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無門慧開
這一首詩偈,是無門慧開禪師寫的,如何做人處世、安身立命。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如果心中去除了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北宋理學大師程顥先生的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 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人並不是擁有良田千頃、廣廈萬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裡有智慧,沒有掛礙!一個人即使錢財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掛礙,有人我的是非,有名聞利養的百般計較,家事、國事、心事太多,心理壓力就太重。錢財越多,名位越高,越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一個學生功課壓力太大,他會受不了;一個公務員的事務太忙,也會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要學習舉重若輕的心胸,減少心上的壓力,才能輕鬆自在,真實體會到人生的意義!

所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只要我們心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寬,眼內有沙三界窄」。一個人光是要求世間好、環境好、朋友好,是沒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從心態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話好,無一不好,那便是人間好時節了!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俗姓梁,西元1183~1260年,世壽七十八歲。慧開禪師因為苦參「無」字話頭而開悟,因此特別著重「無」字法門,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彙編,選擇其中的四十八則,纂集成為「無門關」一書,並自作序文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深得六祖慧能大師「無念、無相、無性」的思想要旨。在四十八則膾炙人口的有名公案之中,第十九則便是這首詩偈。

2. 隨其流而揚其波《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不拘泥於客觀事物,而能順隨世俗而轉變自己)。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你何不跟著吃酒糟喝薄酒)」?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為何要執著地揣握著美玉而招致流放)?」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讓潔淨的身體,去蒙受污穢的東西﹗)!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讓自己皓如日月的高潔,被世俗的塵垢污染)!」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滄浪:漢水。]

3.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話不可說盡,規矩不可行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宋朝的法演禪師有回說戒說:「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易,生變也);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這就是在警示我們,凡事皆不可太過極端、絕斷,當留點空間給自己或別人。

「勢不可使盡」:有人認為權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更有些人,更是乘勢而起,爭一時的龍鳳。而不知道,勢力一用盡災禍到來時,正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後悔都來不及了。當勾踐剛剛滅吳稱霸時,其手下最大之功臣范蠡被封上將軍。然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

名不祥」,故功成時立即隱退,就和他的徒弟乘舟而去,從此就不回來了。後來改名為陶朱公,以後因經商而致富。范蠡曾派遣人寫信給文種,勸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卻不願聽從,不久果被勾踐賜劍而死。

「福不可受盡」:有的人認為擁有了錢財,人生就很幸福。但是金錢若使用不當,往往是罪惡的來源。而今日社會上更有許多不知慈悲助人,只知守住金錢,他們雖然富甲一方,但是因為不會使用金錢,「金錢」只會徒然增加他們的煩惱與業障而已!更有人行樂及時,「有福不享人笑痴」。但是他們不知道,福如果享盡,就算是天人,也會有「五衰相」的現象;更何況我們這些博地凡夫,業深福薄,失人身易,得人身難。縱情財色名食睡,恐怕要墮入地獄,變成閻羅王的點心了。

「話不可說盡」:凡事要留個餘地,愈是憤怒的時候,愈是要克制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佛經上說:「瞋火能燒功德林」,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言語,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的友誼與功德。待人謙遜包容,不驕矜,不恃寵,靜坐常常思維自己的過錯,閒談時不要去談論別人的是非,要常常反省檢討自己的缺失,而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錯。寧可他人負我,我決不負他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能夠以如此寬容,體諒的心來對待社會生活的一切,擺在眼前的必定是一條坦蕩的大道。
「規矩不可行盡」:但是有的人,發號施令,自以為威儀具足,唯我獨尊。卻不知道,好的翁姑,必須「不痴不聾」;調和君臣的宰相,更須「肚大撐船」。明察秋毫,戒律森嚴,往往刻薄寡恩,要明

