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外物第二十六 (一)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一、前言
此篇是在莊子雜篇,屬於後世之人,假莊子之名所作。所說屬於,在此末世,如何待人處世的一些讓人深省的哲理。信堅在此,解說此篇第一大段: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義及解救之道。此文標題字句很難懂,但讀者如有耐心看完下面解說,則此句可成為待人處事的千秋萬世格言。
chang3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說,當聖人在世時,能將大道行於天下,天下無為而治。當聖人辭世後,世風日下,只能執古之道以御今,做到德;等而下之,做不到德,就要求仁;做不到仁,就要求義;做不到義,就要求禮。當君王大儒開始教導,忠孝禮智信時,世道已淪落,世界開始大亂。

莊子於此段文章,首先描述,當世界淪落到君王世儒倡導 “禮義忠孝” 的時候,社會已亂象橫生。眾生迷惑,處於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之困境。因而莊子教導,如何生存在末世的妙方:  “外物不可必” 法門。但要真能做到,則須智慧決擇。因此根本解決之道,仍是提高眾生的靈性階層,返本還原,由禮返義,由義返仁,由仁返德,由德返道。

二、外物不可必
說明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個定準,指出世俗人追逐於利害得失之間,到頭來只會精神崩潰玄理喪盡。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
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個定準,所以忠良之士,關龍逢被斬殺,比干遭殺害,箕子被迫裝瘋,而諛臣惡來,同樣不能免於一死,暴君夏桀和殷紂,也同樣身毀國亡。國君無不希望他的臣子效忠於己,可是竭盡忠心,未必能夠取得信任,所以伍子胥被賜死,而且飄尸江中,萇弘被流放西蜀而死,西蜀人珍藏他的血液三年後,竟化作碧玉。 做父母的無不希望子女孝順,可是竭盡孝心,未必能夠受到憐愛,所以 “孝己” 愁苦而死、曾參悲切一生。

2.1 「外物不可必」的真義
「外物」是指本性之外的一切事物,包括思維念頭,任何名相術語,甚至於像修行,無爲,清淨心,佛,涅槃,法身等名詞、概念,都是本性之外物,自性裡本沒有這些名詞、觀念。這就是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可名的皆是「外物」。

「可必」是可以預料其必然如此。認為“可必”是一種決定論,也是理性能力的自負。就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
「不可必」是說,這些外在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法,無常變化,生滅不住,虛幻不實。同時眾生智慧不夠,認識不夠深廣,對於是非、對錯,經常分辨不清。因此,對心外的一切事物不可以執著,以為必定要如此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管什麽事都不可以執著、固執。以為必須、必要,如此做才對。域心執固,謂必然也。夫人間事物,參差萬緒,若其逆物執情,必遭禍害。 善惡之所致,俱不可必也。

2.2 「外物可必」的後果:
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
對心外的一切事物,由於有執著,因而才會有龍逢被誅殺,比干被挖心,箕子,殷紂之庶叔也,忠諫不從,懼紂之害,所以徉狂,亦終不免殺戮。惡來,紂之佞臣,畢志從紂,所以與紂王俱亡。如果岳飛早生一千年,當會被榜上提名: “岳飛遇害於風波亭”。

2.3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
一國之君莫不希望其臣子對己忠誠,而忠誠未必會得到信任,像伍員屍漂於江,萇弘慘死於蜀,他的血三年後化爲碧玉。父母莫不希望兒子孝順,而孝順未必會受到父母的慈愛,像 “孝已” 因孝順後母,卻憂悶而死。曾參至孝,而父母憎之,常遭父母打,鄰乎死地,故悲泣也。

結論: 雖父子天性,君臣義重,而至忠至孝,尚有不愛不知,況乎世事萬塗,而可必固者。因此我們的歷史教導,可能是錯誤的。岳飛是愚忠,曾參是愚孝。聖人忘懷物我,因此可以全身遠害。

《莊子·列御寇》云:“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兵”,“紛爭”。聖人把有定準的事,看作沒有定準,“凡物之自外至者,其利害皆不可必。”故能消弭紛爭;眾生則把沒有定準之事,視為有定準可循,所以多起紛爭,傷了和氣。

