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章 聖人行不言之教 真義解說

一、前言: 願解老君真實義。
老子 (604-531BC) 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明心見性聖人。他大約比釋迦牟尼 (566-486BC) 早生一百年。所著道德經,流傳千古,自古以來,對炎黃子孫的思想言行,有深遠重大的影響。但兩千五百多年來,解說道德經的古德,多如牛毛,大都是依文解義,以俗諦解說。真正了解道德經真義者,少如龜毛兔角。讀者當知,道德經是見性者所寫的經文,其真義不能以漢學、儒家俗諦,依文解義,斷章取意來解說。
lao2 laotz 1a
信堅早年讀道德經,一直隨順古德解說,依文解義,不解道德經的富貴。近年來閉關深研華嚴經之後,才知萬法一理,法法相通,一經通一切經通。因此回頭重讀道德經,其中一乘真義,躍然經中。信堅有鑑於此,在此園地,依因緣時節,陸續張貼了幾篇道德經的真義解說。

此文緣起,是因 讀到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句跟 佛經、禪經所說,幾乎完全相同。因此引發信堅回頭探討道德經第二章的真義解說。此章如以俗諦解說,文義前後中間,文辭不相連貫,唯有依一乘真義,才能圓滿無缺,才是見性者的本懷。信堅在此試申論之,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二、道德經第二章 經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此章是老子繼續解說第一章所說的真義。第一章是道德經的總綱。但為解說第一章所用的名詞、術語。這些名相,是人為心意識所附加的概念,不是事物本身。為了解說這些名相,老子就於底下幾章,詳加解說這些術語的真實義。因此,第二章是解說 “名可名,非恆名” 及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這兩段的真實義。

[附上第一章 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三、導論: 道可道,非常道。
至道無形,至理無言。絕慮亡言。不可捉摸,不可思議。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包羅萬有,舒則彌綸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天地萬物,皆從此無名之樸(道) 而生化;無名之樸,在天地之始。

大道沖虛,幽微寂寞,不可以心會,不可以言詮。大道本無言,藉言而顯理;至理本無形,藉形而行道。依道言理,則是真理;循理言道,則是真道。是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本無言,言說是妄。佛是自心覺性。覺者靈覺,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所有言說,皆是聖人從心起用。道本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唯證乃知。無說而說,無聞而聞。聞說一合,寂寞無說。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粗而見形。非思量處,情識難測。真如之理,唯證乃知,從本以來,無得無說,依世間名相道中,假言有得有說。虛明自然,無心無物的境界,超乎一切日常的經驗,不能用思維度量來說明或理解,也無法用虛妄意識分別來推敲測度,識心思維一起,便成剩法,遠離至道。直須一念不生,顛倒心絕,親證本性,徹底放卻一切妄想見解、揣度道理,才知無迷可悟、無縛得脫、無障待消。偈言: 橫說豎說測不著,忽然超越乃自知。

然至道無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道象之妙,非言不明。然則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雖畫卦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仍然不能描述至道的真相。諸法實相,唯証乃知。

已證到空、無,體性,清淨的佛性時,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知而不能言。為初機、淺機者,權宜設施而說,修到可以解脫了,就導入出到菩提,然後再教他行菩薩道,以累積智慧,到最後得到無上菩提的智慧。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如來縱然是有所說,亦無有定法可說。行者執於「有」,當以「空」破之;行者執於「空」當以「有」誘導之,務必使行者能入中道、無相、無執之空真如境界中。此空真如體就能隨緣應緣,依自性而現一切法爾現象。無住生心,一真皆真。

四、經文真義解說
4.1 名可名,非常名。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切諸法,本性清淨。然諸凡夫,愚小無智,於無有法,不知如故,妄生分別。以分別故,墮三惡道。佛菩薩不分別善惡,於法不生心。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此釋第一章 裡所說,”名可名非常名” 的真實義。因為一切諸法,但有假名,無有實體。一切名是假名,是空性的,約定成俗。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觀,本無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之跡。良由人不知 “道”,而起分別取捨好尚之心,故有美惡之名。《莊子‧齊物論》云:「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大道渾然一體,超出相對,無二分別,樸實無名。沒有美醜,也沒有善惡,更沒有愛憎紛爭。及至道體分裂,落入後天,一切美醜善惡分別,相對於焉而生,斯不善已。美惡善不善是主觀的感受。