白,就算是佛戒也有開解。商鞅協助秦孝公變法,在極短的時間內,使質樸落後的秦國,變成威震天下的強權,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少見的異數;但是,商鞅本人也為這個成功付出慘重的代價。商鞅突破傳統,推行新政,卻遭到極大的阻力。原來秦國政府一向是雷聲大雨點小,凡事因循苟且,未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為了改變人民的觀念,樹立政府的威信,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門,豎立一根三丈高的木柱,並貼出布告說明:「搬木柱到北門的人,賞黃金十斤。」誰也不敢相信天下會有這麼好的差事,沒有人肯去試。商鞅把獎金提高到黃金五十斤,但是人民仍然懷疑,不敢去搬。過了幾天,才有一個人半信半疑地來試,當他把柱子搬到北門時,立刻得到五十斤黃金。這個消息立刻傳遍全國,老百姓才肯相信政府是言出必行的。以後商鞅所頒佈的法令,人民都不敢怠慢,新法也跟著順利推展開來,這就是有名的「徙木示信」的故事。

老百姓都能服從法令了,可是許多權貴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回太子犯了法,太子自以為王位繼承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商鞅卻主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今太子犯了過錯,是他的老師管教不嚴, 應該由 老師負責。於是太傅公子虔,太師公孫賈都遭到處罰,從此以後,就連貴族也不敢隨便犯法了。此時的商鞅權傾朝野,功高望重,但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暗中忌恨他的人也愈來愈多了。秦孝公去世,曾經遭商鞅懲罰的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太傅公子虔大權在握,為了報復當年受刑的恥辱,於是聯合其他怨恨商鞅的貴族,共同控告他謀反,並下令緝捕。商鞅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打扮成小兵模樣逃亡。到了下關想要投宿旅館,但沒有帶身份證明,旅館老板告訴他:「商君公佈的法令,不收來歷不明的人,違反規定會被殺頭示眾。」到了這時候,商鞅不禁嘆息的說:「我真是作法自斃呀!」秦國的追兵迅速緝捕到商鞅,惠文王下令將他五馬分屍,而他的族人也受到牽連,被殺得一個也不剩。故「勢不可使盡,話不可說盡,福不可享盡,規矩不可行盡,凡事太盡,緣份勢必早盡。」

4.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工夫;若要紙上談人我,筆影蘸乾洞庭湖。
佛法深奧之處,就是用洞庭湖的水為墨汁,寫到湖水乾竭也無法寫盡。所以在紙上是找不到真正的佛法,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執著『紙上佛法』,喜好在文字上說文解意,在談經論法中爭論不休,我是你非各法各派各立山頭,爭強逞能,互別苗頭,而不知佛法其實是一種心法,須向靈山塔下修,才能解如來真實義。

達摩祖師當初從西天印度到中國來,是帶著心靈的禪道來的,沒有語言文字,所以說「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達摩傳禪,不在文字語言上賣弄,全憑內心深思體會。我們要能在心地上收穫佛法,不是口說指畫就可以的,也不是禮佛合十做樣子就行了, 要時常在內心觀照自己是否有慈悲?有忍耐?有智慧?有佛法?你「若要紙上談人我」,拘泥於文字語言上的辯解,就走入歧途了。語言文字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只是一道橋梁,而不是真理,不是法。如同畫餅不能充饑,盡得文字語言義諦而不能在心理行為上印證的人,不是真正的禪者。『達摩西來一字無』是要表達出達摩祖師的傳「心」法要,修行重點在一個「無」字,而非「一字無」。「無」是無心、無相、無住、無私、無欲、無求、無人、無我。「無」是清淨本心、真如佛心、菩提心、道心。「無」是布施,不是覬求。