三、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有甚憂兩陷,而無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暋沈屯,利害相磨,生火甚多,眾人焚和,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
域心執固、分別心重,是以馳情於榮辱二境,陷溺於憂喜二邊,無處逃形。視外物過重,偏執一端,不能忘情,忘懷矜惜,故雖勞形怵慮,而卒無所成。因此內心空懸在天地之間,憂鬱苦悶,如果與心外之物相摩擦,利害得失,便油然而生,在心中碰撞,煩躁不安,開始躁動,越陷越深,就會沒有辦法逃避。世俗人內熱如火燒毀了中和之氣,清虛淡泊的心境,抑制不住內心如火的焦慮,於是便精神頹然,玄理蕩然無存。

3.1  “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的真義
「兩陷」是《莊子·外物》中的另一重要概念。是指陷入「是非善惡」兩端的偏執,從而造成選擇上的兩難困境。眾生靈性階層低,不能虛志而忘形。智慧不夠,因此域心執固、分別心重,是以馳情於榮辱二境,陷溺於憂喜二邊,無處逃形。

甚憂是 “極憂、大患”。“兩陷”是陷於“憂樂、善惡 、忠信、 孝愛”等兩難之間抉擇的困境。臣忠、子孝、君信、父慈,必須相輔相成。如果忠臣遇不到明君,孝子遇不到慈父,不僅忠孝的道德訴求無法實現,甚至連忠臣、孝子的生命都無法保全。在此末世,二者是相害則陷,相互背棄,因而使君臣離間、骨肉疏離。 

因此,“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岳飛死”。莊子在《外物》篇中以此譬喻,指出,道德倫常,並沒有必然性。在踐行中,它帶給人們的可能是禍害。《莊子·盜跖》篇中說:“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

因此在一方面,踐履忠信、孝愛等道德準則,如果抉擇錯誤,可能招致禍害。另一方面,想躲避禍害,則可能背離忠信、孝愛的倫常準則。眾生靈性階層太低,智慧不夠,因此深陷於此兩難之中,無法逃避。  

因此莊子認為“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如果沒有善惡是非的錯誤偏執,也就不會有道德抉擇上的困境,以及由此而生的憂患。不著兩邊,守住中道。《齊物論》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道通為一。”

結論: 在莊子看來,必須放棄對外物 “然” 與 “不然” 、 “是” 與 “非” 、 “彼” 與 “此” 的區別與偏執,既看到外物的“然”,又要看到外物的“不然”,才能體悟“道”,這就是“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如《大宗師》說:“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莊子試圖通過“兩忘、兩行”來消解是非善惡等價值觀念的偏執,從而實現對世俗倫常的超越。

3.2 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暋沈屯。
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暋沈屯。利害相磨,生火甚多,眾人焚和,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
螴蜳, 怵惕也。言人視外物過重,偏執一端,不能忘情,忘懷矜惜,故雖勞形怵慮,而卒無所成。矜之愈重,則所在為難,莫知所守,故不得成。此即莊子所謂,外重則內拙。[參看 “人生哲理分享: 外重者內拙 – 莊子達生篇” ]

內心有如高懸在天地之間,憂鬱苦悶。利害得失,在心中互相摩擦,導致內心煩亂焦躁萬分,內熱如火,燒毀了中和之氣,清虛淡泊的心境抑制不住內心如火的焦慮,於是便精神頹然,玄理蕩然無存了。

眾人而遺利則和,若利害存懷,則其和焚也。眾人不能守分無為,而每馳心利害,內熱如火,故燒焰中和之性。

四、總結論
《莊子·外物》篇首先教導,對心外的一切事物不可以執著,以為必定要如此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次再說,因視外物過重,陷入「是非善惡」兩端的偏執,不能忘情,忘懷矜惜,從而造成選擇上的兩難困境。因此雖勞形怵慮,而卒無所成。

末世眾生,因靈性階層低,智慧不夠,偏執一端,而生“兩陷”的窘困,無法認清是非、善惡,智慧決擇。往往導致,世人從利害的角度,算計得失,於是假仁義之名,牟取私利。擺脫此困境,重建和諧的社會秩序,唯有提高眾生的靈性階層,返本還原。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修心養性, 美圖趣文, 莊子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7 thoughts on “莊子‧外物第二十六 (一) 外物不可必,甚憂兩陷,而無所逃。

  1. 信堅善知識:
    吉祥!

