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檗希運禪師 傳心法要 精華解說

一、前言
關於修行見性,有頓悟與漸修,即所謂 “宗門”與 “教下”。教下是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裡所教導的修證法門,以及歷代祖師所講的經、律、論。此園地的佛經論說、諸法實相、修定開慧等專欄所介紹文章,都屬此類。

宗門始於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世界上最甜美的微笑是 “拈花微笑”!) 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印心,即心即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此園地有 “禪修” 專欄裡面有約100篇文章。讀者可能讀不懂其中術語、望洋興嘆。也無時間,閱讀這麼多的文章。因此信堅在此,化繁為簡,在此作個總結,以為此園地讀者,修習其他禪宗法門的導論。

禪宗有兩本,以淺顯白話文,闡說”傳心法門”。一本是 “六祖壇經”,另一本是黃蘗希運禪師(Huang Po) 所著的 “傳心法要 – 鐘陵錄”。只要能看懂其中一本的真實義,依教奉行,就可頓悟。[霍金斯的意識階層校準 (calibration of consciousness level),將黃蘗 (Huang Po) 校準為960, 遠超過菩提達摩 (795)、法華經及心經 (780)、老子 (610). 信堅一直不解,近日重看 “傳心法要”,覺得校準得相當準確。讀者看過此文後,應會有同感。]

網路有 釋達觀講了約三年的 “傳心法要講記” (10/5/2015 – 11/4/2018),總共158講,每講約四小時,總共有一千多頁。雖然囉裡囉嗦講了一大堆,但所講的都是正知、正見。信堅以自己所悟,參看此講記,將黃蘗希運禪師(Huang Po) 所著的 “傳心法要 – 鐘陵錄”所傳心法,整理濃縮成12頁,正等待機緣,想向信堅園地讀者介紹。

近日因賴師兄、在來米師兄,在此園地論曹洞宗禪法,顏顏師姐今早也偷看了 “傳心法要”,送來心得。信堅打鐵趁熱,藉此助緣。將此12頁筆記,轉載於此。供有緣作參考。祝福大家,因緣時機,早日成熟,頓悟自己本性。

二、裴休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別法。心體亦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昇虛空中,光明照耀,淨無纖埃。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直下便是,動念即乖。故其言簡,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覩相而悟,往來海眾常千餘人。予會昌二年 (842),廉于鍾陵,(洪州)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中二年(848),廉于宛陵(宣州),復去禮迎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紀之。時唐大中十一年 (857) 十月初八日序。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你要了解一棵樹,你只要長期觀察它,有一天你一定會了解它;你要了解水中那隻金魚,你只要長期去觀察它,你也會漸漸了解它。那你要了解自己,你當然要觀察你自己。五蘊就是「我」,五蘊就是「自己」。五蘊到底是什麼東西你要去觀察,觀察到最後你會發現說,五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就是一念不生。唯傳一心,「心」就是「誰」,你要了解你是誰。「更無別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為法是從心生的。

心既然無形無相,畢竟空寂,那為什麼你還有那麼多心事呢?為什麼你覺得你的心被束縛了呢?為什麼你感覺你有沉重的包袱呢?因為你沒有證悟空性。萬緣就是萬法,萬法從心所生。既然心是空,心所生的法必然是空。「我執」「法執」兩邊都要破,都不可以執著。但千萬不要掉入「空執」,空亦空。我空、法空、空亦空。所以見性之人,他的智慧,就像虛空中的太陽一樣,是這麼光明純淨,一點障礙都沒有。當有一天你見性,你就會知道你所見性的東西,它沒有分別對待,你所證悟的自性,它不屬於新,不屬於舊,也沒有深,也沒有淺。那顆妄心根本一天到晚無端起知見、惹事生非、庸人自擾、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當你妄心止息的那一剎那,你就開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下就是!見性的人對事應物就是直接了當,動念即乖。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裴休巡視鍾陵。從黃檗山迎請黃檗禪師到裴休住的龍興寺憩息,早晚就向他”問道”,請教佛法。唐宣宗大中二年(848). 裴休巡視宛陵,禮迎黃檗禪師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是聆聽黃檗禪師,傳授心法。聽講完了之後,裴休宰相都會作記錄。此序寫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

