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一) 緣起甚深 解說

一、前言:
此簡短解說,是信堅依淨空法師花了13個月(10/2/2004 – 11/6/2005),共154講 (1308-1462) ,每講兩小時,講義約有二千頁。信堅提綱挈領,去蕪存菁,增刪補充,繁辭必削,缺義復全,不失要義,濃縮成約20頁,以利華嚴初學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有清楚的基本正確認識;是普賢行者,信解華嚴境界,長期薰陶,依教奉行之要典。
hua6  hua1
一切大乘教初發心的菩薩,信心從這品所說的「十甚深」建立。這十甚深你都明白了,搞清楚了,你的信心就能堅定升起。有了堅定的信心,就生起願行。

由於此文的解說相當長,因此信堅將它分成兩部分。此第一部分,先解說最重要的一段:一真法界,諸法實相: 緣起甚深。

二、釋品來意
上來三品 (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已答生解所依。第七「名號品」,講佛身、名差別不同,是身業。諸佛菩薩,隨緣應化,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所以現的身形無量無邊。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第八「四聖諦品」,是語業,諸佛菩薩的言教周遍法界。現在此地,第九「光明覺品」,是意業,明十信心者,正修之行,佛的用心,意裡用光明,光明是智慧。

這一會是十信菩薩會,是修行證果的基礎,信心所依是前面三品: 名號、四諦、光明覺,這是生解所依。下面三品講生解的因果。「生解因中,先答十住,住攬信成,將答所成,先辨能成」。「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那就是初住,實相是真實智慧。

信必定先求解,把諸法實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信心才建立,對於佛在經教裡面所說的不會懷疑,遇到任何挫折、任何障難,你也不會動搖。這個時候你有智慧,你會安安穩穩的度過。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唯有真實智慧能解決問題。信後面有解,解後頭有行,行後頭有證。信必定具足解、行、證才叫真信。生實相是證。證初住,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開圓解、理一心不亂。後三品 (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 明信有解、行、德。解為二本,此品先來。解如目,行如足」。信心建立在解門上,你解得愈深,你的信心就愈堅定,愈不會動搖。

三、釋品名
這品經是文殊師利菩薩分別對九位菩薩發問,九位菩薩分別作答完畢以後,此九位菩薩再一起問文殊師利菩薩。菩薩間如此互相問難,故稱「菩薩問明」。這部份屬信位(菩薩信心的建立);信位的「解」在〈菩薩問明品〉,「行」在〈凈行品〉,成就的德行在〈賢首品〉,所以這三品(解、行、德)是連在一起的;解以後才能行,行以後才能證果。「問明」是從正面問清楚。明白之後,就成十種信根,長十種信力。文殊師利覺首等互為主伴,問十種法明故,故為問明品。

「今文殊及九首菩薩,互為明難,遞作碪椎,研覈教理,以悟群生,故以名也」。問跟答「互為明難」,問的人也,有智慧想難住對方,對方解答的人也有智慧,也要來難難發問的人。這都是在表演、都是在作戲給聽眾們觀看的,希望聽眾聽了之後,能夠恍然大悟。「遞作碪椎」,碪是砧板,椎是槌子,就是互相問答。深入研究探討教理,宇宙人生的真相,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長行明起於問,偈頌明解於答,故曰問明」。「不云答者,欲以明兼於問故」。明裡頭有答、有反問。「問有二義,故得稱明」。第一「問中徵責,詰難理盡,使答者亡言,此至明之問也」。第二「以問中進退詰理令現,使答者易釋,故以為明」。答覆的裡面也有進退,答的人有時候用反問,讓問的人容易覺悟。問中有答,答中有問,所以叫問明。