    先生警語,只能在字裡行間,為我受用。
    理法界,尚可入。
    事法界,難說破。
    理事無礙,是菩薩行。
    事事無礙,是佛境界。
    謝謝先生。

    露曦和十

  2. 信堅師兄好:

    徹夜雨聲,此落彼起,似生生滅滅,實不生不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顏常覺得像置身電影中,既真又假,人事時地物無一不在說法,說而無說。

    以前顏都是有道理就聽、就做,從不知藏通別圓到底是什麼。今早翻開《楞嚴經》讀完總釋名題,才知智者大師立「五時八教」,才明白圓教所詮的是法界圓融之理,感覺法喜充滿,真是累世福報,在此與大眾分享法喜:

    事理相即,五陰諸法即藏性,故無苦可捨;
    塵勞妄想本來清淨,故無集可斷;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無道可修;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無滅可證。

    顏顏敬上

    • 顏顏師姐:

      《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機不攝,是一代法門的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欲知佛境界,當讀華嚴;欲知佛智慧,要讀楞嚴。所謂「開慧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

      信堅這星期,因師姐之引導,再次重看《楞嚴經》裡的 “二十五聖圓通章”。之前只大略看過其中的前二十三聖,專注在大勢至與觀音法門。這次,全部仔細閱讀,深入體會,獲益良多。門門都是,成佛法門,一門深入,圓滿通達,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一通百通。

      諸聖皆是,累劫修行,借假修真,旋法歸無,塵銷智圓,心光發宣,悟菩提心,入三摩地。 “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噴鼻香”。

      同時,經文裡的字字,都有無量義,譬如”風大”,有世間風,有天籟、地籟、人籟,有身體之風 (氣息),氣機循環之風,但最根本的是 “無明風”。以前讀華嚴世界品,讀到 “有香水海,風力所持” 不知和義,現在才知,一切皆為 “無明風” 所持。

      師姐提起五時說法,隨機施教,因病與藥。都是方便法門,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ps: 南懷瑾大師的講解,簡單易懂,夾雜許多逸聞故事,但也因此,無法深入。不過,信堅最欣賞的是,其中也夾雜他個人的證悟心得,這是大師風範,有如憨山大師。這是最難能可貴,獨有的信息,信堅也可因此,印證自己所悟。

      信堅

      • 信堅師兄好:

        南師在詼諧中,真性情流露無遺,他一生求道不倦、誨人無數,令人感佩不已!

        感謝信堅師兄您精要的指導!印象深刻的是,您曾一再提及「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顏近日瞭解,原來信堅園地講的都是導至圓融了義、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相而無相、無相而相,三昧徹悟的一乘法門!此園地藉自左至右各單元,應機權教,是期待大眾一起提高自我靈性,菩提道上,更上一層,進取無上道,光光相照。

        宇宙光光相照的那一天到來時,眾生當無須再苦於如何「塵銷妄盡」,因眾生心光遍徹、互相輝映,常住無相的常寂光自然現前。(顏這樣解悟,對嗎?)

        期待信堅師兄日後有機會分享您研修《楞嚴經》心得的文章。感恩!

        顏顏敬上

        • 顏顏師姐:

          師姐之前,提過白骨觀。信堅猜想是看了南懷瑾大師講解二十五圓通法門的第二: “優波尼沙陀,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得阿羅漢。”

          南師結論時說,白骨觀修持是證果法門最快,也是即生成就。這個信堅不贊同。賣瓜的說瓜甜。

          諸聖皆是,累劫修行,借假修真,旋法歸無,塵銷智圓,心光發宣,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最終皆是, 觀空悟性,空色二無,成無上道。

          信堅註:
          此種修法 (不淨觀與白骨觀),是針對利根,煩惱障重,性多貪慾,的修道者。

          即《大智度論》所云: “眾生從無始來,貪著五欲,未能出離。假若人能勤修九種不淨觀法,想念純熟,欲念除滅,惑業消盡,得證聖果。

          九想觀:”胖脹想、青瘀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蟲噉想、分散想、白骨想、燒想”。前七想是不淨觀,後二想是白骨觀 (即經文所謂: 白骨微塵,歸於虛空。微塵即是燒想,燒骨成灰,化為微塵,微塵遇風,一吹即散,終歸於空。)

          信堅

          • 信堅師兄好:
            顏是讀南師《花雨滿天維摩說法》時,南師一再說世尊親傳可今生成就的「白骨觀」,而竟二千多年來沒幾個人學,南師叫大家一定要學。所以,顏找到《禪秘要法講座》讀了三分之二,煞是認真地找了好多解部照片研究,也聽話地學了二個星期,雖然不難學,但目前已暫停,因「白骨觀」主要是適合慾念心特別重的人,另外,我也怕觀想出書中所說的毒蛇來,自知目前無法克服這項恐懼,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因病與藥,藥不對症可是會很嚴重的,所以,顏暫停了。
            好像還是觀音法門容易。謝謝您。
            顏顏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