5.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日出日落本乎自然,花開花謝本是常理。陰陽消長,成住壞空,是天道之循環,自然之法則,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矣!正如流水無意往何方,只隨因緣任漂流;浮雲無心飛何處,只順因緣去飄蕩。無情如此,有情亦是,萬物如此,人事亦同。故云:「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過著灑脫的自然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就有「遍界春」的風光。「流水下山非有意」,山峰上,潺潺有聲的流水往山下流著,並非特意安排,只是自然流布,一如雲無心以出岫。「片雲歸洞本無心」,山頂上片片白雲飄浮,並非有心來去,實是不假分別。「人生若得如雲水」,人生在世,如果像雲朵自由自在飄浮,像流水隨來隨去流動,是多麼地灑脫自然!如果我們的生活也能像雲水一樣逍遙自在,沒有名枷利鎖的束縛,不自我設限封閉,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該多美、多灑脫。所以熱愛人生的人,要找尋快樂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那時候「鐵樹開花遍界春」,自有非凡氣象,真個是大地回春,既稀有又難能可貴了![鐵樹開花: 比喻事物罕見或極難實現。作事難成,及事難須待曰鐵樹開花。] 若能觀雲水之道,悟緣起之理,則有意歸於無意,有心契入無心,就可隨緣而過,處處自在,故言:「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6.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這一首醒世詩偈。有的人總覺得在世間上受盡委屈,懷才不遇啦,給人誤解啦,不受重用啦,就慨嘆「龍游淺水遭蝦戲」,好像自己是條蛟龍,沒有足夠的水,也就是說沒有良好環境讓自己活動發展,一展抱負,如同在淺水裡遭蝦戲弄,受到小魚小蝦干擾欺負,因此憤世嫉俗,認為人人都對不起他,不免怨天尤人。「虎落平陽被犬欺」,他覺得自己本來很有辦法,像老虎、獅子般威風,卻沒有山林讓他一展身手,落到平地上連狗都欺侮他,既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自是恨天恨地,怨恨國家對不起他,社會對他不好。他不會反省自己不是一條龍,不是一隻虎,只是一個普通人,只要改掉一些惡習,只要一轉念,和氣慈悲待人,就能旋乾轉 坤,人人都會樂意與你相處。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人情如水,有高有低。俗語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你貧窮,在鬧市有親友也不聞不問;你富貴了,即使住在深山也有絡繹不絕的親戚去拜訪你。其實這是世間實相,常情本如此。所以最好看淡世情,勘破世事,讓世事如雲任卷舒,不比較,不計較,才是最幸福的!

7.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
這首偈語,是布袋和尚在耕種時見道所作,道本自然,道在一切生活之中,農夫的生活最近道。他們識天時,敬天、畏天,春耕、夏作、秋收、冬藏,生活素樸,知福、惜福。在這首偈語中,暗含著無上天機。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退步原來是向前」,頗有哲理意味。試想,農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麼?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

手把青秧插滿田:「手」 乃是下手、入手、首要。「田」是我們心田,性地。我們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及阿賴耶識。佛家又將這八識比做田地,人心稱為七識田,就如同種田。人生在世,所種的善惡,就是來世的富貴、貧賤,二十八宿為人的藏田,稱為八識田,是善惡的倉庫,古語說:耕田不下種,枉費耕田力。但是第八識田所種的善惡,即成為輪迴的種子。「青秧」:青(清)也是一種顏色。看到青色,就感清涼、舒暢、無憂無慮。青秧,即青苗、幼苗,乃赤子之心,懷赤子之心,離道不遠,赤子之心,貴在天真未鑿,一片圓明,後有善惡。人身中也有一個樸,就是上天所賦予我們的本性,它的本體也是清靜無為,光明如日月,是靜定之心,未動心以前的心。簡單的說,即是「道心」。天下蒼生,生性都是極其良善,就是原來的善,原來的初,也就是完完全全純潔不染的 赤子之心。但人因落了凡身,物欲蒙蔽太深,氣稟薰染太重,自性迷昧,有而不知有。同時受累世因果業力的影響,七情六慾攻其中,十色五光擾其外,靈性日喪, 心中無主。永遠也不能超脫七情六慾的束縛了。

