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見性修証法門: 至誠之道 講解

一、前言
信堅將近三年前,此園地剛開張時,寫了一篇 “中庸第一章正解“。主要是闡說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近日繼寫易經繫辭傳及大學的真義解說,在此再介紹中庸的見性修証法門: 至誠之道。

中庸分上卷 (1-19) 及下卷 (20-33) ,不唯在思想及內容方面不同,文體也迴然有異。因此古德推定中庸上卷大約作於戰國初年,下卷則成於晚秦。中庸的下卷 (第20 – 33章),有很大篇幅講說 “至誠之道”,教導如何達到明心見性的修証法門。可見我們的古代先賢先聖,早在秦漢,佛教尚未傳入中國前,就已知如何修習佛道。此法門與禪宗及一乘佛法所說相近,所謂佛佛同道。但以中國固有文化思想解說成佛之道,是引導儒者、道家入佛道的最佳經典。
mid3   mid1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最高境界是「至誠」。中庸第20 至26章是中庸修証的中心重點,闡說中庸明心見性的修証法門: 至誠之道。教導吾人如何修『至誠心』。在世間法上,至誠心通常是比喻一個人的心地直爽沒有心機。有什麼就說什麼,毫不隱諱,也不會為了其他目的而說話拐彎抹角。在一乘佛法,至誠心是「心性質直、不諂曲、無有虛假。」維摩詰經云:【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直心是菩提心之體。道場是指能讓眾生修行無量劫成就佛道的場所。

至誠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體,真如本性,常住真心,菩提心體。因此至誠之道,就是成佛之道,明心見性的法門。“菩提”( Bodhi) 是覺悟、開悟的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二、中庸見性修証法門: 至誠之道 講解

2.1 第20章: 誠者天之道也。
誠者 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2.1.1 誠者 天之道也。 誠:真誠,誠心無妄。從容:出乎自然而不勉強。固執:抱持方向,永不改變。誠之:使之誠,是自己做到誠。

,是人性本具,天生本能,是聖人的德能,大道真理;能夠持『誠』的人是修人道已達至圓滿的境界。有至誠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夠符合至誠之德,不用刻意去思索,就能符合至誠之道。一舉一動,舒緩不迫,符合中庸之道。這是聖人無為、無住的境地。誠的修法是專一來的,用擇善而固執,一念專精到達了極致,豁然而開悟,自然徹證本性。誠則靈,這是誠的境界。

“誠”就是禪定的境界。專一、專誠、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妄想的境界。誠的境界,一點不要勉強的。這個清淨很自然就到了。“不思而得”是般若智慧。很從容,不緊張。要從容中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這就是禪宗所謂講開悟見道,達到了天人合一境界。

2.1.2 誠之者,人之道也。因為人類之本性降生以後,被氣稟所拘,物慾所蔽,使清淨光明的本性蒙塵,欲恢復光明的本性,必以誠為原動力,努力求道、修道、行道,以復其本真,此人生當然之道也。

2.1.3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此段闡明聖人修行的方法是以誠為修持原則,處事不勉強,自自然然安而行之,不用心思巧奪,很從容的符合道理來待人處事。真神通是諸佛菩薩、大阿羅漢明心見性之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是大智慧的成就。

2.1.4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也。
要達到誠的境界、得道的境界,開始第一步,是擇善而固執之。
擇善即是擇取最完善、最美好、最圓滿的,然後堅定不移,有始有終的堅守到最後一秒鐘,矢志不渝,這即是誠的功夫。抓住了、入了深定了以後,就是禪宗所謂講大徹大悟 —豁然,豁然開朗,不勉而得、不思而中了。

2.1.5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
這是達到內聖的五個修行次第。也就是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所說的 “由聞思修,入三摩地” 法門。這五種功夫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就是須要廣博的去學習各種知識,詳細的問明白各種疑惑,慎重的思考,再明白的分辨之,然後再確確實實的信受奉行。

