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道。 罔象得道與女子出定的啟示

1. 前言:
證道得玄珠者,入無相之理,契般若之智,不可以思慮缘,不可以言語道,如登大海中萬仞高山,不可以手足攀援之,

莊子天地篇,黃帝問道。思慮的智者、眼界獨到者、聪明善言辯者,都不能得道,即以世智聰辯求之,離道越遠。只有罔象才能得道。欲知所以然者,且看下文分解。

Zhuangzi 3Huang Ti 2a 世間技藝之妙,而不可言說者,是實有其技,只難于言說;道之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有所得心而得,以其般若智慧,眾生本具,性空無體故。

又如,文殊以男女差别之見解,高傲的心性,欲令離意女出定而不得。罔明則立于天地一體,廓然無聖之境,無心而忘其形跡。因其無心遂能以萬物為心,能與 “離意” 融合為一體,心心相印,因此雖弹指一下,離意女即應之出定。

2. 黃帝問道,象罔得道。 (莊子天地篇)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依文解義: 黃帝遊歷天下,經過赤水的北面,登上崑崙山頂並向南眺望。正當要返回時;發現遺失了玄珠,於是派遣知去尋找,這個知找不到,再派遣離朱去尋找,也找不到,又再派喫詬去找,仍然找不到!最後請象罔去找,象罔一下就找到了。黃帝說:真是怪呀!為什麼只有象罔才能找到呢?

這是一則道家的寓言故事,既是寓言,則整個故事的名稱與架構,都當有其寓意,並且綜觀其本事,當亦不難看出其言下之意。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
黃帝者;代表最高最大之權位者也,擁有此最高最大之權位,是以讓擁有者可能任意所為,或在水之北(水者,險也,北者,背也,言水之北,謂遠離險也)任其遊 歷,或在山之巔(言崑崙者,謂山之大且王也)而南面稱王。又有又無不可思議謂之玄;無始無終沒有邊界是為珠,是故玄珠者,引申為道也!黃帝遺其玄珠,意謂 權位名勢日久,人在不知不覺中腐化,即使聖賢如黃帝者,也是一樣,既然腐化了,當然失其道而遺其玄珠矣!然黃帝尚有自省之明,既然察覺已失其玄珠(道), 因此問大臣們如何找回玄珠(得道)。

使知索之而不得。
這個寓言故事以玄珠喻道,以知、離朱、喫詬、象罔四個虚擬形象,喻四种 不同的求道方式。 知,同智,是以心意識,恆思量者。有世智聰辯則必有心,有心則有慾望,是故那一個名叫知的人,雖有其心之智,然亦有其心之慾,黄帝派他去找玄珠;去尋道, 以為知識高超、廣博的人必容易尋道,但知卻在尋找道的路上徘徊,心之世智使其前進,而心之慾望使其後退,一進一退最終還是進退維谷而寸步難行矣!是故黄帝 期祈望知能去尋道且能得道,亦不免難矣哉!

使離朱索之而不得。
既然 “知” 失敗而回,於是黃帝再派 “離朱” 去找,離朱,是傳說中明察秋毫者,是視力極好的人。引申為眼光明亮兼且眼界獨到之人也,於此花花世界,觸目所及皆為五花八門兼且稀奇古怪,離朱可以見人之 所未見,能人之所未能,是故所謂有離朱之能者,可謂有獨到之見解而與眾不同,或可謂其有不世出之才而能治國平天下,黄帝派出此種能人異士去尋道,想必可以 手到擒來。然而離朱是有其獨到之處,他看見道在萬物中以各種類型顯現光華,離朱縱然眼尖,卻還是看之不盡,處處是道卻又以其獨到之見解處處比較考量(分別 執著),這一比較考量卻又發現,這處處又好像不是道矣(著相)!對離朱而言,如今豈只是一個困惑而已!恰如入寶山卻空手而回,還是沒辨法尋到道,也就是 說;黃帝遣離朱去尋道,此又不亦難矣哉!

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
接著被黃帝派出場的是喫詬,喫,同吃,詬,恥辱也,詬罵也。喫 詬,引申為動不動要罵別人而容易招來恥辱詬罵的人,是聪明而善于言辩的人。黃帝或以為真理可以愈辯愈明,而今天下能辯才無礙者,唯喫詬也!遂以為喫詬可以 勝任此事,若派他出馬尋道,想必他可以口出則道顯,辯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但黃帝亦有所不知,言辯之人唯其好辯,其性則好多言、好解釋、好議論,故終日 坐而言多,行少,於是以言辯之人而論,遇事則怨天怨地,仿若天地亦礙其事,罵別人也被人罵,尤人者人亦尤之,論者與辯者都想以言辭駁倒對方,以滿身怨氣相 待,道遂在相罵的怨氣中相互隱身不現,若遣此人尋道,如何還能找到?