四、「宗趣」
此品以十甚深為宗,依成觀解為趣。即以甚深觀解為宗,成後行德為趣。

五、導論:菩薩問明品概要
「菩薩問明品」,明正解理觀。佛法修行功夫得力叫觀照;再往上提升,照住, 照住是禪定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照見。讀經念誦,最重要的是「隨文入觀」,隨著經文提起觀照的功夫,心無二用。不用心意識,才能夠發明如來真實義。隨念經文,提昇靈性階層。「淨行品,「明隨緣願行」。「賢首品,明德用該收」,成就自己的德行。

解為行之前方便。解如目,行如足。讀經有很大的好處,能夠知道自己在菩薩道上,現在在哪個站上。好像我們旅行,現在我們在什麼地方,你很清楚、很明白。未信令信,已信令解,已解令行,已行令起願,已起願令證入,已證入令等佛。

「菩薩問明品」,總共分為十一段,最後一段是示相結通,前面十段就是問答顯理。「前中以十首菩薩各主一門,顯十甚深」:
1.緣起甚深,緣起深理,總該諸法,觀解之要,故首明之。緣起就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切法從心想生,整個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2. 教化甚深,「眾生迷此,故須教化,違化順化,有善惡業,欲知此業,由說法成」。眾生對於宇宙的緣起迷失了,所以須要教化。佛教菩薩覺悟到宇宙萬有的真相。

3.業果甚深,業就是因,這是宇宙之間的真理。
4.說法甚深,說法要懂得觀機,示現也要懂得觀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5.福田甚深,福田能生智慧、福德。學無常師,觸類成教,益我為師,故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師,都是善知識。「然說法成善,唯佛福田。先以利欲勾,後令入佛智」。「既說順田,須持聖教」,聖教就是佛經,「受持讀誦」,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要保持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依聖教為準則。「為人演說」。演是自己做到,依教奉行,把它落實在生活裡面,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做到!

6.正教甚深,與性德相應的,叫正教。「教在勤行,行須助道,助必有正」。正助雙修。7.正行甚深,行有正、助。凡是幫助我們達到主要的目標,是正行。其他的,斷惡修善,幫助我們提升往生的品位,是助行,正助雙修。
8.正助甚深,菩薩行的正行是六度,其餘的無量無邊修行的原理原則、修行的方法,統統是屬於助修。
9.一道甚深,「識得一,萬事畢」。一道是一心、一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整個宇宙是一體。
10.佛境甚深,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可思議。離妄想、分別、執著,你才能契入。契入之後,你能夠了解悟,解悟之後,你也說不出,也沒有辦法想像,所謂是「開口便錯,動念皆乖」。 

十首菩薩: 十位十信所代表的十信心。
1.文殊師利菩薩,表信位成就,智慧通達,對萬事萬物的真相,認識得清楚明白。
2.覺首,即護法心,緣起甚深,是所護故。
3.勤首,即精進心。勇猛精進,決不懈怠懶散。
4.財首為念心。財是功德法財,是智慧、德能,從念心來的。所以,四念處是智慧。要深入去觀察,才能夠成就你自己的功德法財。

5.德首,「德首定心,心性無念,為上定故」。修定是「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也就是說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心性無念就是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瞭,這是慧;正在接觸的時候,如如不動, 決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大定,這叫自性本定。

6.智首,「智首即慧心,慧為上首,兼己莊嚴,故有十度」。般若是實智,十度後面四條是權智 (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

7.法首,「法首即不退心,如說修行,不得退故」。
8.寶首,「寶首即戒心,三聚無缺,如寶珠故,業果甚深,戒所招故」。
9.目首,「目首即願心,福田等一,由願異故,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比喻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以願導行。所以目首表願心。
10.賢首,「賢首即迴向心,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一身一智等,即是佛果。

六、正釋經文
於此品一段文中有十一段經.明文殊師利覺首十菩薩等互為主伴,問十種法明.各以菩薩之名,即表十信所行之行。文殊還以名下之行,以相諮問.十菩薩等,各以自行之法,以頌答之.令信心者,依而倣學。最下一段,都結十方同此。

