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要義及如何利用《金剛經》修行

一、前言
因今日 KC師兄提問,信堅利用此機緣,張貼此文,供有緣作參考,用以拋磚引玉,歡迎批評指教。金剛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大乘經典,但如何了解其內含真義,依教奉行,仍是修行者的一大考驗。絕大多數法師講解金剛經,以俗諦或真諦,大都依文解義。相當少的講師教導,如何依經文來修行,解說依教奉行所証的境界,以及講解如何再由此提升至佛境界的法門。

dia2 dia3

講解或看經典,有兩種不同的途徑: 一種是未開悟或只有解悟的講師或修行人,依五時說法的順序,由下乘向上乘解說。這是一般法師講經的方法。因此解說此經時,用到前期的很多小乘佛教的術語,這是讀經、解經的一大障礙。同時,也失掉宏觀,至此境界為止,不能向上一著。

另一種途徑,是已解悟及証悟的法師或修行人,先修定生慧,然後以智慧為前導,大開圓解,信解行證一乘佛法後,再回頭來看、來解說金剛經。這種由上乘向下乘的解說,先講宏觀修行成佛之道,然後再講此經所教導及此經所說,在宏觀中所處的階層。最後再以一乘義,講解經文內容及經文所說境界。講經以自己所証悟的語言、文字講解,不用心意識,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是上等、正確的講經方法。這是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的教法。(去掉了小乘與大乘的大部份術語,以一乘佛法解說。) ,為上根人說。

讀頌《金剛經》,除了要懂得經義外,還要將經上所說的修行方法,與所應悟的境界相配合,才是正解。就是說,不只要懂得名相及經義,還要能從經文及名相瞭解後,知道如何加以實踐。有時候光懂得名相,還不能真正的了解《金剛經》,您要能從修証上、心地上、逆境中、證量上去印証《金剛經》所說的道理。這就華嚴經所說的 “信、解、行、證” 修行證道四大步驟。

此文是信堅參看張玄祥居士,花了六年多時間,在法爾禪修中心講解的 “如何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從約三千頁,將之濃縮至約二十頁。信堅在此,盡量以自己的語言文字,淺顯解說,此文只是粗略草稿,可作為觀看張玄祥居士全部講說的導論。

二、金剛經與大般若經的要義
解說《金剛經》,當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起。《大般若經》共有六百卷,《金剛經》是第五七七卷。《大般若經》是講如何修証般若智慧,智如目,行如足,修行者要以般若智慧,才能度到彼岸。

《金剛經》全名叫《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因般若智慧有如金剛鑽石一樣堅硬明利,故能斷一切修行人在修行中所現起的業障、積習。《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教導如何以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度過、超越一切修行上的境界。

《金剛經》在五時判教中,是屬般若期 (相當於大學課程)。世尊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終無說一字。世尊所說法,是方便之說,從小學生、初中、高中、大學方便教導,不講並不知道佛法過程是如何修成,不用一些語言文字不能說明讓初機者了解,故乃行方便之說。《金剛經》說:不要說佛有所說法,不要有這種觀念,何以故?若說世尊有所說法,即為謗佛。真正的佛法修行,不離一心,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一乘佛法只有用心去體證,證後離一切相,不即不離,故不必言說。有所說也是權宜設施而說。

世尊在世時,依眾生根機不同,五時說法: 華嚴期、阿含期、方等期、般若期、法華涅槃期。對小學生、初中生,先從外境諸緣斷掉,再來修內心不執著外境。初期都是教一些基本的法門,是屬於「阿含期」。「方等期」是修小乘禪觀,快要跨入大乘的根機,本期間大部分所說都是屬於大乘的佛法了。高中的佛法有境界、也有所執著,譬如世間禪的四禪八定、八背捨、九次第定、十遍處等,這些都是修行過程之間會出現的禪修境界。

有以上的禪定修證,若不向此等行者說明心量的空、無相,不能去執取一切境,此等行者就會執取其境而住於色界、無色界等天界的果報中,終究未能得解脫三界之境。因此到大學時,是屬「般若期」,要把這些修證境界體悟後超越或推翻掉,修行過程之間所修證到的,一到「般若期」都要把它化空、不執著,以般若智觀一切境,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到最後導引大眾入「法華期」,此期所講的經典是屬於研究所課程了。華嚴期是相當於拿到博士學位後(明心見性)後,教導如何斷除無始無明習氣,以達究竟果位的法門。

啟示: 如果有一天你開悟了,開始講經說法,大概也是依佛祖這種講經說法過程。不要光看世尊教化過程的這五個時期,要把它歸納到以後您自己有成就時的縮影,你大概也會走這一條路。不過以今日科技,可以像信堅園地一樣,用網路道場,同時開小學至研究生的課程。讀者依自己修行層次選修。

三、般若期所教導的修行法門
佛在般若期,前後共二十二年,講說《大般若經》。《般若經》六百卷。聞經對象,都是大乘根基成熟的菩薩及菩薩摩訶薩,在方等期間熏習很多大乘經典的小乘行者,由小向大後,堪受大乘法者,均能參與般若期經典的教化。到般若後期,講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除說給菩薩摩訶薩等聽外,還教導一些初發心、已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使他們以金剛經去除業障、魔障,斷心中煩惱障等。

般若者,去妄歸真、離空入有、空有不二等真智,以無上智慧來體證實相真空妙理,再進而入空有不著的實相般若智中,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般若期講的是出世間的智慧,講說” 空、無相、無願 ” 三般若。《大般若經》裡的名相,從四禪八定以後,就是講”空、無相、無願”這三般若的解脫門,這是大小乘的一個分水嶺。

空三昧,是與苦諦之 空、無我 二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觀諸法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虛妄不實的。

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

無願三昧(無作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又道諦之道、如、行、出 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一個開悟行者,由定開慧,就能依本具般若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此一通百通,一門通,一切門通。釋迦牟尼佛告誡我們,一個修行人,還沒有見性前,不要急著花大量時間去雜學世間知識與技藝,因為還沒有達到菩薩的境界,學了會算命、觀五行、排八卦、懂草藥、懂中醫藥,會因此而讓你迷失在那裡面。見性之後,一以貫之,再去學世間知識、技藝,不但能一通百通,還能對它們有深廣、正確的認識。憨山大師就是一例,他見性後,再回頭解說中庸、道德經等,都有深入、獨到的見解。

覺性是空真如體,是一個覺知心,可以了知一切因緣;當行者證到空以後要離空入有,這是第二階段。第一步是先去妄歸真,歸真的第一步驟是要否定一切相,才能回到空體;證到空以後要離空,要再回凡、回有,再接納外在一切的因緣事實。雖然外在的因緣,包括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但是你要承認它,是因緣撮合在一起成就一切法相,所以又回過來有相之中。這個時候因為你已經了解了,世間一切相都是假合、因緣合和,因為你悟到空了,能不受它左右了,不受它的左右就可以生活在一切有相之間。這是進入第二層次了,空、有不二的境界。能夠空、有不二,就能很自在的調理自己的因緣,也可以幫眾生解決一些什麼因緣,你雖然跟不清淨的眾生在一起,但是心地裡面也很自在,在般若期裡面,就是在訓練你得到這些大般若智慧。修行上進入空、有不執著的實相般若智中,任何境界都不黏而能自在通過,即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般若波羅蜜多的行相,離不開「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這個觀念,以此修證就可以證到「空有不二」的境界,這就是《般若經》的重要境界。般若波羅蜜多是能知能離,能做能離,能證能離,最後達到「不即不離」,以「無所有、不可得」的法門來修行,因自性本淨,諸法無住,這種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學一法,即能通達一切法,這就是般若波羅蜜法。菩薩雖處世間,對世法能不染,一切法不落兩邊。

經云: 若能觀法無所有、不可得,是為般若波羅蜜多。不執著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就是有所覺知,但是不去相應。

已經有大乘的根機,才能用般若的智慧來擺脱一切境緣。執一切境,非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為般若波羅蜜。」要得菩薩道解脫者,都應該要修般若波羅蜜,不要去執著你修行過程之間的一切境界。我們在修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就是要審慎觀察,對一切境界抱著無所有、不可得的心態,這樣子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對一切有相、無相,都要以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的觀念來看破它,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智慧。

法界、法性、法相、法住等等如來法,能證能捨。
「法界」是指一切法安住的現相法界,十方虛空所有世界及其眾生都是屬於法界。法界的「法」是代表一切,只要存在有相物質的就是一個法界,這個法界是依空而來的,也要有因緣才生起。

「法性」是一切法都有它的特性。一切法都有它的特性或自性等真如,你要了解它。要生起諸法之間,都是從空性而起法,空相因應一切因緣,要產生法相的時候,就有一個法性現起,法性成立的時候,才能產生法相,法的生起過程就是這樣產生了。

「法相」就是一個法的相分,有千萬億個相分,就變成有千萬億個法相。

有境界但是不能去執著它,你才能一關過一關的,回到你本來的菩提自性,《大般若經》是在講這樣的,如果是現起了法界、法性、法相,你沒有定,很容易去執著它,所以要有定,不管是看到好的、不好的形相、境界,都不能夠動心,這要有定力,是謂法定。

四、真能行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
一切法不落兩邊,觀無所有、不可得。空也不執著、有也不執著,兩邊不執著。菩薩摩訶薩要能知、能離諸法。一切法皆空、無所有、不可得。

菩薩摩訶薩真正能夠做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是能夠知道每一種修行的境界、方法與所得到的現象,都能夠了解。了解了以後就不執著它,所以能知、能離一切法,這就是大菩薩的一種知見。