黄帝派知、離朱及喫詬這三種特質代表的人去尋道,皆不可得。蓋道雖然無所不在,奈何三者都持其性,有心求訪,而難知其所哉!之所以難知其所皆因有心,有心;則其悟性即離道遠矣!

乃使象罔,象罔得之。
黄帝最後派象罔去找,象罔卻找到了!象,形跡也,罔,同無,同忘,象罔者,無心而忘其形跡之人也,即無心之人,無心知執著、慾望、成見之人也(無住、無 念)。若有形,若無形。象则非無,罔则非有,不皎不昧,玄珠之所以得也。说明“象罔”是無思慮、無明目、無言辯,若有形、若無形的人。因其無心遂能以萬物 為心,能以萬物為心者,是能以同理心而兼顧彼此的人,因其人本心了無成見,遂能在萬物中看見道之足跡,遂能視萬物皆為有道,故而象罔一出馬尋道,在其眼中,道在萬物之中處處可見,垂手即可得之且道在其中矣!

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然而一直到此時黃帝仍然還不了解(權力場中人如何能了解?)還怪而問說:為什麼象罔能得道呢?為什麼只有象罔才能找得到道呢?這真是千古好問,也是古今中外天下人之大問呀!誰能給出答案?答案呀答案,唯有在那些擁有茫茫渺渺、無跡可尋的人的心裡呀!

啟示
學道之人,不能契入實相,其病正在于取捨不休。取者,欲取法身;捨者,欲捨虛妄諸法。罔象者,忘象也,亡相也。玄珠者,道也,實相也,法身也。若能亡相,则玄珠自然顯現。

思虑的智者、视力極好的人、聪明能言辩的人都不得“道”,而“象罔”却得“道”了。只有無思虑、無明目、無言辩,若有形,若無形的“象罔”才能得道。道不可以言說傳,不可以有所得心而得,為其般若智慧,性空無體故。以無所得心,任運自然,無功用道,道在其中。

3. 女子出定
關於”女子出定” 有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信堅稱之為”禪宗公案”,第二種版本,是諸佛要集經卷下所記載的佛經典故。由此二種版本合併來說,所得到的結論相同,配合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3.1 第一種版本,”禪宗公案”

此禪宗公案是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編撰的 “無門關”(禪宗公案集)四十八则公案裡的第二十四則:

「昔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 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 得?下方經過四十二億恒河沙國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禮拜於佛。佛勅罔 明出女人定,罔明卻至女人前鳴指一下,女人於是從定而立。」

這是改寫諸佛要集經之所說(見下面第二種版本)。是給修禪宗的人”參禪” 用的一則公案。這可視為獨立簡略版,也可視為無門慧開禪師虛擬的故事。主旨是要修禪者,參: 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人定不得。罔明初地菩薩,為甚卻出得。

關於這公案,作者無門慧開禪師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主要是考驗禪修者的禪修進度及所入境界。依各人的靈性階層,所參得的答案不同。都是當事人認為最好的答案。見性的禪師可依之指導禪者,應如何修正,才能向上一著。

有人說,“罔明”,應是影射佛教名相.十二緣起之第一支,『無始無明』。這跟佛光山星雲法師的解說,”罔明即無明” 相同。星雲法師說,這名女子雖然能入定,甚至連文殊菩薩也不能動搖,令她出定。但無明起時,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就立刻出定了。

這種說法,是依文解義 (依文殊、罔明的名字相),斷章取義 (只用公案的一小部分資料,不是用全部資料。) 同時,”罔明” 也可作 “無知” 解,離念、無住、無相,一體、無二。以此義故,意同罔象,所謂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是也。[註: 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鑑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

信堅此地有另一種解說,主要是依據公案裡的關鍵提示,”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 “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

信堅認為,此公案有四點啟示:
(1) 此公案引用文殊之名,是破名字相。文殊是個通名,代表一個有智慧的人。並不一定是那個文殊。很多人一看文殊,就以為是那位七佛之師的等覺菩薩。這是名字 相。此文殊可能是久遠以前,在因地裡修行的禪者。也可能是古佛示現,住於華嚴十信位的文殊。扮演還未證道的大心凡夫。

