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第十一 解說

一、釋品名目者
淨行品者。廣發大願。為十信之行也。意以眾生無明貪愛。染諸塵勞。失佛華嚴。由無願力。既發淨信。須依大願淨治塵勞。要即塵勞以成淨行。此因智首菩薩。發一百一十問。云何得身語意業,及一切勝妙功德。故文殊為說一百四十大願。
hua6 hua1
行有事行,理行、智行、大悲行、悲智無礙 行、止行、觀行、止觀雙運行、十度齊修行,四弘誓願行。這十四行都在一百四十一願裡。「知家性空」是理行;「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是智行。善巧方便,以願導智,不滯自利,是大悲行。遇違順境,心不馳散,止行也。在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在順境裡面不起貪愛,心不散。
當願眾生。一切智覺。皆令即塵勞事。翻成妙行。以是大願。淨身口意。即獲一切勝妙功德。由是克成五位無盡行海。一切染法不能違礙。是為淨行。

「若無此願,設斷煩惱,即二乘行故」。「以此一百四十大願門,頓能淨其一切塵勞,便成普賢法界行故行。以此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故名淨行」。行總有六大類,事行、理行、智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才叫真淨。以這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

「得斯意者,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文殊心故,心無濁亂,是曰清淨。普賢行故,是佛往修,諸佛菩薩同所行也,所行即淨」。文殊心是十波羅蜜,普賢行是十大願王。起心動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著想,是大心凡夫。犧牲奉獻,捨己為人。見聞覺知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皆普賢行。

二、釋品來意
「為明前問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讓我們明瞭十信位,認識十信位,是「問明品」的大意。「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須來」。解行一定要相應,你才能真正得到它的受用。「乃至果行圓滿已來,不離此大願故」。

三、釋品宗趣
此品宗趣,是「以隨事巧願,防心不散,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成就普賢實德為趣」。普賢菩薩的實德就是十大願王,文殊菩薩悲智大行就是十波羅蜜,所以《華嚴經》裡面整個修行宗趣就是這二十條。

四、釋品大意
以智首是下方玻璃色世界,佛號梵智,明是一切諸佛法,本自體白淨無染之智,以為能問之人。文殊師利菩薩,即是一切諸佛善擇妙慧,為說法之主,以一切諸佛根本智慧之門,善自為問答之主伴,說一百四十大願之門,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等普賢法界無盡行海。

一切諸佛根本智慧之門是法性,是佛性。菩薩起用,大用無方,展示出無量無邊智慧都不離根本。好像一棵大樹一樣,這棵大樹很大,枝葉花果非常茂盛,任何一片葉都沒有離開這個樹的根本。菩薩為一切眾生弘宗研教不離根本智。根本智是清淨心,清淨心生智慧,生後得智。《金剛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說一百四十大願之門」。這品經一共有一百四十一首偈,每首偈就是一願, 總共一百四十一首,「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普賢十大願王」是願的總綱領,此品的一百四十一願是細目。這品經是普賢行具體的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 之間。

李長者《合論》解說,為什麼有一百四十一願。「隨位修道上煩惱,六位中,一位有二十,六位共有一百二十,根本十無明,皆因身見邊見,二見有二十,共隨位進修,染淨 煩惱,總有一百四十」,「為防此障,起一百四十願,令進修者,從初信心,理事圓融,達其願體,無虧自心根本淨智妙擇之慧, 動寂俱真,不偏修故」。凡聖原本不二,理事一如。

心是講的法性,法性能現,法相是所現;性識是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能現所現,能變所變。風水隨著人心轉,而不是人隨外面境界轉。「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心轉境界。《合論》「是故華藏 世界,有如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上一切莊嚴,因大願風輪,能持萬行,以行招果故」。「因以願力堅持,報得風輪持剎故」。一個是諸佛如來的大願,一個是現在發心修行菩薩們的大願。又云,「如是華藏莊嚴,皆從普賢願力起。為無願故,行乃不成,即莊嚴不現,不感無盡依果報故」。

