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一)

第一集: 前言、導論、序分、正宗分至第三修行住

一、信堅前言
華嚴修証,悟後起修,四個次第,信解行願。十信修信心、十住求解、通達明瞭、十行真幹、十迴向發願求菩提,十地品証入諸地。華嚴十住位是華嚴菩薩明心見性,悟後起修四十一位次的前十位,主修 “解”。” 解”是真實明瞭世出世間的諸法實相,才有正知、正見、正行,才能慢慢消除無始無明習氣。此即善財童子於文殊座下開悟後,入世歷事煉心,五十三參的前十參。
live1 live2 live5 live4
網路上講解十住品者不少,但以一乘義理,詳細講解的,少如鳳毛麟角。就信堅所知,只有圓明筆記、普獻法師、及淨空法師講解。十住品是華嚴經講 “智慧、解悟” 的最重要一品,是悟後起修的基礎。信堅將此三位法師的講義,加以融合,去繁化簡,融為一體。內容不足的,加以補足,成為一篇前後連貫的詳解,以利讀者,研讀進修。張貼在此,留待有緣,入佛智地。

圓明筆記的網路文字版,可能是海雲繼夢法師的演講筆記,有56集,歷時七個多月 (8/30/2012 – 4/12/2013),但其中有幾集遺漏,有幾集不全,亦有一集重複。淨空法師的講解有101講,歷時一年多 (2/1/2009 – 2/28/2010),是依清涼疏鈔及李長者合論為主,除了講十住品外,也講了很多基本修行常識,因此只講了十住品的前面三分之一 (即此文第一集的內容)而已。最完整、最詳盡的是普獻法師的38篇講解 (10/14/2012 – 1/9/2013)。是他在中壢圓光佛學院,所教一學期的課程。

信堅在此,嘗試講解華嚴十住品,文分三集。
第一集 包括 前言、導論、序分、正宗分至第三修行住
第二集 從第四生貴住至長行的結尾。
第三集 講解十住品的200偈頌。

二、十住品導論
2.1 釋十住品名
「慧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為住」。學佛就是學開智慧,如果智慧開了,自然就能了解宇宙人生、天地萬物的大道理。住是安住,理就是自性、法性、本性。安住在理上,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

十信位在十法界。從初信位到第六信是在六道。第七信位就超越輪迴,相當於小乘阿羅漢。七信至十信,這四個位次相當於四聖法界。他們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斷了,分別也放下了。但無明煩惱習氣未斷。到初住位,斷一分無明,証一分法身,安住在智慧,念念生智慧,慧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為住。

你真能放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始入空界。是《華嚴經》上十信位的初信位。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那是幼稚園畢業了。向上一著,能把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放下,你就正式上了小學一年級。從初信至六信,都還在六道。達到七信,是阿羅漢位,你就超越六道。進入四聖法界。六道裡叫內凡,四聖法界叫外凡。明心見性才稱聖,沒有明心見性都叫做凡。

菩薩十信圓滿,入初住,破無始根本無明,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起心動念,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十住者,生諸佛大智慧中住。入此位永不退還,故名之為住」。「此品說十種住,二十種進修因果為正宗」。[此地所講的斷惑,從初住往上去一直到等覺,都是斷無始無明的習氣。習氣不需要斷,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歷事鍊心,讓這些習氣自自然然的沒有了。]

2.2 初發心住 為成佛種子
入初發心住者,住一切諸佛智慧大悲海境界中住,即五位通修,以初住及十地,不離一佛智慧境界故。雖列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但一位一切位,初住菩薩就具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行門,「如王寶印,一印無差」。一切眾生心裡起心動念、過去現在未來,他全知道。無量無邊的一切性相、理事、因果,他都通達、沒有對立。

「如此五位斷惑次第,如空無時,如圓鏡頓照,如一滴之水,入大海中,等同無二」。一滴水從雲中降落高山上,進入小溪,流過小河、大江,到達大海,這是歸到大海裡頭必須經歷的途徑。

2.3 華嚴經是誰說的?
佛佛同道,佛佛所証皆同一諸法實相。《華嚴經》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講的,而是許許多多的法身菩薩在講,然後佛來印證。龍樹菩薩表法。龍指自性,樹是建設。表靈性階層相當高境界的法身菩薩。只要這人成就,他的語錄、記載,那都可以宏揚華嚴。

2.4 華嚴七處九會 簡介
八十華嚴有三十九品、七處九會。七處包括地上三處、天宮四處,即
菩提道場(地上):第一會六品 世主妙嚴品第一至毘盧遮那品第六;
普光明殿(地上):第二會六品 如來名號品第七至賢首品第十二);
忉利天宮:第三會六品〈十住位〉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至明法品第十八;
夜摩天宮:第四會四品〈十行位〉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至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兜率天宮:第五會三品〈十迴向位〉兜率宮偈讚品第二十四至十迴向品第二十五;
他化天宮:第六會一品〈十地位〉第二十六;
普光明殿(地上):第七會十一品〈十定品〉至如來出現品第二十七第三十七;
普光明殿(地上):第八會一品〈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重閣講堂(逝多林):第九會一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第一會講的是純粹都是佛陀的境界。第一《世主妙嚴品》,一個修行人怎麼樣把他的心性,把他的生命充分地展現出來,讓世間人能夠認識到生命的原貌,生命真相是什麼樣子,世主妙嚴品太美了。告訴我們有很多神,天王,那是生命的存在。我們看到樹,是一種色塵,物理現象。佛陀看到樹,眼識看到的與我們是一樣,他更看到樹的生命的存在,看到樹神。花神。一個修行者不但把自己生命秀出來,他可以把一切境界的那種生命通通幫他們秀出來。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他看一切境界都覺悟。坐你旁邊的人就是菩薩。當你感受到對方生命存在的時候,那個生命的存在叫妙嚴。如來出現了,果出來,就講因,普賢三昧,一步一步演下來,乃至於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通通講出來。

第二會,第二部分,是講修行人要達到前面的境界的基礎條件。
這裡面就有對法的認識,有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這一路下來淨行品,到賢首品。

第三會。後面須彌山頂品。偈贊品,這兩品,量不大,是正行的部分。這樣在忉利天宮當中妙勝殿裡佛陀到達的時候,那種盛會的狀況、殊勝的狀況。菩薩都在。當你的生命具足了覺醒的條件,不管你到哪裡,都見得到佛、菩薩。忉利天,華嚴海會,全法界,全宇宙,見佛聞法悟無生,要聞華嚴根本法輪。在華嚴海會,有無量無邊的法門,絕對是大法門,是根本法輪,圓滿法門。從這個地方開始,他告訴我們正式修行的方法。

第三會裡講十住品,主要的一品。住,安住,了解,解釋明白。從行者的立場,十住,就是把心安住在這十個法門裡面。施,戒,忍,時,定,慧,方,願,力,智,十波羅蜜。你要去了解,什麼叫布施?什麼叫持戒?什麼叫忍辱?