緣起就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一切法從心想生。緣起深義,不覺則流轉。諸法實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一時頓現,境隨心轉。一切大乘教初發心的菩薩,信心從這品所說的「十甚深」建立。這十甚深你都明白了,搞清楚了,你的信心不但能生起來,堅定,堅定的信心,你就生起願心。信心建立在解門上,你解得愈深,你的信心就愈堅定,愈不會動搖。所謂解如目,行如足。

6.1 文殊問覺首: 緣起甚深:
文殊菩薩問覺首菩薩: “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 覺首菩薩答曰: “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並舉十例以明之。此地所解說的,即是一真法界,諸法實相。詳見“一真法界諸法實相 華嚴經緣起甚深 解說”裡的第二定律:
由本體起作用,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即相依緣起)。一念起,宇宙森羅萬象,一時海印頓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即剎那生滅)。

用放映電影作比喻。我們看電影,銀幕上的情節、動像好像是真的。但如果看放映機裡面的底片,則是一張一張隔開,張張不同,前一張不是後一張,後一張也不是前一張。它放映的速度,一秒鐘二十四張,利用眼睛的視覺暫留,而有相續動相。我们凡夫心浮氣躁,不知所見、所感是虛幻不實。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問覺首者,彼得此門故,緣起深義,不覺則流轉故。令諸菩薩知法從緣,異外道見。諸法實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一時頓現,境隨心轉」。「令諸大菩薩,於此實義,發深信解,起行證真,始終皆實,故問斯義」。

【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
這是總問。「述問意者,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類種種? 即心業互依,各無自性,自性尚無,何能相知,而生諸法?

文殊菩薩案定立宗:【心性是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一切眾生同一個心性。心性是遍法界虛空界,遍一切時,遍一切處,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遠近。 『心性』既然是一,不應該有差別。可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有一真法界,有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就是『種種差別』。既有種種差別,怎麼能說一?

【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
舉了十個例子,十事五對。「初總顯相違,謂心性既一,云何而有五趣諸根,總別殊報。總是總報,別是別報,殊就是種種不同,總報就是引業。「明趣有善惡,善謂人天,惡謂三塗」。根有滿缺,受生有同異,有端正、有醜陋,有苦、有樂,是別報。

一切眾生出生在這個世間,引業、滿業皆不相同。引業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受生,因緣無量。講業因。滿業。滿業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善、造惡所感得的。『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

【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文殊「直問所以,非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事,各不相知」。「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既不相知,誰教種種。

一心是本識,阿賴耶識。「謂業是能依,心是所依,離所無能,故云業不知心,離能無所,故云心不知業,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各不相知,誰生種種」。

二約第六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生,成種種耶。能造的心,所造的業,剎那不住,因此兩不相知;現象就在面前,就在當下。唯證乃知!生滅確實是同時,它怎麼會有相知!剎那頓現,所以不相知,這總答。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上面文殊菩薩起二十問善惡因果。向下十一行頌,是覺首菩薩答。

初一行頌,是歎能問之人及勸聽.後十行頌,是答所 問之法。文殊善問,世間善惡因果不相知,業能成就,善惡因果。覺首菩薩便以,法不相知,以真理答。但為迷真,自作業爾。

二、釋菩薩名者:覺首菩薩
為明覺此隨流生死業體,本性恆真,而無流轉.眼耳鼻舌身意,恆如法知,非流轉生死故.亦無虛妄.亦無真實.但為無貪瞋癡愛真智慧故,名之為真故.說如是法利眾生故,名為自覺覺他,大道心眾生者故。為以此當體無明諸業,因果上自覺覺他.令知法界自性真理.真妄兩亡.名為覺首。以信此法初,名之為首。

此明十信初心,全信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以一切眾生全體,真妄兩亡,唯佛智海故。故以不動智佛,十智如來,為十信位中自己果故.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華色 世界等十色世界,是十信中所信之理.文殊、覺首、財首等十菩薩,是十信之行。以行立名.得名知行.一一菩薩倣行解上而立名故。世界名妙色, 即是覺首菩薩所覺之理。無礙智佛,即自覺首當位,所修佛果。以此信心,明諸業因果,真妄兩亡,即智用無礙故。