五、正釋經文
釋文中分兩段,「先智首問,舉德徵因,後文殊答,標德顯因」。「文殊則般若觀空,智首則漚和涉事」。智首菩薩。他的名號總標諸德。一切諸德以智慧為首。所以在事行裡頭有理行、有智行,這是修行證果的真因。文殊菩薩答覆,都是叫我們在 一切境緣當中善用其心,你就能頓獲眾果。要會轉境界,轉境界才是真正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5.1 正陳所問: 智首問文殊,總十一段。 
【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智首菩薩』是代我們發問,『文殊菩薩』為我們解答。「此二菩薩,為顯圓修,歷事巧願,必智為導故」。這兩位菩薩在大乘教裡面都代表智慧,一位是代表根本智,真實智慧;一位是代表權智,後得智,是真實智慧在事相上的應用。「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不起作用時是無知 (根本智),它起用時就無所不 知 (後得智)。

「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唯有智慧,才能 導行。引導菩薩,破迷開悟,轉凡成聖。定慧是一體,互為體用。這品經是屬於戒律,大乘菩薩戒。

「陳所問中,有二十云何(這就是總有二十樁事情的提問),總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種德」:
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三業就是身、語、意。佛教我們「三業離過」,「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第二段「得堪傳法器」。佛的傳人,佛法代代相傳,你要具備條件,能夠接受承傳。傳法最基礎的是具足戒定慧三學,持戒修定,發菩提心。

第三段「成就眾慧」。眾慧,無量智慧,成就圓滿的後得智,也是善巧方便。
後得智就是根本智在種種不同的機緣當中它起的作用,善巧 方便。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文殊菩薩十波羅蜜,後面有方便、有願、有力、有智,這四種合起來 就是善巧方便,就是權智,就是後得智。

第四段「具道因緣」,具足修道的因緣。包括1. 善根,是能信、能解。2. 福德是能行、能證。3. 明師。4. 同修。5. 道場。

第五段「於法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的大用,善則是沒有過失,巧是很巧妙的、圓滿的成就。

第六段「修涅槃因」,涅槃因就是修不生不滅的因,就是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第七段「滿菩薩行」,圓修六度萬行。
第八段「得十力智」,得如來果地的十力。
第九段「得十王敬護」,得十王都尊敬你,都做你的護法。
第十段「能為饒益」,能為眾生帶來最殊勝的利益。一生不辭辛勞教化眾生,勸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第十一 段「超勝尊貴」,大德、大仁、大愛為一切大眾所尊重、所推崇。

5.2 正酬其問: 文殊標因成德,酬其舉德。指事顯因,酬其徵因。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言饒益者,利益也」。『安隱』就是安樂。『利樂』,樂是歡喜、愛好,利益快樂,自利利他,求自己覺悟證果,也願一切眾生斷惑證真。

5.2.1 標因成德,酬其舉德。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
「先標其因,謂善用其心。心者,神明之奧,心正則萬德攸歸」。就像植物一 粒種子我們種在泥土裡面,下面生根,上面發芽,這個根就有了力量。我們種子都有。緣要是殊勝,能夠常常接觸到佛法,親近善友,好學不倦,這個人的善根可能在這一生當中成熟。學習最重要的是親近善友,善知識要是找不到,找古人。
勝妙功德是煩惱輕、智慧長。如如不動,不被外面環境所 轉,叫善用其心。

這句是總說。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根本,是把攀緣心 (妄想、分別、執著) 當作真心,不善用心。一切勝妙功德,皆因善用其心,就能成就一百一十門德。德無不備云勝,障無不盡名妙。

佛教凡夫修行,不善的心要去掉。修十善業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 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就能遠離十惡;然後再遠離邪見,邪思、邪語。要常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自己有過失,過失把它改過來,那就叫修行,就叫『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才真正回到清淨。清淨心就是真心,清淨心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不分別,心是定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是慧,那是照見。「言善用者,即後歷緣巧願,觸境入玄」。一個人在世間,最重要的是心正,心正則萬德攸歸。清淨是離相。『於諸佛法心無所礙者』,「即初第一,堪傳法器德,念慧覺悟皆具足故」。

5.2.2 文殊正答智首菩薩問
【住去來今諸佛之道。】
此即成就眾慧,三世諸佛,唯以佛慧為所乘故。『住』是安住。『去來今』是過去、未來、現在。心常常安住在三世諸佛之道。

【隨眾生住,恆不捨離。】
此即具道因緣,成就種性欲樂方便,常以眾生為所緣故。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佛氏門中,不捨一人。

【如諸法相。悉能通達。】
此即「十善巧,義無惑也」。對十種善巧的大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通達、運用善巧方便。

【斷一切惡。】
此即七覺三空。選擇正法,遠離邪法;選擇善法,遠離惡法;選擇真實,捨棄虛偽。世間所有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取無為法,純淨純善的心性。