三、十住品 序分 解說
十住位,住佛家,即住在菩提心上,即生諸佛大智慧中,自己智慧跟諸佛智慧連在一起。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一切佛法海,俱得現前,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十住品分三段: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正分解說十住位,,二十種進修因果為正宗.明此十住位中,各有兩種因果.各各當位之中,初舉十法,是忻趣增上之緣.後 舉十法,是當位之內修學之果。

法慧菩薩要講〈十住品〉的時候,先入定,然後十方諸佛來加持、隨喜讚嘆。是序分,在一開始先敘述講這部經的法慧菩薩怎麼樣入定,然後講這部經的目的是何在,然後獲得了十方諸佛的放光加持。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威力。
法慧菩薩「承佛威力」,仰仗佛陀的慈悲智慧的加持。
功夫熟悉,只要把妄想除掉,一到這個地方,馬上就跳入佛的境界裡,這叫承佛威力。跟你相應的境界,從這個地方會去展開。現在法慧菩薩就是馬上進入那樣一個境界。因前面十位菩薩都講了。你會發起某種願力起來,你一定在某一個地方有相應的。那個相應,叫承佛威力。法慧菩薩是從體性當中來相應。

菩薩無量方便三昧。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世界之外。有千佛剎微塵數諸佛。皆同一號。名曰法慧。普現其前。

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菩薩要講經說法,一般的習慣是先入定,那法慧菩薩他入無量方便三昧。方便是智慧加上慈悲,是從智慧 (根本智) 所起的妙用。有了智慧、慈悲心,能夠種種的善巧方便來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

自性本定,覺悟它就現前。菩薩「任性能知,觀解善巧,故名方便」。菩薩要教化眾生,他一定要得到無量方便三昧,他才能普度十法界眾生。心詣於法,故云入也。。「即照之寂,故名為入。即寂之照,故名為出。入已未起,故名為住」。

所以菩薩要說法之前,就先入定。「三昧」就是定。因為菩薩入定了,以此三昧力,召感十方的諸佛來加持,十方三世無量無邊的諸佛也叫做法慧菩薩。

「何故入定,略辨六意」。一、此三昧是法體故。清淨心是三昧,起作用是智慧,有智慧就能解決問題。二、非證不說故。三、「顯此法非思量境故」。四、「觀機審法故」。五、「為受佛加故」。六、「成軌儀故」。

「法慧」是初住的通名。『以三昧力』,這是佛所加持的,所以十方佛都現前。菩薩「四法不斷」; 正念、正定、總持、辯才,四性德是自性起的作用。無作三昧,也叫無願三昧。於一切生死法中,真正能夠離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普現其前者,不來而至故」。這些佛都在我們心中湧現。

菩薩有四法,不斷佛種。何等為四?所謂不退本願、言必施行、大欲精進、深心行於佛道。
『佛種』者,生佛果之種子也。菩薩之所行名佛種。『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徵。

四性德:《妄盡還源觀》四性德,是自性起的作用。一「隨緣妙用」,隨一切眾生的緣,確確實實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二「威儀有則」,我們要想幫助別人,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給世間人做最好的榜樣。三「質直柔和」。質直是內心真誠,外面表現出來是柔和。
四「代眾生苦」。法身菩薩早就成佛了,他來到世間代眾生苦!都給我們做好樣子。

告法慧菩薩言: 善哉! 善哉! 善男子,汝能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善男子! 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又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汝所修,善根力故。入此三昧,令汝說法。
這是冥加。因為菩薩入無量方便三昧是為了要說法,從定起來以後就是要說法。這是法慧菩薩的慈悲心,來令眾生從迷迷糊糊的人生走向光明正覺的人生。那當然要有智慧,所以菩薩先入定,然後從定起來以後就要說法。

法慧菩薩入定的時候,十方諸佛現前來讚嘆,說:法慧菩薩,很難得啊,很難得你能夠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十方諸佛看到法慧菩薩即將說法,就用種種的法力共同來加持護持。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

法慧菩薩你能夠入方便三昧,那是因為有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還有你所修的善根力、你自己的精進,這些配合起來才能夠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有了入這個定,才能從定起來說法。「令汝說法」,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故」。這是真正三寶加持你的真因。

讚有加因,能入定故。能入這三昧,加持得定的四個因緣。
十方各千佛剎微塵數諸佛,悉以神力,共加於汝。
伴佛神力,諸佛自說者,令眾敬仰故。法界重重無盡,有感斯應。

毘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主佛宿願加持。
威神之力。主佛現威加持。
及汝所修,善根力故。法慧善根,自己的內在因素。我們的生命因素在往上提升的過程中,你所修的善根力到達這樣的地步,你就入了十住位。具足了助道資糧,令汝說法。

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善了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所行無障故。得無等方便故。入一切智性故。覺一切法故。知一切根故。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住。
接著就講到法慧菩薩能夠入定來說法,的十種利益 (功德)。

一、為增長佛智故。
法慧如來是為所有的法身大士、大心眾生說法。他的講經、說法,不是作意,他是隨緣,隨前面四個緣。四個條件具足,他就開始弘法。因緣成熟了,他為眾生來開導,令整個法界的眾生都能增長佛智。

菩薩說法是為了令自己跟眾生增長佛的智慧。我們因為沒有佛的智慧,所以迷迷糊糊,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從何去,也不知道自己內心的世界,也不知道眾生的根性差別,迷迷糊糊的,對自己、對眾生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困擾。

二、深入法界故。
菩薩說法,是要讓眾生能夠深入法界。所謂法界,就是一切有形無形的,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所有這一切現象,我們稱為法界。界,是界限的意思,比如地、水、火、風,地界、水界、風界、火界,各個有差別有界限,它的作用是不同的。法界,也就是說任何一法它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相貌、不同的型態,各個是不同的。菩薩說法,就是要讓眾生能夠通達法界的如實相。

心念所及,是法界。入法界就是自己能夠主導心念到無遠弗屆的地方。所有法身佛,只要一成就,都在法界中。象限轉移,就進入法界中。深入法界,是指在法界中起作用。這個修行法,一佛乘最直接的修法,直接轉進法界修行。

深入法界,要把大腦運作的這一套瓦解掉。運用生命取向的“思維模式”,慢慢讓它浮現出來。使用生命,完全不用大腦,才能出三屆,轉入法界。你只要用大腦去想,慾望、妄想、形相、想像,都還在三界內。不用大腦想像,一下子超直三界。

「象限轉移」是修定、修止的新名詞。透過象限轉移而修定、入定。「象限轉移」是「止觀」的前行,若無此止住妄想之工夫,又如何能運真心而起觀,且「觀到那裡,止必到那裡」。

三、善了眾生界故。
從菩薩的說法裡邊,能夠讓我們去了解眾生的心性、眾生的心在想什麼、希望什麼、做什麼。菩薩因為有智慧,能洞徹因緣法,所以能夠善了眾生界。

人、事、時、地、物,森羅萬像一切萬法,通通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眾生界就叫有為法,法界中一切萬法都包括在這裡面。

四、所入無礙故。五、所行無障故。六、得無等方便故。
在智正覺世間、在統理大眾,在器世間的建設,他都有無量的方便,可以善巧方便來契入。
「入」就是通達。通達我們身心世界的如實相,沒有障礙了。通達還不夠,我們通達的真理必須回歸於現實的人生當中,跟眾生接觸,然後能善巧方便,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有了智慧,有了禪定的功夫,才能夠所行無障礙。

七、入一切智性故。
智性,智慧的體性。一切智,無所不知,世出世間法一切學問通達。一切智性,是各種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它有分別性,也有一個共通性。你要能夠掌握到那個共通性,叫入一切智性。

菩薩說法,就是要引導眾生達到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即佛智,是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從一切智性的立場看,就找它的共通性,入那共通性。學佛到某一個層次,能入一切智性,你學什麼都很快。

八、覺一切法故。
覺一切法,是覺了一切法都是從因緣法而生,從因緣散失而滅。聖賢覺悟了一切無為法,覺悟了一切法的實相。

九、知一切根故。
法無好壞,對機則良,機就是根,根器。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菩薩是要知一切眾生的根,才能應機而說。知眾生根,要具足五根、五力。五根: 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根成長以後,就有五力,它會發揮力量,發揮作用: 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五力。