(2) 此文殊仍有嚴重的分別心。他說: “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此即分別男女,輕視修道女人。(法華經裡的龍女八歲成佛,就是修正這嚴重的偏見。)

(3) 同時,此文殊還有很強烈的驕傲心。心想以我的修為,都不能在佛祖身邊打坐,為何離意不但能,而且還在那兒入定了。以他的甚深分別、執著心,因此世尊云: 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

依上面三種原因,可說此地所指的文殊,還未明心見性,仍然是個無明心重的大心凡夫。

(4) 公案中說,”此女,近彼佛座入於三昧”。這表示此女已明心見性,住於佛住,入剎那際三眛,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最低階級是華嚴的十住菩薩。離二障,證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既巳成金(佛),不重為礦(凡夫),無明所不能動了。(因此也可說,此時此地的文殊,代表仍然是一個深具無明的大心凡夫)。

因此信堅說,要此女子出定,唯有見性大菩薩能入不思議法界,與離意融合為一體,以心印心,才能令她出定。因此,信堅推斷,此地的 “罔明”,就是莊子裡的 “罔象”。(宋代古人都讀過莊子。) 罔明則立于天地一體,廓然無聖之境。罔象者,無心而忘其形跡之人也,即無心之人,無心知執著、慾望、成見之人也(無住、無念)。因其無心遂能以萬物為心, 能與 “離意” 融合為一體,心心相印,因此能令離意女出定。

信堅上面所說,其實都是方便假言說,真相是無言的感應,直覺的了解認知。這上面所說,與底下諸佛要集經卷下所說不謀而合。(請看下面第二種版本解說)。

對於經文的解說,是吾人內在心境的外在顯現,是一面鏡子,由其境相,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境界。

3.2 第二種是諸佛要集經卷下所記載的佛經典故。

天王如來放右掌光,入文殊顶。文殊與諸天子同到佛所,見離意女在佛前坐,入于普月離垢光明三昧。因問何故移我而不移女?并问此女本末?佛言,待女出定,汝自问之。文殊尽其神力,不能令女出定。因问谁能令出定者。佛言,唯有如来,及棄諸陰蓋菩薩,能令出定。说此语已,世界六种震动,文殊求佛,请此菩萨从下方来,敕令出女子定。菩萨谦让于佛,佛乃令女出定,与文殊酬唱法要。佛遂發明文殊本從此女發心,此女又從棄諸陰蓋菩薩發心。假使满世界文殊,不及此女所得三昧。假使满世界此女,不及棄諸陰蓋所得三昧。假使满世界棄諸陰蓋,不及如來舉足下足事。然而天王如來,亦此菩薩之所開化。十方無量诸佛,從其開化。已滅度者不可计,现成佛者不可計。

依上面經文所說,我們可得到下面啟示:
(1) 棄諸陰蓋菩薩,最低是華嚴十地菩薩。這位大菩薩以消除一切蓋障而著稱,蓋障即形形色色的煩惱,主要是貪欲、嗔恚、睡眠、掉悔、懷疑五蓋,這五種障礙能覆蓋心性光明,使人坐禪難以入定。不得禪定則智慧不開,沒有智慧則難辨對錯真偽,不分真假對錯則愚昧無知、造作惡業,惡業累積則墮入惡道受 無量苦。

(2) 普光佛土天王如來右面,有一女人名曰離意,結跏趺坐,進入普月離垢光明甚深三眛。表示離意女是位見性的菩薩,最低是華嚴的十住位。這可從底下經文裡所說得到證明:

“文殊師利問天王佛:“今離意女,所發無上正真道心由來何久?所行寂寞誓願高遠定意若斯。”佛言:“所發無上正真道意以來,不可稱計,懷信精勤常無放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具足佛道,所行已備,隨諸佛教,於過去佛植眾德本,供養無數億百千兆諸大聖尊。”

(3) 文殊問佛:“誰能堪任感動此女從三昧起?”佛告文殊:“唯有如來能令興起,復有菩薩,名棄諸陰蓋,亦能使興。”佛稱棄諸陰蓋菩薩名故,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動。表此菩薩佛法甚深。

(4) 天王佛言:“是離意女,在文殊前九十六億百千俱胝阿僧祇劫,遵修道行,後勸文殊令發道意。此女所化如文殊等,東方世界如恒河沙,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因此可知離意女是文殊的導師。