博學乃是多聞多見,知識淵博,以增智慧;審問乃是師友之間互相審察問答,反復研究道理,以明真理;慎思者乃謹慎思考,仔細參究,以達徹底明白,不留疑惑;參究以後還要明辨是非、善惡,真正瞭解事實真相,確定了真理;最後還要依叫奉行,無有間斷,才能夠達到至誠的境界: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華嚴經云: 但以多聞,不能入如來法。如為人設美饌,自餓不能食;善與人藥,自疾不能救;數他寶,自無半文分;亦如生於王宫,而受凍餒;聾者奏音樂,悦他而不自聞;盲人繢象,示他而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2.1.6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除非不學,既然學了,不學會絕不停止;不問便罷,既然問了,不到完全明白,絕不中止;除了不去思索,既然思索了,不思索出心得來,絕不罷休;除了不分辨,既然分辨了,不得到是非對錯,絕不歇手。除非不去做,既然做了,不做出結果來,決不放棄。
人的聰明才智都各不一樣,別人學一次就會了,我學一次不會,我就學一百遍;別人學十次就會了,我學十次還不會,我就學它千次,如果能夠這樣做,雖然是很愚笨的人,也會變成聰明;雖然是很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很堅毅剛強。

博學之道: 不學則已,要學道,就要立定目標,一定要達到目的,不可半途而廢。除非不學習, 學習了還不能領會,那是自己知識不夠。既然學就要把它學通,學了不通不放手,不要把它停掉。

審問之道: 除非不追問, 追問了還不能了解, 一定不不罷休; 就是要研究,要審問。問之而不知道、還不徹底,不要擺下,要繼續努力地研究。

慎思之道: 有些問題多去想想就會通了。想不通,要把它研究通,不通不放手。

明辯之道: 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
篤行之道: 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真去修行,沒有做不到的事。聖人、佛都是人做的,只要你努力去修與學,一定做到的。

2.1.7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不要看自己笨,不要有自卑感。別人學一下、想一下就懂,我承認笨,我來一百下。人家一分鐘懂,我一百分鐘總把它弄懂。有些人也笨一點,十下、十分鐘才懂,我來一千分鐘總會懂吧!不要自餒,不要自卑,不斷地努力、學習,總會成功。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如果懂了這個道理,縱然是最笨的人,最後也可成為最高明的聖人。縱然是最沒有出息、柔弱的人,最後也可成為強人。

不斷地努力,內聖之道修養到誠,是根本。外用的學問、才能,任何一種才能,不管你學哲學、科學、做生意、做官,四個原則、五個步驟不能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不能變動,這是外用。有內聖之道,又有外用之學,可以成佛,為聖人。

或許我們沒有人家的聰明才智,理解領悟的能力也不如人。不夠,沒有關係,人家學一次可以成功,我學它個一百次,我也能夠學會的;人家必須學個十次才懂得的,我就學它一千次。如果我們能夠抱著這種精神、方法來學習,雖然是笨了些,也能夠變成聰明起來;雖然是原本軟弱的人,也會因不斷的學習而自立自強起來。

2.2 第21章 自誠明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內聖外王的功夫,其原動力在於誠。由真誠無妄的心,明白道的真理,使自性恢復光明,這就是自然天生的聖哲。從明白道理以後再去涵養誠心,這是人為教化的賢者。所以真誠無妄的人,必能明白真理,明白真理的人,必能真誠無妄,一心向道。

聖人的德行,是在『誠於良知』而自然明白真理,這叫做『自然天性』。賢人則是首先明白了真理,之後實實在在歸於至誠,這叫做人為的教化。一個人若有誠心,自然就會明白真理;明白真理自然就能夠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的中心是明、誠。明誠要證悟。自誠明者,性覺必明,由漸修而到頓悟,明心見性,此則但有性德,而無修德。直須以始覺合本覺,自明而誠。由頓悟,悟後起修,則修德圓滿,乃為修道之教。

實際上,修與悟,功夫與智慧,是一不是二。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功夫到了,智慧自然開;智慧開了,功夫一定到。

自誠明,謂之性:即由誠心而明理,是出於天性。誠即真誠無妄,這是聖人的境界。
自明誠,謂之教:即由明理而後涵養誠心的謂之教。修辦道者,受明師指點本性以後,再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受教後都能明善而後涵養誠心,擇善而固執,此賢人也。