低頭便見水中天:水中天,便是性天,莊嚴之天。反過來說,明心見性,須低頭。人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低心下氣,把一切心放低下來,把一切火氣意識、念頭放下。我們平常不願低頭,乃是我執、我見、我慢的障礙。

六根清靜方為道:人剛生時,一塵不染,天性喜愛清靜。長大後,涉世一深,接觸一廣,慾望也就跟著多了。長春子曰:人生本靜是其性也,感物而動是其欲也。人為什麼有「慾」呢?那是因為生而有六門,由六門生六塵,再生六欲之故。六門: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都是向外發展,所以具有六塵。六塵:視、聽、嗅、嚐、覺、知的功能。六門配合六塵就有六慾:色、聲、香、味、觸、法的需求。三者聯合作業,便有眼喜視色、耳喜聽聲、鼻喜嗅香、舌喜嚐味、身喜接觸、意喜知情,人心也就被慾牽著走。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退步即是不爭,道家一味守柔,居後不居先,謙退而不爭,道德經上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聖人之道,為而不有,有而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 爭。又說不爭之德可以配天。因為二人爭,一勝一敗,三人爭一勝二敗,十人爭一勝九敗,損九敗而益一勝,豈是天地之初心。天道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惡。退步乃是知止。知止、知足才能不危、不辱。退步並不是放棄、消極,而是要效法彌勒祖師的大肚能容,慈心佈滿,善利萬物而無形,人己兩忘,無以為爭,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不爭才是道用之無窮。

8.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石屋清珙
「手攜刀尺走諸方」本意是指裁縫師手裡拿著刀尺,各地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衣裳,整日「線去針來日日忙」。我們雖不是裁縫師,卻也每天忙碌奔波,此種忙如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私 人愛憎,即較容易看清自己面目。反之,一有愛憎之心,往往產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偏見、我執,油然而生,這是很可怕的。「量盡別人長與 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皆喜歡量別人之長短,量別人之貧富,量別人之貴賤,量別人之美醜,量別人之好壞,量別人之是非,卻不知道自我檢討,唯有以責人之 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反省自己言行舉止,拓寬心量包容別人,方為胸襟開闊之人!

9.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半畝方塘: 比喻人的心 。鑑: 鏡子。 開: 比喻對疑難問題豁然開通。源頭活水: 指多讀好書。語出朱熹 <觀書有感>。朱熹主張格物致知,也就是強調讀書的重要。和另外一派由陸九淵主導的”遵德性”相對 (讀書反而會阻礙人們的心性) 。雖然字面上是寫景的作品,然而作者其實是藉著自然景物的描寫,來闡發讀書的重要性,藉著寫池塘的清澈,並分析清澈的原因是要源頭活水的注入,但實際上是詩人讀書窮理的心境,體會
半畝方塘(像)一鑑開 :人的寸心,就像一面鏡子般,明亮澄淨。第二句是說 因為方塘非常清澈,得以倒映天上的光和雲彩,正如人的寸心可以透澈領悟淵博的書理而思路通達。第三句以設問的方式 詢問塘水為何可以如此清澈明淨? 比喻人心在讀書領悟後,何以如此明潔無瑕? 第四句則是以有”源頭活水”回答問題。 也就是說,人心因為多讀書,了解聖賢之意,借這股源頭活水,了解萬物之理,並且為學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進取,才能清除雜念,使寸心澄明。

10.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無盡藏
雙腳踏破了芒鞋深入山嶺白雲深處,但總不見春天的蹤影。回到家後偶然聞到梅花飄來的香氣,頓覺枝頭已有十分春天的氣息,原來春天的蹤跡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 孟子: 道在邇而求之遠。借尋春來比喻悟道的艱苦過程,最後終於醒悟自然妙道存在人心中,只是自己沒有察覺,卻盲目的拚命往外求。捨近求遠,捨本逐末,捨內求外,結果離道越遠,枉費一片心力 — 蹋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首詩偈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題是說: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美色,耳朵喜聽各類音聲,鼻子聞香嗅辣,舌頭喜嚐甘甜滋味,身體喜愛柔軟觸覺,心裡喜歡各種分別。一顆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迷魂失魄。而禪師們卻只要一閉眼睛,不看、不聽、不說,當下整個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