【具足眾善。】
「即六度四等」,四等就是四無量心。惡的要去掉,善的要具足。

【當如普賢,色像第一。】
「由此故得十王敬護」。普賢菩薩色像第一,他修普賢十願。「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他的果報,得十王尊敬、擁護。

【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此即成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

【於一切法無不自在。】
這是一切法都通達了,通達之後,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尤其落實在教學。「故能與物為依為救,為炬為明」。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教化就用什麼法。隨眾生 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失時。

【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此即於眾超勝。「今纔發心,則道亞至尊,故云第二」。真發無上菩提心, 是初住菩薩叫發心住。圓教初住菩薩稱他為第二導師。「道亞至尊,「故云第二」。

5.2.3 指事顯因,酬其徵因。
【佛子。云何用心。能獲一切勝妙功德。】
這是重複智首菩薩所問的,文殊菩薩自己在前面答的,「別顯中,五門分別」。

第一段: 總明大意。
文中總有一百四十一願,這就是後面的偈頌,每一願是一首偈。這一百四十一條是綱領,展開來是無量的弘願。一百四十一,也是代表菩薩大願的圓滿。「一百者,十信圓融,一一具十也」,「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

第二段:「通顯文旨」
「然此諸願,句雖有四,事但有三」。「諸」就是指向下的一百四十一偈頌,就是一百四十一願,每願是四句。「句雖有四,事但有三」。譬如偈頌裡面講,「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這個「當願眾生」,一百四十一句統統有,所以說事,只有三句: 「所願之事、願所為境、願境成益」。「三願所為境成利益中,由願於他成種種德,自獲如前所說功德」。

願就是行,行就是願,成迴向故。迴向三處,一一願、一一行,成就迴向實際。實際就是自性,法性;與法性圓滿的相應。純淨純善,離一切相。第二,迴向菩提,求智慧,菩提是智慧,徹底的覺悟。第三,迴向眾生,這是利他。人生酬業。「一一皆成所行清淨善業行故」。

第三段「正釋一百四十一願」
全品有一百四十一願,分十段。
第一「在家學佛時願」,有十一願。
第二「出家受戒時願」,有十五願。
第三「就坐禪觀時願」,有七願。第四到第十,都是講日常生活。
第四「將行披挂時願」,有六願,這是出 門。將行,出門衣服一定要穿整齊。
第五「洗澡、漱口、沐浴這個時候發的願」,有七願。
第 六「乞食道行時願」,有五十五願。
第七「到城乞食時願」,有二十二願。
第八「還歸洗浴時願」,有四願。
第九「習誦旋禮時願」,有十願。這就是吃完飯之後誦經,繞佛。
第十「睡覺安息時願」,有三願。

此品經文,正顯一百四十一願。 偈文皆相當白話易懂。讀者可自行看經文。底下舉第一首為例,餘可推知。在家學佛第一首: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主要教化的對象是在家菩薩。出家的菩薩人數少,那是續佛慧命的,世世代代承傳佛法要靠他們,他們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他們的身分是老師,在家菩薩則都是學生。

文殊菩薩在這句裡,是教菩薩,善用其心。善用其心則能成就一切勝妙功德。家和萬事興。此偈「總舉在家,以家是貪愛繫縳所故。若了性空,則雖處居家,家不能迫」。家有四種: 田宅家、煩惱家、三界家、無明家,在家這四種家具足。『知家性空』, 「家」是我們幾個有緣的眾生,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知家性空」就是不染著,利用這個家庭來普度眾生,來弘揚大乘。知家性空,對於家,無論是家親眷屬、所有一切財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有一切的矛盾爭執都是從這裡來的,你這個都能看得開,放得下。

第三段「結歎因所成益」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說不度眾生,眾生自悟自度。佛菩薩給眾 生不過是做個增上緣而已。前面一百四十一首偈都是修因,果報是勝妙功德。「若能如上,為善用心,若此用心,則內德齊圓,外不能動。心游大智,故人天不能動。心冠大悲,故二乘不能動」。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能夠回歸性德,引發性德,就是善用心;能這樣用心。內德齊圓,自性本具的德行無量無邊,這是法身菩薩。是十信位,提升就入了初住,入了住就是破無明、證法身。在無明將破未破之時,他有這種大行大德,無始無明就破了,超越十法界。所以外不能動,諸天、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修羅都不能動, 超越十法界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華嚴經解說,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1 thought on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第十一 解說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