由上所說,可知 “罔明” 就是棄諸陰蓋菩薩。文殊由此因緣,才被離意女感化,引導進入佛道。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修心養性, 禪修, 莊子,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9 thoughts on “黃帝問道。 罔象得道與女子出定的啟示

  1. “罔明”,應是引射佛教名相.十二緣起之第一枝『無始無明』。與道家莊子寓言之 “罔象”。恐怕不同義。
    公案,女子於佛旁入定,此女子代表『法性』,佛則是代表『真如』。
    『法性』『真如』於聖諦〈超物理境界〉為一合相。因『法性之粗化』而一分為二〈老子曰:此兩者同岀而異名…〉。
    『無始無明』就是『法性』『真如』分開的剎那。是物理界“溶入”超物理界的臨界點。〈老子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法性』『真如』就如電腦最基礎信號“1”與“0”..一切物質與心識就從此創生開展….
    電腦最基礎信號就是利用“1”與“0”..結合而產生一個“定義”,所有網路虛擬知識界都從“1”與“0”發展出現…
    正如電腦最基礎信號“1”與“0”..從『一合相』破體後之『法性』『真如』再次結合也會出現一個“定義”,這個“定義”即是“我執”,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佛家說:『心生萬物』這個“心”與“三”講的是同樣的創生關節..即是『法性』與『真如』經由『無始無明』粗分為二後,再次結合,就是《成唯識論》中所揭示的異熟種子…..約同於現代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境界。
    以上就是佛家創世紀之理論,所以公案中必須來自於下方世界的“罔明菩薩”才能入定女子出定……

    • 楊師兄:

      歡迎 loazi (老子) 從三十三天,騎青牛降臨信堅園地,信堅在此,大開中門,放鞭炮迎接。楊師兄真不愧是道德經高手,處處引用道德經句。有機緣請看本園地裡,信堅所寫的幾篇道德經真義解說,(不同於依文解義的俗諦解說),歡迎批評指教。

      要回答楊師兄所提的評論,須要長篇解說。因此為了方便讀者,信堅重寫此文中 “女子出定” 這一段,以回覆楊師兄的評論。底下是簡短回覆。

      關於”女子出定” 有兩種版本,第一種版本,信堅稱之為”禪宗公案”,第二種版本,是諸佛要集經卷下所記載的佛經典故。由此二種版本合併來說,所得到的結論是一致的,配合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楊師兄的評論,是依第一種版本,”禪宗公案”。這是宋代無門慧開禪師編撰的 “無門關”(禪宗公案集)四十八则公案裡的第二十四則。

      關於這公案,作者無門慧開禪師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主要是考驗禪修者的禪修進度、境界。依各人的靈性階層,所參得的答案不同。都是當事人認為最好的答案。見性的禪師可依之指導,進而能向上一著。

      楊師兄說,“罔明”,應是影射佛教名相.十二緣起之第一支,『無始無明』。這跟佛光山的星雲法師解說是”罔明即無明”相同。星雲法師說,這名女子雖然能入定,甚至連文殊菩薩也不能動搖,但無明起時,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了。

      信堅文章裡的解說,是依據公案裡的關鍵提示,”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 “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因此推論此文殊還有甚深男女分別心,還有驕傲心,是個還未明心見性的大心凡夫,寄華嚴十信位。(即久遠因地修行的大心凡夫)。

      公案中說,”此女,近彼佛座入於三昧”。這表示此女已住於佛住,入甚深三眛。這表示此女已明心見性,最低是華嚴的十住菩薩,已經明心見性,離二障,證得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無明所不能動了。(因此也可說,文殊代表仍有無明的大心凡夫)。

      因此信堅說,要此女子出定,唯有明心見性的大菩薩,罔明菩薩,能入不思議法界,與離意融合為一體,以心印心,才能令她出定。(其實這些話都是方便假言說)。因此,信堅推斷,此地的 “罔明”,就是莊子裡的 “罔象”。(宋代古人都讀過莊子。) 罔明則立于天地一體,廓然無聖之境。罔象者,無心而忘其形跡之人也,即無心之人,無心知執著、慾望、成見之人也(無住、無念)。因其無心遂能以萬物為心, 能與 “離意” 融合為一體,心心相印,因此能令離意女出定。

      信堅上面所說,與諸佛要集經卷下所說不謀而合,配合得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2. 信堅文章裡的解說,是依據公案裡的關鍵提示,”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 “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因此推論此文殊還有甚深男女分別心,還有驕傲心,是個還未明心見性的大心凡夫,寄華嚴十信位。(即久遠因地修行的大心凡夫)。

    您的理解“文殊還有甚深男女分別心”…這種論調正好與佛法真義相反,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化身菩薩輔助佛陀教化眾生,就因為文殊等同佛位,已經勘破無明,所以要讓此女子〈隱喻法性〉出定倒反無能為力也!要女子〈法性〉出定只有讓升起“無明”一著!

