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經一章 正解

一、導論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大學』這本書,是孔子將聖道心法,傳授給曾子,曾子再將這聖道心法的奧義,加以發揚光大,而流傳至今的一本聖書,以為進德修業的一條門徑。

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大” 即標本覺之體,”學” 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 “大學”。古人以這本書為進德修業的指南針,這個次序包括了訪道、求道、得道、修道、行道、辦道、了道、成道等八個過程。是內聖外王,內明外用的修習身心的次第。
univ4    univ3    8qua32
《大學》原不分章節。後來朱熹按其內容,於其所著《大學章句》,將之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因此《大學》的主旨,在於經一章中。傳十章的文句,是曾子解說大學之道的論文。以此,信堅在此,只解說 “經一章 大學之道” 的真義,當然在解說中,自然論及 “傳十章” 的文句解說。

二、經一章: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三、大學 經一章 正解

3.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四綱領是“道、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為保全身心性命,以達正己成人,聖域賢關之境的一門學問。欲達此境界,首先要明明德,也就是光明天賦靈明的德性。再以克己存養,使自性顯露無上的光輝。「在親民」, 親民亦稱新民,謂吾人經受明師指點天賦靈明的德性以後,能夠率性修道,革除惡習,改過遷善,日新其德,使靈明愈明,謂之新民。若能進一步立己達人,代天宣化,誨人不倦,推我這清靜光明的德性,使別人也都求道立德,改去舊習。一樣的使靈性復明,謂之「親民」。
「在止於至善」:修道者能明德親民,把內聖外王的功夫,做得徹底,即可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也就是良知良能顯現在眼前,行住坐臥,不離這個道,遵顏子之四勿,依曾子之三省,體論語之思無邪,心內湛然澄清,乾乾淨淨,無一點瑕疵,純然天理,人心與天心契合,法喜充滿,流露智慧、慈悲、清淨,即是止於至善也。

3.1.1 大學之道
大者,當體得名,常徧為義,即指吾人現前一念之心體,心外無法。此心前際無始,後際無終,生而無生,死而不死,故名為常。此心無所不在,無有分齊方隅,故名為徧。
又“大”者 ,自行性能含萬法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上下、長短。簡言之,大就是道 就是吾人本有的自性 佛性。

學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大字即標本覺之體,學字即彰始覺之功。本覺是性,始覺是修,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故稱大學。

大學是大人之學。《易經‧乾‧文言》:「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大人,指的正是可以明白掌握世出世間生生不息之機的人。合就是與天地融而為一。大人,其實就是能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融合一起,沒有間隔的人呀!這樣的人,儒家稱作聖,釋家稱為佛,道家則稱作仙。

道有二義。一是宇宙森羅萬象的本體,又名真如、自性。老子曰: 「道者,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道無邊無際,無內外、東西南北、上下之分,無極、無方。大道之玄奧,是超越語言文字。非以口所能言,謂大音;也非以耳所能聞,謂希聲。巧奪天工、隱含天機!聽似悄然無聲,然而在這無聲之中,卻激蕩著震撼人心的驚雷。大象者。無象之象也。無形者。目不能見。謂之無形。大象即是大道微妙之理,可以心神領會。大道無聲無臭,無迹無形,其至玄至微,至神至虛。隱于天地,天地不知。隱于萬物,萬物不知。求其狀,其狀不有。指其名,其名不得,故曰道隱無名。道隱蒧於萬象之中但無形:使大地一切象,得以生生不息。

另者,道者徑也,只從因趨果所歷之路也,此即路徑或道理。大學這本書是講如何明明德的修行的道理。

3.1.2 在明明德
上明字,是始覺之修。是格除物慾,使自性恢復光明。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是本來天賦光明的德性。首先必須要革除物慾,以恢復天賦光明的德性。

大學的道理,在於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親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

在親民。使自性進步,日新又新,親近民眾,度化有緣眾生,使自己以及別人都能夠革除物慾,以恢復自性的光明。此即所謂 “修持內聖外王之道” (外王指的是親近民眾,度化眾生的功夫)。自己日新,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以後,要親近度化眾生,使眾生都能共沾德澤,革除物慾,而恢復清靜光明的本性。此即佛經所謂覺他: 自己覺悟 (明心見性) 之後,要入世度眾生。如此才能拓寬心量,去除累生得無明習氣。