十、能持說一切法故。
持是按照身口意三業來修持一切法。說是講經說法。菩薩因為有戒、定、慧,所以能夠說一切法的真實義。

同名法慧,都叫法慧佛,指他在因地是法慧菩薩,在果地叫法慧佛。

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住。善男子! 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說法之前,要先得 諸佛身口意三業的加持。此段是「先口加,勸說以增辯」。「演」就是持說,受持演說。

性德的成就,對因地的人來講,是未來式。就佛來講,那個成就已經存在 (自性本自具足)。那我們因地發起的這個部分,會跟他相應。種子,要下種,會發芽,生根,表示相應。種子與果子要跟空氣、陽光、水相應 (助道資糧),才能長成大樹,自然開花結果。
這是十住菩薩的十個資糧道、基礎。從此開始,十住位開始是法身大士了,都要修這十種法。當你開始成就法身的時候,你至少要具備這十個條件。
從法身的立場來看,從因果的立場來看,法慧如來是性德的成就。現在這個成就要指導因地的性德怎麼發起,所以叫善男子。從果地來講,現在修學因地,與佛菩薩相應,就有個果地的佛來指導你。

佛威神力,是覺悟的因緣和合力。因地是他所要具備的因緣條件,你要能統籌、運作,它就會產生這種相應力。要和合,因緣你要具足,所以叫因緣和合之力。因緣和合之相,就是果地了。覺悟的因緣和合之相,就是佛境界。覺悟的因緣和合之力,是指因地修行者的助道資糧合匯起來的狀況。

是時諸佛,即與法慧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
第二是「意加」,是「冥被以益智」。菩薩的加持,是要我們有慈悲、有智慧、有辯才,自然就說法無礙了。

無礙智。
「初總,謂四無礙解智,是說法所依故」。此句是總,後九句是別說。佛有四無礙解智: 第一「義無礙智」,於諸法義,了了通達。義是義理,法是諸法,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這是法,一切法的義理你都能夠通達。第二「法無礙智」,「諸法名字,分別無滯」。 第三「詞無礙智」,辯說無礙,令各得解。 第四「樂說無礙智」。

無著智。
「於所說法,無住著故,即七辯中捷辯。須言即言,故無著也」。就是要無分別、無執著。

無斷智。
「無斷智,即無斷辯,謂相續連環,終無竭故」。
「空」是形容萬事萬物沒有實實在在永遠不變的一個主體性,一切一切都是隨著因緣而變化,隨著因緣而生起,隨著因緣而消滅,所以從體性上來看,一切是空性的。但是,因果現象又是宛然而有。所以,不著空,還要進一步的不著斷滅。

比如,一般人說人死了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這個叫做斷見。菩薩不能有斷見,也不能有常見。所謂常見,就是說人死了永遠變成人,男人永遠作男人,女人永遠作女人。但是佛法裡面不是這樣講,男人會變女人,女人也會變男人,從個性上、從生理上,隨時都會再變化的,而且在一生一死當中,隨著業力是不斷在變化。所以,「不常、不斷」那才是佛法。

無癡智。
就是「迅辯」,「明於事理,心無痴闇,言則迅疾,如懸河故」。無癡,是說沒有無明,沒有邪見。邪見是執常、執斷、執我、執我所的愚癡。

無異智。
是「應辯」,「應時應根,無差異故」。 一個問題確實有時節因緣,有根性不同。「異」,是變異、差別。真正佛法是說理想的世界就在現象的世界裡。也就是說,萬象是差別的,但是,我們不在萬象差別之外去尋找一個理想界,就從自己的心性上去改變。當我們內心沒有智慧,我們的心亂了,我們看到的這個世間就是亂了;當我們的心靜下來,國土淨了。從我們內心裡面去改變。這個叫做無異智。

無失智。
「無失者,即無錯謬辯,凡說契理,無差失故」。說法要上契如來所說之理。 菩薩一悟千悟,悟了以後就不失,這個智慧是永遠一得就永得。

無量智。「豐義味辯,名數事理,皆無量故」。眾生的心量有限,了解也是很有限。而菩薩的智慧是無限量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無勝智。
「即一切世間最上妙辯」。勝是無比的殊勝。此菩薩具「五德」。第一「甚深如雷」,他說話的音聲像雷響一樣。形容佛的音聲非常的美妙,讓你聽到非常悅耳。第二「清徹遠聞」,遍法界虛空界都聽到。第三「其聲哀雅,如迦陵頻伽」。第四「能令眾生,入心敬愛」,聽到說法的聲音起恭敬心、起愛慕的心。第五「其有聞者,歡喜無厭」,這種說法,真可以說說到究竟圓滿,聽不厭,一遍一遍聽不厭。「具斯五義,故云無勝」。

無懈智。
「無懈智,通策前所說七智, 無疲倦故」,無懈是精進不懈。懈,懈怠、懶惰、放逸。菩薩是積極的勇往邁進,不會覺得身心疲倦。一個有智慧的人,善於調理自己的身心,讓這個心時時刻刻都在自我的掌控當中,不會胡思亂想,對自己的身心,時時刻刻都掌握的清清楚楚,然後對事理判斷正正確確,用起心來都是恰到好處。

無奪智。
「無能制伏,令退屈故」。天魔外道不能把菩薩的智慧奪走。「無奪者,具前總別智慧」,前面的總是四無礙辯才,別就是前面所說的八種智慧。

菩薩要說法的時候,十方諸佛來加持這十種智慧。有這十種智慧,當然說起法來就能夠跟法相應了,就能夠契合佛心,不違三法印。

智慧不是外來的,是生命中本來就有的。只是我們沒有把它發展出來。樹長大,根幹枝葉花果就會具足。但如這顆樹一直維持著種子狀況,沒有成長起來,那根幹枝葉花果始終就沒有,看不到,其實種子裡都具足。現在只要因緣到了,它就展現出來。

何以故? 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法慧得此三昧,法合如是,得諸佛加。真理運行的軌跡,本來如此。由三昧力兌現出來。

是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
這是第三「身加,摩頂以增威」。右手,指正確、成長、增長、加持。修法中有這種瑞相出現,你應有所得,心地豁然開朗。法慧菩薩有十個智慧出現。

通常我們講左手代表智慧、理性,右手代表感情、行動,或者是一種力量,也就是付之於實踐。用右手是說,菩薩你學了這麼多的佛法,必須跟眾生來分享,必須要有所行動,所以是用右手來加持。

法慧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
法慧菩薩要講這部經的時候,他先入定以後,十方諸佛來隨喜讚嘆、加持。真正發心弘法,一定得佛兩種力量的加持。「一者語加」,佛以神力加持你的言說,這個言說就是前面講的無礙辯才。「二者意加,即智灌心頂」,比喻佛法裡頭最殊勝的大法,灌是傳授給你。「三者身加,即以右手摩身頂。右手者,法慧所說順理機故」。

十方諸佛各伸右手來摩法慧菩薩的頭頂,這個時候法慧菩薩「即從定起」,就出定了。出定以後就對著這些聽法眾說法。

菩薩起定,有四個意思: 一「三昧事訖故」,二「已得勝力故」,三「說時至故」,四「定無言說故」,定中沒有言說,但是定中可以 “以心傳心”。

佛子! 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
住,是安住。菩薩住處,是我們的心應安住在哪裡? 十住菩薩剛剛明心見性,一切都跟自性相應,自性是遍法界虛空界。菩薩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薩的心量時時刻刻跟一切眾生一起,菩薩關心的是一切眾生,全法界的生物,情與無情。

佛菩薩行處,是行業。行處是菩薩在十法界與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現什麼身,應該給什麼法讓他 覺悟就說什麼法,這屬於行業。

佛子! 菩薩住三世諸佛家。
法慧菩薩對聽法眾說,菩薩的心跟佛的心時時刻刻都是相應的,以佛的心為己心。佛家即是大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心,菩提心就是自性,菩提心就是佛菩薩的住處。三世是時間。時空相交叉,就變成一種立體的狀況,整體的狀況就出現。