三、配隨位因果者:
常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本信心之因.以進修得此無礙智佛,是隨位佛果。

【仁今問是義。為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應諦聽。】
十信位所理解的跟等覺、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信解相同,行證不一樣。稱性是隨順真諦,是諸佛如來的境界,也就是對象是法身菩薩。仁者,除了文殊菩薩以外,還包括五十一位菩薩。

【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萬事萬物都有體、相、用、因、緣、果、事、理。八面觀察,才能明瞭事實真相。「後五偈正答前難,以何因緣而不相知」。「先一法說,後四喻況」。「虛妄緣起,略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知。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三由此妄法,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真理, 恆常顯現」。

諸法因緣生,緣起 “一時頓現,剎那生滅”。電影放映原裡: 放映的時候放映機鏡頭一打開,這一張幻燈片映在銀幕上,立刻鏡頭就關起來,再打開來第二張。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是相續相,前面這一張幻燈片不是後頭這一張,前面沒有生到後面這一張,後面也不是前面這一張,這就說明它不相知,說明它無作用,說明它無體性。它的速度太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鏡頭打開,畫面照在銀幕上,當處出生,隨處馬上就滅了;第二張鏡頭打開,那是個新的畫面,立刻又滅了。我們從這想張張都是這樣的,前一張不是後面一張,後面一張 不是前面那一張。所以說相續。「法爾如是」。用電影的放映,影片快速的在更換,用這種比喻仔細去觀察,前一張不是後一張,後一張不是前一張,並皆速滅。並皆速滅就是沒有體性,沒有作用,所以各各不相知。

「言諸法者,該一切有為法也,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因、果這是二法,是有為法。因果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因果是屬於虛妄緣起。因變成果也是無量因緣。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向上一著,講到究竟之處,因果都不能立足。一法不立,一法不捨。教化眾生要用它,藉假修真。
因一定感果,果一定酬因,這是大乘法裡頭常講的。為什麼現在在這個地方否定?這是大乘教裡面所謂的「向上一著」。菩薩沒有離開因感果、果酬因,沒離開。向上一著是究竟佛位,向上一著就是入不二法門。

緣會是因緣會合,森羅萬象就現前了。緣會是必然的,所以因感果、果酬因也是必然的。向上一著是徹底了解事實真相,這叫大徹大悟。我們看到因果好像有相續、有轉變、有循環,是有這些現象。這現象從心想生。覺後空空無大千。

講因感果、果酬因,在六道、在十法界這是講得通的。佛說法隨順我們的常識,我們能夠理解、能夠肯定的,叫俗諦;因果是相對的,相對一定是雙方,如果一方失去了,那一方能力就沒有了,這叫緣會。凡是對立的都沒有自體;凡是緣會而生的都沒有自體。

隨順如來果地上親證的境界,那叫真諦。《肇論》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佛說法,對根利的人法說就行,對中下根性的人用比喻說就非常之多。一切眾生因比喻而得開悟的。佛教導我們在任何一個現象裡面,只要你細心觀察,你必然能夠覺察到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不流而流」,真相是原本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

一、生滅前後,謂前滅後生,互相引排。大自然的現象,所有一切萬物也是前滅後生。「長江後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所有現象念念不住。 前一念過去了,後一念生了。但前一念不是後一念,後一念也不是前一念;就像流水一樣,前面一波不是後頭這一波,後面這一波決不是前面這一波,可是前波跟後波都離不開水。正如同所有一切緣會,緣會就好像前波後波一樣,離不開心性,心性就像水一樣。種種差別是緣會。緣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二「此彼前後,即前波後波」。前不到後,後不到前。諸佛菩薩覺悟了,知道事實真相,遍法界虛空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能現的心,所現的境界,是一不是二!能所是一,能變所變,並皆速滅。總的來說緣會而已!