禪宗看起來很玄。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處是春意。風是春天的風,水是春天的水,草木花朵都是春。人的臉孔帶著春天的喜悅,百鳥唱出春天的歌曲,曲中盡是春天的感情。要尋春根本不難!此處是一個比喻。已經身在春天之中,而且四季常春,你還要找春天?到哪兒去找呢?也就是說,若只知道春天這個名詞,而不知道春天是什麼,即使身在春天也不認識春,無怪乎永遠找不到春天了。詩句的本意是不要去追求智慧;當你一無所求,那就是智慧,心中若有所求、有所尋覓,就是一種牽掛,即使找到了也不可靠。

春天是什麼?鳥語花香山明水秀是春天,可是,它會永遠存在嗎?不能!它瞬息萬變。當你感受到有那個東西,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春,春天就即刻離開了。也就是說,如果心有所執著,即使你真正見到春天,也會失去它。換個角度看,許多人追求幸福美滿。什麼叫幸福?什麼叫美滿?心中知足就有幸福,待人懇切就是美滿。如果向他人要求幸福,向環境追求美滿,那永遠找不到。 他人給的幸福你不會滿足的。如果只得到一點點,你希望得到更多;別人不讓你得到,你會無比痛苦;一旦得到了,又擔心失去。所以,對幸福的需求,永遠不可能真正滿足,因為那是別人給你的。如果心中有一個觀念:「得多得少都知足。能得多少就得多少,不能得到也就罷了。不是不要,但如果要不到,何必一定要?而即 使得到,也可能會失去,何必擔心?能不失去最好,如果非失去不可,擔心也沒有用。」這麼一想,就會經常感覺在幸福之中。

人與人之間相處,如果自己要求的少而付出的多,不但自己對自己會滿意,他人也會有若干回饋,這就是美滿。即使付出很多而未得到任何回饋,也會覺得美滿,因為於心無 愧。用這種心態來對待家庭、朋友、社會,則可以時時刻刻都在幸福和美滿之中。如果不能實踐這種生活體驗,那的確是尋春不見春,縱然身在春天也看不到春天。

11.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龍牙
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晚上紅花凋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假如我們用花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因緣。

1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很有名的一首詩偈。

文字非常優美,描寫大自然景致;禪意簡單平凡而深刻。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品味這首禪詩中的禪意吧─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如果心中去除了無妄的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程顥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放下),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此句指示出,時節的因緣與時間一直沒有停止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供給人們空氣與水源等等,讓我們不必擔心沒有空氣與水的一天。所以如何過好每一天,一個人活在當下,要用什麼心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痛苦、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讓自己轉化心境。放下心中所有閒雜鎖事,無論日子怎樣過,總要過好每一天,就是季節日日定律的更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停止了『運轉』,世界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起了『變化』,所以生命要學會放下一切的不好,用平常心,對待每日每日的荊棘與歡樂,放下內心的貪、嗔、癡。過著無慾無望的日子,滿足當下現實給的條件,怎樣的條件就怎樣的過活,那每日的到來,就是每天都是好的日子,好的時令。也就是學會『放下』。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若晤其中之道理,就是以上所有的詮釋。

13.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蘇東坡—
形容一般人嚮往廬山的濛濛煙雨和浙江錢塘潮水的澎湃,很遺憾一直沒有機會登臨廬山及親見浙江錢塘潮水。後來終於親臨廬山感受濛濛煙雨,也看到浙江錢塘澎湃潮水,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只覺得廬山煙雨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不就是浙江潮水嘛!“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我們對未知的事情都很好奇,對得不到的東西總是一心追求。廬山煙雨在未曾體會之前,它是神奇的廬山煙雨,見著了,心裡的神秘感消失,它也就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水在未親見之前,它是澎湃壯觀的浙江潮,你到了,它還是浙江的潮水,不因你到不到而增減。