3.1.3 在止於至善
止:達到。至善:最完美、最高的境界。達到最真、最善、最美、最聖的境界。此即佛經所謂 “覺行圓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佛者,覺也,覺而不迷;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從無明中覺醒和清淨一切煩惱的人, 也就是智慧和慈悲皆圓滿者。三覺圓,萬德備,所以叫佛。自覺,知真本有,達妄本空。覺他,以己所覺,令他人覺。覺滿,知真本有,知至究竟。達妄本空,達到究竟。自利利他,皆到究竟,故曰一究竟一切究竟。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度自性之眾生,名為親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

3.2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是所謂七證的修養功夫,這七證 “知、止、定、靜、 安、慮、得” 功夫,是儒家心傳。
知為妙悟,定、靜、安、慮,為妙修,得為妙證。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擾故,聞所聞盡,名能靜。內心無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煩惱永寂故,空所空滅,名能慮;寂滅現前,如鏡現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

能慮就是能夠正確的思考,沒有一點妄念混雜其間,能夠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如《菜根譚》中所說,「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 事去而心隨空。」

大小乘的佛學,它的修證原則,最基本的,便是“戒、定、慧”三學。梵文的“禪那”含有寂靜精思的內涵。禪定、靜慮”,更明顯地是藉用“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充分錶表達出是“思維修”的內涵。

3.2.1 知止而後有定
“知止”是“內明”之學,是要每一個人,先明白知道自己的心理心態,自己的心思和情緒。是“制心一處”和“繫心一緣”的“止”。 “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也可說,“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如香象度河,截流而過。”人們要把這個紛紛擾擾的心思暫停“止”下來,就必須如力大無比的大象,有能從奔濤滾滾中,截斷眾流,橫身而過的大勇才可。

我們心理意識的思潮,連帶情緒的波動.正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夾泥沙而俱下,無法制止。歷來治水的辦法,一是疏導,一是防堵。 《大學》所說治心的方法,第一步便是“知止”。“止”有如先築一道堤防防堵。先用智知來制心一處,然後漸漸分散流量,加以疏導。將此心猶如奔競的流水,引入渠道以後,歸到一個平原湖泊的時候,漸漸變成止水澄波,清風徐來,微波不興。就是達到了“知止而後有定”的境界了。

3.2.2 定而後能靜
先由“知止”,才能夠得“定”。再由“定”了,才能夠得“靜”。這有如我們把流動中的濁水,裝到一個容器玻璃杯子裡,先讓它不再流動了,便似“止”的狀態。然後投進一點明礬,漸漸使水質澄清了,便似“定”的狀態。等到水裡所有混濁的泥沙,完全沉到杯底,水淨沙明,玻璃與水,內外通明一色,便似“靜”境的類比了。一個人如果把心一定下來時,當然便有一種較為寧靜的感受。

定境只是內明自修治心的一種現象。然後由定到靜,靜到了與外界隔絕,“烈風雷雨弗迷,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有一個心境的靜境存在。能靜:心中沒有煩惱,清靜自然。心中有了一定的方向,不為外物所污染,本性就自然清靜無為。於一切處,不起愛憎,不隨所染,即是定。靜者心不妄念,平靜不動搖,不妄想,不急躁。不生疑慮,不起妄念,自然由定而靜矣。

3.2.3 靜而後能安。
安:安順不紊亂,隨遇而安,泰然自在。能清靜無為,才能樂天知命,煩惱妄想不入於心,身心自然安泰和順,困擾則不憂煩身心,自然安然自在。靜者:心無妄念,平靜不動搖,不妄想,不見異思遷,不急躁。安者:怡然自得,隨遇而安,素位而行,悠然舒泰。本性清靜自然以後,心中即能安泰舒適,心曠神怡。人能常清靜,則性體自明,慾念全消,煩惱妄想自然遠離。心胸坦蕩,光明磊落,氣稟自化,身心自可清靜解脫,安然自得。

3.2.4 安而後能慮。
慮者,思想精詳,聰明睿智,本性如日月之光明,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心中能夠安泰舒適,心曠神怡,思慮自然精詳周到。能身心安泰,則思慮自然達到周詳,動靜合乎天理,處事圓融自在,自然達於萬慮無礙之境界。