彼菩薩住,我今當說。諸佛子! 菩薩住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
這是引證。「謂三世佛果,無不由此十住因成,如大王路,法爾常規,故同說也」。大王路,御道。這一條道路、這個方向、這個目標不能更改的。〈十住品〉是過去的佛也是這麼說,現在的佛也是這麼說,未來的佛也是說 ,讓我們怎麼樣安住這個心,才能跟佛心相應。

初住菩薩(發心住)就成佛,他菩提心發出來,這一發出來就永遠不會失掉。從這個以後逐漸向上提升,到灌頂住,菩提心圓滿。圓滿之後要行,這個地方是解。十信位是信,十住是解,十行位是行,十迴向是利他,是教化眾生。到十地信解行證大圓滿。

三世諸佛所說,就是真理,只有真理是恆立古今,遍虛空法界而不更替,十方三世同體性,是真理。正法就是講這個真理。

真理的存在是絕對的,進入真理的領域有無量的方便法。講方便法。方便法是在接引你方便。要你達到真理的目標,你要怎麼進去,他會用導引的方法,這時叫方便法。

何者為十? 所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去來現在,諸佛所說。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
三種發心: 因佛而發心、因法而發心、因不忍眾生苦而發心。見佛發心的十種難得法。

四、 十住品 正文解說
4.1 第一發心住
底下解說 發心住的菩薩是怎麼發心的?首先是見到世尊的形貌端嚴、色相圓滿,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者是見到佛陀的神足、聽聞菩薩受記、聽佛陀的教誡,或者是見到眾生受到種種苦難的逼迫,或者聽聞如來的廣大教法而發菩提心,發心希望我們也能像佛有十種力用。「一切智」是佛陀的智慧,叫「十力」,十種力用;當我們明心見性以後,從內心深處展現出來的十種力量。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 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

云何為菩薩發心住?
發心住者, 創依正智,發菩提心。以真方便發起十信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 不作邪見,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
如善財妙峰山上,信眼明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此是初發心住。

「先明發心之緣,後正明緣境發心」。「今初文列十緣。 義含四因,謂信、悲、智及種性」。第一是信,相信自己有種性,有佛的種子。

見佛世尊
這是總。「世尊」,就是「世」間最「尊」貴的人,是指佛。
這一句是包括釋迦牟尼佛全部的法運。說「謂佛功德,義兼法滅,或傳或護。因通悲智種性之因,發菩提心,求一切智」。無論是護法、是弘法,首先要知道機緣,佛法講契機、契理。所以眾生的根機非常重要。護法,法是經典。護僧,是要培養弘護人才。

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菩薩初初發心學佛的時候,就是見到佛菩薩的形相端嚴才發心的。這個著相是引進門的一個方便,是佛菩薩為了攝化眾生的一個方便。
初發心住的菩薩最初之所以會發心來信佛學佛,主要是看到世尊的 形貌端嚴,色相圓滿。

人所樂見。佛陀讓我們看起來是又尊敬又可愛而不會害怕,因為佛沒有瞋恨心,他現出來的相貌就是讓我們覺得溫文和雅。「溫良恭儉讓」,溫文和雅,如沐春風。而且,佛陀生生世世在利益眾生,跟眾生結了很多很多的善緣,所以色相圓滿,人所樂見。

難可值遇。我們要見到佛,要有很大很大的善根。初發心住的菩薩見到佛,不是僅僅見到他的相貌端嚴、色相圓滿,最重要是了解到佛陀的悲心具足,有大威力來攝化眾生。大威力從慈悲喜捨、從智慧而來。

或見神足、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

或見神足。「神足」,指神通。世間的知識就是神通的一種。世間的知識是第六意識,那佛陀打破了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意想分別,所產生更大的功能。我們沒有神足,是因我們的視覺、聽覺、內心,就是因為受到貪瞋痴的障礙,有「我、我所」,主觀的意識非常非常的濃厚,所以我們失去了神足。我們看到「神足」兩個字,要了解到為什麼我們沒有神足的原因,然後時時刻刻向內心去探索這一顆無價的珠寶─佛性、如來藏。

或聞記別,或聽教誡。
「記別」就是授記。佛陀來到這個世間,佛陀說我只教導各位一件事情,就是苦跟苦的止息。

或見眾生,受諸劇苦。見到眾生苦而來發心信佛學佛成佛。我們看到眾生之所以這麼多的苦,我們想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們來信佛學佛,發菩提心,發成佛的心,來跟佛一樣有大智慧有大悲心。斷除我執我見,自然我們內心的這顆無價之寶,就展現出它生命的光彩。

這是講到初發心的菩薩,是因為見到眾生的苦而發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等正覺。所以,眾生是讓我們成佛的增上緣。

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
或者是聽見佛陀開示廣大的佛法,所以發覺悟的心來求一切智(成佛的智慧)了。總結。緣佛發心,緣法發心,緣眾生苦發心,發心來求一切智。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
「正明緣境發心,前言求一切智,十種智力即一切智。如來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這是總說。

佛的十種殊勝智力、殊勝智慧、佛相莊嚴,緣十種法而來。這十種法,都是佛果地智慧。

第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謂「如來於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得受樂報,無有是處」,叫「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方向、方法都對了,是處;方向、方法錯了,非處。菩薩希望能得到一個智慧:是處非處智─知道修什麼方法得到什麼果,方法與過程都清清楚楚,是處;不正當的方法、不正確的方法,非處,他都能夠知道清清楚楚。

「是處」是指有道理的、可行的。「非處」就是不可能的、沒道理的、方向錯了、方法也錯了。所謂「是處」就是方向對、方法對了。方法錯,方向錯了,就叫做「非處」。發心、修行、證果的過程都是要清清楚楚,這種智慧我們稱為「是處非處智」。

第二「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謂「如來於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業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 對自己的身心有所助益,對別人的身心也是有所幫助,稱為善。對自己的身心、對別人的身心都有妨礙障礙的,就是惡。所以,善惡最重要就是動機,然後是行為。

第三「知諸根勝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
所以學佛,能夠生在佛同一個時代,能夠親近佛陀。你親近他,他對你知道得透徹,他給你講經說法非常契機,你一聽就開悟、就證果。

了解眾生的根器。「根」是指眾生的根性;一方面是指自己的根性,最重要是指眾生的根性。佛菩薩說法,一定要衡量眾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並不是要說很深很深的法才能感動眾生,而是適當的,他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適當的法才能夠讓眾生得到利益。

第四「知種種解智力」。謂「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
因為眾生的根性智慧、知識程度不同,他了解的程度也是千差萬別。同樣一句話,也許某人了解起來變成好的,那某某人了解起來,他認為是壞的。同樣一件事情,因為知識觀念、思想背景不同,了解起來是不同的。眾生因為思想背景、受的教育不同,風俗習慣不同,他所能了解、所能接受的是千差萬別。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就要有這種智慧,叫種種解差別智力。

第五「種種界差別智」。謂「如來於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界」就是界限。十法界有十法界的差別,物理世界、生理世界、心理世界不同,這些種種的差別,我們都要清清楚楚。這是種種界差別智。了解這種種差別,就是具有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轉變成為智慧。知識是了解它的差別,透過差別性進一步了解到他們的無差別性─空性,就轉變成智慧。

