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安心、禪定、智慧、與明心見性

前言:
今日, “眾生其一” 師兄來函,提問佛法修行大綱: 如何安心,如何修禪定,如何開智慧,及如何修行,才能開悟見性。上述議題,所含義理,無限深廣,一言難盡,海墨難書。佛祖說法,四十九年,也不過是,演說此理。為答覆師兄所問,信堅以自己所知,修行心得,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歡迎諸大德,批評指教。並以此文,敬祝大家,新年快樂,羊羊得意,喜氣羊羊。

一、略論如何安心
人有煩惱,皆因不知是非、對錯、善惡,而有妄想、分別、執著。殊不知,萬法唯心所造,唯識所變。眾生圓覺自性,為無明所覆,於五濁惡世,五欲與六塵交織,造業輪迴,永無止期。
peace要安心,就要能看破、放下。看破就是要有智慧,徹悟諸法實相,萬法唯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幻,一切空,無所有,不可得。看破之後,自然能放下。若安心,自離諸惡業,自不起煩惱,自無有取著,自調伏諸根。

要安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用心如鏡,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心,無二、無對立,無成見,無主觀。用清淨心化解世間一切矛盾、對立。

向上一著,若修禪定,就能安心。外息諸缘,内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何必要安心。

要安心,應在日常生活中,歷事練心:
1. 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2. 待人處世,要能虛心、正心、誠意。
3. 今日事,今日畢。不要為昨天或明天的事煩惱。
4. 生活簡單、樸素。不為物欲所牽。
5. 少欲知足,八風吹不動。

二、修行必先修定開慧

所有修行的真正目的是打開自性本具的智慧。唯有修定,才能得到智慧。禪定越深,智慧越高,一直達到,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境界。

有智慧就能分辨是非、善惡,對宇宙真相有正知正見。有智慧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所有佛法的修行,都是不同層次的修禪定。由定生慧。(佛法的基本是戒定慧三學)。由慧起解,由解起信,由信發願,以願導行,才能証得,無上菩提。

沒有智慧,就是盲修瞎練,原地打轉,如磨磚作鏡,永無出期。一個人的智慧,與意識階層成正比。要增加智慧,唯有修行,提高自己的意識階層,由定開慧。

霍金斯在Power vs Force 書中說,人們常有錯誤的觀想,認為自己可由於日常生活中,依經驗來累積智慧,這是迷誤。因為普通人(>80%的人),意識階層在200以下,沒有足夠 智慧 (power)分辨是非、對錯,不但不知自己的錯誤缺失,也無足夠智慧,來破除累世生的不正確的觀念、信仰、習性。終其一生,執迷不悟,以錯誤的知見,重蹋覆轍,一錯再錯。只在錯誤中原地打轉、繞圈子。因此無法從經驗中,獲取智慧。

三、為何許多人長久修行禪定,沒有大進展

許多修禪宗、教下,有志向上一著的普賢行者,看了很多經書及古德教導,自以為明白了修行的道理與方法,但仍然長久修練,不見有何上進與突破,所謂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麟角。

真修禪定,應是越修越靈活,對事物的認知越深越廣,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煩惱一年比一年少,反應一年比一年靈敏,智慧一年比一年增 長。如果越修煩惱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散亂,一年比一年迷惑顛倒、執著,反應越來越遲鈍,你是進入了死寂空。這就是走火入魔、進了邪道,盲修瞎練。

究其原由,不外下面幾種原因:

1. 對如何修行的整體觀念,一無所知。如登山不先看地圖,不先問下山人。只自己在山中摸索,在山中原地打轉。因此修行必先,大開圓解,才能圓修、圓行、圓證。如果不知修行宏觀,沒有登山地圖或前人留下的路徑,就只能在其中一小部分繞圈子、打轉,永無出期。有如身在瓶內,如盲人摸象,如井底蛙,坐井觀天,以蠡測海, 以管窺豹,只見一斑。

2. 雖然看了很多修行的道理與方法,但沒有足夠的智慧,不能分辨邪師。對理事物,不能辨別對錯、好壞、是非。對經文依文解意,斷章取義。執取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盲修瞎練。走火入魔、進了邪道。所謂 “離經一字,如同魔說”。以盲導盲,一同入地獄。

3. 沒有足夠的智慧或善知識的引導,對如何正確修行,不得其門而入。不知道如何正確修練的仔細步驟與方法。

4.驕傲心強,我執深重。不知自己的累生惡習,也不知如何改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知自己習性,但沒有足夠的信心、毅力,不能持之有恆,精進不懈。所以老子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四、如何修習禪定