緣是妄緣。佛講四緣生法、講無量因緣生法,是隨順俗諦說,方便說。這個方便會帶你契入真實。你不能說它全是假的,你要沒有這個方便,你不能悟入真實。(藉假修真)。緣是妄緣,相是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剎那生滅。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電影上那個幻燈片剎那生滅。所以你在銀幕上面看到好像彼此相藉,實際上各個不相干,各各不能知。前面一張幻燈片跟後面一張不同,前不到後,後不到前,怎麼會相知!有而非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時發。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悟入實相,回歸法性,就離苦得樂。這是我們隨順俗諦說的。緣起之相,就像火焰,前焰滅,後焰生,剎那生滅。可是前焰不是後焰,前面的相決不是後面的相。用電影來做比喻,電影的影片是幻燈片,前一張決定不是後面一張,在放映機裡面快速度的轉動,就是個生滅的相,剎那生滅。

【又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可相知」。『遇物咸鼓扇』,如果沒有物,風動看不見。「離所依真,體不可得」。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自性無形相,妄念(無明)而生相]。真,永恆不變。妄,剎那生滅,一切有為法無一不是剎那生滅,「能現所現,能變所變,並皆速滅」。

真實法不能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說法無非方便假言說,是善巧方便。實相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謂借假修真,讓我們從妄、假裡,去悟真實,這是諸佛度化眾生的方便。方便是妄,真隨妄隱。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真心離念,真心不動,妄心在動。風鼓於物,動唯物動。妄不離真,妄依真起,真是法性,真是實相,真是性空,真是緣會。任何一個現象,就是任何一法,你要是悟了,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就叫悟,你就見到真。

【又如眾地界,展轉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一切眾生無不為「天所覆,地所載」,任運自然,法本自爾。用看電影這個比喻,影片就是幻燈片,一張一張的,前面一張不是後面這張,後面這張不是前面這張。在放映機快速的轉動,張張不相到,不相知。

宇宙之間沒有靜止的東西,只要是物質,它一定是動的。能變的無明是動的,不動是心性體,現相都是動的。這些運動都是互為依緣。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

妄依真起,達妄即真。「若達妄源,成淨緣起」。心清淨,則在一切境界裡。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

緣起之法,總有四義:
1.緣生故有,有是有相,有形相、現象,精神的現象、物質的現象。「諸法因緣生。妄心分別有」。2.緣生故空,緣生故有,無自性。「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叫空。這些用電視畫面,用電腦網路的畫面更容易體會。色相我們能見到,音聲我們能聽到。音聲、色相,緣生故有。可是你要曉得這個色相、音聲當體皆空,真的是了不可得,緣生故空。

3.無性故有,是隨緣。無中生有。萬事萬物沒有體性,所以它能隨緣、隨妄想!4.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是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無罣礙。譬如一團水銀,分散諸處,顆顆皆圓。若不分時,祇是一塊。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種種之法,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嘗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鹹味也。一塵一切塵,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
「答何因種種「以八識熏習而成故」。相,心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識變的,所以八識薰習而成故。「心」是阿賴耶,是集起義。意通六七。「七謂恆審思量故」,「六謂意之識故,了別義故」。「眼耳鼻舌身」,它的作用都是了別。第七識它最大的作用是執著,「恆審思量」。但第七識緣阿賴耶,執著阿賴耶的一分見分,當作自己的神識;身體是阿賴耶相分裡面的一分。

因是唯識所變,識是妄想、分別、執著,第七執著,前六識分別;本識受薰,前面七識能薰,把這一切善惡業習氣薰成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像倉庫一樣,像檔案室一樣,無始劫所薰習的習種全部在裡面,這種習氣種子也是各各不相知。

