成自然呼吸方法,無作而作,任運自然。越作越舒適。半夜時,胸部微悶,但一下子就好了。過後就進入熟睡,一覺到天明。

今早六點鐘醒來之後,覺得全身舒暢,感冒咳嗽,頭昏腦脹,一夜頓癒,真不可思議。之前我也曾用此方法,在打坐時,頓癒較嚴重的傷寒、感冒、咳嗽,真是萬靈。

尤其現在正逢感冒季節,有人咳嗽,拖延一個月,也是常事。白白受了很多痛苦。大家有機會,也不妨試試,如果見效,還請來函跟大家分享 。

三、警告
信堅此地所介紹方法,只供參考,成效依個人靈性階層,而有差異,並不保證人人都有神效。如果在短期內不見效,還是老實依世俗方法,去看醫生,服藥治療。

玻姆的整體性 全息宇宙和隱卷秩序理論 (一) 信堅前言及導論

一、信堅前言
戴維·玻姆 (David Bohm) (1917 – 1992) 跟信堅一樣,是位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美國原子能之父, 羅伯特·奥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 – 1967)。曾任職於曼哈顿計劃 (研發及製造原子彈) ,普林斯頓大學,聖保羅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布里斯托爾大學,及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
David 1 h8 h13a
隱秩序(Implicate order) 和顯秩序(explicate order) 是玻姆首創的概念術語。隱秩序也稱卷秩序 (“enfolded” order),是隱藏的無形無相、法界實相 (道可道,非常道)。顯秩序或稱展秩序 (“unfolded” order) 是有形世界所展示的宇宙森羅萬象,也包含了人們通常感知到的抽象概念。此即中庸所謂理及事: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依據一乘佛法 ,宇宙森羅萬象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萬物一體、道通為一)。任何分割、部份的解說與理論,其應用都是有限制性、局部性,都只有其適用範圍及界限。由於整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言說,不能以意會。因此古今科學理論,都是分解性的、局部性的。此即要了解整體,要先將它細分成不同的部份 (天文、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邏輯 …),加以了解,然後再將各部份組合成一體,來解說整體的運作規律、法則。這是正確的了知、解說諸法實相。這有如要向盲人描述大象,要跟他解說象鼻、身體、腳、尾巴、毛髮的形狀,以及如何整合成一隻大象。

但漸漸的,科學家忘了這種分解研討的本意,進入了其中的一門一學科,誤以為是全體,開始在局部裡面鑽牛角尖,原地打轉,進而想以一概全,這是近代科學家的研究、治學方法。有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井底觀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