[信堅註: 此《傳心法要》,分上、下兩集。上集是《鍾陵錄》,是黃檗禪師在鐘陵龍興寺講說禪宗心法。下集是《宛陵錄》,是黃檗禪師在宛陵開元寺,直接教導斐休,如何修證的細節。信堅此文,是介紹《鐘陵錄》,講解禪宗的心法。]

三、《鐘陵錄》精華要解
3.1心性的本質
師謂休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眾生都有佛性。一念迷即眾生,一念覺即佛。看經典要先開智慧,才能看懂佛法真實義。一切佛法,都是心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無一 切心,何須一切法。懂得心法,就能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耶穌說: 天堂只在心中。《地藏王菩薩》說: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心裡沒有地獄」,是說心裡沒有煩惱;地獄是自己的煩惱創造出來的。「度盡內心眾生」,就是去除無明、無知。有煩惱、無明,就不能成佛。「地」是心地,「藏」是含藏一切法,能自己作主宰是「王」。眾生誤解佛經,將地藏王菩薩尊崇為地獄之王,擺在殯儀館地大門前,燒相祭奠,保佑下地獄的祖先。就變成宗教迷信了。

此心無始以來,不生滅,無形無相,不屬有無,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心性》就是佛性、本性、自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清淨無染、無二元對立,沒有名相。當你的心完全沒有分別對待,當下即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3.2如何修證,見自本心?
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本身就是佛,著相外求,轉成迷誤,終不成佛。

不知 “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法無利鈍,人有利鈍」,是自己的問題!不知止息妄想,就見不了性。「歇即菩提」。「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息念」,是止息妄念,是方便說,實無妄念可止,當下即是無常、無我、空寂。止息妄念的當下是「無念」。「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念念清凈,「無念」就是正念。「忘慮」,是不要用你的意識,「轉識成智」。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心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自心是佛」,本來真心,具足一切。應當要去悟,這顆真心。遇到什麼因緣,該做什麼,就要去做什麼。事情過了,就放下,內心寂靜。不著相修行。

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
你的心是佛,不要向外求佛。這一顆心是清凈的,這一顆心就像虛空,虛空無形無相。

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如大日輪,照四天下。佛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差異的。有如虛空,無雜無壞,無塵無垢。開悟不難,難在改變習氣。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並不難,但是你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氣、慣性,那是很困難的。                  

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恆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學道人如不悟此心體,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學佛的人,大部分是「著相」,分別執著。佛法不是相對之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著相外求,求之轉失」,只要著相修行,你的佛性就不能現前,就不能證悟。

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
「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有心「供養十方諸佛」是著相供佛。供養一個無心道人是離相。無心是大徹大悟的人;無心是閒道人。「無心」就進入「空」的境界,見到空性,見到本性,就悟道了。

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
真如不變的心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心中無所貪戀。『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趨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崖而退。
無此岸,無彼岸。無佛相,無眾生相。「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一般真修實證的人。「棲」是小鳥停靠的樹幹,「泊」是船所靠的岸。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希望有一個歸宿,一個依靠的地方。走到懸崖峭壁,就往後退走。不知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入 “無門關”。

例皆廣求知見。所以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契入 “無心、無為、空”的境界,才能悟道。一般人都無法契入,因此都不斷地「廣求知見」。「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因此,學道者多如牛毛,但悟道者少如牛角。

大凡真理,一定要符合四個條件:一「本來性」。本來如此,法爾如是,本來就存在。二「必然性」。日出必然日落,潮起必然潮落,花開必然花謝,有生必然有死,只要是現象界的東西,它必然是生滅無常的。 三「普遍性」,「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四「永恒性」。永恆不變不易。「諸法實相,緣起性空」。