一切正確修行法門,都是修定。由定生慧。智慧是入一真法界的根本。信解諸法實相,不能依此俗世知識、認知,以心意識,邏輯推理。大道無言、無名、無象。假言說以現相。一切言說,都是假言方便說,都是戲論。諸法實相,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唯証乃知。

禪定越深,智慧越高,對宇宙森羅萬相的認知越深越廣,以至於道通為一,萬法歸一。而能一以貫之,一門通,一切門通。一經通,一切經通。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所謂 “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至此境界,就明心見性了。

修行見道,首重信解,宇宙一體,不可分割,萬法唯心。凡有分割,都是方便假言說,都是戲論。

1. 天堂地獄由心造,成佛作祖心外無。載舟覆舟皆是水,成聖成凡總由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外求法是外道。

2. 禪定有無限多的層次,不可一概而論。真正的修行禪定,不是修死寂空,而是修無住、無著。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禪定主要是六根接觸六塵,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不著相,内不動心。用心如鏡,境來則應,境去則不留影。離妄想、分別、執著。由定生慧。禪非智無以窮其寂;智非禪無以深其照。慧是定的起用,定是慧的本體。定就是心地清淨,心愈清淨,你對於一切境界看得愈清楚、愈透徹。

3. 佛法大綱,首重修行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以慧生信解,以智導行,証悟菩提。戒者心齋,心行正直,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戒。定者心定。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心平氣和,何須修定。心行純直無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4. 剛開始禪修的人,六根對六塵,有妄想、分別、執著,見思煩惱未盡。直須磨厲淨盡,至於無餘,則生死方可出離,脫離六道輪迴。若一毫未斷,六道輪回,依然難逃。

5. 看破/放下,有粗有細,無限深廣。要於日常生活中,歷事練心。人皆我師,觸類成教。

6. 各人不同因緣,修定法門千差萬別。現就以信堅本人,修定的過程,提供你作參考。

如石壓草: 靜心端坐,全神意識,觀看內心。妄念起時,以念咒、靈語、靈性歌曲,將注意力集中在念、聽高靈性的音聲。

斷除妄念: 再進一步,行住坐臥,妄念起時即覺,不令妄念相續。久而久之,妄念自斷。

持續靜坐: 當練到眼一閉,思續就與外界隔絕。此時並非斷空,而是靈氣自然在全身經脈運行,覺性空靈,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持之有恆,定力漸深,智慧成長,定慧等持,就能入佛境界。

7. 至定冥寂,淨極光通達。最高的層次的禪定是首楞嚴大定 (華嚴大定、海印三昧),入此大定的聖者,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具有無量智慧(無所不知),無量德能(如六神通、四無礙辯才),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一切平等,無二分別。沒有苦、樂,只是無限靈覺。

五、太極拳譬喻

一個人人常問的問題是: 看懂了上述理論、方法解說, 雖然明白 看破/放下/自在與心安/心定的道理與必要性,但知易行難,是何原故” ? 這就如學太極拳的人常問 : “明明了解太極的力學原理,可是無法用於實際技擊中”?

關鍵在於普通人所說,他明白 了太極的力學原理,到底他真的明排捱白、懂了嗎? 其實普通人所說,他明白 的太極的力學原理,不是太極的基本原理,而是太極的微細枝葉,他只知比手劃腳,依樣畫葫蘆,招式死板、固定,不能權通變化。這是因為,他只知形式皮毛,不知真正太極拳的練法、 打法、內勁、丹道,因此不能,不動如泰山,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不能練到形神合一,以意領拳,意到氣到,四兩撥千斤。

太極境界,有不同深淺廣狹。從比手劃腳,依樣劃葫蘆,一直到內力充足,真能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動中求靜,純以神行,不尚拙力。氣沉丹田,隨機應變,專氣致柔,純任自然。形神合一,以意領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似松非松,將展未展,純以意行,勁 斷意未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就另有一番境界。太極拳練到精深處,虛無縹緲,無形無象、四兩撥千斤、後發先至、陰陽相合、此時無招勝有招。 拳無拳,意無意,拳到無心始見奇。打人不帶形,帶形必不贏。幾乎接近了明心見性了。