第六「一切至處道智」。謂「如來於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修什麼法,會得到什麼道。是佛道?是菩薩道?是天道?是聲聞道?還是緣覺道?是人道?還是畜生道?還是餓鬼道?地獄道?要來生得到人的身,最起碼就是持戒、守道德,不去傷害別人,持戒得人身。要升天的話,就布施、持戒、禪定,叫做升天業。那修阿羅漢的話,就是通達四聖諦,破我執我見。成佛成菩薩,當然就是六波羅蜜圓滿,福慧圓滿,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一切至處道智,也包括說怎麼樣去墮地獄、怎麼樣去墮畜生、怎麼樣去墮阿修羅,我們都要清清楚楚。

第七「諸禪解脫三昧智」,謂「如來於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 我們想轉凡成聖,斷煩惱了生死,離不開戒定慧,離不開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再修戒定慧,很自然的都可以成就了。禪的根本在戒。禪的目的是得到解脫。「依戒而生定,依定而生慧,依慧而得解脫」。

講到禪,最重要是說這個心能夠定下來。一顆散亂的心,對事理不能清楚,對情緒不能控制,對煩惱不能降服。然後,對事理不能清楚的時候,他不能洞見一切法的真相,所以會造成我們邪知邪見。
「女人動動嘴,男人跑斷腿」。「女人動動嘴」可以譬喻內心的妄念,然後我們就會跑斷腿,一天到晚就跟隨妄念,做妄念的奴隸。

要了解這個世間的真實相,一定要讓我們的心歸零,在最安靜最祥和的狀態下,我們去了解世間的真實相、本來面目,這個時候才不會出差錯。所以,禪定可以產生智慧,能夠去洞見世間的真實相。

透過禪定,能夠了解我們內心裡妄念是什麼樣子、它是怎麼來、怎麼生住異滅,我們可以一清二楚。禪定可以離欲、禪定能夠開智慧;無漏的智慧產生之後,我們生命的問題、輪迴的問題、煩惱的問題就解決了。
有智慧才能夠轉凡成聖,生命才真正的解脫自在。

第八『宿命無礙智』,「謂如來於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 命,如實遍知」。宿命是指過去的。宿命,最主要就是說我們修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能夠清楚知道我們個人的以及眾生的前生前世,這個宿命無礙智。

心靜下來,有禪定,就能了解我們 (包括自己和別人的) 過去生過去世的點點滴滴─宿命無礙智。禪定愈深,那麼十生、二十生、百生、千生你都可以清清楚楚。禪定不夠的話,最多只能了解一生二生。佛陀的宿命無礙智是了解眾生的無量生死的情形。

第九『天眼無礙智』。謂「如來證知天眼清淨,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善惡業緣,皆悉無礙」。主要是看未來;這個人現在有這種行為、有這種心念,他來生來世會投生哪一道、投胎在哪裏。這個叫天眼,沒有障礙。

第十「三世漏盡智」。
漏謂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漏盡」是煩惱已盡,脫離輪迴。證得漏盡智煩惱盡除、得解脫、威德具足的境界。若智生有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世自證知成就行,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還有,是名漏盡通。就是斷了三界一切的見惑、思惑的煩惱,不受三界生死,永遠脫離生死輪迴。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 解。不由他教故。
菩薩「欲求勝位,應自勸勵,亦勸他學」。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要圓成佛道。「列中有十,不出悲智,供佛為總,通財及法。」勸學,就是你要進步之前,要有的資糧道,勸學十法就是他的資糧道,他這個資糧道是他進入四住位的時候所要有的資糧位。

你的心念要如何地展開,就看你了,看你的心念要怎麼展開。心念,我們講身內真如還遍外。所以,外面境界要多大就看你心境有多大。

每一住都有兩段,「自分」,就是菩薩在這一住裡面他所學到的東西;「勝進」,他本分東西統統具足了,再加修,加修幫助他提升,從初住到二住。

第一「勤供養佛」。是總說。「行下九事,真供養故」。
供養佛,是培養我們的覺性。供佛是個相,它的體是覺性要增長。

第二「樂住生死」。「大悲為首故,智了其空,無所懼故」。
安住在世間,不是要享樂五欲七情。

第三「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住在這個世間,教導一切世間、一切眾生,斷除惡業。

第四「以勝妙法,常行教誨」,「即能導理教之法」。「勝妙法」對每個人不一樣,就像大夫用藥一樣,每一味藥都是勝妙法,但是要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否則藥到病死,這個藥是勝妙法。

第五「歎無上法」。「示果令欣,即教之所至」,「無上法」,無上正等正覺。

第六「學佛功德」。菩薩是「六度心」,菩薩從來不想自己,起心動念都是想別人,如何幫助別人破迷開悟,如何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這是菩薩心。

第七「生諸佛前,恆蒙攝受」。
「成德依緣,故生佛前」。佛前就是佛在世,佛後就是佛滅度了。要生在佛前,接受佛的教誨。
很多人,見佛聞法,不得佛菩薩攝受。不是佛不攝受,是你不能接納。恆蒙攝受,一定要覺醒。佛攝受覺醒者,攝受有心覺醒者。你開始在找尋人生怎樣才正確,佛一定攝受。

第八「方便演說寂靜三昧」。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是如來家業。入涅槃的境界,感受涅槃的氣氛,叫寂靜三昧。寂靜的境界,佛陀講的內在,內在世界的寧靜。

第九「讚歎遠離生死輪迴」。「寂必遠離生死輪迴」。 這是菩薩已有成就,是要引導眾人知道生死的苦。要把所學心得提出來,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第十「為苦眾生作歸依處」。兩個部分,合併進行。
一、一般生活中的苦難,那只是安慰。因那是社會現象,物理現象,沒有辦法扭轉它。道場在這個地方,要發揮安撫眾生的作用。
二、這一個了解到人生這種旅途,這樣的情況是不當的,這個時候要作一種突破,菩薩在這裡也要給這些眾生作歸依處。

何以故? 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
總結。華嚴經,是教導大心眾生。假如沒有大心眾生來接,這個法自然消失。這個世間有沒有這個法,不在於衣缽傳承,而在於心法相傳。看華嚴經,不依文解義,每一句都是綱要。華嚴經是從實際生活中來。你一定要透過行法去體會,才能體會佛法中的殊勝。

「何須學此,令得通別二種益故」,這是為了讓有緣的眾生得到兩種利益。「別,謂增勝廣大,皆希後位,亦令不退」。增勝廣大,就是慈悲增長,智慧殊勝。菩薩的悲跟智都往上提升,提升的目的是希望證得底下一個果位,向上提升就是二住菩薩。「通益,以解從內發,故不由他」。解是覺悟。心地清淨就覺悟,與外面不相干,所以故不由他。

要了生死,對生命中止於至善的目的,獲得這樣的境界,只有走佛教的路。佛教的殊勝,在於他對於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肯定。對法的認知,一定要弄清楚。透過修行,來完成我們的生命改造。

「即自開解」。「一者熏習成性,故能自解。由內性成故,不隨他人」,是自性裡頭圓滿成就的。佛法教人要開智慧,從內開智慧。智慧都是從內發的。那要薰習,所謂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聞乃約法,開悟約義,不必假人委曲指授,故不由他」。「二者了唯心故,不心外取法」;「三者由了性故,如性外一法亦無」。

4.2、 第二治地住
佛子! 云何為菩薩治地住? 此菩薩,於諸眾生,發十種心。何者為十? 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己心、師心、導師心。是為十。

云何為菩薩治地住?
第二住。「治地者,為利眾生,開擴心地。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清淨潔白故,以初發之妙心,練治心地,使悲智增明」。悲智增明,就是說自性的性德圓滿的現前,「煩惱輕、智慧長」,煩惱統統斷盡,淨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自性裡面的智慧就圓滿的現前,就是第二住菩薩所學習的功課圓滿,圓滿之後才能升到第三住。