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釋達觀講了下面一個印度大師在家人悟道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這位大師從小總覺得:「奇怪?我什麼都不懂,但是我身邊的大人好像什麼都懂。」所以他從小就很注意觀察他身邊的一切事物;他可以花好幾個鐘頭,觀看一片樹葉,看一隻青蛙。直到有一天在爬山時,看一塊石頭,他的腦筋好像錯亂了,他分不出他是石頭,還是石頭是他?(這個跟莊周夢蝶很像,我是蝴蝶,還是蝴蝶是我?) 其實這是一種深定的狀態,四、五個小時,轉眼就過了,好像一瞬間而已 (註: 信堅無憂無慮,晚上睡覺,頭一碰到枕頭就睡著了。一睜開眼睛,已是天亮,好像是剛入睡一樣。 時空是假相)。

他以為這種感覺會消失,結果從山上下山回家之後,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這個樣子,他已經搞不清楚「什麼是我」了。他處在這種感覺很久一段時間,甚至不敢出去,因為他有一次出去,路上有一棵樹,就坐在樹下,結果坐下去之後,一坐就十三天,眼睛張開之後,他看到他的脖子掛滿了花圈,很多人在向他膜拜,他就趕快跑回家。從那個時候,他開始去察覺,我們的生命好像在創造某些的東西。他沒聽過什麼道理,沒學過什麼學派的東西。(與萬物融為一體,見性了)。

恆河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譬喻「無心」,就是要學習無心。是無心是不起分別之心。 我們心中的塵垢,心中的念頭,比恆河沙的數量還多。如果以有形有相的角度要去清它,生生世世,三大阿僧祇劫,也清不完。但因為念頭不是真實的。因此只要能覺悟,剎那之間,所有雜念就都可清除了。

此心,即無心之心。 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心是本覺靈知。 「離一切相」,就是不執著一切相,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直下無心」是不執著,不分別,也沒有心 (沒有那些累積下來的概念)。

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
有人言下契入,有人修一輩子也入不了門。領悟不是技術、技巧。修行是為了認識真理,真理只有一個,一悟就突破了。六祖說:「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長短,是指修行的時間。有的人學佛很久了,也努力修了很久,卻修不出什麼東西來。修行成就的時間長短,關鍵是在「得無心乃住」。這個無心就是清淨心,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貪嗔癡,沒有貢高我慢,是本來那一顆清淨的心。「住」是安住。

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無五蘊,無我。五蘊就是我們認為的自己,要去找一個自己,找不到,身心了不可得。「著」是執著。「造」是造作,就是刻意,有所動機跟目的。對別人好不需要有動機,不需要有目的跟條件,完全都不期待別人對我的回饋,這才叫不執著。

總不如言下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何不當下面對這顆心,認識這顆心,察覺這顆心本來清凈,本來就是佛心。

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而已。
萬法由心生,心生一切法生。「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本來是清凈的,但是現在也不要抓住一個清凈之相。起個能修的心,然後想要修一個法達到無心的境界。關鍵在「默契而已啊!」知道的就知道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此心是本源清淨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 祇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祇證元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卻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
要好好地,深入地去體悟。言下即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拚命努力地修,經過很多的修證次第,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當你找回那一顆清凈的心,只證悟到本來清凈法身佛。只是見到本來面目,只是這個樣子而已。辛辛苦苦精進用功地修行,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結果回過頭來一看,才知道它本來就存在,它從來就沒有失去過,而過去就好像在夢中拚命地修行。

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證自本心,是見到本有自性,一無所得。若覺得有所得,則我所。我執仍未破,仍未開悟。

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徧照。
清凈心不是用修的,是用悟的。每個人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

世人不悟,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覩精明本體。「見聞覺知」不是真心。見聞覺知是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 (六識) : 眼根能見,耳根能聞,鼻根、舌根、身根能產生觸覺,意根能知。

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昇於虛空,徧照十方,更無障礙。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學佛的目標,是要認識自己的心,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無一法可得;下化眾生,無一眾生可度。

