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出生入死章 第五十 解說

一、前言: 經文勘誤
此章經文,分兩大段。第一段經文,闡說生命的意義: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動皆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第二段經文,說明善攝生者,得無生法忍,超越生死,無死地: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chuan1 lao11 lao10
道德經的經文大都相當簡短,但卻都含甚深義理。讀者如參合莊子及佛經,就很容易解說其真義。但此章第一段經文卻是例外。經文中突然冒出 “十有三” 的陌生名詞。兩千多年來,古今道家學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無量文筆,大都以七情六慾來解說,相當牽強。信堅也為此,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一直擱置,對此章的解說。

近日偶然看到 “渦陽天靜宮” 網站,張貼的 “對《道德經》“出生入死章”的勘誤“,作者對照莊子對生死的問答,理出第一段經文的頭緒。作者指出: “十有”,是古人對 “者”字的誤抄 (“者”字書寫不緊湊的話,就可以被看成兩字:“十有”)。同時也可能將“生”抄成“三”。其理由是《莊子 知北遊》討論生死問題時,有兩段文,與此段所說,相當接近:
1.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
2. 仲尼曰:“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

因此,第一段經文,如果修改如下,則全文義理相當清楚明瞭,符合聖意:
出生入死。生之徒者死,死之徒者生。人之生生,動皆死地。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夫何故也?以其無生生之厚也。

二、第一段經文 “校正版” 解說
出生入死
這是此段的總說。老子在觀察自然與人事後,歸納出「道」是所有事物運行的自然規律。生命的過程是「出生入死」,是一種自然的規律的運作。人的一生,無論聖凡,其軀體都有生老病死,這一過程。「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人從出生到死去的過程: 人出生世上就是生,進入墳墓就是死。世上萬物,人生下來後,就開始一步步向死亡邁進了。春天,草從地上萌芽,就開始一天天走向冬天的枯槁。太陽從東方升起,就必然從西邊落下。

莊子曰: “生者寄也,死者歸也”。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是做客人寄住的,像住旅館一樣,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系傳》上說:“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只要觀察宇宙物理自然的變化,了解了白天同夜裡的道理,那就了解了生死。“明乎晝夜之道而知生死”。

生之徒者死,死之徒者生。
徒,是隨從而行。與生隨從而行的是死。反過來講,與死相伴而行的是生。生死相伴而行,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死就沒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法爾如是。

人之生生,動皆死地。
眾生耽滯有為,溺情縱欲,厚自奉養,以生其生,養之太厚,故動之死地。所以動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事太厚,違道忤天,妄行失紀。

老君在此,勸說世人,說人之有身,如寄旅之過客一般。本不長久。欲求長生。當於不生不死處。求之可也。世人惟知貪生。不知養性。功名富貴。利欲聲色。等等奉養之厚。皆欲以此生我之生。不知害我之生者。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天地運行的自然之道,並非以「生」來生出「死」,也不是以「死」來死「生」。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死一體。如陰與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萬物一太極也。

本體起作用,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念起,宇宙森羅萬象,一時海印頓現,念念成形,念念相續”此即所謂 “法界緣起”。本無時空、因果、生死。

夫何故也?以其無生生之厚也。
因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道對生死一視同仁,沒又重生而輕死。生者,死之地也。無我無生,又何死之。是知生本無生,則知死亦不死。不像凡夫重視現實享受,尋求滿足情慾,只知養身,而不知修身。夫煖衣燠室,旨酒膏粱,服食金石,彼以養之之厚,而反傷其生,未若灰心息慮,薄滋味,養谷神,雖若輕生,可以長生也。

三、第二段經文的解說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避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善攝生的聖人,善知如何合道,趨吉避凶。他也超越了生死,當然無所不懼。他真體悟了人空、法空。因此往後不管遇到什麼災難或危險,他能夠不動心很泰然的面對上天的安排。

蓋聞善攝生者
攝,衛、養也。善攝,攝養也。善攝生者,是指具有清淨心的見道至人。謂善能以道,衛生之人,妙觀生本,本來清净,於生忘生,不以情欲而滑其和,唯以沖虛而養其性,物莫能害。他了解真正的生死之道,超越了生死的假相。他深深體悟,生不足喜,死亦不悲。

善養生者,不養其生,而養其生之主。養其生者,養形也。性為生主。性得所養,而復其真,則形骸自忘。形忘則我自空,我空則無物與敵。如能趨吉避凶,虎無所措其爪。(遠諸害、見微知著。)

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陸行不遇兕虎,喻懂得不去走歧途,並懂得遵循道去解決問題的人,這些人即使遇到困難危險,也能夠化險為夷。在陸地行走,不可能不遇到兕虎之類的凶險。大自然的凶險,處處存在,地震,洪水,野獸等等,人類的最佳選擇就是防禦性的躲避。避開了,無論多麼恐怖的凶險,也對你無可奈何,故而無所措其爪。在戰爭一類的人類廝殺衝突中,要找準自己有力的位置,避開鋒芒,伺機待變,故而無所容其刃。

人體縱然健康,苟遇虎狼與戰爭,難免危於災禍,死於非命。故《抱樸子》曰:「但服草木,及小餌八食,適可令疾除命益耳,不足以禳外來之禍也」。老子所言「攝生」之內容,能不遇兕虎和兵刃,並告之以「無死地」之故,即是「禳外來之禍」的神秘內容。

此段所說,跟《莊子‧秋水》所說類似: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此言趨吉避凶,”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 也。

附註: 兕:上古瑞獸,狀如水牛,全身呈現蒼黑色,板角(獨角)。逢天下將盛,而現世出。“兕”中最著名的是太上老君的板角青牛坐騎。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這是什麽原因呢? 這樣的聖人,不會遭受死亡的威脅。他善於息心滅念,心裏清淨寂滅,沒有生,自然就沒有死。聖人把假我的肉體早已看空了。在我空之下,豈有死亡之理呢 ?

