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觀妙章第一 真諦解說

一、前言
道德經是見性聖人老子所箸,共八十一章。四年來,信堅在此園地,講解了其中十七章的真義,但一直很遺憾,至今仍未以真諦解說此經的開宗明義第一章。

主要原因是兩千多年來,古德對此章的解說,相當多。如依文解義,則信堅只是炒冷飯,無法超越古德。如依帛本經文,則其境界止於天道,道法自然。如依通行版經文,則可以一乘真諦解說。但要達到將全章義理,以最上乘的真義,前後聯貫解說,則仍未得其門而入,因此沉吟至今。
laotze7 laotze6
昨天Emily師姐來函,建議多張貼幾篇道德經的解說。信堅因此被逼上梁山,急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茶飯不思,競競業業,才稍有進展。今日終於,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作為來日,更上一層樓解說的階梯。

帛本經文,與通行版異,所說義理境界亦異。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各執己見。若依帛本,則所說止於天道,道法自然。若依通行版,則其義理,通於一乘佛道。老子是得道聖人,佛佛同道,所說義理,應符合一佛乘妙道才是。因此,信堅在此,採用通行版經文,加以真諦解說。

二、道德經第一章 通行版經文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3.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說此章,文分三段,第一段說明 “道” 的體用,第二段說明 “一心三觀” 的入道法門,第三段則是三觀具遣,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的証道法門。

三、第一章真諦解說 第一段: 道之體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段總言道之體用,為此經之總論。所言道者,乃真常之道。大道沖虛,無相無名,幽微寂寞,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詮。大道本無言,藉言而顯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可道之道,即語言、文字,皆是方便假言說,如指標月,非真常之道的本體。

3.1 道可道,非常道。
,乃無名、無相、無形、無色,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不生不滅、寂而常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此道即是佛經裡所謂自性、佛性、真如、法性。

可道,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可道之道,是道之用。

至道無形,至理無言,雖理絕名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現形,非言無以設教。依道言理,則是真理;循理言道,則是真道。

常道常道是真常之道,自然而然,隨感應變,擬物不窮,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

非常道夫道者,「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指示,亦必有所變換,既有變換,則非真常之道。言可以詮道,終不能盡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體道之要,在於心印,不涉言詮。

3.2 名,可名,非常名。
,指不生不滅之常名,即是無名之常道。可名,凡可名者,後天強名之名,皆是方便假名。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可名”。

非常名。世人以言詮道,徒求於名稱象色之間,名稱象色可以盡物,不可以盡道,是道之一隅,非道之全體。

道是體,名是用,因體起用,既標其名,即可稱用,稱用既立,故曰可名。故於無名之道,以假名相解說。名以召法,法以應名。是以經之指歸,蘊在名內。尋名得理。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

3.3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真空妙有,天地皆從道而生。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萬物皆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天施地化,茂養萬物,亭之毒之,如母養子,故曰為萬物之母。

四、第二段是說明入道的 “空、假、中” 一心三觀法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乃說明入道的工夫。此即佛經的 “一心三觀” 法門: 觀空、觀有,及有無潼觀的中道觀。

4.1 空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無” 是 “真空、真諦”,意指心恆常處於無念的清靜寂滅狀態。此即修道者,要觀至道,真空妙有,生化之妙。以真諦觀諸法,皆空之理。一切諸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空寂無相。觀是以體驗者觀照萬物。妙是不能用意識、思維的妙觀察智。觀空不著空。

空觀,是用般若智,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修空觀,破我直及法執,了知過、現、未三心不可得。上士見微知著,睹其未然,已盡其妙。

4.2 觀有、假觀: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有” 是 “妙有、俗諦”。此句是觀有、假觀。”假觀” 是用般若智慧,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物隨緣,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又修假觀,泯色身之我,破我執。假觀即對外界一切有相物質不染,了知一切法畢竟歸空。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

此句意指心常處於念頭剛剛生起的時候,即有了念頭的時候。虛無之道體,既成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如此深觀,纔見道之妙處。

修道人在常有之中,觀察道之歸趣,隱微之處。即觀萬殊歸一本之理。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端倪, 指推測事物的始末,也指頭緒、跡象、窺測、捉摸、邊際。)

4.3中 道觀: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同謂之玄” 是有無、空有齊觀的中道觀。中道觀是用般若智,觀一切法非空,非假,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修中觀,空幻一如,泯虛空之我,破俱生我執;即修中觀,空有雙超,泯我法二執。

“此兩者”,謂常無、常有,空觀、假觀也。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在此說,此兩者是一體的兩面。有無之名雖異,其實皆在無極中而所出。

“同出”:無有,空假,都是一個心的兩種狀態,區別只在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有欲或無欲,主觀或客觀。叫同出,有如水和浪花一樣。意謂我觀虛無體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單是觀萬物之象,而是觀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意謂有不自有,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固有無相生。

又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故又釋曰,”同謂之玄“。玄的本意是指黑線與紅線,交替編織而成的絞狀絲繩。即有無是交織在一起,緊密不可分。亦即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名殊理同;從可道可名之有,可契入真常無名之無。

五、第三段: 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而入眾妙之門,達到見性成佛境界。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因此修道工夫至此,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仍不能滌除玄覽,還須更進一步,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

玄之又玄是將主客觀、有無,緊密交織在一起,然後再複合,再交織在一起。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則可入眾妙之門,此即得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玄之又玄,即《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所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亦即心經所云: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菩提薩埵」。耳根圓通法門所說: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禪修, 諸法實相, 道德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2 thoughts on “道德經觀妙章第一 真諦解說

  1. 師兄好:想不到末學的啟請這麼快獲得師兄的重視與回應,真讓末學感動又感謝。今有一疑,可否就教於師兄,即第二十九章《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究竟何義?如何修煉?如獲提點感激不盡。

    • Emily師姐:

      真抱歉,遲了回應。主要是師姐所問此章的真諦,相當難解說。同時也因為另撥出時間,幫姪女解說量子力學裡,有關 “薛丁格貓(Schrodinger’s Cat)的想像實驗,與新時代 (new ages) 的平行世界理論: 曼德拉效應(Mandela Effect)。

      解答師姐所問,如以佛經解說,就比較容易。此即 “看破、放下”。去除妄想、分別、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無念、無為。

      但以俗諦及道德經觀點解說,則較複雜。因答覆太長,信堅在此,另貼文解說。請看 道德經自然章第二十九 真諦解說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