地,心地,怎麼樣治理你的心地?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念的作用不被心王所左右,這叫在定中。心在正確的地方,然後就起這十個心。治地住菩薩把這個向我的心,轉向對眾生的平等普遍關懷、智慧悲心的關懷,自然這個我執會慢慢的淡下來。就是把關心自己、唯我中心,現在是以眾生為中心。

利益心。菩薩修的一切法門,是為了利益眾生,所做的一切功德都迴向給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
大悲心。是解除眾生的痛苦;悲就是拔苦。安樂心,讓眾生的心能夠安住下來,得到法喜。
安住心,讓眾生安住在大菩提心上。
憐愍心、攝受心,對那些智慧福德不夠、很苦惱的眾生,我們不能瞧不起他,要生憐憫心攝受心。
守護心、同己心,觀一切眾生如同自己,那麼你的心叫作佛心了。

師心,眾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種種的苦,眾生不斷的在演這些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人生的無常,所以眾生都是菩薩的老師。

導師心,把眾生當作我們的學生,我們是班導師,除了教他課業以外,傳道授業解惑以外,還要教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導他人品走向正道。
如果能夠安住在這十種心,以此做為基礎的時候,就必須修十個學分才能讓這個心不退。

佛子! 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 勸學,是在這十法中精進。所謂,誦習多聞、虛閒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何以故? 欲令菩薩,於諸眾生,增長大悲。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治地住菩薩,由二住提升到三住修行住,必須要修學這十法。治地菩薩它這個十法裡頭是後後勝於前前。總綱領是廣學多聞,目的是自利利他,自利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自利跟利他是一不是二。

一『誦習多聞』。「總求多聞,為二利行依」。
習,就你所讀誦的部分,下去練習,去實習的。多聞,多聽。讀誦大乘。華嚴經、涅槃經、法華經、楞嚴經、金剛經這些都是大乘經典,是發大心的經典、如何修行、如何證果、如何去利益眾生、了解眾生、關懷眾生的經典。多誦習這些經典,可以讓我們真正掌握了佛陀出世的本懷。

二『虛閑寂靜』。「聞已閑靜思修」。
誦習多聞是學,虛閑寂靜是習,把所學的東西都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上,他的境界才能提升。

三『近善知識』,「聞必依友」。
每一個人生命中的貴人就叫做善知識。在我們最困惑最困難的時候,拉我們一把的人,就叫做善知識。所以善知識分很多種,有些是勸你種福田做善事的善知識;有些告訴你怎麼樣發心發菩提心;有些告訴你修無量無邊的福德、積功累德,這是勸善的善知識;有些告訴你怎麼樣去講經說法,這也是善知識。所謂善知識,就是說它本身跟戒定慧相應了,有悲心,有證德,這種人我們稱為善知識。他的知見正了,他有悲心,他是依戒定慧聞思修而證悟的一個聖者。

四『發言和悅』。言語是禍福之門。
一個人經常發怒,怒衝髮冠,就容易禿頭。一個老是內心裏面有很苦惱的事情,最苦惱的心會往上衝,衝到頭頂百會穴,所以很容易禿頭。內心充滿了悲心,充滿了智慧,你動機是善的,所以講出來的話口氣聽起來就讓人家感動,叫做發言和悅。

五『語必知時』。「時」是時節因緣。
語必知時是包括時間、地點,還有根器。「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就是說我們講話的道理顯示出一個人的智慧、一個人生命的層次。

六『心無怯怖』,「不怖深法而不能受,不怯行法而不能行」。
佛法深,尤其是大乘,你要有勇猛心,要有精進心、真誠心來學習,不怕,可是你要有耐心,你要懂方法。指對法義很清楚,就是對人生中的這些情境,他非常守了解。如你很清楚,就不怕了,

了然於心。聞深不怖。聞廣不疑。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智仁勇三達德:「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者無敵」。心無怯怖,八風吹不動,最重要就是我們的得失毀譽,這些最讓我們牽掛的,然後就是生死煩惱輪迴這些事情。心無怯佈是包括了我們的得失毀譽、生死煩惱,這些都沒有怯怖。

七『了達於義』,「以思慧力,解達深義,非但多聞,於義不了」。「了」是明瞭,「達」是通達,對於佛所教給我們的典籍裡面的義理明瞭通達,才能做到如法修行。究竟義,人生中生命的真相,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你都很清楚。

了達於佛陀說法的真義何在。佛陀所說的法,千經萬論都離不開我們的身心,要掌握這個原則。佛陀說我說的法很簡單,就是苦跟苦的止息。離苦得樂。佛法的特色,就是對抽象的、生命的問題,能夠很具體的合理的解釋,然後又讓我們能夠很踏實的去實踐解決生命的問題,然後產生一個很大的安頓力量。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見到緣起如幻無常、性空無我,這種人就叫做具足出世間的正見。這種人他的生死已了,煩惱已斷,他會乘著大悲願來,參加這個生死輪迴的行列。但是他是清清楚楚,叫做同流不合污。

八『如法修行』,「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繫念思惟,如說修行,是大涅槃近因緣故」。
大涅槃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證得大般涅槃。它的條件,這就講你開悟的條件,
修行要弄清楚心理的正確運作的軌跡。《華嚴經》「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我們如佛陀所說的去修行,才能夠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六祖: 「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修行是就在這個世間當中,不被世間的萬象所迷惑,然後在芸芸眾生當中,我們能夠很清醒的去引導眾生走向善的光明的,這樣才是如法修行

九「遠離愚迷」。是智慧。
愚是因,迷是果,因為愚痴無知邪見,所造成的迷惑信仰,叫作愚迷。做一個佛陀的弟子,要遠離許許多多愚迷的行為。看風水、看地理、家裏擺個魚缸就會發財、門口挖個水池就會很有錢,學佛信佛的人不相信這一套。地理在心裡,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安住不動」,是禪定。不被外面境界所轉。
大智度論云: 「清淨心常一,則能見般若」。觀智通達契會真如。在於閑處,修攝其心, 安住不動,如須彌山。不要被境界風所動。「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何以故? 欲令菩薩,於諸眾生,增長大悲。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治地住菩薩,最重要就是要讓我們心胸開闊,對於一切眾生的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都能夠慢慢的去增長。所以這個就是要讓我們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讓心胸很開闊,對所有眾生平等普遍的、智慧的、理性的一種關懷。所以,一個最簡單降低我執的方法是把心去關心眾生。

上面講了初發心住的菩薩、第二地就是治地住。初發心住就是生命的一種定位問題,我們以成佛利益眾生為最高座標,追求佛陀十種智慧 (十力)。那治地菩薩就是要把心擴大,對一切眾生發十種心,那就必須修十種學分,讓這個心能夠安住,真正能夠利益眾生。

4.3、 第三修行住
佛子! 云何為菩薩修行住? 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觀一切法無常。觀一切法苦。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無我。觀一切法無作。觀一切法無味。觀一切法不如名。觀一切法無處所。觀一切法離分別。觀一切法無堅實。是為十。

云何為菩薩修行住?
第三修行住。「巧觀空有,增修正行故。令此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只有菩薩才有善巧方便,看到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他二邊不著,心地清淨。修行住,就是修無所得為方便,與空無我、無常、無願來相應,我們的悲心、願力才能成就。
如善財於海岸國,見善住比丘,除心境不明淨障,得菩薩無礙解脫門。能見一切眾生根器業行,死此生彼,悉皆明見。此是修行住。明得出纏,心自在故。

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這三住是「總修出世間心,破諸世間煩惱纏縛,一時頓成根本智慧」。這三住是《華嚴》修學的基礎。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你才能夠證得圓教初住菩薩這個位次,初住菩薩明心見性,見到不動智佛。