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空卻」是你不應該執著,應該放下,「即見離見」。「離」是不執著、不住、放下。讀佛經、學佛法,不外是要教你如何放下執著,止息妄想。「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路」是指妄想,妄想就生不起來。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
就在起作用的當下去認識本心。看到什麼?就馬上會想到什麼?你就馬上有自己的知見。當我們的五根去接觸五塵,本來是沒有什麼反應,一定要透過意根才會有反應。法塵、色法才能夠成立;心法也跟著產生。在「想」跟「行」當中,你不要直接那麼快就起動作,你要在「想」跟「行」當中作一個間隔。這個間隔拖越久,越不容易造業。「想」就是一種業力、習氣!就是不用思考,自然就反應。被影響,不要行動,指的是,你的身口意不要馬上就反應。

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 (行蘊),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離開見聞覺知這個心的作用,但「淨心在妄中」。你不要離開見聞覺知,然後去他處求心。還是要善用你的見聞覺知,悟到「不一不異」,若即若離。這樣你才能夠在見聞覺知處悟到自己的本心。「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心不安是因為太多心,三心二意,然後又想辦法去止息那些妄心,去要掃三心除四相。弄到最後,塵勞一場,還是六道輪迴。

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見聞覺知它本來就是心的作用,但是你不要把見聞覺知,當成你的本心,那就變成活在一種意識形態。「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當有一天你感覺到無我了。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見、聞、覺、知!其中沒有一個「我」,你要這樣觀察,你要這樣修行,才會漸漸被你證明。證明一切法無我,只有緣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古時後有很多大力士,額頭鑲一顆寶珠,因為大家彼此在肉搏的過程,所以常常頭頂著頭,結果頂了太大力,太久了,那一顆掛在額頭上的寶珠,就深深鑲入皮膚裡,變成瘡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如本性,因為迷失了自心,所以到處去求。本質都是平等的,但是因為各種因緣、條件,所以讓我們產生了差異性。

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祇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
《中論》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八不: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是否定你現在所看到的現象,就是要叫你徹底地不要執著。《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四大無我,我亦無主,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學道人不要以為這個身真的是你的,這個身是四大組合的,這個身是你的地水火風所產生的,是你的相分。只不過是唯識所變。你在地水火風找不到「真我」。

五陰為心,五陰無我亦無主,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是因緣合和的身、心、世界,它沒有一法是可得的。蕩然無存,徹底地清凈;自性無一法可得可求。實相「無相」。

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頓教是「頓了自心,本來是佛」,「即心是佛」。「真如佛」,真實不變的如來。

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念念無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念念無為」那就是念念隨緣,所以這樣的人是佛。你一起心動念你就是凡夫,「起心即是妄」。

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
《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心性言語道斷。文字只是標月之指。心性每個人都有,問題是你如何了解它?你才能擺平它!永嘉 證道歌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學佛一剛開始,你是帶著有求的心來學佛,你也是帶著有求的心來到這個世間,所以其實你從一開始,你的內心世界是存在「有」的概念。因為你「有」的概念,所以你今天生死輪迴,但是你今天也因為帶著「有」的概念,所以你才想要解脫生死。

一個開悟的人,他悟到無生法忍。不生是妄想執著再也不生;不滅是他的覺性、靈知、智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任何的時空、任何的境界,它都是存在不會消失的,叫「妄想不生,覺性不滅。」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祇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方便教化接引門。若無一切新,何須一切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法者只是啟發你而已!「無法可說」為人解說佛法,只是分析問題。禪門無門,「離」是不執著(離相、離幻、離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但有四件是你必須處理完畢,才能達到這境界。心中有障礙趕快突破,心中有疑惑趕快去知道答案。首先要開智慧。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境是外境,心是內心。「取」是執取。一般人很容易被外境影響,都會被境界轉。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
悟是要知道,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當你確認之後,就可以跟空相應。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離開一切心意識、語言、文字,這叫不可思議的狀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即心即法,即法即心。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叫「無心」。