止定靜安,乃由動入靜,靜慮存養,智慧自然大開。處事能夠安然,深思週詳,善惡是非自然明瞭,自能遠離邪徑而邁向光明、康莊大道。安而後能慮,則凝然有主,事物應對皆能深思遠慮,處理一切皆圓融自在。處事思慮安然周詳,必能寧靜致遠,真心修辦大道,必可離苦得樂,超凡入聖。

3.2.5 慮而後能得。
得者:獲也,復本性之光明,得者,德也,登彼岸之道果。思慮一旦精詳周到以後,自然得到內聖外王,最完美的境界。為學修道者,若能萬慮無礙,萬慮俱寂,體用全備,功夫至此,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之道可得也。

慮者,抱度化眾生的悲願,無事則萬念俱寂,有事則慮無不周。明其體而達其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弘道以度眾,外王之道可得矣。

知止定靜安慮,乃大學造詣次第,躬行實踐,獲得本性之光明也。得本性光明,終身受用無盡,完成大人之學,則可超凡入聖,了脫輪迴,得登彼岸。

3.3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蓋迷明德,則無明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順迷情。辨其本末,返迷歸悟之功,名之為事。既向生滅門中,商搉修證,須知有終始。始宜先,終宜後。

任何一件事情,總有最初開始的動因,然後,才有最後成就的終結。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哪個應該是在先要做的,才能得到最後好的成果。那麼,他就可以接近入道之門了!
同樣的道理,你要明白“大學之道”、“明明德”的學問成果,必須要知道先從“知、止”開始,逐步漸修,進入“定、靜、安、慮”,而得到明悟“明德”,才可以說真的能夠接近“大學之道”的大道了!

3.3.1 物有本末。
物:包括有形與無形的物質。本:指了悟本性、立己、達己的功夫。末:指親民度眾,了道成道。世界上有形體與無形體的物質,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次序的區別,如格致誠正明德修己是本,親民度眾,修齊治平是末,得道修道是本,了道成道是末。本末現象亦存在於各種事理中。

3.3.2 事有終始。
事:泛指宇宙間一切萬事以及修己度眾之事。大人之學者,即學習代天理物,經營萬事萬物,修道明德親民之事。進一步了解『天事,地事,人事』。『終』者即最後目標,未來的理想。以修道來說,當以功德圓滿,止於至善為終。『始』者,是第一步功夫,首要的工作,即天事、地事、人事的開始。凡事先慮終,有了目標再開始,定然有完善的結果也。

3.3.3 知所先後。
知:真正明白這些道理。先:指明明德。後:指親民度眾。『知』者,知明明德為本、為目標、為終。新民為末;知止的功夫為始。

3.3.4 則近道矣。
近:接近。道:真諦,大學之道也。就契合大學一書的真諦所在,即真理之境也。
本段的「本末」、「終始」、「先後」,正是道體的次序。做事的程序不亂,即得到做事立業的方法,也就是接近了明明德、親民的大學之道了。

3.4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學經一章展示儒學四綱八目的追求。所謂四綱,是指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達到“四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所展示的人生進修階梯。

就階梯包括“內修 (內聖)”和“外治 (外王)”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內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3.4.1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上一明字,即昭明也,斷除所蔽,使之發出光明的意思。明德者,靈明之天性也,就是道、自性、佛性。明德者,天賦之本性也,明明德者,得明此本性,勤修不輟,立己達人,必能恢復其本性的光明,以成至人、聖哲。

自古以來,有抱負、有盛德的君子,如果想要發揮其與生俱來靈明不昧的本性光輝,使能大用而普傳天下,使天下百姓皆能明白本性是上天所賦予,是與生俱來、是靈明不昧、更是光明潔淨。

3.4.2 先治其國。
治,「治理」。必先使天下之本的國度能安和樂利,由民富而達國強。完美自己之本性,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一視同仁,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國可治也。天下之本在國,故當以真理來治國,使天下百姓明其明德,每人各遂其生,各盡其性,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則心清息爭,大同之瑞象也。

3.4.3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家有二義,一指家庭遵守五倫,使家庭充滿天倫和樂。另一則指由一戶戶所組成的社會大家庭,祈能由『親親』的功夫,推展至『仁民愛物』的境界,使人人安和樂利,社會均富,努力於進德修業的境界