修行證道,也有無量深淺廣狹。有善知識指點,走對了路,一步一步向前直走,會生無量智慧,會有無量法喜。

六、如何見性開悟

悟有深淺、廣狹,無量層次。亦有信悟、解悟,證悟。一乘佛法講成佛有四個步驟、境界: 信、解、行、證。首先要信解佛菩薩所說的諸法實相。(詳見信堅園地裡對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的解說)。然後依教奉行,證悟靈界實相,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譬如爬山。要先研究地圖,把整個上山的路都搞清楚之後,再去爬山。才能隨時隨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才能每一步都向上爬到山頂。否則只在山裡團團轉。看清修行之路後,下一步再才是摸清如何正確修行。霍金斯的指示,對如何達到200階層,相當有幫助。想再上提昇,就要看一乘佛經。

明心見性的法門大綱,大略也如下步驟:

(1) 對諸法實相,要有正確的了解;
(2) 要有正確的了解,須要修定開智慧;
(3) 智慧開了,才能了解如來真實義;
(4) 了解如來真實義,就能生正信;
(5) 以智為導,依正信就能有深解;
(6) 信解之後,就能發願,迴向三處: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誓證菩提。
(7) 有了信解願,就能起正行,正修,就能証得無上菩提。

因此修行必先,大開圓解,才能圓修、圓行、圓證。如果不知修行宏觀,沒有登山地圖或前人留下的路徑,就只能在其中一小部分繞圈子、打轉,永無出期。有如身在瓶內,如盲人摸象,如井底蛙,坐井觀天,以蠡測海, 以管窺豹,只見一斑。

華嚴修行,有四大步驟: 信、解、行、証。信解行証,互融互攝,如天帝網。華嚴經不是理論,如能依教奉行,人人都可福慧雙全,具無量智慧。

七. 總結

華嚴經所說,修行四大步驟: 信、解、行、證。修行淨土法門三資糧: 信、願、行。
信是正信,要有正知、正見、正解,才能正信。要有正信、正解,須要開智慧 (即提高靈性階層)。要開智慧,必須修習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有了智慧,才能正確解悟佛經義理。解如目,行如足。要証道,須要依教奉行。

只要向前踏出一步,路自然會顯現出來。信堅大約二十年前,每天上下班,回家看電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如賣命,以金錢換取寶貴 生命;總在原地踏步,等待進棺材。因此開始,盲目摸索,探討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生死問題。問對了問題,就是向前踏出一步。問題與答案,是一體的兩面。問對 了問題,就一定有答案。如此一步一步向前走。每當時機成熟時,明師自然出現。 (明師可能是一本好書,如霍金斯言論,或一句話,一個事件、經驗)。 一路走來,越修進步越快。修行有如航海行船。先要有航海的願望,由願望產生造船的構想、藍圖,然後收集木料建造 (積集資糧)。造好之後,還要用力拖到河邊,推進河裡(努力精進,百折不撓),先用槳划,再掛起小風帆。進入大海後,再掛起大風帆,無功用道,一日千里, 自然會快速抵達海上仙山,人間樂園。學生準備好了,明師、貴人,自然會出現。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自己吃飯自己飽。結佛緣是助緣,依止善知識,才能邁步向前走,不入邪道。

最後,信堅在此,對於有志修行見性的普賢行者,特別推薦楞嚴經所提的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耳根靈明不受塵,圓通本妙全體現。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修定開慧, 修心養性, 禪修,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8 thoughts on “略論安心、禪定、智慧、與明心見性

  1. 老師
    我們的痛苦和快樂只因有了實相
    其實造物主
    也充滿矛盾
    耶和華也很痛苦
    創造主也在等侍平衡
    我們人類經歷多世,是大家的共識共業
    我們是不是全宇宙萬物要經歷過歴練所有才能得到平衡?
    萬物有愛才會恢蘇
    才會繁殖
    其實從來都是要去繁殖才有將來
    我們全宇宙都是基於這原因才有這地球這一處練功的地方
    但是磁場強度實在影響我們生活,我們想法
    真是做人最難
    清醒有大愛才可過關

  2. 感恩信堅師兄開示, 也在此向您拜個晚年,祝您全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 近日反覆思索信堅師兄的建言與文章,我非常喜歡與認同 “每一個困難和障礙,事實上都是一種隱藏的祝福,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與 “宇宙以完美的方式運作,從完美到完美。” 這樣的說明,讓人以積極正面的心情面對一切事情的發生,消弭負面思緒的產生。

    從禪定方向來看,還有一些疑點需要信堅師兄開示,禪定得心安心定必要離 妄想/分別/執著,其中離分別在人生世俗上是不容易做到的事,譬如同一時間裡選擇幫助有需要被幫助的人,普通人應該是自己親人或友好的熟人優先,而非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優先。又如有好的東西吃,也是第一時間想到自己的親人或是想回報感恩的對象,此離分別真意該如何看待? 感恩信堅師兄