「先明自分,是護煩惱行,後明勝進,是護小乘行」。菩薩修行住,他自分是修十無常,這叫十無常觀,也叫十種行,觀一切法。護煩惱行,是護持你不生煩惱。

信佛學佛的人離不開三個層面,一個是我跟大自然界萬事萬物、有形無形的一切萬法,我跟萬法之間,我怎麼看待萬法、萬事萬物;第二個是我跟眾生,我跟眾生怎樣相處能夠雙贏,自己好別人也好,別人好自己也會好;第三個是我內心的問題,我的生命怎樣落實下來,我怎樣看待自己的身心。所以,一個是對自我身心的考察審核;一個是我跟眾生之間的相對應溝通是否能夠雙贏;一個是我面對的世界,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

山河大地、宇宙山川。所有萬事萬物,你只要說得出來的,這一切我們都用一個字代表,叫做「法」。講到「佛法」的時候,範圍就侷限在說成佛的法。單單一個「法」的時候,是代表一切一切,修行的方法也好,萬事萬物也好,都是一個法。
觀察一切法,萬事萬物、善法惡法、有形無形、抽象具體的,一切一切要去觀察它。

巧觀空有: 以十種行觀一切法。
一、「觀一切法無常」。謂此菩薩,但觀一切諸法,念念不停,剎那生滅。而未會得法身真常之理」。明心見性之候,自性裡頭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自性起作用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裡面現的相就是念念不停、剎那生滅,這是從體起用。

「命行不住,總名無常,此總句也」。命是我們的壽命,行是剎那不住。「然復有二,一者念念無常,二者一期無常。但觀一切諸法,念念不停,剎那生滅,而未會得法身真常之理,是名觀一切法無常」。一期生滅的現象,像我們人從生到老死,這是一期,一期無常。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生酬業」。永恆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從時間來觀察萬事萬物,一定有前因、後果,有時間的差別性。(時間是衡量 “變化” 的測量單位)。

二、「觀一切法苦」。
「謂此菩薩,觀五蘊諸法,有生有滅,皆能逼迫於人,而未證得涅槃之樂」。苦的因就是貪瞋痴慢疑。”因”要是沒有”緣”,不會變成果。緣是煩惱的習氣,惱、怒,怒是發脾氣,煩,煩惱,這些東西是緣。緣有內外,外面是五欲六塵的誘惑,誘惑一現前,你的煩惱起來了,把你的貪瞋痴慢勾引出來,那你就造業了。五蘊是色受想行識。

眾生跟無明相應的時候,法才會造成苦,「迷惑受苦」。沒有智慧,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會受苦。愚痴邪見,法就會造成我們身心的苦,如果我們有智慧,法就不會造成我們痛苦,法會幫助我們修道,幫助我們做功德。當我們去執著的時候,法就會造成我們身心的痛苦。我們當主角,我們愚癡無知、邪知邪見、執著了,法才會造成我們身心的痛苦。「愛生則苦生」。

三、「觀一切法空」。「謂此菩薩,觀一切法皆空,即能趣入無我之境」。空不是沒有,而是顯出一切法的永恆性不可得,常恆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空是依有而顯、依存在而顯示空。一切是空性,所以才能存在。因為空性,所以必須緣起的存在。所以,存在的一切都是被動存在,被種種的因緣逼迫它存在。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而且正在改變。這個萬事萬物的存在原理,叫空。「見空成聖」,悟到空的人、他就轉凡成聖了。

四、「觀一切法無我」。
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皆空,即能趣入無我之境,而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我即自在之義,謂如來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隨機示現,自在巧妙,經中謂如來常樂我淨之我」。無我,是佛門裡契入境界的第一個條件。一切法皆空,把我執放下。「未證得八自在之真我,是名觀一切法無我」。

證得自性,就是大乘教裡面常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這個境界就是入不二法門,得大自在!「謂如來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隨機示現自在巧妙,經中謂如來常樂我淨之我具此八義,故稱我德」。「蓋如來所證法身之體,遍一切處,全此之體,起於應用,故能一多自在」。「一切法無我」,「我」是自在、主宰,自在就是八自在。

這是從空間來觀察世間的萬事萬物。萬事萬物不是單一性的存在,而是複合性的。叫「一合相」,就是許許多多的條件排列組合有這麼一個現象。眾生相─眾多因緣和合產生的現象。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許許多多的條件不斷的排列組合、一種聚散的現象。

無我─從物理現象來看,存在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風種種條件排列組合,包括我們的心念、妄念都包括在裏面,呈現多彩多姿的一切、人生現象界的一切。所以,現象界的一切以智慧來觀察的時候,沒有單一性的、永恆性、不變性的一個什麼,我性不可得。

五、「觀一切法無作」。「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既念念無常,於是了知諸法無有造作之相,是名觀一切法無作」。「既念念無常,於是了知諸法無有造作之相」。

六、「觀一切法無味」。
「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既皆是苦,即無快樂之味,息諸貪愛之念」。法身、解脫、般若的理藏在自性裡頭,自性裡頭本自具足。有理,遇到緣它就現行,事就現出來。有八種法味,「法味者,謂諸法中之義味也」。也稱作法喜。「涅槃八味」是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淨、虛通、不動、快樂。也就是在一切法當中,你能夠體會到它的義味、義理。

七、「觀一切法不如名」。「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無有實體,但有假名」。
名詞也是大家約定成俗的。名是我們加上去的。但眾生被這個名迷惑了。一切的名都是假名。修行要在名上得解脫,因為一切名是假名,是空性的,不實在的。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傷害我們最大的也是語言、名相。

八、「觀 一切法無處所」。謂「此菩薩觀五蘊法中,一一推求我相了不可得,故彼五蘊之法亦無處所」。一切法無處所,它隨著因緣不斷的在變化。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在因因果果、因因緣緣的,在不斷變化的一個過程,永遠永遠沒有固定性的。這個不斷的變化的過程當中,讓我們去體會到,一切法的空性。

九、「觀 一切法離分別」。
「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了知即空,離諸虛妄分別取著之相」。
一切法本身它只是存在,不分別的。是凡人在分別。一切法,法爾如是,它本來如是,沒有什麼好和壞,是我們人強加於分別的。遠離我們的分別。

十、「觀 一切法無堅實」。謂「此菩薩觀一切諸法,既離分別,則知此之諸法悉皆虛妄而不堅實」。性是堅實的,相是虛妄的。因為那是無明習氣變現的。我們說空,一切法沒有一個堅固實實在在的一個體性。這是讓我們用十種方法來考察宇宙間的身心世界,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空」這個字。「空」,叫「空性」。

法因為是因緣和合的,所以它不會堅固。法雖然不堅固,但是你在行法中的意志力你一定要堅固。因為生命是永恆的,講這個生命不是色身的生命,是透過你這個色身表現出來的內在的那個生命是永恆的。生命的存在,生命的真相,諸法的實相,只有透過實踐你才有辦法獲得。

佛子! 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 ? 所謂,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何以故? 欲令菩薩,智慧明了,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後勝進中」,「是護小乘行,小乘不求種智,不欲廣知故」。種智,是一切種智,小乘人在三種智慧裡面,他只得到一切智,一切智是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知法總相。

十句裡面,前三句是「作佛事處。眾生是所度,法界是能度,世界是度眾生的處所」。「次四界是起見處」,次四界就是『地水火風』,在這裡面生分別,所以說「外道計大為諸法本」。「大」是四大。外道以為四大是一切法的根本。小乘以為是「諸色之因」,色就是物質現象,「又成身之體」,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造的,沒辦法離開地水火風。

心念,身內真如還遍外。所以,外面境界要多大就看你有多大心量。修行住菩薩對於法的認識,必須觀察十種不同的界別。界就是一種界限。比如說地、水、火、風,地界有地的作用,有它的形態,跟水界、火界、風界又不同。