誠則明矣:誠與明是進德修業者必備的要件,能天生而誠者,即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明德而後親民,渡世利民,自覺而後覺他。這即是聖賢仙佛。

明則誠矣:即先明理而後誠心修辦,先說以小乘法,而後再演大乘法,經過一番寒徹骨的經歷考驗後,自能真誠努力上進,可得梅花撲鼻香的收穫。

可知誠與明,是修辦道的明燈,最內聖外王的原動力,明心見性的橋樑,更是步入聖賢仙佛的路徑。

2.3 第22章 至誠可參天地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本章是說明至誠之道,能夠盡性的全部功效。首言至誠能發揮天生的本性,進而逐層指出盡人、盡物,參贊天地萬物的天人一的體道理。

2.3.1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只有天下至誠的人,因為沒有人欲之私,才能夠德無不實,充分發揮本性的德能。故無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

唯有至誠的人,才能夠徹底明白自己的本性。性本清靜光明,純善無惡,因為墮落後天,流浪日久,復被物慾所蔽,情慾所染,故失去原有的光明。盡性者,即格物致知,克己復禮,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履行五步功夫,這都是盡性之道。

2.3.2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教人盡性,先盡己性,己性盡已,不難教他人盡性。惟有自度,才能度人。物,萬物也,即六道眾生也。六道眾生皆有佛性。故盡人之性畢,才能盡物之性。

如果能夠窮理盡知自己的本性,才有辦法來度化他人,而能夠使眾人也盡到本性。如果能夠度化他人,盡眾人的本性,就能夠瞭解萬物的本性,因為萬物皆備於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因此能一理通,萬理徹,故盡萬物的本性。

修禪定,由定生慧,以智慧恢復至誠心,才能盡其性。己性、人性統統了解了,宇宙萬有的物理之性,也都清楚,就明心見性了。人悟道修性到此境界,就是陰符經所說的“宇宙在手,萬化由心”,整個的宇宙把握在自己手裡。不但個人的生命,宇宙的生命、一切的變化、造化,宇宙的整個的造化,操縱在自己的念頭中,操縱在自己的心靈中。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乃可謂盡。盡人之性,是自我“內明”學養的一段功夫。進而必須達到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的 “外用”之功。達到格物致知,內聖外王的境界。至此就可以贊助天地間萬物的變化與生長,因此而能與天地,並列三才,達本還源,永垂不朽。

從自誠明、明誠,覺性、證得菩提、自覺覺他。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功德圓滿,福德也圓滿,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所謂如來,不生不滅,與天地長存。

2.4 第23章 曲能有誠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這一章相對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說的是天生至誠的聖人,這一章說的是比聖人次一等的賢人。聖人是“自誠明”,天生就真誠的人,賢人則是“自明誠”,通過後天修行明白道理後,也能成為明理而達至誠。

2.4.1其次致曲。曲能有誠。
不能直接明誠、不能頓悟,那麼先做些養生的功夫。做了幾十年,也可悟道。這就是“致曲”的方法,多走一點冤枉路,最後也能到達誠的境界。只要努力奮鬥,曲徑通幽,條條道路通羅馬,最終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只要以致曲的功夫,漸次擴充其德,以至誠的心,擇善固執,及其造極,內能變化氣質,外能化育萬物,以達盡人合天的境界。

2.4.2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比聖人次一等的賢人,雖然沒有至高無上的德業,但是只要用心細微的發揮他的德性,使自性發出無限的光輝,久了以後,必能明理而誠心。內心誠懇,就能而形之於外,形之於外的德業日彰,就會顯著的使別人看得到,就顯著的使本性更加光明,本性光明,就會感動周遭的人,週遭的人受到感動,就會改變不良的惡習,改變不良的惡習以後,地方就化成善良的風俗了,因此唯有天下最至誠的人,才能做到感化人民,化育萬物,與天地並列為三才。

2.5 第24章 至誠之道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這章是証明本性可以通達天地萬物而為一體 (天人合一),就能通神明的道理。