佛法,就是以平常心對治好奇心,萬事萬物皆有自然的道理,不一定非要得到才是我的,非要見到才是我的。沒有見過的東西,可以用心眼去想,心耳去聽,不必刻意渲染。只要我們用平常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快樂也好、痛苦也好,有也好、無也好,能夠不在這些外境上面計較、起煩惱,一切就會顯得那麼自然,那麼本色了。很多人憤世嫉俗,有懷才不遇的慨嘆,實在是多餘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世事無常,諸相皆空,只要一顆平常心,世間一切有也好、無也好,都看做鏡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不憂愁;無,也可以心靈自在,深入體會無限、無邊、無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氣,失去是結緣。常懷一顆平常心,能讓我們在生活裡不因好奇而顛倒掛礙!

14.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
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人們所看到的萬千異態畢竟是局部景致,而並非廬山的本來面目。原因就在於遊人未能超然廬山之外統觀全貌,一味山間留連,見木不見林,自然難見其本象。有一個人有七頭牛,他在牛背上數牛,怎麼數都少了一頭。不放心地下來重數,沒錯啊!是七頭牛。再跨上牛背一數,咦!怎麼又少了一頭? 這就叫忘失自己,一如身在廬山不知廬山真面目。如果我們能跳出身心的桎梏,從宇宙的眼光和角度來看,就能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認識人生的真相。

移步換形法: 亦稱“移步換景法”。移步即觀察點的變化;換形即景物的轉換。移步換形法,就是以遊蹤為線索,不斷變換觀察點,來描繪風光景物的寫作方法。運用移步換形法,“移步”與“換形”同步進行,移一步,換一形,遊蹤多變,景物常新,步步將讀者引入詩情畫意的美好境界之中,令讀者流連忘返。作者以“移步”為序,不斷“換形”記游,可使文章線索分明,方位清晰,使所繪景物生動逼真,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運用移步換形法時,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徵,切忌千人一面。而且從不同的觀察點所看到的具體景物,不但要各具特色,還要通過對這些具體景物的描述,反映出景物的總體特徵和面貌,使之和諧一致。

16.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蘇東坡
無情說法。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既然無情能夠說法,那麼山巒秀色皆是佛的清淨法身的顯現,山間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也意味著是佛在說法,可是對昨夜山川宣說的無量佛法,以後如何向別人轉述呢? 詩中以「廣長舌」比喻暗夜溪聲如同說法;既以「八萬四千偈」表示溪聲滔滔不絕,又以「如何舉示人」說明當下似有所感、若有所悟的心理狀態。「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佛陀與我們這麼接近,又時時刻刻對我們說法,有八萬四千偈那麼多的妙諦,那麼多的宇宙真理,我們應好好的領會,再傳播給別人。

佛法遍在虛空之中,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首詩偈說「溪聲盡是廣長舌」,你要聽佛陀說法的音聲嗎?聽呀!佛陀音聲在大自然中,生滅潺潺的流水聲就是佛陀廣長舌的音聲。你要看佛陀的樣子嗎?「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山嵐就是佛陀清淨的法身!徹悟佛陀真理的人,可以從一切事相上洞見人生,無論什麼聲音,只要你能用心觀照,有所覺悟,那就是佛陀的說法聲。

如果我們懂得這首偈語,生生世世活在佛法裡,時時刻刻把佛法弘傳人間。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放光說法,因為一切現象存在的本身都顯示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説而說」,都是佛的廣長舌。良介禪師說:「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可知。」世界現象的本質,不是語言文字所可以描繪的,光用耳朵聽不能體會,必須要用靈心仔細的去傾聽,用慧眼深深的去觀照。