我們在觀人生、或者觀修行的境界、觀內心的現象、與內心的外在世界、或者是你在禪修之間所現的一切境界現象,等等一切的法,都能如實的知、也能如實的離一切法,這樣也就是真正的在行般若波羅蜜多了。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若是你能夠讀誦《金剛經》,或者是能夠為別人講者,你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四句偈是:「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偈」。

空身:空掉你的色身,去掉我相,就有初果須陀洹的果位。。
空心:把你胡思亂想、執著的心空掉了,就有二果斯陀含的果位。

空性:眼、耳、鼻、舌、身都有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覺性,你都能把它空掉不去相應、不去覺知一切境,能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味而不知酸甜苦辣、觸而不覺軟硬堅實,也都能不起意念與之相應,就悟到真的空了。

空法:把一切法空掉、無執,就有四果阿羅漢的境界。

在世間上要能知、能離,而出世間是你已經修證到空的樣子、無相的樣子,這就能解脫了,一切業力黏不上你了,眼、耳、鼻、舌、身面對外境你都能自在了,對外境已經解脫了。

第二步對內心裡面所起的這些影相、念頭、潛意識裡面這些害怕的心、或者是境界上好的、壞的都有,都能夠很坦然的去面對它的時候,你就有證到空的樣子,寂靜的體性已經現出來了,或現出來以後,你就有出世間的智慧。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不管是用哪一個方法度到彼岸、或者是度到彼岸以後,都要把這個法拋開,再去找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法來度到彼岸。

離諸相的做法次第
地前菩薩還沒有完全能夠修證到空三昧的時候,行者就來修習這十八空觀,有的是用思考的、有的是對境去磨練的。所以這十八空裡面就有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故一切法皆空、無所有、不可得。

證了一切境界、證了一切方法,但是證了以後要能離,要離的方法就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這樣就能順利的超越種種的方法、超越種種的境界,所用的每一個法,度到彼岸以後都要放下,這就是有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這樣你才能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修佛道的路上才能走得很順利,不然就會卡在哪一個關頭上。

學佛法就是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若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習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則能成辦一切相智。」。

總結般若波羅蜜多行法法要

能知能離: 若是你修行沒有境界,也不知道哪一個層次,你就是還沒有入門。要是入門就有境界、就有不同層次的體證,而所有一切的方法、境界,到最後都要加以捨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切方法、境界、層次、所證、所體驗,都要以佛性空的真如體去處理。處理的法則是,觀一切諸法,亦即一切方法、境界、層次、所證、所體驗,都是要以無所有、不可得的般若智慧來觀它,這樣子就能知道一切境界,但是不執著,所以能離一切境界。

修行佛法、佛禪中,一切方法、境界、層次、所證、所體驗,都要以佛性空真如體去處理,處理的法則是觀一切諸法無所有、不可得,能知一切境能離一切境,以佛性之空如來藏住第一義諦空中,這就是所謂的般若波羅蜜空觀智慧。如此即能度過欲界、色界、無色界、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而登到彼岸,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修行層次越高,越要進入經藏來體悟世尊的教法,才不會走偏差。

若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習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則能成辦一切相智。修行佛道要得三種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1) 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緣覺所證得之智。 (2) 道相智,又作道種慧。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所證得之智。 (3) 一切相智,又作一切種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這即佛所證得之智慧。

五、金剛經要義
此段是節錄自達理法師的 “金剛經講義”。般若為十方三世菩薩諸佛之母,三乘賢聖,咸從般若而生。「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世尊初成道時,以佛眼觀大地眾生,即詫然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無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即時現前。」是故佛說般若、在蕩除一切眾生之妄想執著,開其理體本具之正智,以明其無明,覺其不覺,俾無相無不相之實相,空不空之如來藏現前,同證如來智慧覺性耳。本經因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惠能大師,極力宏揚,遂爾家喻戶曉,流通不絕。

本經以破執為一經之大用。佛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以妄想執著所障,不能證得;妄想者分別心,執著者我法二執,即所謂我見也。

本經自如是我聞,至敷座而坐,是為序分;時長老須菩提,至是名法相,為正宗分;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至信受奉行,則流通分也。

本經自開始至十六分,約境明無住,以彰般若正智,自十七分以下,約心明無住,以顯般若理體,此前後不同處,玆先說明其所以然,入文方易領會:

一、前是為將發大心修行者說,教以如何發心?度眾?如何伏惑?斷惑? 後是為已發大心修行者說,蓋發心而曰我能發,能度,能伏惑、斷惑,即此仍是分別,仍為著我,仍須遣除。後半專明此義,須知有所取著,便被其拘繫,不得解脫。凡夫因有人我─即執色身為我─之執,故為生死所繫,不得出離輪迴;二乘因有法我─執有五蘊法,仍是我見未忘─之執,遂為涅槃所拘,以致沉空滯寂;菩薩大悲大智,不為一切拘繫,故無窐礙,而得自在,此之謂不住道,所以少有執情,便應洗滌淨盡,而一無所住也;

二、我法二執,皆有粗有細,粗者名曰分別我法二執,蓋對境遇緣,因分別而起者也;細者名曰俱生我法二執,此則不待分別,起念即有,與念俱生者也。故祇可謂本經前半是遣粗執,如曰:不應住六塵布施,不應住六塵生心,應無住生心,應生無住心,應離一切相等,皆是遣其於境緣上,生分別心,遂致住著之病,此所謂我法二執之由分別而起者是也。故曰粗。云何遣?離相是也。後半是遣細執,即是於起心動念時,便不應住著,若存有所念,便是我執法執之情想未化,便為取相著境之病根,是為遣其我法二執之與心念同時俱生者,故曰細。云何遣?離念是也。

三、前令離相,是遣其所執也,後令離念,是遣其能執也;因所執之幻相,起於能執之妄見;遣所執時,暗中亦已兼遣能執矣;若不離念,無從離相故,故前半雖未顯言離念,實已點醒不少。昔人有判後半為鈍根人說者,意在於此。謂利根人即無須乎重說,因世間利根人少,故不得不說後半部,令鈍根者得以深入,此昔人之意也。

離念功夫,甚深甚細,若不層層剖入,不但一般未易進步,即利根人已知離念者,若不細細磋磨,功行何能徹底,如剝芭蕉然,非剝而又剝,豈能洞徹本空,歸無所得乎?當知後半部自明五眼以後,愈說愈細,至於證分,正是令一毫端上契入之最直捷了當功夫,所謂直指向上者,不明乎此,圓則圓矣,頓猶未也。故若局謂後半專為鈍根人說,於經旨亦未盡合也。此理不可不知。

四、前半說,離一切相,方為發菩提心,方為利益一切眾生之菩薩,是空其住著我法之病;後則云:無有法發菩提,無有法名菩薩,以及一切法皆是佛法等語,是空其住著我法二空之病也。故前是二邊不著,後是二邊不著亦不著;前是發心應離相,後則并發心之相亦離,當知但使存有能離之念,仍是我法宛然,便已分別取相;故又云:非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我見即非我見,法相即非法相,皆所以遣蕩微細執情,遣之又遣,至於能所皆離,并離亦離,方證本來。

五、前半部是明皆非─如曰:非法非非法,有住則為非住。─以顯般若正智之獨真,蓋此智本一塵不染,而一切相莫非虛幻,故應一切不住,而後正智圓彰也。後半部是明一切皆是,─如曰:諸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以明般若理體之一如。

蓋此體為萬法之宗,故一切法莫非實相,故應菩提亦不住,而後理體圓融也。由是觀之,一部金剛經所詮者,真如二字而已。最後結之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又復前明一切皆非,令觀不變之體也;後明一切皆是,令觀隨緣之用也。又復前既一切皆非,故雖則非與是名並舉,而意注則非,所謂雖隨緣而不變也;後既一切皆是,故雖細遣法執,而曰於法不說斷滅相,所謂雖不變而隨緣也。

六、經文要義及如何依教奉行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有很多師父並不隨意示現他的修證,這些修證一般並非我們的眼睛所能夠看見,而是我們的智慧不具足時無法看透,修行好的人,一般是示現在他的行、住、坐、臥之間。有時師父不必什麼講經說法,以色身示現佛法。修佛法真的是要智慧。有修證的人不會告訴你他的修行如何,但你自己要有眼睛去判斷他的行為。

世間法裡面也沒有什麼對、不對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其實最好都不要講,不講就沒有爭議,否則爭議來、爭議去,到最後也沒有一個對、一個錯。況且只要有所言說就有漏洞、破綻,就會為人所批評了。我們修行到一個顛峰的時候,那個身體經絡氣脈打通了,是沒有話講,休息與否都一樣,每天祇要稍事養神,氣機又來了。

修心修到一個相當水平,佛菩薩就會製造一個機緣,讓你突破色身,可以進去修那個微細、極微細、極極微細的習氣毛病境界中。所以我們要修到要走的那一天,身體還很健康、體力還很好,要走就走,那是已經到阿羅漢以上的境界,生死可以自在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修學佛法第一步,去掉我的執著。第二步是聽到別人所講出來的話,知道在哪一個層次,懂了就好了,不要去加以爭辯;看到別人寫的文章,他的境界是在哪裡?知道就好了。

在菩提道路上有五種不同體悟菩提道:
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海中,發心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