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觀察就是審視思維。你要這樣去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這是總說,宏觀面來看的三個要素。

觀察眾生界: 所有的,一切和合的,眾緣和合的法,通通叫眾生。這是讓我們去觀察眾生界,讓我們學會謙卑。眾生界的存在是互相增長、互利互惠的。

觀察「法界」。「法」包括有形無形的、有色無色、抽象的具體的,生理的、物理的、心理的,這一切都是法。我們必須很認真的去瞭解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的形態、一切法的作用,它是怎麼樣生、怎麼住、怎麼滅。

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
法的體性是空的,但是它的形狀、相貌,你不能說它沒有。說「空」,是說它不能永恆存在,它隨時在變化。存在的一切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有因緣無。

觀察「世界」。世是指時間,界是指空間。我們講的「世界」,是說存在的一切一定有它的時間性、空間性。透過時空來觀察世界上的一切法。

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地」指堅硬的性質。火界是指溫度。風界是指動性。地水火風稱之為「四大」。存在的一切,我們看得到、觸摸得到的任何東西,它本身就具有地水火風四種特性。

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弟子們互相見面的時候,就問這兩句話:「眾生易度否?」「四大調和否?」這個地方講地水火風也是要去觀察,從觀察當中了解我們這個色身地水火風有沒有調得剛好,如果調得不好就會生病。

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叫三界。「三界是繫縛處,云何觀耶,一觀其相,委細而知,二觀其性,甚深平等」, 總觀無常是觀空,觀空不妨礙廣有知見,廣有知見是後得智,無所不知。「今示全性起修,則諸行無作,全修在性,則一念圓成」。

欲界,它的條件就是慾望、妄想。色界貪著受,著相。所以在禪定中你取相就是色界。無色界執著於想,你禪定中要破相,不為色蘊所羈束,可是你還在受想行識當中,這是在無色界裡。你弄得很清楚,那要出去,一放下就出去了;要進來提起來就進來了。

何以故。欲令菩薩。智慧明了。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修行住全部都是上求佛法,修行,從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無作,一直到正行的部分,全部都是指智正覺世間成就的部分。

然後結論告訴我們,具備這些資糧道,他一個一個去超越。修行的結構,要進入四住位,這三住位的十個觀察,就是它的必備條件。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華嚴經解說,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9 thoughts on “大方廣佛華嚴經 十住品第十五 真諦詳解 (一)

  1. 哇…,額手稱慶的一天!!師兄帶我們正式進入了園地中的「華園」,日後有緣來此園地的種子,一定會花開見佛悟無生!累生累世的因緣,何其有幸!

    印下來在回家車上看時,發現…怎麼一下子就到了?紙不是還温的嗎?哈哈!

    顏顏敬上

    • 顏顏師姐:

      多謝讚賞。此文也是為師姐而寫。望師姐能由此受益,建立基礎,進入華嚴之門。

      華嚴是眾經之母,經王之王。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師姐能看懂此品,是累世善根。古大德皆因閉關研讀華嚴,或一年,或三年,而悟道、証道,因而辯才無礙,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

      古來讀華嚴者少,正確詳細解說華嚴經者更少。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因之修行者,望而止步。信堅有鑑於此,整理解說此品,用以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修行者,研讀華嚴。

      信堅

  2. 謝謝師父!
    今天車上初讀此文,內心感動不已,當時即決意不能辜負恩師您一片苦心!!
    顏顏叩首…

  3. 信堅師兄

    要在日常生活中, 隨時隨地都能做到基本的入門要求,但現在為止,還是只有一個難字可以形容而已. 目前最多只能慶幸, 真的往這個方向, 每跨出去的一小步, 身心的變化都很大就是,很明顯的感覺得到.

    “你真能放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始入空界,你就入門了。”

    • 文德師兄:

      真高興師兄有緣閱讀此文,進入華嚴世界。凡事起頭難,主要是因為我們對它不熟悉。但只要向前跨出一步,路自然會顯現出來。就如老子所說: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積沙成塔,積水成河。

      師兄能每跨出去的一小步,身心都能起很大的變化,也能明顯的感覺得到,是個相當好的現象,是個起悟的跡相。歡迎師兄常來函討論。

      Ps: 信堅昨天看了 “挑戰不可能” 節目裡的的一個影片,挑戰一位盲人,她的耳朵,可以像蝙蝠、雷達一樣,利用聲波的反射,而能辨別方向,行動自如,也能辨別微細形狀,是個超功能,高分析度的雷達,她能 “眼耳互用” 自如,真不可思議。 信堅在此,向師兄鄭重介紹。請看 Youtube 影片: “挑戰不可能” 。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各有不同的功能德用。普通眾生,只知、只用每根的功能,但不知 六根可以互通、互用。其實,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六根互用。這是因為,六根的作用,都是源於一心,都是自性的作用。只須揀選一根,一門深入,回光返照,就可以解六結、破五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一真一切真。”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

      信堅

      • 信堅師兄

        六根互通, 這個我也早就信了, 因為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了, 雖然身邊還沒真的認識可以完全信任的朋友有這種能力.

        我現在只能察覺到六根互向影響 , 跟你的答案相同.
        “只須揀選一根,一門深入,回光返照,就可以解六結、破五陰”

        • 文德師兄:

          師兄所言極是。六根互用,人人本具,不一定要進入甚深禪定或者明心見性,才能獲得。如果仔細觀察,普通人日常生活裡的一切作用,其實都靠 “六根互通” 。但普通人,由於自幼養生習性,大都安於一根一用。

          這世上,能六根互用的,都是天生有缺陷,為了彌補缺陷,過正常生活,才被迫學習六根互用的。最有名的例子,是海倫 ·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 她一歲九個月時,因急性腦炎引致失明及失聰,連帶的也使她無法說話。但她在貴人的幫助教導下,學會說話,讀書識字。24歲就取得哈佛 (Harvard -Radcliffe College) 的文學士學位。到處演講,並以身教,造福盲人。

          現代人如著名物理學家 霍金 (Stephen Hawking) 也是一例。他21歲時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唯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因此, 人們不要站在已關閉的門前哭泣。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他會為人打開另一扇更明亮的窗子。

          信堅

  4. 信堅,文德兩位老師座下:
    看到兩位行者老師的對話,敬佩二師對法的深入及世間法的成就,尤其是您們一心研究生命及佛法不遺餘力地精進極為讚嘆,最近因個人也在管窺華嚴,故在網路有緣看到2位的對話,忽生一念,簡述於后:
    先自我介紹,敝姓黎,法號密治,今年66歲,曾在李炳南大德淨空法師祥雲法師等等座下聆聽學習佛法,現亦涉獵真言宗密教法門,對華嚴法華一乘法甚為景仰,因讚歎兩位對佛法的投入,不知是否有幸能拜見二位,請益其一,研討其二,若得俯允,密治甚幸!
    謹此敬頌

    道安
    密治 頓首

    • 密治師兄:

      歡迎大駕光臨信堅園地。信堅以此園地,廣結有緣,互相提攜,同登彼岸。師兄有緣在李炳南大德與淨空法師等前輩座下,聆聽正法,法緣難得,佛法造詣,應甚深厚。理該信堅找個適當機緣,造訪師兄,向師兄請教才是。

      可惜,信堅流浪異國五十多年,難得有機緣回台,即使回台,探望親友,也都是短期在南部鄉下。師兄似乎住在台北市,在佛堂裡相當活躍。

      同時,文德師兄,已一年多沒音訊了,不知他是否仍可連絡上。因此要相互研討、印證一乘經義及修証法門,不知師兄是否能先試試,在此園地提出問難,與大家共同研討。如果此路不通,再計議其他可行之法。(或師兄有其他建議?)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