    禪宗這則公案陳義甚深,是在揭示第一聖諦之內涵,其深奧處非思議所及,若是學者於此有所解悟,則一切佛法皆如掌上之珠….

  3. 公案應是考驗禪修者的禪修進度、境界。要讓此女人出定,很簡單,任何人直接接觸身體把她搖醒,不就得了。解【鳴指】之意,是藉由聲響升起此女微細無名之念,所以佛光山星雲法師的解說;但無明起時,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就立刻出定了。故事中,文殊、罔明、皆鳴指,鳴指意聲勾念,入定者聞聲出定(無關鳴指者身分)因此文殊鳴指在先,此女就當出定,若不得,則另有含義;入佛境修人,出定入定是一,無別。入定得湛寂常恆,出定品海印三昧。

    另外對於 楊兄 分享 (佛家創世紀之理論)的論述,是有一些疑義困惑容後日再說,在此先 感謝 楊兄給在來米的成長(因 楊兄說的與在來米學習的不一樣)。所謂【無困何須脫困】【無煩惱何來菩提】,難得可貴在切磋精進的機緣。

    • 我想 Loazi (老子) 大概在三十三天忙著煉丹,或是騎犀牛幫姜子牙破誅仙陣去了。因此信堅在此,先行回覆。

      網路對 “女子出定” 公案的解說,大都引用星雲法師所說,”罔明就是無明” 的 人間佛教,俗諦解說。但幸好也有元音法師,引用老冉告孔子曰: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澡雪爾精神,掊擊爾知。』

      「掊擊爾知」就是空掉你的世智聰辯。除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神態表情和過高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修道不能起知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文殊起執見了,說 “這女子怎麼能在佛前入定?而我不得?” 這個執見不能起。

      禪宗公案,主旨在於探測禪修者的內在心境,靈修層次。每個人,對於語言文字的解說,是內在心境的外在顯現 (即依各人的靈性階層,而對語言文字,有廣狹深淺的不同了解)。無門慧開禪師所編撰的此公案,沒有一句廢話。要圓滿解說此公案,必須深切了解,此文裡每句話的真實義,再加以整體圓融的解說。否則都是依心意識,依文解義,斷章取義。

      昔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

      就是說 “此女” 已經明心見性了 (住於佛地),快接近於究竟佛位了。
      [這是華嚴經裡常用的譬喻。]

      入於三昧。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即如如不動,常住寂靜中。

      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 得近佛座,而我不得?
      本公案環繞在一位名字叫做文殊者的貪、嗔、痴上,同時以文殊名,來破名字相。此文殊(只是一個通名,不一定是那個已是七佛之師的文殊菩薩,而是億劫前未証道的因地文殊),起了大貪念、起了大嗔恚心,更突顯了他的愚痴。貪的是親近佛的功德。嗔恚的是這女子能而我不能。愚痴的是問佛為什麼。更進一步的還有,佛叫他唤起女子親自問她,他想也不想一下就照做了。结果是當場出丑、狼狽不堪。

      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盡其神力而不能出。
      此女已明心見性,證三不退,不為無明(文殊)所動了。

      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

      表再多的無明的人,也無法使此女出定。所謂 “既已成金,不重為礦”。(既已成佛,不為無明所動。)

      下方經過四十二億恒河沙國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禮拜於佛。佛勅罔明出女人定,罔明卻至女人前鳴指一下,女人於是從定而立。」
      要此女子出定,唯有見性大菩薩,能入不思議法界,與此女(離意),身心融合為一體,以心印心,才能令她出定。[這也是方便假言說。] 此地的 “罔明”,不是無明,是諸佛要集經裡所說得的 “棄諸陰蓋菩薩”,最低位次是華嚴十地菩薩。罔明則立于天地一體,廓然無聖之境。因其無心遂能以萬物為心, 能與 “離意” 融合為一體,心心相印,因此能令離意女出定。