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
我們常誤認外面境界是真心,才回去追逐。不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眾生有「貪嗔癡」,佛才講「戒定慧」。「貪嗔癡」是病,「戒定慧」是藥。

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
「心」是主因,但須助緣,才起作用。心跟境因緣合和即「有」相。「無境即無」相。你如果功夫不好,遠離被迷惑的因緣。在清凈的本性上,不要生起任何的境界、想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
定跟慧,其實就是止觀,是為中下根器的人說。修止可以得定,修觀可以生慧。「鑑」是鏡子,就是照。「鑑用」指的是觀照;「歷歷」就是歷歷分明。「寂寂」是修止得定,清清淨淨;「惺惺」就是修觀生慧,明明白白。「定慧等持,寂而常照」。

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這些都是境界上的,緣滅則無;緣生則有。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事情來了,你要有智慧來處理;如果已經處理過了,它還不能夠如你意,那你就要接受。去除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隨緣盡分,一切無妨。

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釋迦傳法 (給大迦葉) 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法本」是法的本來面目、本來樣子、實相、真理,「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你有修也是這種狀態;你沒有修也是這種狀態」。「諸法實相」,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法本法無法」,佛法裡面所講的法,包含一切的現象。「法、無法、亦法」。 「無法」,緣起法「實無定法」。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就是寂滅相。「無法法亦法」,「無法法」那個「法」就是無法之法。亦是法。「法」是有為法,「無法」是無為法,無為法亦是法。所以一切法,包含有為法、無為法,

今付無法時」,「無法」不是一個真實,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叫作無法。「心知道」,叫以心印心。「法法何曾法」,「法法」是諸法,「何曾」是說從頭至尾、從無始劫以來,何曾有一法可得。

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
古人的心很單純,才聽到一句話,就開悟了。古人聽到說「萬緣放下」、「智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他只聽到「便乃絕學」。「絕學」有兩個解釋,一「絕學」講的是絕對的真理,就是一個人已經悟到絕對的真理,才能夠無憂無慮;二是說透過了讀書、學習,有時候,反而產生了知識的障礙,就是意識形態。當一個人開悟,展現你的根本智,叫無師智、自然智。六祖說 「一切般若智」,就是一切的智慧,「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名爲真性自用」這就是「絕學」。「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是這些智慧不是從外面而來的,不是從知解而來的。

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事實上,你會知道事情怎麼處理,甚至,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你就會出現你的靈感。把心靜下來,就突然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就突然知道我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進而終於釋懷。心只要一靜,開卷就有益。

心只要靜下來,就會「具足」,具足定慧。常寂常照,寂是定,照是慧,寂照不二,定慧等持。心就像鏡子一樣,所以「能生萬法」,任何東西在他前面出現,他都知道怎麼應對。「寂」是內心清清淨淨;「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人」是指悟道的人。

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就像一個母親,一直餵孩子吃奶,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有沒有消化,只要孩子的嘴巴打開,她就讓他一直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沒有見性,那就是盲修瞎練。

「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
「知解不消」是指你讀過很多佛經,但能夠明白佛經的內容跟義涵嗎?讀了好幾本,有沒有每一本都消化?若是沒有一本是消化的,你的下場會很糟糕,皆爲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
「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讀《金剛經》就是要悟無爲,一悟無爲就悟道,只是悟的深淺不同,才有所差別。無爲不是因緣法,這樣才能悟道。

此語只為空你情量知解,但消融表裏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但盡凡情,不求聖解」。

「我捨兩臂,必當得佛」。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有藥王菩薩燃臂供佛。兩臂是表法,兩臂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對待,就是凡聖,就是空有,就是迷悟,就是你應該離兩邊。一個人若能夠離兩邊「必當得佛」,當下就成佛。

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亦無道理可說。無事散去!
真正悟道的人是「無事人」。《證道歌》說 “絕學無為閑道人”。無事是說,心中沒有事,每天都要隨緣盡份,該做什麼,就要盡心盡力,但是內在沒有負擔,也沒有罣礙,也無所求,也無所得,心甘情願,甘之如飴,願意犧牲,願意奉獻。  