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服諸煩惱,降伏其心,把你的煩惱斷掉,把你的心掛礙什麼都能把它擺平。當然要斷煩惱,要降伏其心就要用智慧,這智慧就是菩提,又叫伏心菩提。用你的菩提智慧來斷掉你的煩惱,來安撫你的心,安撫不了時就疏導的。

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過去、現在、未來之法。只要把你的煩惱心調伏,把你的心清淨下來,你就可以進入明心菩提,就可以觀過去、未來一切法,可以看每一個人的心。明心菩提得後,本末、總相、別相,能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
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不管你懂了無量無邊境界,但最後還是要能以無所有、不可得觀它。有所得就著相,著相就不是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禪宗講不即、不離,是有境不離,有相不離,但是也不即,不去抓它。

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因為我們從明心菩提之間知道很多事情。一個悟道的行者,什麼人應都能度化。

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發菩提心後就要了解菩提心要有五個層次的修證,我要修這五個階段才能成佛。

開悟行者熬了一、二十年或三十年的行為,身、心自然清淨的時候,才會正式來度化眾生,才會開始正式講經說法。

(1) 為求無上菩提而發心,成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故發菩提心是指第一階段的「發心菩提」,是無菩提之果,但已有種下菩提之因,故說因中說果。

(2) 伏心菩提—發菩提心後當勤修心養性,定要能降伏諸煩惱,且能配合行諸波羅蜜多,即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多,是為「伏心菩提」。

(3) 明心菩提—在伏心過程中對世間相已能了知,對諸佛法及世間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體性,末者心有所執而成世間相。心一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能了解,然後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亦得畢竟清淨心,此後以般若智度到彼岸,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實相者非相也」,能夠把外在的境看成不是境,你自己的心能夠清淨、不黏,所以最後得到畢竟清淨心,當然這個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基點,般若波羅蜜多即指用無所有、不可得的心來面境修,對境能若相應、若不相應,對境能不住而非不住,任運自心讓其清淨、成熟。先明心才有智慧來斷煩惱。

(4) 出到菩提—當得明心菩提後認真修行,即能開悟自心,悟後真修時,以方便智、願、力波羅蜜多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羅蜜多中的方便力,但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多,如此斷滅一切微細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進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是為第四菩提道路。

(5) 無上菩提—出到菩提能於得菩薩道後,更於如來地中,斷微細、極微細等煩惱,能得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並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最後證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等,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無上菩提。

「一闡提人」原意為「正有欲求之人」,這個欲求是很大的慾求,不管是性慾的追求、名利的追求、貪念的追求等不正當慾望的追求。斷善根者或信不具足或是極欲或是大貪、或者是沒有成佛種性,就是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叫做一闡提人。

道生法師主張斷善根的人也可以成佛,《大般涅槃經》佛說善根是善根,佛性是佛性,兩個根本沒有關係,一闡提斷善根者,是斷其菩提心,但是不斷其佛性,佛性並沒有滅掉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世尊先舉自己對於三界眾生的度化無分別,十二類眾生普皆能度他們,且非得令他們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不可。當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後,心中無有眾生想,也沒有眾生實際得滅度者。此種做一切善法,卻無有一法之執,正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最主要的是能離我、人、眾生、壽者相,如此就不會有「眾生顛倒因」、「世界顛倒因」的妄立。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涅槃是寂靜、寂滅、無生、擇滅、離繫、解脫。
有餘涅槃:有剩下一個什麼東西才叫有餘,有餘依是剩下一個身體來依靠,有依色身能夠證到涅槃,這種是聲聞、緣覺的境界。

無餘依涅槃是沒有一個色身可依、沒有習氣還存留,進入那種絕對的、寂寂然的涅槃境界,是完全的空體;證入究竟空的時候,對於一切的業緣就不會去感召,這一切的業緣能夠知道,而不受它的感召去相應,沒有多餘的習氣。

滅度nirvana,即謂命終證果,滅障度苦,亦即是涅槃、圓寂、遷化之意。

四相者係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相:我相者指人之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色心法中,妄計身為我,有我所(受、想、行、識)等情見與想念,誤認此等為實有,起分別想中以為有我。我相是指人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身,所產生的色法與心法之中妄計我、我所為實有,主觀意念的一個我,還有一切習氣毛病,讓你的心能去應緣的,就是我所,把這些都認為是實際有這些法,再這樣起分別想,以為法中有我,以致我執深重,不能得到解脫。眾生相:眾生相者指人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法中,妄計色我依受、想、行、識四蘊和合,與諸眾生緣緣相依,與諸眾生結善惡緣,成就眾生顛倒因,始有輪迴之根本。壽者相:壽者相者係指人於受、想、行、識蘊法中,妄追求之壽命。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若是你想學習成大菩薩法,要以佛陀所做所為來做為學習的榜樣。要度四生、十二類生,讓他們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但是要抱著實無眾生得滅度想。因為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大菩薩。佛法與外道世間法最大的不同,佛法是一直在捨一切法,在修行過程之間所面對的一切境界、方法,與所證到的、體悟的種種事情,都要把它觀空,這是真正的佛法。在我們修行打坐之間,你可以體會諸多境界,但不要去執著,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第二品中須菩提尊者問世尊雲:「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世尊先開導大眾如何降服其心。要像世尊一樣,盡量能度十二類眾生,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最後卻自認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有所作為,能離諸相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也是成就菩提道的根本行法。世尊雖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心中卻無有眾生想,也沒有眾生實際得滅度想。我們在學習菩薩道,當然也要這樣努力地去度眾生,但眾生已被度、未被度時,不要去執著,既然已做了,事情做完了就要放下,不要再去妄想有沒有真的幫助他,事情有無改善等等。此種做一切善法後卻無有一法可執,正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做了很多度眾生的事,但是心裡面沒有一個度眾生的這種概念,這樣已經空掉我相、人相了。

做一切善法後,卻無有一法可以執著,是我們所謂的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當下要怎麼做,當下要講什麼,就隨性而發去做,做完就放下。我們首先要求得自我解脫,空掉我相,才能繼而空掉人相、眾生相,然後才可以去面對一切眾生。修行到最後,感應愈多、體驗愈多、懂得越多、超能力愈多,這樣您的心愈是敏感,愈是沒有解脫,因您的我相還在!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菩薩摩訶薩趨向之修行法是謂菩提行,在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後,當做調心菩提之功法,以便達伏心菩提之境界。伏心者前品世尊已說明離四相即是調伏其心。菩薩摩訶薩能學習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已,應認為無一眾生可度者,即是學習不著一切我、人、眾生、壽者相。

修習佛法是有次第的。從發菩提心到如來菩提有五個層次,第一個發菩提心種了善因,要離四相來修。修到了伏心菩提就有了,伏心既然已經做到了,就有明心菩提,心既然明了就能證到解脫,能得到出倒菩提,這只是小乘的解脫菩提,還要繼續修,以般若波羅蜜斷一切相、不執一切相,就能得到如來菩提。

本品世尊在此提出「云何應住」之法門,大菩薩修行的方法中,已無著自他及壽命為離四相法之根本要法後,再來當要把心安住在「應無所住」中,即做一切善法,卻不執取一切善法,這就是修菩提道的根本法門。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本品在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做一切對眾生的布施要離一切相。《圓覺經》裡面的明隨順覺性相,「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熄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應無所住同於無住、不住。無住者無所住,意為無住著之所。指無有固定之實體,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應無所住」或是指心不執著於一定對象,我們的心對一切人、事、物,或某一特對像也不要去在意,不去執著他。 “行” 係指為到達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已經開悟了,去做這些布施等等的行為,很自然可以做到無所住。
妙行者言三昧義,妙行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此三昧與「畢竟空」相應,而達於諸三昧之不二相。依《大智度論》言:「妙行三昧者,即是畢竟空相應三昧,乃至不見不二相,一切戲論不能破。」三昧之中又加上妙行,也就是從正定之中,產生種種的殊勝的心用。畢竟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畢竟空其實就是空有不二的境界,就是可以感、可以知一切的境界,但是不去黏那個境,這才是三昧、才是正定、正受。

行者要有覺、有知,但是不受其影響,這就是達畢竟空的境界。有相但不受它的影響,這就是畢竟空。「妙行三昧者,即是畢竟空相應三昧」。一定要先修到絶對的空,然後再回過來接觸有相,因為沒有空,就沒有智慧脫黏,光有靈知靈覺,而不能解脫就沒有證得空。佛法微妙就在這裡,哪一個當下要發生哪一件事,都要慢慢的去醞釀、醞釀,然後到最後發生了,發生的結果,剛開始情況可能很不好,但是到最後都是圓滿的。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修行者在能離四相 (我、人、眾生、壽者相) 後,始有真正入菩薩的境界,也就是已達「伏心菩提」的第二境界,在修到菩提第二境界時,即要進入「明心菩提」,就要學習世尊所教的法,「應無所住」來行六度波羅蜜多。要當一個覺悟的菩薩,對一切法都不要有所執著。

守戒也應該無所住來守戒,守戒而不住戒。菩薩的心裡面也沒有一個犯戒的觀念想,譬如為了要度眾生,然後用了說謊的妄語戒來欺騙他,讓他的心能夠安定。大乘菩薩法教你應無所住一切法,這包括善法、惡法、一切法,你都要能夠自在,觀一切法是無所有、不可得。開悟的人是沾不了葷的,他碰到葷的就受不了、就要吐。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世尊於前兩品教導我們「云何降服自心?」「云何應住?」,現在又回過頭來闡述諸相非相之道理,為菩薩要降服自心舉出其道理所在,菩薩當觀諸相非相才能悟入實相之如來法性身。第三品中世尊說要離四相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此對於離四相的必然性,世尊有更深一層的闡述。