蘇東坡對於禪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幾首詩說得很好,把禪的境界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未參禪之前的境界:「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見山是山) 真正參禪,是另一番境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見山不是山) 開悟以後,他又做了一首詩:「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見山還是山) 。

一天,證悟禪師前往謁見庵元禪師。他倆夜裡閒談,證悟就舉出東坡的東林詩偈,並讚歎地說:「這也是不易到達的境地哦!」庵元不以為然,批評說:「這種說法還沒有看到路徑,哪裡說到了目的地呢?」

證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種境界,如何有這個消息?」庵元:「是門外漢而已。」證悟:「和尚慈悲,可為指破?」庵元:「且從這裡用心參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處?」證悟聽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無法入睡。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忽聞鐘聲,恍然大悟,去其疑雲,說道:「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拿此偈語奔告庵元禪師,庵元說:「向你說是門外漢嘛!」

禪,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禪,完全是透過悟才能體認的。證悟禪師的一夜深思,那鐘聲終於敲開了心扉。禪不是知識,是靠自己實證體悟的。花開花落,緣起緣滅,空有不二,自然之道乃無常生滅之法。東坡欲從溪聲山色了悟真性,而不知聲色與見聞等如虛空華,本無所有,原是妙明真心,正如《金剛經》所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17.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憨山德清
春天青翠的楊柳,像人生蓬勃的朝氣;到了秋菊泛黃時,已近人老珠黃的暮年了。在迅速變遷的時空中,世界有成住壞空的流轉,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起伏,人有生老病死的輪迴。在短暫瞬息的生命裡,多少榮華如三更的噩夢,乍然驚醒!多少富貴似九月的寒霜,旭日一出,什麼都溶失了。世間上,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執著留戀。人生乃百代之過客,任舞台上如何富貴顯赫,如何出將入相,頃刻一聲鑼鼓聲停下來的時候,還有什麼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一場悲歡交纏的君臣、父子、夫妻、兒女轉眼成空時,自己又在哪裡呢?所以,人最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真面目,要預作準備。我們每天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上,為家庭、事業而奔波,為金錢、名利忙來忙去,到最後哪一樣是我們的?大限來時,什麼都帶不走,什麼都變得空虛。

這一首偈表面看起來很消極,看破了一切,是出世的思想,但是唯有具備了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業。「春日才看楊柳綠」,這就是說春天楊柳青了,也等於人身生下來了;「秋風又見菊花黃」,到了秋天很快菊花黃了,等於是人老珠黃。四季是春夏秋冬的輪轉,這個世界是成、住、壞、空的流轉,我們人生老病死的流轉。一個人就是在楊柳綠、菊花黃裡面讓人生悄悄的過去了。正因為人生苦短,所以你就是爭取到多少的榮華,還不是和三更夢一樣?你就是爭取到多少的富貴,還不是同九月的霜差不多。所以一個人不得不把未來準備好,修行辦道、利益別人、造福社會,聚集善事功德,讓將來有個資糧。

18.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憨山德清
「滾滾紅塵古路長」,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滾滾紅塵古路上,究竟要走到什麼時候,才是人生的盡處?才是人生的最終歸宿呢?「不知何事走他鄉」,一般人在生活上似乎沒有生命的目標,沒有精神的理想,不知來世間所為何事?更不知為什麼要到處飄流他鄉?人活在世間上,如果只知道今天, 不知道明天;只想到今年,沒想到來年;只汲汲營營於現在,沒有策畫將來;甚至只貪圖日夜逸樂,不顧生死性命;上一小時不知下一小時的活法,這種茫茫然然、 糊里糊塗混時光的人生態度,多麼可惜!如果不在乎時光的迅速,不珍惜人身的難得,「回頭日望家山遠」,有朝一日,回頭看到自己離家鄉越來越遠,年齡越來越大,百種蹉跎,千萬淒清,都來到心頭,到了老病交加時更是「滿目空雲帶夕陽」,眼前一片空曠,萬事茫然,不知道哪裡才是自己的方向?哪裡是人生的歸宿?