附錄A: 禪宗法脈
A.1臨濟宗法脈
六祖惠能 (638-713) →第一世南嶽懷讓 (677-744) →第二世馬祖道一 (709-788) →第三世百丈懷海(720-814)→第四世黃檗希運(776 ? ~ 855)。 →第五世臨濟義玄(?-約866年)

A.2曹洞宗法脈
六祖惠能 (638-713) →第一世青原行思(671-740)→第二世石頭希運(700-790)→第三世藥山惟嚴儼(751-834)→第四世雲巖曇晟(742-841)→第五世洞山良价价(807-869)→第六世曹山本寂(840-901).

附錄B: 傳心法要作者 黃蘗希運斷際禪師生平簡介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 855),姓氏不詳,福州閩縣人也。幼於本州黃檗山出家。師後遊京師,因人啟發,乃往參百丈。丈問:「巍巍堂堂,從何方來?」師曰:「巍巍堂堂,從嶺南來。」丈曰:「巍巍堂堂,當為何事?」師曰:「巍巍堂堂,不為別事。」便禮拜。問曰:「從上宗乘如何指示?」丈良久。師曰:「不可教後人斷絕去也。」丈曰:「將謂汝是個人。」乃起,入方丈。師隨後入,曰:「某甲特來。」丈曰:「若爾,則他後不得孤負吾。」丈一日問師:「甚麼處去來?」曰:「大雄山下采菌子來。」丈曰:「還見大蟲麼?」師便作虎聲。丈拈斧作斫勢。師即打丈一摑。丈吟吟而笑,便歸。上堂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蟲,汝等諸人也須好看。百丈老漢今日親遭一口。」

附註: 「斷」是「斷兩邊,也斷三際。」相對的概念叫兩邊。有兩邊的概念就會掉入空間的概念,所以「斷兩邊」就是破空間。「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斷三際」就是破時間。把時空的概念都破掉。這是證悟諸法實相,入一真法界的開悟者。

附錄C: 略說 “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 。
倚天劍是曹操的佩劍。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說:『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日本一位將軍在出征之前去問來自中國的明極楚俊禪師 (1262-1336, 南宋末年高僧,以67歲高齡東渡日本傳播禪學):「在生死交關的時候該如何?」禪師說:「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

把生死對立的觀念放下,本來面目自然就出現。 把「生」一劍斬掉,把「死」也一劍斬斷,中間什麼也沒有了,只剩斬掉生死的那把劍。這把劍像虛空一般廣大無邊,也可以說全虛空就是一把劍,生與死根本沒有機會存在。一遇到這把劍,對死亡的觀念、憂慮、恐懼不見了,對生的欲求、貪念、執著也沒有了;生也斬掉,死也斬掉,這就是大智慧、大決心、大信心。

「劍」是代表智慧,「寒」是寒光,是劍的光芒,「倚天」就是靠住虛空。當一個人已經破除生死兩邊的執著,不落入生死兩邊的時候,就會生起智慧的光明,而這智慧光明可以斷除一切生死恐懼的煩惱,就像金剛能斷一切煩惱一樣。

附錄D: 集錄者裴休生平簡介
裴休(791-864),字公美。河東聞喜人。 裴休自幼學佛,操行良好,與兄弟同在家中讀書,終年不出戶。人稱河東大士。唐穆宗長慶年間,擢進士,又登賢良方正甲科。官監察御史、兵部侍郎,兼諸道鹽鐵轉運使。大中六年(852),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相位五年,大中十年罷相,為檢校戶部尚書、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宣武軍節度使。此後歷昭義,河東,鳳翔,荊南四節度使。咸通初,入為戶部尚書,累遷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唐宣宗年間拜相。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禪修,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5 thoughts on “黃檗希運禪師 傳心法要 精華解說

  1. 信堅師兄好:

    以前,顏心裡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悟了空,知道一切是究竟空,並沒有生死,那麼,色身滅了之後,神識呢?何去何從?都知道一切是究竟空,為什麼還見不到實相?常寂光是光?還是空?本性不是體空嗎?那麼, “常寂光” 是指本有的了悟、覺性,而不是相囉?」

    不久前,有一天,顏喃喃自語:「都知道 “不來不去” 了,我還想著 “何去何從”?真是 “我執的習氣未斷”!而我在忙碌生活中,還老惦記著趕快利用時間讀佛法,有時因此愈讀心愈急,這不是 “法執” 嗎?心中如果我執法執不斷,輪迴怎麼可能停止?!」

    顏難得跟自己囉哩囉嗦,當晚喃喃地問了自己一堆話,睡前,突然悟到:「不管悟或不悟,實相就是實相!!色身滅了,不就應該要從虛妄的幻有回到宇宙無涯無際的虛空嗎?那就是 “回到本來面目” ,不是嗎?!要存在宇宙無時無處的共同意識場裡, “隱時” 真空,“顯時” 為無明的眾生幻化妙用。」雖然還不知這些想法對不對,目前是如此看法。

    讀完這篇貼文最後 附錄C:略說 “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 裡這段,心有戚戚焉:
    把生死對立的觀念放下,本來面目自然就出現。把「生」一劍斬掉,把「死」也一劍斬斷,中間什麼也沒有了,只剩斬掉生死的那把劍。…生也斬掉,死也斬掉,這就是大智慧、大決心、大信心。

    謝謝您費心解說此文!

    顏顏敬上

    • 顏顏師姐:

      哈!哈! 師姐最近,疑情不斷,跟小我不停的開戰,有一天把小我打跑了,就見到真我,與真我合為一體,明心見性了。

      一個人開始修行後,就會依各人的靈性階層,而有許多不同的疑問。起初有很多雜七雜八的疑問,會到處找人問個不停。靈性漸漸提高後,許多問題自然消失。到了較高階層,就會開始害怕,遺失自我 (小我),無所歸依。過了此關,再向上,就會有很多異象,以為自己悟道了。再向上,智慧開了,對諸法實相有更深的解悟,就開始能以平常心修道。問題就越來越少。對於一切更高層的境界,問也沒用,想也沒用,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唯證乃知 🙁

      師姐這些疑情,都是小我的妄念。實相不生不滅,無有一法可得。一切法心想生,緣生緣滅,如海中的泡沫,滅後仍歸大海。其實此文,如果仔細讀,對師姐早年的疑難,都提供了解答。

      師姐生具慧根,悟性極高,只要定下心來,平心靜氣,以平常心,無功用道。因緣時機成熟,自然瓜熟蒂落,開花結果 🙂 

      一劍倚天寒,就是自性的靈明覺知,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智慧寶劍 (文殊劍)!

      信堅

  2. 信堅師兄:
    在來米就在害怕遺失小我的階段。有以下的心態;*以為丟棄自我,會不理會世事,*內心裡惦記的事怎麼辦?*注意看人走路會覺得是假象,感覺走路的他,不是他。*感覺社會發生的事,騙很大。大家怎麼還是相信。*連續劇劇情好似夢境。*看見異性有費洛蒙蠢動跡象時,會馬上馬上切入想像;比如她的成長、飲食、情緒樣,然後安全下庄。*心裡想避開遺失小我
    然而園地文章“我是那” — 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 (二) 精華摘錄–有幾句話,讓在來米的自我抓到了浮木;
    17. 永恆的存在
    整體所包含的一切。每個事件都是整體的顯現與表達。所有來自整體的回應必須是正確,輕鬆和即時的,思想,感覺和行動,必須是一致並且與同時發生。
    23. 分別導致分離 (支離破碎)
    ——–不執著將確保正確的行動; 行動是認真的證明。依教奉行,以勤奮和忠實的方式行事,所有的障礙都會消融 。———
    因此;若修習到脫離小我時,是意識階層進一步提高,該保持身體健康、該心智井井有條;依舊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以上心得報告
    在來米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