從理地來觀一切相,它都是無相 ,一切相都是空的。要能知此法性身是無形無相的,就不能以聲相來見自性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菩薩當觀諸相非相才能悟入實相之如來法性身,也才能破解在現實生活之間的一切相,就能夠做到離四相,也可以做到無所住相而行布施。不管是真的色身的相、或者是心法起滅的相,這些都是虛幻不實在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所有相: 包括一切世間相,諸法之相有: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及依相等十相之別。舉出總相、别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六相。有相却能觀其無相義,不為其相所迷,是謂非相。非相者不是無相,謂有相卻能觀其無相義,不為其相所迷,是謂非相。

無相者,係無形相之意,為「有相」之對稱。 經云:「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修行者在初階段修行,系面對外境而修,即以五根面對六塵起覺受時,就要觀覺受起何意境來修,這時行者當以「捨識用根」方法,只能用眼、耳、鼻、舌、身去覺知色、聲、香、味、觸等法塵,但不要有分別想。若行者此時還有好壞、善惡、對錯等分別想,六根緣六塵就會產生自己的覺受,有覺受就會引起煩惱法。當行者在日用應緣時,已能不受諸境塵所迷,即達「捨識用根」之第一階段的修行。

此時行者繼續打坐、用功,氣入腦中,即會誘發起無始劫來的妄執心。此時不管五根觸緣所生覺受,或八識現量所識知的現量相分(影像),會產生心念或影像,這時亦不能以此等塵相來見如來。除不要以身相(影像) 見如來,同樣不要以聲、香、味、觸、法等法相來見如來。

佛陀說:「身相者即非身相,是為身相。」修行者見一切相時,不要有一相可見想,要能視而不見,不即不離。同時聞、嗅、味、觸一切法塵,也要能對一切境,有所覺知而不黏,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要能對一切境,有所覺知而不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修行者面對所有相—包括能見、能聞、能嗅、能味、能觸等法塵境,及不能見聞嗅味觸等的心法,都要看成虛妄、不真實的。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於上(五)品世尊提出如理實見之菩提道修行法門要點,即說應觀一切法、一切相,皆是虛妄。這樣對境能不執為有,對心法能視為實無,如此能做到「見諸相非相,即能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古僧大德常講: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無法相就是把法相看成是空。亦無非法相,把非法相的空看成是沒有,也就變成有。在第一階段要修無法相,要破我相,我相破了,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會破。

再過來第二段的修證,不能把空永遠執著到底,又再看成是亦無非法相,把非法相也要空掉了,再變成有,這時候翻過山頭了,就能夠以修空、無相觀的定力,悟空以後再回過來利用我相、人相、眾生相來行菩薩道,這也就是圓融的境界,是中道觀的修證。
第一階段的修行,一定要修空觀,要空掉一切相,之後已經有定力了,還要把空也空掉,再來就要以度眾生為主,不能再空一切相。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於第六品中如來說,若有眾生得聞《金剛經》言說章句,能即刻產生信心生淨信者,是人福德、善根本是具足,已於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同時在無始劫中已能修離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法門,也能修不離四相等,也就是修不取法相及不取非法相等法門。行者於修行中在捨一切法,所以如來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方法用後要捨、境界獲得要捨,這樣才能成就佛道、菩提道。

第七品中世尊標示出無上正等正覺之行相,要悟無上菩提道者,當要了知無有定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所以此品名為「無得、無說分」。無得是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對於一切方法、手段、境界、心法等,應抱著無所得的心態觀之;無說是無所說,對於無上心法不能用於語言、文字來表達,故說無所說。若師者有所說時,是權宜設施而說,為初機、淺機者,為菩提種性未熟者而說。

《金剛經》的精神就在無得無說分。釋迦牟尼佛在第二、三、四、五、六品,就已經提出各個不同的修行法門,須菩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釋迦牟尼佛先從「降伏其心」講起,能夠把自心降伏了,才能夠講應住在哪個法上,所以世尊先提出衪自己,如來度盡無量無邊眾生,也是要觀無一眾生可度。

從第三品開始就在教你佛法,講了半天世尊說:「我有所說法嗎?」世尊問須菩提;須菩提說:「如我知道佛所說的,應該是無所說!」

行者於修行中在捨一切法,為什麼教你離四相?為什麼要發度十二類眾生的心?然後度完了,說無一眾生可度?為什麼要離四相?為什麼要無住相布施?無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釋迦牟尼佛已經教你很多法門,做完了就要捨,做完福德了也要捨,用一個法用完了也要捨!得到一個境界,得到了後也要捨!心地起的念頭、念起念滅也要把它放下,也是在捨!佛法一直都在講舍、捨一切法,所以如來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菩提道有發「菩提心」的道、有發「伏心菩提」的修行道、有發「明心菩提」的修行道、有證到「伏心菩提」的道,有得比較清淨解脫的「出到菩提」的道,當然最後、最後是要得「如來菩提」的道,這是最高的無上菩提。在這中間要行菩薩道去得到。所以在這裡面的第一段就告訴你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三、四、五、六品所講的這些法,要把它捨棄,教你無住法來修行,碰到什麼?就用什麼法來把它克服,克服完了就忘記了。

第七品中世尊標示出無上正等正覺之行相,要悟得無上菩提道者,當要了知無有定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像我們中國武俠招式,第一招出什麼招式?第二招比什麼招式?這些都不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守住空也不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守住有也不能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今天碰到有、你觀空,明天碰到空、你觀有,後天碰到什麼事情,四兩撥千斤就把你的煩惱把它擋掉了,那裡有一個定法呢?沒有一個定法就是最高的佛法!

佛法是在空除空、在有破有,你執著什麼?它就幫你破什麼!能立能破!這是真正了解佛法的,佛法並非是有所得、有所傳。無法就是佛法,沒有定法就稱為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解脫道、無上正等正覺,是沒有一個定法的、隨招拆招,執著什麼?破解什麼!等法來時再講,這是最高的佛法!一切隨緣。

無得就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觀一切方法、一切境界、一切什麼力量,什麼都不可得,而世尊所說的一切法,不要認為衪有所說,因為衪是方便而說,當達到佛(覺悟)的境界了:「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無得是在講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對於一切方法、手段、境界、心法等,應抱著無所得的心態觀之。

開悟時,無所不知、又無所執著。你問了他才答,契機了,對你的問題很直接了當,幾句話就完了。 (有如扣鐘、谷響) 。

對於無上心法不能用於語言、文字來表達。已經證到空、無,體性清淨的佛性時,動念即乖,開口便錯。知而不能言,所以說真理一個不可說、不可思議。

釋迦牟尼佛講了那麼多事,對於還沒有學習到解脫道的人,你是什麼根基的人?要跟你講什麼經典?這樣講了很多的法,權宜設施而說,為初機、淺機者,為菩提種性未熟者,就跟他講一些有為法、跟他講修善行,要觀你的身、心,跟他講四念處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慢慢去學,學了半天這些也要把它丟掉。等到他有一點境界了,修到可以解脫了,就導入出到菩提,出到菩提是小乘自我解脫的境界,然後再教他行菩薩道,回小向大去開始行菩薩道,無始劫以來在這人世間裡面,世世行菩薩道,以累積智慧,到最後得到無上菩提的智慧,你才懂得哪有什麼可說,也不必說!對眾生做很多事,也不必說!知道、不知道都好,不必說!這樣才是真正悟到無上菩提。

如來縱然是有所說,亦無有定法可說,行者執於「有」,當以「空」破之;行者執於「空」當以「有」誘導之,務必使行者能入中道、無相、無執之空真如境界中。
只要有法就不真,這個法是為了要救度眾生而方便說的。

能夠學到捨一切法,遇到因緣了,自然從內心起了相應,那相應的第一念,一真皆真。一切都是從空性應緣感召的。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不可說:謂真理乃可證知,而非言語所能詮釋者,均以第一義畢竟空故不可說。一切法對自己來講,是無有定法,當然在哪一個時候用什麼法是隨性、隨心而起,才可以化解一切法。以四兩撥千斤態勢,就能把你的煩惱轉掉了。智慧來自於空證,修到空就有智慧了。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脩大乘者對於如來所說法,均要以般若波羅蜜多智慧來觀如來所說法,此法均不可取,亦不可說。「如來所說法」其實講起來,都是方便而說,那你修到的話,一切法都是非法,而還沒有修到世尊所說的一切法,你還是要拿來用,拿來用之間,就是非非法,但是,最後一定要了解,暫時用一下、借用一下,就像我們這個身體。「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無了知就是不可取、不可說的境界,不要去分辨,讀了它就好了。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上第七品中世尊標示出無上正等正覺之行相,要悟無上菩提道者,當要了知無有定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無所得是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對於一切方法、手段、境界、心法等,都應抱著無所得的心態觀之;無上正等正覺者是不可說,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故說無所說。若世尊有所說時,是權宜設施而說,是對初機、淺機者,為未成就菩提種性者而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四句偈
(1) 通義: 一般指由四句所成之偈頌,由四句組成者,字數多寡不拘。四句偈往往能涵蓋經論佛法之要義,故經中云,以四句偈教人,或持受某四句偈,皆有甚大功德。