『諸情根』,八識都有根。前五識都有根,眼、 耳、鼻、舌、身這個五識就是依這個五根。「意」是第六識,依第七識為根,所以第七識末那叫意根,第六叫意識。第七識緣依第八識為根;第八識又依第七識為根,所以七、八識是互相依的,互依的,這叫諸情根。

宇宙的緣起是三細相。『眼耳鼻舌身』是前五識,『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意識跟末那識,末那識叫意根。

用電影來做比喻,把電影的銀幕比喻是真性,它不動,銀幕常一;銀幕上現的畫面,不斷的在轉動。因為畫面沒有自性,所以不礙它的轉動;因為它沒有自性,當體皆空,所以它對於銀幕沒有絲毫染著。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真如隨緣,故成種種。隨淨緣,現一真法界,隨染緣現十法界。初句是印證,前面所說的心性是一。法性不變,常住真心」。所有一切示現,是隨緣現的。「唯心變現,全攬真性,生非實生,故云示現」。緣生無自性,所以各各不相知。

種種不失自性,在螢光幕上現前,沒有離開螢光幕。螢光幕代表自性,自性是空的,隨緣現相。「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如同我們看電影的銀幕。相是頓現,沒有先後,「一時頓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大銀幕裡面每個方寸、每個方格裡面所現的像相不一樣。性是螢光幕。相有種種。離一切相,見一切性。

「示現而有生」,要曉得一切相的生起是示現的,示現就是緣起、緣生、緣會,眾緣合會而現的這些相,所以相是妄相,緣也不是真的。無論是什麼樣的事相,我們接觸到,感受不相同,體會不相同,領悟不相同。無量因緣當中最主要的因緣,是各個人的煩惱習氣不相同。世間一切眾生,對於萬事萬法,體會是隨著你自己修行功夫,有所不同。

法性有不變、隨緣的意思,隨緣現相,無論現什麼相,本質不變。譬如用水做比喻,水不變,它隨緣。隨器方圓,見圓見方,水性不變。性相一如,相在變動,性沒變動。一切法本無生,「由於法性有其不變隨緣義故」。

【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
現相是剎那不住,念念不住,無常的。可是法性真常,法性沒有生滅;無性之性就是法性。有性之性是法相。有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你要是能夠看到無性之性是真性,無性之性也是一切萬相的自性,那就是法眼觀,真正看到一切諸法實相。
諸佛如來教導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總共是六樁事,性、相,理、事,因、果。

【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拂跡入玄」,這才真正說到究竟圓滿。「拂跡入玄者,謂前法性無生,一切皆空,實也。示現有生,眼等差別」,眼等是指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把宇宙之間所有的萬事萬物統統包括了。示現有生,有生就是有生滅。法性沒有生滅,所以說它是真實。示現有生就是講的現相,眼等差別是現象,現象有生有滅。

相對的世間不是真的。佛法是不二法。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入了不二法門,入諸佛如來自證的境界,一真法界。「緣起甚深」是屬於智慧,是幫助我們看破,唯有看破之後,你才真能放下。

七、後記 (5/18/2019)
近日信堅重讀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所著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三,對於此品中的 譬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 有相當獨到的精闢解說,信堅整理節錄於下,供大家作參考。

華嚴云: 譬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
長風,指大風。大風吹起的時候,令被吹的物件發出音聲。但由於法法盡歸真如,故此,兩者卻又“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離開了相對,在自性之中,一切法各不相知,各安其位,但又互相交融。

理智亦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智亦無二本。
“理”和“智”有如“風”和“樹”一樣,雖然“理”屬於體,“智”屬於用,兩者似乎互不相干,但其實“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和“智”在一心之中,是分不開的。例如我們的眼睛和鼻子,各有其用,但又互不相干,但又分不開的。 “理智亦無二本”,兩者盡歸一心。