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而追求美,彰揚美,而不知美與醜是相對比較而存在,彼此相生,而又相互轉化的。天下皆知,不一定是真理。通常是眾迷惑無知,心意識為主,所產生的共同邪知邪見。

天下事物,皆是大道自然之演化,陰陽互變之造作。任何事物都含陰帶陽,正反兩面,在表像上就表現為真、善、美與假、醜、惡。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的特徵,因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佛魔在於一心。人心善惡,皆由人心而起,本心不二。心善則佛,心惡則魔,但隨心念之善惡以為轉移而已。 

宇宙森羅萬象,皆是大道運作的自然顯現。世人只知表像的美與善,而不知美與善是自然無為中的產物。人只知美之為美,只知美之華麗表相,而不知心靈美之內涵;皆知善之為善,而不知真善的實質。追求有形之美,有為之善,並以此炫耀於外。

4.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是解說 第一章所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的真實義。從無的角度來看,可以觀察萬物的變化無方;從有的角度去看,可觀察萬物的邊界和區別。無和有不是獨立存在,而是出自同一處,只是兩者的名稱不同。此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一切事物,因緣之所生。由於我們的主觀意識、我執,而生種種分別、執著,而產生對立。此地是進一步申論世間萬物,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皆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雖是正反相對待,但皆相反相成,始卒若環。萬物一體,整體不容分割的。整個大自然的生態是相輔相成的平衡系統,沒有單獨存在的事物。

有無相生。
心裡清淨無爲,是“無”;産生了念頭爲“有”。“有”是從“無”裏産生出來的,這是二元對立的兩邊,相依相成。有與無是指向同一個具體情況,而思考著它的兩個不同層面的意義原理。有形的天地萬物之『名』相,體悟其潛在一股無形的生機微妙。

第四十章曰: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十一章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有無是一體的兩面,是本體的相用。

難易相成。
事有難易, 圖難於其易。所謂 “防微杜漸於無形”。每件事物,都有其成長過程。事情剛開始發生時,容易解決。等到事後,就複雜不可收拾。如樹剛長成苗易拔,等樹長成,則難剷除。天下是沒有所謂的難、易的,只有根據完成或實現的這個角度來看時,才有難易之分。即然無難易之分,我就要換一個角度來看一切事物。

長短相形。因形相比較,而有長短之分,但是萬物一體,並無此長短之分。

高下相傾。位則高下相傾。高與下互相傾倚,一體之間本無高下之分,我們人類為了方便,而有種種區分。

音聲相和。
言則音聲相和。自然界也沒有“音”和“聲”這樣的概念,只是人們為了區分不同的聲波,從“和”的角度來做的一種概念判定。所以不必執著。 音與聲響相應和而合諧一致,聽之悅耳,心意清涼。「言」不起言語順逆之諍。

前後相隨。
行則前後相隨。先和後也不是真實的客觀存在,我們對先後的概念判定,是依據“跟隨”這樣的一個角度得出的判斷。

4.3 聖人無為,行不言之教。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上面所說,不是為了證明差異的存在,而是為了打破分別、執著於兩邊的妄想,回歸到「無為、不言之教」的境界。要破除一切莫虛有的執念-善惡、美醜、高下、前後,才能進入「無為」。因為萬法平等,萬事萬物,皆回歸自性。

聖人在評判一個事物是可以有無窮的角度,會產生無窮個“對立”的觀點,及無數種應對方案和行為。 做事情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輕易地下結論和亂做事。表達一個事物時,也是可以無窮種語言方式和概念,甚至是完全對立的概念來體現,自然會很小心地使用自己的語言,不隨便地亂說、亂判斷、亂下結論。是以聖人明白這個整體和諧的重要性,故處無為之道以應事,凡事用整體宏觀,而不是用分別微觀。最好的方法就是 “道法自然”,萬物各盡其本然之道性,隨其天生本能之欲動而生變化。

世間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其中充滿了分別、執著,因而引起無休止的紛爭。聖人能超越主觀的評斷,以「無為」的態度處事,以「不言」來教導百姓。道是離心意識、離言說文字相的。聖人無為而無不為,行不言之教以化民。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

