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正解

朱子序言: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終身受用不盡。)middle1a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朱熹引用程頤所說:「不偏著、不偏左、不偏右就叫做『中』,至理永久都不會改變叫做『庸』。」『中』者純任自然,無為之法也。先天之至理,雖經萬年,永久不改不變。故『庸』者,常住之道也。」 (若是先天大道,它是不偏離、不執著的。一個人若是執於說:『我的道理才對,別人說的是外道』,這樣就偏離、就執著了,也就不『中庸』了。同樣的引申,一個人若是『執相、著空』,也是偏離而沒有行『中庸』。所以『中』是純然『順任自然無為之法』,舉凡是『先天大道至理』,即使是經過千千萬萬年,也永遠不會有所改變,假使道理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就稱不上是先天大道了。因此『庸』就是『常住永久不變之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程子說:『中』,是全天下的正道;『庸』,是全天下不變的定理。這一篇乃是儒家孔門所傳授的一貫『心法』。『心法』者,見性之法門。一切法由心生,萬法唯心所造。學者若不悟此『心法』,著相外求,則永不見道。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孔子的孫子『子思』,恐怕時間久了,擔心這『中庸的心法』傳承上會有所誤失。所以,將它寫在書本上,後來間接再傳到『孟子』身上。

【孟子並非子思嫡傳】子思生於公元前492年,卒於公元前431年,享年62歲(虛歲)。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享年84歲(虛歲)。換算下來,子思死後60年,孟子方才出生。所以才說:『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這本書開始的時候,述說『中庸的真理(天命之謂性)』。繼續由此中庸的真理分散到萬事萬物(修身養性之法),最終再回復到『不偏不倚的中庸真理(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上面來。這也是『無相、無為』的大道。

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中庸「心法」的真理若是舒展開來可以充遍彌滿整個宇宙,收攝起來,可以藏在一個最隱密、很小的地方。『彌』,充滿也;『六合(四方上下)』者,指宇宙;『密』,密集(集合在一處)。言『中庸之道』,放開其義,則充滿於宇宙,言之不盡也。卷之則惟首句之『天命之謂性』,與終句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而已。」

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若是說到中庸的道理,它的意味、涵義可說是無窮無盡,全部都是最實實在在的學問,可說是儒家心法的結晶。善於、喜歡讀書的人,如能夠詳加深思、細心玩味、探索而悟得其『中』的道理,作為人生為人處世的座右銘,那麼它會讓你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的啊。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正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的靈性是從上天分靈而來,叫做「性」,遵循本性來待人處世叫做「正道」,發揮自己的本性,去教化別人來修持正道,這叫做「教化」。第二段說明虛靈不昧的本性,須臾不可離開自身,進德修業的君子,要謹慎自持,在睹、聞、隱、微之中,存養省察,才能圓滿自性。第三段指出中和的修養功夫與境界,若能達此境界,則可與天地同參,與宇宙共同端正其位,和萬物順此正道而成長。

天命之謂性。天所賦予者,即自然之稟賦就叫做性。性是吾人自心的本體,本性,心性,都是指心的本體而言。心的本體無思無為,離一切言語文字相,但能就本體所含的功能或相似的意義加以解釋,由學者自己領悟。天命之謂性指出人性並非憑空而來或由低等動物演化而來,而是受天所命。上天所賦予我們的這點靈光叫做性。

率性之謂道。遵循本性來待人處世,就叫做道。率性:依循天理良心(隨順性德。),依性或順性而行是謂道。性是心的本體,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有體必有用,明體甚難,明用比較容易,明用以後,便能明體。

修道之謂教。修:整治人倫品德,以存天理,去除人欲、貪欲。教:三剛五常、四維八德等教化。上天所給與人之至善天性,受後天之純惡秉性所染污。習性為物欲所誘,為情思所牽。只重物質之享受,不知回歸上天之道。『聖人』得天之道,體天之心,創立教門,教之修之明之。使人人咸能化其私欲,走向率性之道,故曰:『修道之謂教』。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率性之句是自學,修道之句是教人,這兩者都要學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務使自己與他人都得成就,纔能成為聖人。

中庸一開始就點出了『天人合一』的觀念思想,『靈明本性』是上天自然的賦予,也唯有率諸此本性,勤奮、精進的功夫去實踐『進德修業』,才是回歸上天的『不二法門』。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種『率性大道』的道體,是不能有片刻時間來背離我們的身和心,若是可以背離我們的身心,那就不是『率性之道』了。

『佛本在衷何處求?凡夫學道望天庥。菩提只向內心覓,作聖作仙勿外修。率性而行達彼岸,須臾離道奈河遊。世人若識此中理,棄假尋真逆水流。』

佛本來就在每一個人的內心(衷)裡,你還要到哪裡去找啊?凡夫俗子來學道,總是希望、祈求上天要來保佑、庇佑(庥)他。若是要求道(菩提),也只能夠向著你自己內心去尋找(覓)。想要成仙成聖,千萬不要反倒外面去求、去修。只有照著你的『本性』去走去修,才能到聖神仙佛的那邊岸上。若是背離、違背了『道』,終歸是要淪落到『地獄道(奈河)』中去。所以勸勉世間人,若是知道了這些道理。