然各不相知,非是言其二本,乃言其自然交融也。有不假造作,天然融會意。無二本合,百千種樂,會歸一心。

雖然一方面指出“風”和“樹”互相“各不相知”,並不表示兩者互無關連,兩者其實“自然交融”,同歸一體,即所謂“不假造作,天然融會”。在“具足萬法的理體”和“般若智光”上來說,兩者自然交融,生起恆沙功德妙用。

“自然交融”,才能夠將“風樹各不相知,理智原無二本”這兩句的義理連貫在一起。“百千種樂,不是風作,不是樹作,仁者心作”,是總結萬法不出一心。

理含萬法如樹,智周法界如風,智與理冥,理隨智顯。
自性具足萬法的理體,有如行樹。自性中的般若智光,有如微風,吹遍法界。自性的般若智光,與具足萬法的理體,“理智交融”。因此借助般若智光的事用,令自性的理體,得以彰顯出來。

萬法唯心,世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和做作,不出一心。眼前一切事相,都是從自性一心中所生起的心相﹔一切音聲,都是從自性一心所發出的心聲,這些心相心聲,無時無刻在提醒我們,自性不在他方,當下即是。

理含萬法如樹,樹有含藏義,能含枝葉花果故。理含恒沙功德亦然,故云道樹也。“行樹”,是表我們自性的理體,具足萬法。

智周法界如風,風有周遍義,無處不到,故云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
“微風”,表自性中的般若智光,周遍法界。微風能夠吹遍各處,“無處不到,照遍法界”。

般若智光,不能夠從世間學問中得,只能夠從覺悟而得,有般若智慧的話,在遇到外緣的時候,便能夠不著於分別妄相,念念平等清淨,不管在順境或逆境之中,都能夠“看破,放下,自在”。
智與理冥,如智契如理,如風之吹樹而無跡。“如如智”與“如如理”契合在一起,體用交融,有如“風之吹樹而無蹟”,意思是指有如風吹在樹上,但樹上卻了無痕跡。

理隨智顯,如如理因如如智方顯,如樹之因風而有聲,然而風不知樹,樹不知風,風樹各住自位,所謂各各不相到,各各不相知。華嚴云,譬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理智亦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智亦無二本。

唯有借助“如如智光”,才能夠將“如如理體”彰顯出來,“如樹之因風而有聲”,有如樹本無聲,唯有借助風聲才顯出有所謂“樹聲”。

若果沒有覺悟的智慧,心口不一,縱使才高八斗,乃至讀盡三藏十二部,又有何用!

然而風不知樹,樹不知風,風樹各住自位,所謂各各不相到,各各不相知。
“然而風樹各不相知,理智原無二本”。雖然“智與理冥,理隨智顯”,但“行樹”和“微風”,相用不同,故此,“風不知樹,樹不知風”,從事相上來說,“各住自位”,猶如我們的眼睛和鼻子,雖然都是位於我們的面上,但眼不知鼻,鼻不知眼,各住其位,互不相干。

“各各不相到,各各不相知”,在法界一相上來說,只有“一個相,一個法”,何來有相對的“相知”與“相到”,唯有如果每一個法各有本體,才會變成有多相多法,才會有所謂“相知”與“相到”。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華嚴經解說,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2 thoughts on “大方廣佛華嚴經 菩薩問明品第十: (一) 緣起甚深 解說

  1. 顏雖有心深入經藏,依教奉行,但工作餘暇有限,不易完成心願,所以日前終於厚著臉皮,請信堅師兄送我他閉關一年研讀淨空法師講解的華嚴經、清涼國師疏鈔及李長者合論,整理的要義。恰逢信堅師兄俗事煩雜,很不好意思!不料師兄竟買一送百,在生活未定、雜務操勞中,仍潛心著手自己整理系列《大方廣佛華嚴經》要義導讀,公諸於世,提攜後學們,續佛慧命……。

    感恩之情,不知何以表達。想到: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師父」有可能不只一生喔!?所以,師父這麼努力要趕快把我們教會!哈哈。✪‿✪

    顏顏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