2.5.1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回歸道的本體,清靜無染,純善無惡,本性圓明,天理就能流通。萬物皆備於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因此能一理通,萬理徹,就會有感應,能先知先覺,無事不曉,吉凶禍福可以預知。

真正神通是一念至誠。至誠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天地間任何事情有預兆的。真的到達了至誠的境界,不需要算命看相、卜卦,就可前知,這是般若智慧。

2.5.2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禎祥:吉祥的預兆。妖孽;不祥的凶兆,如妖怪,奸妄貪殘,不良習俗等。蓍龜:蓍:卜筮用的蓍草。龜:卜卦用的龜殼。動乎四體;人事的吉凶禍福表現在人的四肢動作威儀上。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人的起心動念存在心裏面,是以理相通,以氣相應,故顯在四肢的行動上。善:吉祥、福報。不善:凶災、患禍。神:變化莫測的神仙。

人能達到至誠的境界,就可以預知事物未來的發展趨勢。國家將要興盛,就一定會有吉祥的徵兆出現;國家將要滅亡,就一定會有妖孽出現。國家如此,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如此。這種禎祥、這種妖孽,也可以通過蓍龜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四體表現出來。通過這種方法,人的禍或者福將要發生的時候,善,也就是好的情況,一定能夠預先知道;不善,也就是壞的情況,也一定能夠預先知道。所以說人能達到至誠的境界,就如同神明一樣,可以神而明之,可以先知先覺。心誠則靈。

易經曰:寂然不動,感而逐通。四十二章經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佛經曰:「深入禪定,見十方佛」。以上都說:至誠、守靜,制心於玄關一點上,都可以感應吉凶禍福,以及高深莫測的神通力。

2.6 第26章 至誠無息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只有至誠的人,才能長遠無窮的修持,以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的聖域賢關境界。首段言至誠的人,德業才能修持至博厚、高明、悠久無疆。第二段闡明天地的道理,因為有誠主宰其中,所以能化育萬物,深不可測。

2.6.1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至誠的人,時常把住本性,精進不懈。無論獨善其身,或是兼善天下,都沒有止息的時候。因為永遠不休息來篤行至誠之道,自然就會持久永存。真正內養到至誠的境界,就達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它沒有停止的時候,它是永恆的,超越了時間、空間。

所以至誠的人,是時刻不間斷的存誠恆修,沒有間斷,誠心能夠長久永存。禪定深入後,一切效果就會顯現出來,氣質的變化、身心的轉變,自然就能夠徵驗於外。如果誠心能夠顯著的徵驗於外,就能長遠無窮的修持,德業繼續累積,便能積得廣大而深厚,德業一旦廣大深厚,自然高潔光明,充塞於天地之間。效果出來以後,就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

2.6.2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達到專一至誠的境界以後身心的變化。所謂修道人講證果,是智慧成就。這個時候,他身心起了變化,起了變化效果出來了—博厚。所以博厚,做人做事方面,修養高了,胸襟擴大了,德性優厚了。所以“載物”,他像大地一樣,厚道而載物,裝載一切、生長萬物。那麼這是一個階段。到達博厚以後,自然到達“高明”,就是大智慧的成就,就非常高明。崇高、遠大、明照一切。高明就能覆育萬物,照見萬物。我們修養境界由至誠道理到達博厚而高明,其胸襟、身心的轉變,就同天地的境界是一樣的。那麼,胸襟、身心,生理、身體同心理到達至誠,修養到這個境界,自然悠久。能夠成就萬物。

2.6.3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彊。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廣博深厚之德,可以與地相配,高大光明的道體涵養可以與天相配,得到悠遠與長久的境界是沒有時間與空間界限的。到了這個地步,就不用自己有所顯露,也會自然彰明,不用自己有所動作,自然也會變化,不必有什麼作為,自然也會成功。

地因為博厚才能載負萬物,天因為高潔光明,所以能夠涵容一切。又天地能夠悠久的運行不息,以化萬物,修辦道者,法天則地,以不可思量廣大的德行,以及高深光明的本性,來普度眾生,利世益民,功愿成就,也能像天地一般的博厚與高明。

