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因緣果報

cause 1一、導論: cycle of life and death此論之緣起: 這次回台,跟信深師兄一起探討下面有關因緣果報的幾個問題: (1) 在一真法界 因緣果報還存在嗎? (2)讀經、拜懺,能消除業障、消災解厄嗎? (3) 開悟之後業障就會消除嗎? (4) 如何快速消除業障? 這短論是信堅試圖以自己所知,解說這幾個重大疑問。

佛陀一生說法都是根據真俗二諦而施施一切言教。依九界百八種心性,演三藏十二部妙法。大器,則直示一真法界,使之無住生心,以迄斷惑證真;小根, 則詳談三世因果,令其趨吉避凶,而為入道方便。世俗諦。世,遷流变化;俗,粗顯覆障,為凡夫眾生所認識的境界。凡夫眾生以粗躁的妄識,只能缘虚妄颠倒的境界,這種虚妄的境界對真諦具有覆障義。

真諦(勝義諦)。勝義有幾重意思:一、勝即勝智,義即境界。勝智是殊勝智慧。勝智的境界,也就是真如。有情所缘的境界雖然千差萬别,但凡夫眾生依妄識所缘的境界,大体是虚妄的。唯依勝智才能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即真如境界(一真法界)。二、勝即殊勝,義即義利,殊勝的義利指涅槃。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名利的好處只是暫時的,并不能徹底地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輪回等诸大苦。只有証得涅槃,才能解除人生诸苦的逼迫,才是人生最完美的结局,最無比的快樂。三、勝義即聖道,通往涅槃城的無漏智慧。勝義一名包括無漏智、真實境、及涅槃果三義。勝義谛相品是依五相開顯真勝義諦:無二相、離言相、超過尋思相、超過一異相、遍一切一味相。

萬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是简别,简别凡夫眾生执着心外实有物质现象的错误認識。識”是一切法的總称,它不但包括一切心理活动,也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缘起的定律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心生则種種法生,心滅则種種法滅”。

真正的佛法是無我!佛法教導我們做一切事,須心空無住、任運隨緣,在待人接物、說話辦事、做工作、 處理問題時,皆須不為境所轉,不往心裏去,就像別人在做一樣。事情做過以後,事過境遷,心裏空淨淨的,一點東西都沒有,如鳥飛過天空一樣,了無痕跡。

世上的凡夫迷染很深,他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執著五蘊色身為真我,誤認為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動、所思的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塵境為實有,因而產生了受、想、行、識的錯誤心法,以致被境粘著了,迷到境界上,領受境界,從而胡思亂想,並付諸於行為,產生了知識分別。

何謂「業障」
「業」是已造作之事。造作完畢之結果叫造業,有造業必定要受報。「障」是障礙阻礙,障礙了我們真心本性裡本有的無量智慧無盡德能,使我們造業受報。<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証得。」「業障」就是我們過去生中所造作之惡業,於今世受報,惡業力顯現,障礙損害破壞我們的家庭、婚姻、親情、事業、身體、家產等等,使我們今生當中受諸厄難殃病,實在是無奈又難堪。

所謂業障之障礙其來源是業!為什麼會造業?皆因妄心妄念而來,皆因妄想分別執著(三大煩惱)而來,皆因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疑等種種惡習而來,再藉由身語意造作了諸不善惡業。所以造業皆因心地不清淨,皆因妄念煩惱而來;只要能真心懺悔業障,善法增長,惡法不生,心地自然就清淨了,妄念煩惱就少了,造業就少了,業障自然就漸漸消除了,正如佛家所說:「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秧。」。

現在僅舉「身體病苦」一事與以說明。造業眾生受輪迴果報,生老病死是一切眾生所無法避免的。所以人不能沒有病苦,病苦從哪裡來?疾病有三種根源,不可不知:

(1)病從口入:此類是生理的病,醫生藥物可以醫治。

(2)冤業病:此類病苦是醫生治不好而能調解的。這是過去生中的冤家債主來要債的,佛門裡用「超度」的方法化解。超度就是與冤家調解,說道:「誦經、拜懺、念佛,給你迴向,給你修福。」他要是接受,肯作罷,不找你要債,他就走了,這時病就好了。若是調解不接受,病還是不能好。還好,大多數都會接受調解,聽到經文裡佛陀的勸導,想想:「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冤仇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都不是好事。他一旦覺悟,聽懂了,明白了,他就算了,就離開了。

(3)業障病:這是自己累劫造的罪業太重太多,惡業報起現行。這個病非常難辦。決不是單單誦經、拜懺、修福就可以消除的,那只是種點善根積點福田來世享用。但是這樣的病還是能救,要如何救呢?要如何才能消業障呢?其實也不難,只要做到下列五點,就可快速消除業障。如下:

(A)真心懺悔業障:令斷惡修善。
(B)深發菩提心:令慈悲為懷。
(C)受持三歸:持戒束身、依教奉行。
(D)以清淨心持經念佛:開智慧長善根。
(E)無私無我行善布施:廣植福田。

佛有三不能: 不能滅定業(比如戰爭)、不能度無緣之人 、不能度盡眾生

二、世俗諦的因果觀

世俗諦裡的因果觀乃跟「業 (Karma)」結合,而且必須有發業的「緣」。亦即,當人因為無明、煩惱、惑而做下無知的事時,如此便已種「因」,因必生「果」,這個果是什麼?就是「業」,但業會不會報?何時報?如何報?則須視「緣」的配合,同時也要看當事人日後的表現。