(“奈河”是冥间之河。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河上有桥,名奈河桥。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恶难过奈河桥。為人不作虧心事,走過奈河桥不驚。奈河,靈魂之河、輪回之河!)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以,一個有德行的君子在別人所見不到的地方,也更應該保持自守、警戒、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也更應該心存惶恐戒懼。因為沒有比隱密的地方更容易暴露出是非善惡,也沒有比細微的事物更為彰顯曲直對錯。所以,君子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加地特別謹慎、存養己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細語、天聞若雷。』

君子之過有如日月之蝕,人見人知。也如白布,容不下任何的小污點,而存養省察的功夫,更是必要從最隱密的地方做起,所以說:『故君子慎其獨也』。

戒慎:自戒謹慎。隱:幽暗不明的地方。微:細微的事情。慎其獨:慎其獨居之所為。誠意,毋自欺也。獨:外人都不知道,而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隱微: 看不見,聽不到,無跡象,無聲響。而一念之動,人雖不見不聞,而己已知。己之性即天之性,亦即天知之。故君子不以為隱微(隱密細微)而忽視之。

『勿謂暗室可欺,屋漏可愧。』 『暗室』是指很隱密,不讓別人有細縫、有機會可以偷看到的地方。『屋漏』者,室內處所,可以施小帳(門簾)而漏(大、小便)隱(隱密)之處。」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當一個人的歡喜、憤怒、悲哀、快樂等四種情感活動尚未發出來的狀態,就叫做『中』,是我們本來面目的道體;種種情感發出來之後,都沒有讓它們偏斜,都能符合節度,恰如其分,就叫做『和』。『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中』就有如『颱風眼』一樣,是靜靜的不動的,而心為人的中心,是人的本性,也是一樣的『如如不動』。『和』是感而遂通,也就是觸物後而心動,然『和』的動是正心的動。『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是修道的基本條件,天地能萬古常存,循環不息,亦是因為有中和之道。圓滿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會安居和諧正位,萬物便可以順遂成長。

以下的十章,是子思引用孔夫子的話,來完整闡述這一章的意義。

附註: 大舜十六字心法: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大舜十六字心法《尚書–大禹謨》,是我國上古時期有道明君大舜傳禹王的修心之法,也是中華文化經典中記載的最早的心法,早於孔子心法與釋迦心法一千多年,被歷代明師高賢稱作十六字心法。人民的意念是難以安撫的,道統的思慮是微妙幽深的,想要傳承道統,最精粹也獨一無二的方法,那就是信守中庸之道。

據史書記載,堯舜時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鼎盛春秋,統治者以身作則,修正心靈,文明治世,教化萬民,造就了堯天舜日,五風十雨、麥收雙禾,麒麟在野、鳳凰鳴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太平盛世。

人有三心:一是道心,二是人心,三是血肉心(即心臟)。道心也叫良心、元神、自性、佛性,是人的天賦本性(自然屬性),先天而存,無形無相,永恆不滅、清靜無為,純潔妙明,不易發現。人心也叫妄心、識神、稟性、習性(社會屬性),後來而有,思善思惡,躁動不安,人喻”心猿意馬”,前兩心均屬人的精神範疇。心臟是物質體,是人體造血器官和血液循環的動力泵。人心對聲色貨利的慾望追求而產生貪嗔癡愛的念頭,極大地危害著至善本性(道心),昧天良於昏暗不明之中,使妙明道心的明度逐漸微小,如烏雲蔽日,暗淡無光,從而喪失理智,一念之差,悔恨千古,所以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關梁不閉,道無虜掠,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音,古人以此象徵賢者在位,天下大治。後比喻社會安定,世事太平。和風輕拂,樹枝不發出聲響,沒有暴雨傷害農田。萬物之成長,有賴於和風細雨所致 形容太平盛世風調雨顺的祥瑞景象。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祥風時雨:形容風調雨順。多比喻恩德。 風雨時若:風雨適時調順。比喻風調雨順。風不鳴條 。雨不破塊。海不揚波。雲瑞日群。霽月光風之下。萬物得所。)

惟精惟一:”惟”,思維,思想。此句意思是思想集中養精神,守先天一性(即道心)。老子叫抱元守一,一就是理性,元是元神。

允執厥中:”允執”就是平心靜氣、靜觀執守,不離自性。”厥”(ㄐㄩㄝˊ)字虛詞,厥中就是其中。中是天性的所在地,精神的集中點,即祖竅。即守性不移,如如不動,也就是有欲觀竅,無慾觀妙,抱元守一;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允執厥中就是能秉持中庸之道,形容處理事情能把握中正平和的精神,不會太過或不及。中是人的心靈自性,是宇宙靈源一本散萬殊的”一”。窮理盡性達天命,執中精一萬法通。

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明心之法,是最上乘真功正法。三教聖人立教傳法皆以明心為本,法有差異,所以說萬法一理,明心為萬聖之綱。先聖大德為後代子孫指明了一條正心修身、通達自然真理的光明大道,樹立了純潔心靈、文明精神的光輝楷模。

– 信堅 3/19/2012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四書五經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