不言之教之另一意義是依順自性,任其自行,無心而言,言而無言。離文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行不言之教,亦是說,教導眾生,一切名說也都虛幻無常,原本無名。不言,是言而不言,不言而言。不著相,無住生心。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天地默默,不盡千言萬語。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得道人傳道是直指人心,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就是不言之教。

4.4 聖人德比天地,明齊日月。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以天地之德,來譬喻聖人之德。造物主造化天地,四時行焉,萬物育焉。天地以無心而生物。天地雖生成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有。雖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時推移,雖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

萬物生生不息、紛然並起,道自古及今也從不推辭生養萬物,雖生養萬物也不視之為所有物而加以掌控,對於萬物之生長環境综然有所作為,也不會以此恃才而予取予求。大功告成道卻不居功。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道德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5 thoughts on “道德經第二章 聖人行不言之教 真義解說

  1. 信堅師兄好:

    一早,山風徐徐,蟲鳴鳥叫,頭腦剛清醒,就看到您撼天震地的文章,哇!!

    由您3篇《華嚴十住品 真諦詳解》的導讀後,顏近日正續讀普獻法師的十住品,有以下些許心得想請您指正、教導:

    真理永恆存在,不論眾生識不識得,真理自有道、自有理。
    真理或隱或顯,顯隱只在慧眼與無明間。真理顯而不得,隱而不滅。
    真理只是單純的存在。顯時,則有善惡,則有因緣果。

    欲見真理,須勉力而行:

    一者,身口意妄念淨如止水:清澈平等一如,則性自明,體自現。方才了知無證無得。

    二者,遠離執著分別:無人我眾生、無親疏遠近及善惡分別。方才了知無生無滅、十方三世繫於一念,無懸無念,生在當下一念。心念如音,不可留。

    三者,慈悲喜捨:慈心起萬用,拔苦與樂,無為而無所不為,不住生心,同流不合污(合光同塵),就地淨土。

    顏顏敬上

    • 顏顏師姐: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Early bird gets the worm.)

      普獻法師所講的十住品,是他所有華嚴經講解裡,最精彩、詳盡的講解。

      是的! 陽光普照,不管是明眼人或是瞎子,它都平等照耀。佛光普照,真理常在。一切只在迷悟不同。眾生欲離苦得樂,破迷開悟,當遠離妄想分別執著,看破放下,心清淨自然佛土淨,悲智雙運,澈悟諸法實相。

      ps: 對不起,張冠李戴,一踏糊塗。還請顏顏師姐見諒。(已更正)。

      信堅

  2. 師兄您好,偶然間讀到您對道德經的真義解說,真是如獲至寶,因為遍尋坊間各式各樣的講解都未有如此深入、精闢又符合實相的論述。這是師兄深入經藏又能融會貫通,以佛法的基礎來解道德經,真是太棒了!真理只有一個,只是聖聖所用名相不同,可惜您解說的篇章太少了,末學有個不情之請,可否再多慈悲幾篇?

    • Emily 師姐:

      師姐是真修行人。對於佛法及老莊似乎有相當深入的認知、了解。真是知音難遇,有緣難求,多謝來函鼓勵。

      兩千多年來,坊間解說道德經者眾,大都依文解義,以俗諦解說道德經,不解老君真實義。但要以真諦解說道德經,也要靠時節、因緣、感應。四年來,此園地已張貼了其中較重要的十七章 (可由首頁,輕按道德經標題,再點擊裡面標題,就可看到所有文章的目錄)。

      信堅也常試圖多張貼一些,譬如解說最重要的第一章,但一直未能成文,找到異於坊間解說的較深入、較特別觀點,因此一直沉吟至今。

      最近看肇論及憨山大師的”肇論略注”,裡面引用很多道德經及莊子文句,用以解說,佛經一乘真義,如本無、實相、物不遷、般若無知、涅槃無名等。這是因為翻譯佛經成中文,須要借用當時最深奧、通於真理的老莊之道裡面,大家所熟悉的術語,來解說佛經的重要觀念。

      師姐的建議,信堅當謹記在心,遇有特別靈感或時節因緣,當會再張貼一些道德經的解說。同時,讀者的反應及評論,也是信堅貼文的一個重要啟發。如果師姐有某些章節須要特別闡釋,歡迎來函討論。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