19.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此菴守淨
岫:指山洞。人過著灑脫的自然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就有「遍界春」的風光。人不知因緣,故刻意處世;因不懂隨緣,而到處攀緣,終究弄得精疲力盡,為塵勞所累。不明無為之妙,故有心造作,妄念不斷,執心越重,使得神識日益昏沈,為煩惱所苦。若能觀雲水之道,悟緣起之理,則有意歸於無意,有心契入無心,就可隨緣而過,處處自在,故言:「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灑脫自在的生活,就是禪者的生活。“流水下山非有意”,水從上往下流,只是順應著自己的本性,沒有刻意而為。那麼我們人也應該順應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名利?那麼東西全是假的,只會讓人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片雲歸洞本無心”,白雲飄來飄去,也不是有心為之。我們人也不要用外在的言行來評判自己和別人,世間一切言語行為,都不過是心靈投射出來的影子 (外境是內心的顯現)。去掉這些,就可以看到每個人心中的佛性了。人只有迷悟之分,卻沒有高下之別。“人生若得如雲水”,人的生活如果能如同雲水一般遵循本性,那麼所有的道路都可以成佛,又何必刻意修煉呢? “鐵樹開花遍界春”,人就如同鐵樹,花就是悟,人難悟正如同鐵樹難以開花。可如果每個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世間就會如同雲水一般和諧自然,那該是多麼美好呀!追求名利不如追求個人的自在。只有每個人的佛性得以彰顯,人間各界才會有真正的和諧與平安。人生是短暫的。只要我們捨棄那些身外之物,捨棄那些功名利祿,我們就可以活得灑脫,活得精采,活得自在。

20. 慈受懷深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萬事無如退步高,放教痴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熬。
萬事無如退步休,本來無證亦無修;明窗高掛菩提月,淨蓮深栽濁世中。
想要閒雲野鶴般自由自在生活,必須具有「以退為進」的人生觀,無爭無執,才能在萬里晴空下與清風、皎月、大自然同在。這首偈語所說的「退步人」,並非不求進步的消極心態,而是積極以退為進的處事態度。噴射機能快速前飛,原理就在發動時,先有向後噴的氣流,以後退的力量往前衝,才能一飛沖天。世間萬事,沒有比退步後的前進更高明。為了名利,要奮鬥,要進取,常常撞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其實,回過頭來有更廣闊的世界,在意氣衝突上退讓,在生命精神上前進,爭千秋不爭一時,退步是高悟,多麼逍遙灑脫!「放教痴鈍卻安然」,人生難得糊塗,人生最要緊的是大智若愚,不必太精明、太幹練,因為出頭的椽子會爛掉。「漆因有用遭人割」,漆樹因為有用才被割樹皮;「膏為能明徹夜熬」,膏油因為可以照明,反而通宵達旦、徹夜受煎熬,強出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夫插秧,是一步步向後退,直至田邊,方能將秧苗全部插好,其實也就 是似退而實進。所以在為人處世上,有時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此外,詩中「低頭便見水中天」更是暗示我們要謙沖自牧,時時覺察、覺照,才 能使本性清澈顯見,也才不會被貢高我慢的假象所蒙蔽。 其實,懷深禪師的詩顛覆了一般人認為人生向前走才是進步風光的想法,提醒我們面對功名富貴、人我是非之前,偶爾糊塗一下是何等地灑脫自在,何等地悠然自得。「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正是這首詩的最佳詮釋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修心養性, 禪修, 處世嘉言集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3 thoughts on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 真高興師兄喜歡此禪詩的解說。此園地所收集,是最有名的四十禪詩,如能真正了解、體悟,其中之一的禪詩真義,亦是禪宗修行的頓悟法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