    • 師兄所問,看似平常,但其所含意理深廣。要能破除親疏分別,才能破除我執。

      此理如以真諦,相當容易解說。依真諦,人人皆有佛性,因此眾生平等。一真法界,沒有對立,沒有親疏、沒有能所,沒有我執、法執。要明心見性,一定要入不二法門,修無分別的平等心,萬法一體。大修行人,雖然對人事物,心識了別,看得清清礎礎,但無分別取捨心。

      俗諦是建立在相對法,有親疏,有能所,有分別。親疏源於根深柢固的我執,凡事以我為中心。修行的主要目的是破除我執。修無分別心,這是培養拓寬心胸,擴大境界,推己及人,大慈大悲的心境。

      著名的疑難,”如果老婆與老媽同時墜河,你先救誰? 如果羅浮宮失火,你先搶救那一幅畫? ”

      對此問題的答案,世人至今仍然爭論不休。一切世俗觀念,都是基於,我是萬能,我有選擇。但我不是萬能,有選擇就有放棄,有取就有捨,就有煩惱,就不能安心。

  3. 騎車在十字路口看到的紅綠燈,對於要停下來,或是繼續行駛,那個判斷到底是分別紅綠燈或選擇紅綠燈?「分別」有相對之思情緒之動,「選擇」含智慧之意。

    誰是被幫助的人?若我今日窮困潦倒,(眾生其一)生於同一悲仰,助我一線生機。那麼我該如何看待(眾生其一)的善行,每一個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如何想?解讀?在於自己的意識層級;妄想分別執著本為互攝,緣於起心動念。這一念是清淨心嗎?也許最需要被幫助的同時,離我們很遙遠,幫不到他;而幫助他人之心,同樣也被幫助的人圓滿了。以上的想法尚不離因緣法還在六道輪迴境地。

    信堅園地是 聖賢境境的分享(迴向),文義可謂字字金沙,在當今是唯一單純探究,明心見性佛境界的網站。用詞是信堅師兄濾過佛經典,更精簡易懂的佛經語,更寶貴的是信堅師兄一生的心得分享。

    此篇文章,在來米以為,已蓋說明心見性,修行如何實踐,千金難得。在來米學習心得是:不斷的對照反省自己與文義(真實義)的明白,修正思維,以漸向上,期有一天到達所描述的境界。以上心得,因(眾生其一)師兄,有感而發。修行路上遇到同行,就是想聊幾句。

    • 在來米師兄:

      好久沒聽聞師兄的修行心得,及發表長篇大論了。近來一切安好? 過了年,應可安定下來修行了吧。

      多謝代為回覆 “眾生其一” 師兄的問題。他的問題,看似平常,但甚難明確、直接回覆。

      以其所問,建立在親疏關係。但親疏關係是否正確觀念,皆依各人靈性階層而有不同解認知。如果說,親疏關係是不正確的觀念,問題就不存在。但如果堅持親疏觀念,就有口難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因此,信堅唯一能說的是,親疏觀念,源於我執。是心意識的虛構,提高了靈性,問題就自然消失了。

      蓬萊米

  4. 感恩在來米師兄與信堅師兄開示答覆,師兄所言甚是,”選擇” 含有智慧之意,本該是應該行善/行動的依據。唯有透過禪定修智慧,提高靈性位階,才能淡然世俗煩惱。

    祝福/希望信堅師兄的園地裡的師兄師姐們平安喜樂,也多多分享與討論,精進心靈的純淨,感恩!

  5. 逢萊米師兄:

    因為前些日子我家母雞生小雞,阿;不對; 是念想我阿母居住環境改善情事,用掉了一些時間,現在算是可以安定修行了。

    近期園地文章論述修禪定的竅門與心態,對在來米是至為重要的入門指導,及過程借鏡。過些日子再報告心得,期能體悟的境地,有如「略論如何修定開慧」篇裡的那位(紐約小子)那款純真。

    在來米敬上

    • 在來米師兄:

      百善孝為先。有老母健在,也是人生一大福氣。改善老家,讓老母過得舒適些,也是一片孝心。

      修禪坐不能急,一定要以無所得心,努力精進,水到自然渠成。只要智慧能慢慢增長,就是修行得力。

      ps: 智是無分別智,即般若無知 (根本智),慧是對境了了分明,即無所不知 (即後得智)。有智慧,凡事都能作最好的判斷、決擇。

      蓬萊米
      ______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