(2) 狹義: 本處《金剛經》文中所指四句偈,係指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為四句偈,依《金剛經論》言,悟得初句身空,依義而修,能得須陀洹果;悟得第二句心空,依義而修,能得斯陀含果;悟得第三句性空,依義而修,能得阿那含果;悟得第四句法空,依義而修,能得阿羅漢果。

《金剛經論》云:「若有男女,求佛道者,進道功程權分四级,號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氣,九孔常流,種種不淨,四大假合,終須敗壞,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當死一般,藉此幻身,學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復觀自心,非生非滅,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令悟真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復觀如來所說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似病與藥,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此四句義乃是超凡入聖,進道門路,三世如來,從此成佛,十方菩薩,依此進功。 」

首先要把身體空掉,修行還在用眼、耳、鼻、舌、身這些功能,還是第六意識在當主帥、在分別,這個身體根本沒有破,修行第一個要先空身,怎麼空?要先去思考,智慧比較不具足的,要從基礎去思考。

悟身空: 「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氣,九孔常流,種種不淨,四大假合,終須敗壞,有智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當死一般,藉此幻身,學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
九孔常流,種種不淨:兩個眼睛、兩隻鼻孔、一個嘴巴、兩隻耳朵、生殖器、排泄器,這九孔所流出來的東西,都是污穢不淨的

悟心空: 「復觀自心,非生非滅,最聖最靈,遇境似有,境滅還無,令悟真心,常覺不昧,不隨妄想流轉,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
復觀自心,非生非滅: 自心是清淨的心,本無所生、無所滅,遇緣則生,緣滅法滅,在一起一滅之間,都是幻化的,所以是說無所生。自性應緣所產生的法性、所產生的法相,以理地而言都是不生滅的,因緣所產生的生滅法,以理地而言都是不真實的,是應緣幻化而成的,從這觀念去思考,就知道有一個不生滅的空體,也有一個生滅應緣而起的法,都要觀成是不生不滅。

遇境似有:沒有境就沒有自心,因為心住在空境中;境起,心就起,因為空性遇到因緣,就起了法性。

令悟真心:若是心清淨遇緣僅有一念,沒有第二念、第三念,就沒有妄想心了,緣起、境起、法起;緣滅、境滅、法滅,這就是真正悟到真性。心要產生靈通力,就要斷了妄想心,當然,第一個條件是身體要通。

但依真性主行:真心應緣所起的心,用真正的自性來反應,做為應緣的工具,當因緣來了,我們的空性才起法性,這法性是六根面對六塵所起的性用。若是一個影相,用見性看它;若是一個心念,用第六意識的心性來體會它;香臭味用聞性來應對它,應對完後沒有妄想跟隨著流轉,這樣才是真正悟到心空。

悟性空: 「復觀自性,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變化無窮,威靈莫測,明明了了,自覺自知,靈靈寂寂,無為常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

無為常為,名悟性空:這個心用,依無為之體,依各個不同的事情,然後產生有為的性用。處無為體遇緣現有為之性用。你悟到自性本空,知因緣起自性應緣,應緣之間因它無常,應緣完了,又回到空,這過程間你卻能清清楚楚掌握,這才是悟到了性空。就如祖師大德所言:「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無心是沒有妄想執著的心,就是我們自心寂然不動的無心,應緣來時,剛好恰恰發揮它的功用,無為發揮它常為的這種功用來。

悟法空:「復觀如來所說法,皆是方便,引導法門,如水洗塵,似病與藥,令證心空法了,病退藥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
法空的時候,就是你以前所學的什麼都要放下,放下並不代表你都不會了,要學什麼我照樣可以再教,所走過的必有痕跡、不會忘記,要忘記的是你的妄想習氣、心病,那都要把它拋棄、放棄,但是你所學到的佛法,有時候當然不會故意記憶,有時候看久了會記憶,有時候不容易記,我們還沒有到不忘失法的境界,不忘失法已經是佛的境界,就是你所經歷的法不會忘記,過目不會忘記,與阿賴耶識所種的種子、善因緣的種子不會忘記,這已經到佛的境界了,所以虛空之間來一個咒,來一個二百五十句、五百句佛陀馬上記得不會忘記,那真的就是智慧無量,只有佛才有這種功力。

「此四句義,乃是超凡入聖,進道門路,三世如來,從此成佛,十方菩薩,依此進功。悟得初句,依義修行,便證預流─須陀洹果。悟二句意,依義修行,便證一來─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義修行,便證不來─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義修行,便證無生─阿羅漢果。此四句大開諸佛門道,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能令文者,悟佛知見,成佛無疑。」

經云:這四句偈是超凡入聖的門路。禪宗言要「明心見性」。行者當先破色身束縛,再空其妄想心,不隨萬緣亂轉,則能明心,明心始能悟知真心。心明之後始能說開始要見性,行者見性之時,平常空性湛然寂靜,遇緣感而遂通,自性應緣變化無窮,其威靈莫可測知,隨意而變化,不能了知其實,但行者卻能明明了了,自覺自知。行者在靈靈中又有寂寂然之空體,依無為之空體,常產生真性主行有為之用,故經云說無為常為。要能全空一切法,不執取一切法,當能悟得法空。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如來所說法,此法無實無虛,而如來是為發大乘者說法,為發無上乘者說法。所以脩大乘者對於如來所說法,均要以般若波羅蜜多智慧來觀如來所說法,此法均不可取,亦不可說。大菩薩祇能懂得其所說法,不應取著,亦不應念著、執取意轉述。因要觀如來所說法為非法、亦非非法,不能把它當一個法來執著或捨棄。若是已經悟到了正等正覺者,世尊說:「我所講過的這些法可以把它放下!不必去看成是個佛法!」

無虛是心還不清淨時,才有世尊所講的法拿來用,用完了要放下;無實是不真實,而已經有那個境界了,不必用什麼法來對治內心的習氣,或者是外在因緣的糾葛。這些無實無虛的法都是如來為發大乘者說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真正無我是真菩薩。要離這四相而修,要發願度無量眾生,而覺得實無眾生可度想,幫了很多人,但是從來就沒有去在意,隨緣幫牠,幫完了就忘了。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不執一法,什麼法都不可說、不可取,行為上是要這樣,做了就忘了,該做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度了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

眾生雖然度了無量無邊,若還在罣礙到底還有多少沒有度盡?表示還有眾生相。像地藏菩薩一樣,不可能度盡地獄所有眾生,但是祂們度了就放、遇有緣就度了。做了如是無量無邊之佛事後,並無有一眾生可度,實無有一法可得想,做得好、不好、做了什麼,都無所謂,反正已經做了,實無有一法可得、可想,這樣才能自在,隨緣去做、做完了就要放下,好也好、不好也好、什麼都好,如是用功,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真性主行」,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去應緣,真心感知了,真性主行去應緣而沒有妄想心相隨,就是把你的妄想心空掉了,真心是永遠不滅的,永遠可以靈知靈覺外界一切事情,覺了以後用你的真性去相應。

《金剛經》的第九品是最重要的,四句偈就在這裡,空身證得須陀洹果;空心證得斯陀含果;空性證得阿那含果;心空法了、法空證得阿羅漢果。我們要了解《金剛經》的四句偈,雖然是在講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其實是講小乘的四果位。

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菩薩要有智慧,對境同時心地仍然清淨。菩薩的智慧比四果位的行者還要高,處理完後要能夠自在,就是修「是果位者,即非果位,是為果位」。對於一切的果位、一切的世間相,甚至所修、所採用的法,都要抱持這種心態,這樣就不會執著一法、落入框架裡。

本分中第一段世尊再重申一次,諸法實無所得,世尊昔在然燃燈佛處於法亦無所得,所以燃燈佛才會與世尊授記說未來當成佛,以做為聲聞四果無所得的總結。

經云:「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燃燈佛: 燈者,作生起、光明。燃燈佛於過去世為釋迦菩薩授成道記最先前之佛,亦有無數佛在之後不同時間為世尊授記,皆獲同一名為釋迦牟尼佛。 你可以想像一個燈可以燃千萬盞,一個人成佛可以教導千萬人成佛,一燈點一燈像傳燈般,是無量無邊的把祂的智慧擴展到每一位未來的眾生,讓他也能夠成就,所以號稱為燃燈佛。

世尊在第九分中言得聲聞四果時應抱持無所得想,第十分中世尊闡明如來昔在然燈佛處實無有法可得,繼之世尊舉出莊嚴佛土之真實法,聲聞四果聖人得內心清淨,內心清淨方為莊嚴佛土,菩薩當行內心清淨、莊嚴佛土事,並無有莊嚴佛土想,如此才是真莊嚴佛土。菩薩要生清淨心,要不住六塵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便能真正生起清淨心。

接著第十分有四段,第一段言要學真正的佛法,無有佛法可學,所以世尊以前在然燈佛所,實無有法可得。無所得不是沒有學、沒有證,體驗很多但不執著一切法,是有學、有證但都要放下,學佛法的心態就是要這樣。繼之引申第九分的小乘四果位,都是在清淨內心,清淨內心就是莊嚴自己、莊嚴佛土。

第二段經文講莊嚴佛土。莊嚴是修內心的妄想、習氣、心病滅,斷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求得內心清淨,便是莊嚴自性清淨,也就是在莊嚴自性佛土。

第三段經文談到莊嚴佛土是要清淨內心的工作,菩薩當行內心清淨、莊嚴佛土事,而無有莊嚴佛土想,這樣才是真正的莊嚴佛土。而我們要如何清淨內心?就要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總結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麼來做真正清淨自心的工作。