如果要想達到國家富強,安定進步,必先使自己的家庭和諧、溫馨、美滿與幸福,如此人人都能安享天倫之樂。居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充滿天倫和樂,家可齊也。齊家修道,充滿親情與道情,先齊其心,以道德為規範,是入門之課題。

3.4.4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其身:即除去每個人的脾氣毛病及革除一切壞習慣,讓每個人的品德、人格更為高尚。如果想要家庭美滿,同享天倫之樂,必須從每個人的品格道德先修養好,使品德操行達於完美的境界。

齊家之道,必須先從修身入手,自身能明明德,立起標杆,再推己及人,而後身可修,家可齊也。修身之道,宜戒心之三毒:貪、嗔、痴;口之四惡:惡口、妄言、綺語、兩舌;身之三惡:殺、盜、淫。二六時中,如對天地鬼神,言行相顧,捨己從人,嚴守四勿,齊莊中正,品德自然高尚。修身要意志堅定,持之以恆,時時抱守道心,一心向道。

3.4.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心:即是令本性湛然清明,一切喜、怒、哀、樂等感情的發動,處處皆中節,達於舉措皆當之中庸大道。要使每個人的品性道德,達到湛然清明之境界,必須先從內心的純正端莊開始。

身之本在心,心者一身之主,心之所發。身必行之。擒賊先擒王,欲修其身者,首先要正其心,正心之道,宜使心中湛然清明,如清潭印月,內外合一,身可修也。

3.4.6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誠其意:即是誠實自己的意念,不受物慾所遷,要做到「毋自欺」之境界,進一步做到去人慾,存天理的慎獨功夫,使心胸光明磊落。不受外界物慾所遷,至誠無息,貫徹始終,浩然正氣,充塞天地。主敬存誠,抱持一心無二念,遠避三毒空五蘊,馴服六賊正四非,去七情而平八邪,自然心不妄想,而意自誠矣。意存至誠,身心意清淨,胸懷大中至正,可達天人合一之境界。

3.4.7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其知:即是把那天賦的良知良能發揮到至高的境界。欲使自己的意念不為外物所遷,達到誠實不欺,真摯坦然,就必須要推極我們每個人本來具有的天賦良知,達到至高的境界。

致知之道,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多聞廣見,增加智慧,溫故知新,則可以為師也。欲誠其意,必須致其良知,如何致知,求明師指點明路,則良知良能完全顯露,率性修行,知行合一,明德親民、利世益民、積功累德、福慧可得也。致知之好處,良知良能發現,智慧透出,邪思妄想自除,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內聖外王之道可得,自可超凡入聖也。

3.4.8 致知在格物。
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本正之謂格。格者,感通也,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之謂格。格物:就是革除物慾,了悟真理,以恢復自身的本來面目。要想發揮人人所俱天賦的良知本性,就必須從窮理盡性的功夫入 手,亦即革除自性本來沒有的不良習性及私慾,以恢復本來面目而已。欲致其良知,必須先革除物慾,去除習染,物慾革盡,天性自然純正矣。

3.5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我法二執破,則物自格。不為物轉,便能轉物也。本段的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是目標的完成。君子修道立德,若能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言行舉止皆為世法,必能達於家齊,繼由家齊為模範,移風易俗,轉移社會風氣,人人崇禮義,明廉恥,則國治可臻,大同盛境可期。

3.5.1 物格而後知至。
物格:研究真理,解悟諸法實相,依教奉行,而格除物慾。知至:真如智慧顯現,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能革除一切不應該有的私慾雜念,了悟本來的真我實相,然後才能知道上天所賦於人之本性,心中如有一盞明燈,能照亮千年的黑暗,則一切真如智慧畢現。

格物是修道的首要功夫,佛云:掃三心飛四相,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格除心中物慾,即能顯露出本來的良知良能,則私慾淨盡,一性圓明,天理流行。

3.5.2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意念真誠不妄。由於心中不應該有的私慾雜念除盡,本性必然是一塵不染的,如日光朗照,令黑暗盡消失,一切真知卓見畢現,其發自內心的意念,自然而然地達到誠實不欺,虛妄不生了。

知至者,智慧顯現,雜念貪妄不存,天性自然流露。意誠者,物慾格盡,自然清淨無雜,意能生誠,真實志堅,本性自然光明。知至而後意誠,本性清淨光明,一塵不染,至此境界,必能返璞歸真。