如此者即指修辦道達到了博厚、高明、悠久的境界。所有至誠的功德,不用刻意去表現,就會自然而然彰顯出來,不用刻意有人為的舉動,就能感化群生,不須要有人為的造作,自然成己成物,自然而然地改變社會人心。人若是能行至誠之道,心就安然自在順應無為之道,達到成功的境界。這是見性者的境界。不離本座而能應化全法界。就能智慧通達,不出戶,知天下。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2.6.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所以天地間的道理,可以很簡單的用一個『誠』字,就可盡包含一切的道理。此處的『一』即是一己至誠之心。因為造物者沒有二心,所以化育萬物也就至深至妙不可測量。天地間的道理,就是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

致曲之人。至誠到極處。內證誠之本體。外得誠之大用。則全體即用。全用即體。至誠之理,全體即具大用。人證之而內外一如,而體用不二。為物不貳。即是體。生物不測。即是用。由攬全體。故具全用。

“不貳”,不二就是一。真正至誠是不二法門。一念專一、一念不生處,才是至誠。到了這個境界,就達到變化莫測,智慧神通的境界,見性成佛了。

2.7 第32章 至誠能經綸天下之大經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本章首段說明最誠心的人,才能成就三大事功。第二段指出三大事功實施的具體要領,第三段闡明只有聰明睿智,明心見性的人,才能達於至德凝至道的境界。

2.7.1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經綸:有條不紊的把人倫治好。就是制定人倫大道,令天下之人遵行。大經:指綱常、倫理、九經。大本:人道人性的根本。化育:天地萬物的生長與化育。

大經、大本、知天地的化育,只有至誠的人才能做到。他是用真實誠懇仁慈的心,來經綸天下的倫常,以深靜清遠的涵養,來為己立達人的大本,以及如天地一般廣大的胸襟,以參贊天地間的化育。知悉天地萬象遷化、蘊育不息的道理。能夠如此鑑察宇宙森羅萬象,徹悟無情說法的精微道理,只有靠著自己至誠的心努力不懈怠才方能達於究境之地,豈有是單單依靠他力法門就會有所成就的呢?

“立天下之大本”,就是明心見性。“夫焉有所倚?”一念一至誠,至誠就是一正念、一定就成功了。所以說沒有依靠、也沒有偏差,絕無偏差之處,就成正念。“知天下之化育”,至誠之道,你修養到了、功夫到了,才曉得宇宙間那個生命的力量,生生不已、化生萬物、生育萬物,所以生命自己可以把握。

知天地之化育: 至誠如神,以至誠之心來立己達人,人心與天心契合,人心與天心既然合而為一,就是歸於道,歸於道故能知道天地的變化,萬物的生育。

2.7.2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肫肫其仁:以誠懇仁慈的心來經綸天下之大經。淵淵其淵:以深靜清遠的涵養,為立己治人的大本。浩浩其天:以廣大的胸襟,知天地的化育。“淵淵其淵”,他的智慧、胸襟深遠,像泉水一樣不斷的。“浩浩其天”,這個胸襟啊,偉大得像虛空、天地一樣。所以,道成功了,仁厚、深遠、偉大,自然達到這個境界。
見性之人,至誠至懇的態度,是他仁心的表現;心境的深靜清遠,就像靜潭深淵的水一樣;心胸廣大,就如蒼天一般,虛空能容。如果不是能夠時時充實著自己聰明聖知,而通達天德境界的人,有誰能夠徹悟出中庸的道理呢?

2.7.3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要經綸大經、立大本、知化育,不是有聖人的智慧,明心見性的人,是無法知道的。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修心養性, 四書五經, 禪修, 道德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3 thoughts on “中庸見性修証法門: 至誠之道 講解

  1. 南無阿彌陀佛!
    老師之講解,後學很歡喜。請問這篇《中庸》至誠之道,後學可以轉貼到Facebook中嗎?感謝老師!

    • 多謝有緣參觀信堅園地,也真高興你喜歡這篇文章。靈性論說,主要在於利益眾生,因此歡迎轉貼,廣為流傳。

      信堅

  2. 真有道理!
    「至誠」,是人人與生俱來之寶,自然、天真、無為,作用卻不可思議!
    顏顏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