第四段經文則討論身的大、小,只要有形有相不管多大身,總是有一個極限,不能說是最大身,無形無相的清淨法身遍於虛空界,才是最大的。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金剛經》由菩薩要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這個問題開始,世尊在前十二分裡提及幾個重要的理念:一者發願度無量眾生,實無有眾生可度想。二者破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三者無住相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如此福德不可思量,菩薩應如所教住。五者不以身相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
一者,發願度無量眾生,實無有眾生可度想。
二者,破四相,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三者,無住相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
四者,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其功德較以無量珠寶布施之功德為大。
五者,不以身相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再進一步觀凡所有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甚至是虛幻不實在的;就是有因有緣所現的一切法也不去執著它,這樣才是真正的見如來,亦即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是執著有一個相、有一個法,就沒有辦法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究不能見如來。對一切法、一切相在心中的生生滅滅,你不去執著它,才能夠看到我們的自性如來。

繼而世尊談到如何修證上述各點:
一者,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諸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二者,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所說諸法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三者,如實修持遠較以無量珠寶布施功德為大,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
四者,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五者,以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等四句偈修行,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阿羅漢果,亦無有得聲聞四果位想。
六者,菩薩莊嚴佛土者,即清淨自性,行者行莊嚴佛土事,無有莊嚴佛土想,同理行者能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癡等毛病,即能得四果位,當得果位者亦無有果位想。

在第十三分「如法受持分」,世尊再提善男子、善女人要如何修持《般若波羅蜜經》,當然還是以實相、中道、無相來觀看一切世間事。實相即是雖有一物在眼前,但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甚至於心,面對這實相的六塵境都不即不離,可以觀它無所有、不可得,以此來觀世間一切相,就是實相觀,也就是中道觀,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有所說,是因緣而說,有人問我才說,雖然我講了,你會了後,也不必用、也不必記;說是方便說,權宜設施而說說,因此不能認為世尊有所說法。行者修涅槃道,所以六種自修時,不應執取法而說,故說六種不可說。待有因緣,有人請法時,可依所犯執著毛病而點破,這是為利益眾生而說。佛隨因緣說無量義,但以般若波羅蜜多智觀一切義,皆無所有、不可得,故說如來無所說,表示諸法不可言說、不可思議之義。如來無所說的道理,以上我們說過有六種狀況,是對於所修證到的都不可說。一切法都不必講。內心所感知的、體驗的,也不必強要說出。想講是有心、是在意,在意就有煩惱。

修行在開始的第一階段,是與許多世俗的觀念背道而馳的;到了第二階段融合了以後,用自在無礙的空心入世,面對世間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提綱挈領,一念之間有了正確的選擇,省卻許多煩惱。

金剛般若波羅蜜不是只有摧破一切業障而已,是要觀一切境、有那個境,卻不影響我的內心,可以覺而不住,這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釋迦牟尼佛是因為你們不懂,所以才說法給你們聽,你們懂了,則釋迦牟尼佛便無所說:「說法者,無所說,是為說法。」一般的講經說法,你懂了就放下,不要說這是有所說法。「觀一切法,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不懂時需要聽,懂了以後就放下,有聽等於沒有聽,釋迦牟尼佛有講也等於沒有講。

無忘失就是看過的不會忘掉。學一切法,不是一定要去記,學了就放下,以後偶而要用,我可以拿出來馬上用,就是你已經懂了。不懂才會去背句子、背解釋意義。

面對一切境、面對一切法,沒有一切境、一切法想,如如不動的面對,有這個能力就有般若波羅蜜智,可以用在你的生活上去斷習氣,用在外境的人、事、物所產生的或大或小的順境、逆境,你都可以用般若波羅蜜智,坦蕩蕩的面對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雖然知道周圍有障礙,但不要有障礙想。能夠面對一個相,不執著它為一個相,此法無實無虛,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佛。練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要練到縱然狀況不好、沒有氣機了,我那個心還是一樣的安祥,可以坦蕩蕩的面對那個境不動。

世尊一直在告訴你要客觀,看一件事、看一個相,就是看這件事情、這個相本身,不要添加你心裡面的喜、怒、哀、樂的這種分別心,去決定這是好人、壞人,這是好事、壞事,一件事情的發生也許開始看起來並不好,但是不好是在訓練你,業障的攪和看起來是不好,但若到最後也圓滿結局了,那怎麼是不好?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能夠很客觀的去觀一切相,沒有內在的感情作用附加進去,沒有個性、觀念、習氣附加進去,事就是事,人就是人,沒有分別想,這樣才是實相。

從諸世間相的微塵(實相)來說,如來說不能把此等微塵看成是微塵,如果在你心裡面也認為它是微塵,那是已經著了這個相,這樣菩薩心中見此微塵非微塵想(空觀),才是能名為微塵(假有、中道觀);就是我觀它有相,不執著它變成空相、非相,這樣才是微塵相,才是所謂的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名實相,微塵者即是非微塵,是名微塵。一切相看是看了,不欣不厭,對人、事、物都不要有好、壞想,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因緣,對所發生的事情也不要做好壞想,這樣它才是實相。同樣的道理來說世間一整合相,如來說此世界(實相),菩薩應觀此世界相為非世界相(空觀),如是菩薩心中不執取有名世界相,這才是真正名為世界相(中觀、假有觀)。 」[人生三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佛嘗言,諸法不可說、不可說,有因緣方可說。為什麼不可說呢?在修證過程間,你了解法有空和不空兩種,空是不生,不空是生,生是因緣產生的法,就是有法,生、不生可以有六種組合因緣的不可說。一個真悟道者,面對空,內心本來就無所執著;修到最後證到自性清淨,因緣起法,自性觀照一切法,生,產生有法也不執著,並不執著它為有,如此空、有都不執著,就沒有什麼可說的。

若有一天你印證到空有不二的道理,你就能離一切修證相,不會去執著修證過程中的境界;也能離一切智慧相,包括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出出世間的智慧。 《金剛經》在培養我們出出世間的智慧,即圓融空有不二的道理。有因緣來,提起即用,用完即休,有所用而無所住,即便是正用時亦無可用想,如此你就能以般若波羅蜜智觀一切境,任法自起自滅,知道眼前的只是分別相而如如不動,萬法終歸無所有、不可得的。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離相寂滅」是一個實相的概念、目標。離相,就是離四相、離一切法相,然後心住寂滅。這一分就是要講實相觀,觀如來身相,即非身相,是為身相,波羅蜜即非波羅蜜,是為波羅蜜。

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實相是指真實無二之理,它是絕對的、不能比較的、非經驗法則的、超越主體與客體的相對性,所謂的妙高峰頂,不容商量。實相者,以其無二無別,離諸虛妄,故稱一實相。
實相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
此實相之相狀,言語道斷,心行處絕。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1)能證空理即是心地清淨莊嚴。空無一切法,做到心地清淨,心地清淨就是莊嚴,莊嚴就是自性清淨。我們學佛法要求內心莊嚴,內心得淨,則國土就淨,這時你的心和佛心一樣。先前觀它一切法即非一切法,這樣等於是在否定一切法。最後怕您執著一切法是非一切法,否定了一切法,而執取清淨莊嚴無相,所以反過來教你連清淨莊嚴亦不要執取。佛陀怕大家執著空相、清淨、莊嚴,所以回過頭來,還是要提醒菩薩不能作莊嚴佛土想。

(2)佛土本清淨,莊嚴佛土者是莊嚴自己佛土。
學佛法者心清淨就是莊嚴,佛的國土是最清淨莊嚴,你能修行,讓你的心清淨,那就是莊嚴,我們常常以這種心來莊嚴佛淨土。我們在學清淨莊嚴,要能忘記清淨,不要執著莊嚴。修行就是走一步,出現一個關卡,永無止境的往前走,若是沒有般若智慧,就會走到那裡,卡到那裡。般若智慧是客觀的心態,觀一切世間相,觀一切事情,觀一切人,知道了就好,觀它無所有不可得,就不會影響到你的心。於每天所接觸的人事物,能自在的應對,不管順逆因緣,都能自在應對,這樣就是在培養般若智慧。

(3) 般若智能是學習放下一切而已
在修行過程之間,走到什麼地方,心不要執取人世間的一切法,盡量放下。若能將身心內外,一齊放下,放下又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則諸妄執浮想歇滅,內外一空,即此空寂處。

(4) 般若智是面境能如如,不是要逃避境界
如果碰到一個冤家,這個冤家一看就頭痛、討厭,所以最好不要看,眼睛看到他從那邊走過來,本來您也要走這條路,現在也不走了,就拐走另一條路。這樣子在修行,是修得還不夠好,就是沒有面對境界修,你不能逃避,逃避就是不對。這個人不喜歡,不喜歡更是要親近他,親近之間你有沒有心態改變。要面對境來修。

(5) 若悟空易要轉凡,不能執取空到底
所以修一半的人,學到空無,會執著一切相都沒有,習慣性地認為沒有,這樣他很容易做到解脫,因緣來了,從心裡面、身體上,觀它煩惱無所有、不可得,身體的病痛無所有、不可得,都是虛無的,這樣會進入頑空的修證,這就是空一切法。本來我們佛性有靈知靈覺的功能,若是空得太厲害,靈知靈覺的心,慢慢退化。適當時間到來要接納一切法,不是光逃避,或者一直否定一切法,如此你的心態,才能跨越另一個層次。要認知一切法,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