此正答也,夫見有其身者累,生生之厚者死,今善攝之人,照法性空,悟身相假,故能於生忘生,不為厚養之過,無私順化,故無死地。既心無死地,夫何虎兕兵刃能害其生乎?

上之此五句。正是無死地之義。死地本無方所。惟在情欲之間。有生死之機。動靜之際有出入之竅。制之者。無處不是生我之門。縱之者。無處不是死我之地。是故善攝生者。忘情去欲。捨妄歸真。動靜謹於禍福。進退察其安危。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莊子, 道德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5 thoughts on “道德經 出生入死章 第五十 解說

  1. 信堅師兄好:

    雖然還沒讀此篇,但有關昨日找「斬赤龍」資料,經您當頭棒喝後,顏昏頭昏腦跑去睡覺,醒來,想到我在紐約Oakland Gardens住家社區公園種的那支不知品種的美麗柳條。

    記得當時鄰居,退休的庭園設計專家,秋末修剪他家樹木,送我一把柳條裝飾家裡。隆冬過去,春天到來,柳條在陶罐中生了根,發了芽。夏季來臨,眼見社區公園樹一棵棵病死,而柳條長居水中也不是辦法,於是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公園紅土中挖紅土、除去糾結的草根,柳條是種了,歪了一邊!「不管了,沒力氣了!!」◕‿◕ 每天照樣給它澆水。

    秋天到了,嚴冬將至,只見鄰居庭園專家大張旗鼓,給它蓋了厚厚的草當被子,四周用大磚塊圍了起來,順便幫小柳樹剃了頭。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又見,第二年,我這鄰居架起幾根粗壯的木頭,用粗繩把樹綁起來,然後,連續好幾年,只要小柳樹好不容易長漂亮一點,就給它剃光頭,甚至截肢(枝)!◔_◔ 我都快要去他家按門鈴了……

    誰知道,十年下來,那有氣質小小柳樹不只亭亭玉立,已經綠蔭蔽人了!
    本固而道生,善護其根,除了長養善根,還要有善知識隨時矯正,加上適時修剪繁枝,等樹幹粗壯了,不管它是什麼品種,名不名貴,總有大樹參天的一天。不論它美不美,開不開花,它不為生死煩惱,只是順應天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生命,需要愛心呵護;生存,可以很辛苦,也可以很單純。

    這一棒敲來,顏腦中憶起一棵樹,下次呢?一片樹林喔? 只有心田可種,買不起土地。◕‿◕

    顏顏敬上

    • 剛查了一下地圖,才知 Oakland Gardens 是在 Queens (皇后區). 是由曼哈頓到甘乃迪機場,必經之地。華人雲集。

      真抱歉,無心之言,讓妳難過了一整晚,請勿見怪。

      師姐所說,就叫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師姐的隔壁鄰居,是個庭園設計專家,知道如何培養柳樹成蔭。否則早被妳澆水過多,灌死了。

      說到此處。信堅也順便提起一件趣事。南加州氣候乾燥,一年中,天無三日雨。全靠山上融雪引水。信堅家的庭院,二十年來,都沒澆水,但樹葉仍然清翠 (該枯死的,早就枯死了) 。究其原因,是花樹的生存本能。不澆水,根才會往下札,自己去找地下水。如果天天澆水,樹根都會浮在土面上,一推就倒,一不澆水,就會枯死。

      信堅

  2. 「探奇」問先生?
    您的「書寫法」是以,鍵盤輸入,或以「其它方式」?
    蠢夫如我,以鍵盤輸入,每每「撞牆」。
    觀先生「偉」文,每一次都「到位」,而且「需」耗時體會。
    然後(maybe)有得。
    是「器」優嗎?
    或「閉嘴看就好」?

    百魔 懺

    • 百魔師兄:

      約十年前,信堅一切通信書寫,都是用英文。同學送來中文函件,常無法看。中文也一字都不會打。後來被搞煩了,就請他教我打中文。他給我兩種選擇,一是拚音,二是注音俯符號。我是老式教育,從小ㄅㄆ ㄇ ㄈ念中文長大的,因此選擇用注音符號打字。但讀的都是台灣國語,用台灣腔。(南部的土包子)。發音不準,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因此打起字來,要找對注音,相當花時間。一字一字慢慢改正,經過四、五年,中文字就可越打越快。現在中文字的讀音大都相當正確,打中文跟打英文一樣快。熟能生巧,只要有恆心,萬事可成。

      這跟根器沒有關係,只要有恆心,天下無難事。事事都如此。我從小是個笨牛,全靠這個傻幹勁,橫衝直撞,闖出一條路來。

      國文是我所有功課裡最差的。總是七十分左右,完全靠數理補救。(因此永遠排不上第一名,也更別談保送)。一直到高中,作文課一個小時,寫不到半頁。經過四五十年的努力,才有今天。全靠我佛慈悲,由定生慧,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有恆為成功之本。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能也。

      積沙成塔,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跬步成萬里行。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要向前踏出一步,路自然會顯現出來。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