3.5.3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心中不偏不倚。意念由於真誠不二,不自欺,行住坐臥皆合乎中道,自然能使心中之意念莊正中和,操守自然有道,便能使品行與人格的修養更為高超。意誠而不妄動,本性常清常靜,一切好樂恐懼、憤怒憂患皆不能染。心正者,誠心端正不偏,正直守中。

3.5.4 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修飾己身,不犯罪過錯。自身的中心思想,達到了不偏不倚的端正中和階段,便能修養到至高的品行與人格。心正是修道的基本功夫,心中抱守大中至正,本性才能光明。心正,而後言正、身正、行自正。所謂誠於中,形於外,自然言行合理,內外貞白,而身自修,品行自然高超。

3.5.5 身修而後家齊。
家齊:家庭的每位成員都修養身心。君子一旦修身有道,使自己的品德修養達到某一程度時,自然會使家人在耳濡目染下,收潛移默化之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人人各盡倫常,恪盡其職,家道自齊,闔家自然美滿幸福,和諧溫馨。

身修者,言行皆合乎中道,標杆立正、大德敦化,則風行草偃,親朋鄰里未有不俯首而受化者。齊家先齊心,全家求道修道,教之以禮,傳之以道,行之以倫常,使家庭充滿著親情與道情,故曰先心正,再身修而後家齊。

3.5.6 家齊而後國治。
家庭能齊,達到和諧,溫馨美滿,使善良風氣傳佈所及,民情自然敦厚,國家自然安和樂利,富強進步。一家能齊,影響左鄰右舍,由近及遠,自親而疏,民情自然惇樸敦厚,德之流佈有如風行草偃,四海歸仁。國由一家一族所集合,我家能齊,道德模範高超,則眾家效法,天下和睦,則國治,必能水到渠成。

3.5.7國治而後天下平
天下平:天下清平,人民安樂。國家能夠安定進步,康樂富強,成為仁義之邦,互不侵犯。國治者,民情敦厚純樸,國家一旦成為仁義之邦,則舉國上下團結,安定進步,康樂富強。天下平者,國治而後世界同臻大同,萬邦共進文明之路,天下和睦,濟弱扶傾,化行俗美,這是由內而外,從邇及遠,逐步開展,以達真善美的大同世界盛境為理想目標。

3.6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壹是一切。正心以上的四目(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基礎;齊家以下三目(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把修身的功夫用到了現實中,即以修身為基礎。修身處在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其上是內在的修為,其下是外在的實踐,所以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3.6.1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天子:古時候,奉天承運,掌理一切政治大權的最高領袖。庶民︰指一般的老百姓。
上自萬民之尊的天子、諸侯、公卿;下至庶民之中的士、農、工、商,人人皆具有上天賦予的靈明本性,原本平等圓融,不分貴賤、不分貧富,不分彼此。與生俱來的靈明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平等。

本性既是平等,無論任何人,上自至尊至貴的天子,下至庶民百姓,中間為公侯伯子男,都要依此大學之道而行,這是天理。大學之道是自然界的大道理,更是步入聖域賢關的不二法門,故人人都要格致誠正,立己達人,度化眾生,齊來求道修道,皆明大學之道,以明明德於天下,讓人人都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而臻於至善之境。

3.6.2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壹︰是指一切、一樣,亦是自上至下無例外之謂也。因為人人皆具有萬物之靈的明德本性,原本是平等圓融,但是由於後天不當欲望的薰染,蒙蔽了明德本性,以致在紅塵中流浪生死。因此若想了脫生死,就要從儒家心法修起,也就是人人都要做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功夫,以修養高尚的品德為根本。上而天子,下及庶民,一概以修身養性,勤修道德為根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本:指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基本處入手。末:是由基本工夫到達家齊、國治、天下平的最終目的。

如果不把自己的人格品德修養得完美至善,而想要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終極目標,是永遠無法達到的。須知不明本體,行事必然顛倒錯亂,而能達到功愿成就者未之有也。所謂其本亂者。乃格致誠正四步功夫。皆未循序作到。而欲實踐修齊治平之舉。誠為難矣。

3.6.3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厚:看重。薄:看輕。如果把所應該看重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修持事項忽略看輕,不確認真理本性,而重視於形象物質,且希望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作做好,像這樣的顛倒錯亂,本末倒置,希望求得美滿結果,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這種事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修心養性, 四書五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