(6) 清淨不清淨本平等,不要因求清淨而厭惡不清淨。
我們知道心清淨就是佛土淨,以自己的清淨心,來莊嚴佛土,佛土是最莊嚴,其實也不必你去莊嚴,是你自己努力,清淨你的心,和佛土能相應,能契入佛土,能受佛的他受用土。
很認真修自性要清淨也不對,因為你太執著要清淨,如果從開始和你講,一切法沒有所謂清不清淨,如果做到的話,什麼是清淨,什麼是不清淨,這種上等智慧的人,一下子就悟了,所以就能不執著清淨不清淨,學習我如何來不執著,清淨不清淨之間,兩面都不執著,才是真菩薩。

(7) 證阿羅漢是心地清淨者,當善體會祂們如何修習。
表面的東西不是真正的莊嚴,讓自心清淨才是莊嚴。

(8) 學佛要善抓住重點而行,這就是總持法門 ─ 放下。
心裡葛藤太多,卡在那裡,永遠被綁住,轉不出來,你要放下,它就能轉出來。
要修行就是要學放下。

(9) 護法菩薩善製造逆緣可驗,若修行常現順緣者當警覺。
如果智慧高的,他只看你的謙卑心、威儀、行為,都是一板一眼,他看了學一遍就好不必講。從人的行為中去學佛法。那是上根機的人。

大菩薩還會製造某些因緣,尤其逆境來時;等到障礙來時,虛空有一股不安祥的氣氛來時,就心慌意亂,然後心就開始浮躁,面境時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

(10) 遇事緣要能閉嘴少說一句話
修行被冤枉、有委屈,不必去解釋,一解釋越糟糕,你越解釋,本來只有一件事,結果再罵來罵去,解釋來解釋去,搞出三個月的一件事,這件事還沒有完,又來一件事,越講閒話就越多,不講的話還好。夫妻吵架也一樣。所以最好都不講話,反正要吵架也要兩個吵,一個人要吵,一個人不吵,是吵不起來。

(11) 隨時觀照此心,反省所行就是實修者。
菩薩和佛的境界,祂們已經做在那裡給我們看,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學祂們怎麼去做到這樣子,每一部經都在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經文好像在話家常一樣,其實這是最真實的法,把你的心拿出來一層一層剝,天天要禪思,反省自己哪一個行為對,哪一個話語不對。若是講話也不對,行為也不對,那你知道以後不要再有這些事情發生。

(12) 摩狣字即是教我等去我執之法。
亙(ma),是我、吾,亙我裡有狣 (體壯力大的狗),所以是說無我,觀一切事情中沒有我,那你做到無我觀了,一個字母就講完了佛理。

(13) 出家、在家福報各不同,這就是因果
佛土本自清淨,不待菩薩來莊嚴,佛已經無始劫成就道業,祂的世界是清淨莊嚴的,不必你來加一點莊嚴。我們自修自利,自求莊嚴清淨。

(14) 度眾生以無我法、無恐怖心,來保持自性清淨。
能於度眾生之間,又能清淨自性,就是通達無我法。做了等於沒做,說了等於沒說,這樣心安、心平,就是菩薩的心。

(15) 度眾中要法中無我,我中無法,是為真菩薩
菩薩要學習無為法,法中無我、我中無法,無一切法的執著就是真正的菩薩。

(16) 從日用應緣間,來體會過去緣份。
菩薩要學習的是越超了一切對錯、善惡等等的心態,如此慢慢增加你的知見。這樣去看人和人之間的恩恩怨怨,這就是世間輪迴現象,佛陀這麼辛苦的講些佛法,教你要從裡面跳出來,你要真的跳出來,不要黏在裡面。

(17)菩薩如何累積智慧。
我們有些知見是思維來的,有些知見是經歷來的,經歷變成智慧,有的是久病成良醫,但久病不是絶對成良醫,因為久病的人不動腦筋天天找醫生,這種人不會成良醫,永遠還是被醫生看。久病成良醫,要有基本的智慧,我自己的問題,我要自己解決,然後就去看很多書,從最基本的去看起,看懂了後要融會貫通,搞通了當然就成良醫,把自己大小病都能治好了,當然是可以教別人,這是由經驗得來的智慧。
或人家的經驗,他花了慘痛的代價,你聽了一句話,這是他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經驗,或讀有創見的書,也是吸收他人經驗成自己智慧。知見有的是用經歷學來,有的是靠思維發起,像很多發生過的事情,您有思維其中道理,就能成為您的智慧。
(張居士沒說真正智慧是心清淨了,由定生慧,才是生慧根本。靠累積智慧,是相當有限的法門。)

(18) 最後朝如來最清淨覺邁進
培養自己的智慧,體會如來最清淨覺的意涵,修行是要學如來,學佛、學佛,是學祂最清淨覺是什麼,一切一切一切都放下,叫最清淨覺。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修心養性, 禪修,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16 thoughts on “《金剛經》要義及如何利用《金剛經》修行

    • KC 師兄:

      師兄深具慧根,能將此文看完,而且從中獲益良多,真佩服!
      有機會,來函跟大家分享心得,或修証心法。

      信堅

  1. 蓬來米師兄:
    好久沒有寫心得報告了,不是沒有所感,而是深感習氣如影隨行。至今才會意到信、解、行、證中,能坦然更客觀的看待自己的「行」。在來米要修正的行為,可以說舉步皆是。也就是說進步的空間非常大。也發現自己的清淨是不知不覺得把自己鎖空裡(偏、執空)的感覺,一起念就意識在自設的空境。好可怕的自我感覺良好。師兄在觀音修證法門-入流亡所-釋真義時提到的,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即靈知靈覺不落情識。
    感恩 師兄-金剛經-的教導,張玄祥居士可能研讀了幾十萬頁,才有了三千頁的教導。 師兄體恤把牠濃縮為二十頁,實際上也是分享修證,在來米有福氣在此五體投地叩禮。
    在來米敬上

    • 在來米師兄:

      真高興能在年底收到來函,報告心得。路是走出來的。只要繼續向前走,一定可以抵達目的地。修行的主要目的是由定生慧。有智慧才能有正知、正見、正行,才能解決一切問題。

      今天是年底,信堅在此,重播三年前,鳥巢音樂會演唱的名歌: 友誼地久天長 (Auld Lang Syne)。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http://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89LBOXeGZ3Y

      讀經、修行不要用心意識。我們的心意識思維,大都是不正確的知見,要依古大德、佛菩薩的教導,才是正道。

      人的習性相當難改,因為凡人,驕傲心太強,我執深重,自以為是。能知道自己缺點的人,是聖人。凡人只能由周遭人事物為鏡,照見自己的習性,所謂 “外境是內心的顯現,由外境中你看到了自己。”

      蓬萊米

  2. 信堅師兄:
    是否能請你以科學的角度解釋所謂一合相,既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深謝!

    愚墨上

    • 愚墨師兄:

      多謝建議。此金剛經名言,語意深廣如海,一言難盡,海墨難書。因此信堅依師兄提問因緣,草寫一篇文章,金剛經云: “如來說 一合相則非一合相 是名一合相” 解說,將張貼在信堅園地上,用以回覆師兄提問,因內容豐富,須要一整天才能書寫完成,敬請靜待。

      信堅

  3. 信堅師兄:
    最近覺得自己有點笨拙,主要原因是生活單純。就像今天想說(愛玉)凍,卻始終想不起(愛玉)這兩字。也因此問起自己,是學佛偏了嗎?漸次學佛當是越能靈知靈覺,才是正知,不是嗎?怎麼緣不到(愛玉)這名詞;
    定生慧、入流亡所、空我、見相非相。所義,是言,去我執、法執當發生的境界功用。如果我相信所義,雖然一時無法正解義理,卻在思維一直環繞,終有所悟。學佛之後的應緣,是空我之後的應對,是趨道,所以圓融自在。
    去年讀此篇,是囫圇吞棗。然覺得好像學了好多好多,真是好笑。今日再讀才恍然自己還在佛門外。不過已稍解四句偈義理與菩提當如何修持。
    在這裡順便出【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篇,摘記;

    真能念佛的體現 此心 不為三際遷流 曰 常
    放下身心世界 即 大布施 不為二死所逼 曰 樂
    不復起貪嗔癡 即 大持戒 具八自在我 曰 我
    不計是非人我 即 大忍辱 離五住汙染 曰 淨
    不稍間斷夾雜 即 大精進 本來妙明 曰 本覺
    不復妄想馳逐 即 大禪定 方始出纏 曰 始覺
    不為他歧所惑 即 大智慧 不變不妄 曰 真如
    離過絕非 曰 佛性
    離邪 名 正 諸佛所得之智 曰 菩提
    離散名 定 諸佛所證之理 曰 涅槃

    以上心得及深感奧義;感恩 師兄 教導
    杏州 敬上

    • 在來米師兄:

      好酒不見,近來可好? 生活單純,應該是心無煩惱,清淨快樂,是一種祝福。

      師兄所說,想不起 “愛玉” 兩字,是否學佛學偏,變得遲鈍了? 這現象也常發生在信堅身上。不知是年紀大了,開始健忘,或是修行至某一階段,法門融會貫通後,將所須要的資料,存進記憶庫 (存檔),有如過河捨舟、得兔忘荃。等到須要的時候,再汲取。但太久遠、太少用的名詞,須要多試幾次才能回復記憶。據過來人經驗,似乎是一種祝福,是知道如何到記憶庫汲取資料 (與自性感應),不是學佛偏了。[也可能師兄被 “愛玉” 迷了 🙂 ]