  4. 西方人發明了火箭,咱就說中國早就有沖天炮了,是咱創先的。韓國考究說,哈;哈;韓國才是沖天炮第一人。韓國還嗆說:中國人朗朗上口【知行合一】你們中國歷代的思想家有哪一個格物【科學實踐】?未格物如何真知?,咱!!!!!!老子!!!!!跟你拚了,拒買三星,愛用國貨;—-中央電視台廣告—-。

    記得 師兄說過:信堅園地是討論明心見性600層級以上的文章,在來米先是訝異(想到自己意識DJ雜思又多,文言文看不懂是實情)。後來還是了解了這句話的道理。學習應該可以,一開始就正確,那麼修練純正,只是早晚的問題。比較難的是,甚麼才是正確的知識?;

    【入於三昧】即那伽、行、住、坐、臥、常在定,沒有不定的時候。【知見立知,即無明本】。這兩句話,今日總算有更深的體悟。在來米一直的學習,是來自園地文章拷貝,也知言過知其真實義,日勝一,想必長久下來會進化的。

    妙高山頭不容商量,公案有其絕對的真實義。圓人聽法,無法不圓。公案另有解說,除了自我境界見證,當是宗教性因緣。

  5. 關於 楊兄分享 (佛家創世紀之理論)的論述,在來米對佛哲學思想體悟是【無生萬物,萬象並作】,(無)字在佛學相對應的說詞(無中生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它有無限能力,非濁非清,無形無相,無背無向,它(生)生不息,無限、因、緣、同時應化這一個超宇宙(萬物)無限維度無限維度,海印頓現(萬象並作)。當今科學家對宇宙起源的第一因暫且下了定義:【它不是物質也不是非物質。】呼應了如來內證境界。
    佛學是唯心論,是內證,心與心相證,唯心格物的印證表展現行者的生活舉止。
    順便提論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邏輯來說,如果老子曰:道生萬物。那可能(道)與(無)同義,若是一個生一個的關係,那麼也就可以一直往上推;(道)是誰生的?誰又是誰誰生的問題—–?–老子–把(道)描述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釋迦–把(無)定義為:非生因知所生,唯了因知所了;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顯然兩人對宇宙起源的哲學境界層次有所不同。以上是在來米目前的學習見解。

  6. 信堅師兄好:

    有個特別的問題,這幾年,看著街上高樓矗立燈火爛珊、人們熙來攘往、車窗外布一幕幕流逝……,有一種身在電影螢幕裡的奇幻感,像是看「愛麗絲夢遊仙境」。

    時空是那麼虛無……,有時會有不敢往前的感覺,因為感覺是在走向虛空,有時不理這種感受時,則連自己都感受不到。

    好幾年了,現在不知也不知怎麼問,也許不是問題吧?!只是靜下來時,雖然看得清楚,卻覺得活在假的世界裡,好空好虛。

    顏顏敬上

  7. 顏顏師姐:

    哈哈! 在黃帝時代,可能想像不到今日的科技發達。

    師姐住在林間曠野,有高山流水,自然美景,跟台北市的大廈高聳林立,人煙稠密,車輛擁擠,是個天壤地別的對比,因此會覺得台北市,完全是人工打造的都市,有如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電影裡的虛假世界,是電腦程式所創造的虛擬世界。它只是母體(Matrix)中的機械世界,為培養人類作為能量來源所創造的。有如一個全息世界 (Holographic Universe).

    現在的機器人,造得唯妙唯俏,加上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灌進所有人類知識,加上超級電腦處理,手腳能動,能言善道,如果再配上美麗迷人的面孔,苗條動人的身材,就能迷住天下所有的男人。[請看師姐送來的YouTube “人工美女” 影片]。

    不過機器人,再如何進步,也超不出人類的知識。它沒有佛性,因此雖經億萬劫,亦不能成佛道。吾人的本具佛性、佛慧,是無法以機器取代的。

    科技的發達,已到能以假亂真的境界,再過幾年,就可以假亂真。現代人漸漸的活在機械式的世界,一天到晚瞎忙,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失掉了自己,迷迷糊糊過一生,真是末法時期,可悲憫者。

    有智之士,應該覺醒。返道回自性。才能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如法華經所說,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得佛智慧,究竟涅槃。

    ps: 信堅這星期,專心研讀悟慈和尚述講解的 “妙法蓮華經講話 “。(全文相當長,有一千多頁,是信堅所知,最好的講解)。久違重讀,漸漸深入,如來真實義,法喜無量。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