      世間的一切雜事,多如牛毛。如果一一記得,就如裝滿了水的杯子,不能再裝更多的水了。杯子越空,越能裝更多、更好的東西。忘了一些不關緊要之事,無傷大雅。信堅的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 不要急著一直用心去找答案,把它暫時忘掉,先去作其他事。過一回就會突然出現。就像我常忘了東西放在哪兒,但過了一會兒,它就會神奇的出現在眼前一樣。

      最近幫一位外國朋友,試圖將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及其解說” 翻譯成英文。才知道將佛經翻成英文是一件相當困難的工作,主要是英文裡面沒有相關的術語與字彙。(這可能與當初將梵文經典翻成中文一樣困難。想想在隋唐時期,寺院聚集上千全國精英翻譯佛經的盛況,真是前無古例,後無繼者)。單就解說「聞性」、「聞」、「聽」及「聲」四個基本名詞就可把老外搞得糊裡糊塗。再加上「能」、「所」、「自我」、「大我」、「聞無所聞」、「聽無所聽」、「一切皆空」,這時老外只好投降了。

      “入流亡所” 是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的初步功夫。但能修到此境界,就已相當不錯了。

      信堅一年前寫此 “金剛經” 一文時,也覺得自己看懂了,寫得很清楚。今天因師兄因緣,再重看一次,才發覺此文寫得太長,也寫得不流暢,解說不清楚。有機會信堅當再重寫。如有須要更明確解說的部分,還請師兄提供寶貴意見。

      師兄對【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篇的摘記,有自己領悟的獨到見解,來解說 “涅槃四德、六波羅蜜、菩提涅槃”。對一乘佛經的實相、觀念,了解得很透徹,真佩服。

      信堅

  4. 信堅師兄:
    迷上愛玉,似乎有那麼一回事;年輕時第一次偕同出遊的少女,名字中,真的有(愛)這個字。當然結婚之後,任由老婆的拷打追問過往,一概的回答都是腦海一片空白,失憶了;哈哈。其實在老婆的體貼之下,目前已成功地讓我守身如(玉),再次當處男。但也失去熊風了;唉。
    師兄之前就曾提過,英語是科學語言。或許用於意會難,卻適合比喻。至於 師兄所提出的名詞,先讀【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及其解說】之後,過兩天再作答試一試。
    杏州敬上

  5. 小的資質駑鈍,在閱讀本篇文章不時腦中浮出某些問題想請教,希望師兄不吝賜教。是不是如果初學佛的人,平常要以不執著、要放下這樣的心態來面對任何事情,但每次看到電視上許多很悲慘的人、事、物,我們是否該捲起袖子、大張旗鼓的想盡辦法幫忙別人,但這樣似乎顯得自己好像是什麼公平正義的化身,還是說不要去執著這些事情,反正那些人有他們的因緣,但如果撇過頭不去幫忙又感覺這一點都不慈悲。比如說最近在書中看到的,一個嫁來台灣的大陸配偶在先生過世後生了一個女娃,她苦無一技之長所以只能當妓女來謀生,試問如果我有機會與她相遇,該勸她不要從事這個行業嗎?但從事這行業想必也是萬般不得已,而且不過就是為了養活自己的女兒,不偷不搶,即使這行業在佛經裡如此的不堪(因為犯淫邪),那又如何呢?這篇文章真的很好,但每次看了這一類的佛經我總在想,會不會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們看了後就專心工作、專心修練然後就不管別人的死活?其實我得好好懺悔,因為自己的生活環境太優渥了,與那些貧窮人相比我簡直活得醉生夢死,對於這樣的煩惱不知該如何解決。問題有點混亂,還望師兄可以指點一二,感謝感謝。

    • Robert 師兄:

      信堅現在曼哈頓含飴弄孫,下午回洛城。因此先簡短回覆。

      師兄所問,看似簡單,卻是相當難回答的問題。我們活在裟婆世界,有苦有樂,有個別業報,也有共同業報。眾生靈性階層,包括六道。天堂地獄,不在別處,而是在吾人內心。靈性階層在100以下,就有如活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200 以上,才有能力辨別對錯,過快樂的生活。

      這世上,有兵災,也有饑餓,有苦難。唯有提高眾生靈性階層,才是根本解脫之道。

      師兄有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想救苦救難,度化救世,真是難得。佛經說,度人先度己。自己要有足夠的智慧及德能,自然就能知道如何度人。

      即使成佛,無所不知,但也只能對眾生,講經說法,佛力加持。眾生苦難,要靠自力自度。佛有「三不能」: 第一,佛不能滅定業;第二,佛不能化導無緣;第三,佛能度無量有情,而不能盡眾生界 (佛不能度不信之人,如大雨廣布,而不潤無根之草)。

      信堅

  6. 感謝師兄整理的好文章

    現在讀佛經都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以前覺得這是如此行而上學的東西 ,

    現在卻如科學一般 ,每個順序逐步驗證

    以下筆記

    修學佛法第一步,去掉我的執著。第二步是聽到別人所講出來的話,知道在哪一個層次,懂了就好了,不要去加以爭辯;看到別人寫的文章,他的境界是在哪裡?知道就好了。

    有境不離,有相不離,但是也不即,不去抓它。

    一者名發心菩提
    二者名伏心菩提
    三者名明心菩提
    四者名出到菩提
    五者名無上菩提

    開悟行者熬了一、二十年或三十年的行為,
    身、心自然清淨的時候,才會正式來度化眾生,才會開始正式講經說法。

    「實相者非相也」,能夠把外在的境看成不是境,你自己的心能夠清淨、不黏,
    所以最後得到畢竟清淨心,當然這個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基點,
    般若波羅蜜多即指用無所有、不可得的心來面境修,
    對境能若相應、若不相應,對境能不住而非不住,任運自心讓其清淨、成熟。先明心才有智慧來斷煩惱。

    要能對一切境,有所覺知而不黏。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對於無上心法不能用於語言、文字來表達。
    已經證到空、無,體性清淨的佛性時,動念即乖,開口便錯。
    知而不能言,所以說真理一個不可說、不可思議。

    金剛般若波羅蜜不是只有摧破一切業障而已,是要觀一切境、有那個境,卻不影響我的內心,可以覺而不住,這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修行就是走一步,出現一個關卡,永無止境的往前走,

    • 文德師兄:

      多謝師兄,整理的筆記,字字珠磯。真佩服師兄,已深入佛境,所說皆是,智者之言。依之修証,今生必剋。信堅底下,以黑體字,簡短補充回覆。

      感謝師兄整理的好文章。現在讀佛經都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 以前覺得這是如此行而上學的東西, 現在卻如科學一般, 每個順序逐步驗證。
      一乘經典,不是純理論,而是教導,如何增長智慧,提升靈性階層的法門。若能依教奉行,則能實證所說境界,得到無量法喜。唯證乃知。

      以下筆記:
      修學佛法第一步,去掉我的執著。第二步是聽到別人所講出來的話,知道在哪一個層次,懂了就好了,不要去加以爭辯;看到別人寫的文章,他的境界是在哪裡?知道就好了。
      說得相當正確,這証明師兄真正悟解。不同靈性階層,有不同深廣的知見。一個人,只要一開口,說一句話,就可知道他的靈性階層。

      有境不離,有相不離,但是也不即,不去抓它。
      不即不離。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開悟行者熬了一、二十年或三十年的行為,身、心自然清淨的時候,才會正式來度化眾生,才會開始正式講經說法。
      開悟是先解悟,再証悟。唐代禪宗大德,都是頓悟之後,在深山修行一段時間後,才入世說法。六祖悟道後,在獵人隊裡混了十六年,才到廣州法性寺,開始講經說法。未悟之前,要講經說法,不能依自己心意識說法。一定要依一乘佛經或古代見性者的論說,否則都是魔說,誤導眾生。

      「實相者非相也」,能夠把外在的境看成不是境,你自己的心能夠清淨、不黏,
      所以最後得到畢竟清淨心,當然這個都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基點,
      般若波羅蜜多即指用無所有、不可得的心來面境修,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有一種智慧叫捨得。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做人與處世的藝術。

      修行就是走一步,出現一個關卡,永無止境的往前走。
      悟道之後,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一切門通。進境神速,有如大海行舟,無功用道,一日千里。但要入世歷練,以眾生為鏡,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多謝師兄,分享心得。

      信堅

  7. 信堅師兄:

    http://www.awaretaiji.com/

    1)近日看了多篇這個網站的文章,這網站算不算專門談及一乘佛法?
    2)了解師兄一直推崇一乘佛法,但在書局中,我們不難看到不少禪師及法師行方便,以大乘術語講解,會否因而影響了金剛經的殊勝

    RAY

    • Ray師兄:

      此網站是教導什麼是正思維,什麼是正確的修行法門。不是純理論、純哲學。而是如果依教奉行,可以真修實證的法門。假名為一乘佛法,以別於一般法師,為普通老百姓,所教導的民間佛法。

      法法都是法,只要能提高修行者靈性階層、智慧德能的教導,都是正法。佛法本無一乘、二乘、三乘。而是因眾生根機不同,認知程度有差別,因此對同樣的道理,有深淺廣狹不同解說,因病施藥。

      《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三乘是佛的方便假言說。讓中下根者,可以了解,依之修行,打好修行的根基。但仍在俗世打轉,所了解的不是實相。一乘佛法是真正的佛法,是提高靈性階層的正確方法。

      普通人除了聽講師的方便佛法外,還應知道諸法實相,才不會得少為足,才不會走錯修行路,進入邪道,而空費一生。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