“業”是“造作”。即有意識的發起行動、活動、動作。有身、口、意“三業”。從倫理角度著眼,有善業、惡業、無記業。從業的染淨而言,有有漏、無漏二業及黑白等四業之分。從業的社會性來講,有共業、不共業之分。從業所感招的死後生于五道中的果報來看,有引滿二業、極重等四業之分。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說︰「娑婆世界末法時期南閻浮提眾生業深慧淺,性識無定,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惡習結業,善習結果,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所以皆因閻浮提眾生業深慧淺,身口意造諸不善三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輪轉六道暫無休息,百千萬劫求出不得苦不堪言。

正在造作時叫造事,造作完畢之結果叫造業。我們身體的動作,身在造業;口裡面的言語,口在造業;心裡面起心動念,是意在造業。這身、口、意,無時無刻統統都在造業。人死後,神識(靈魂)惛昧,不辨善惡,眼耳更無見聞,故受善惡業力牽引,隨業各自受報,受胎受生,輪轉六道。然而善惡業力強者先牽,絲毫不能自主,造業一定有果報,業裡面有善業、惡業、淨業。

我們閻浮提眾生業深慧淺,身口意造諸不善三業,死後神識(靈魂)惛昧,不辨善惡,眼耳更無見聞,故而受善惡業力牽引,隨業各自受報,受胎受生,輪轉六道暫無休息,百千萬劫求出不得苦不堪言。再則善惡業力強者先牽,絲毫不能自主,造業一定有果報,造善果報在三善道,生人、天、阿修羅,造惡果報在三惡道,墮畜牲、惡鬼、地獄。我們來投胎做人是來酬業受報的,所以就有「果報」「業報」「業障」。

(一)「果報」:因過去生中身口意所造種種諸善惡業因,於今世受胎出生時自己本身及生活的環境所現前受報之情形狀況。又分「正報」「依報」。「正報」:指自己本身。就是今世受生,或富或貧或貴或賤,或端正受生、諸相圓滿,或六根 不具、癃殘瘖啞、聾癡無目,或聰明利根或愚昧癡呆等等。「依報」:指生活的環境。就是今世受生,生何世界,生何國家、地區(或富強、 國泰民安或貧瘠、亂世瘟疫,或有佛法或無佛法等等)。

(二)「業報」:因過去生中身口意所造種種諸善惡業因,於今世出生之後至死亡中當受的善惡業報。又分「善業報」、「惡業報(業障)」。若是過去生中行善,今生所受的即是「善業報」;若是過去生中行惡,今生所受的即是「惡業報」即是「業障」。

然而「果報」「業報」實是不可分,即是俗話所說之「命運」。
「命」:即是「果報」,不可改,受生之後既受「果報」,乃既成事實矣,焉能改之。
「運」:即是「業報」,可改也。

*另有「共業」與「別業」:
「共業」者即大眾共同的業力,「別業」者即個人個別的業力。共業中有別業,別業則離不開業。譬如大者,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發生瘟疫、戰爭、地震、水災、旱災;小者,火車出軌相撞、遊覽車翻覆墮入山崖,這些都是共業所造成,有人因此罹難、遭殃,但有人幸免於難安然無恙,這就是別業使然。

因果不昧的道理。所以只要有造業皆是定業難逃、定業難轉,即使是諸佛如來亦是不離因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故佛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法是「有為法」。「有為」的意思就是「因緣所生」之意。

佛陀講十二緣起,也是建立在因果律之上。萬緣起於無明,復有:行、識、名、入、觸、受、愛、取、有、生、死,前為因,後為果,如此輾轉相生,謂「生死流轉門」。

業會不會報?「定業」就是會報;「不定業」就是尚不確定會不會報。為什麼不報?最主要是因緣尚未具足,其他還有業小不報、當事人已經懺悔救贖等。

1.1 業因果報定律

「因緣果報」很重要的兩個原則:

(1)「有因無緣果報不會現前,斷緣是改變命運的原則」:

今時所行之善事,為今世之善緣,為來生之善因;今時所造之惡業,為今世之惡緣,為來生之惡因。若能斷今世緣,縱然有過去業因,業報亦不會現前,譬如種子為因,土地、陽光、水、養份為緣,種子發芽為果,若縱然有種子之因,但無播種土地、陽光、水、養份之緣,何來種子發芽之果,故「命運」可改也。但若能行大善者必能改變命運,日益福慶。反之,造大惡者、過度貪圖享樂者不但快速折損福報,而且加速加大惡業報顯現。

所以雖過去生中有惡因,但今世行善不造惡,故無惡緣,則今世當受之惡業報必定減輕;若更能行大善,非但可令今世當受之惡業報不現前,更能於今世福報現前,日益福慶,受諸勝樂,即所謂「現世善報」。譬如或宿疾痊癒、延年益壽,或家道興旺、諸事順利,或如願得子、家眷和樂、妻賢子孝等等,明朝袁公了凡、俞公淨意就是最佳典範。

反之,若過去生中有善因,而今世造惡不行善,故無善緣,則今世本當受報之善業報或折損或晚現乃至更不現前,更何況今世造大惡者、過度貪圖享樂者,不但快速折損本有的福報,而且加速加重惡業報現前,即所謂「現世惡報」。譬如或六根殘缺、惡疾纏身、久醫不癒、長病在床,或惡事臨門、家道沒落、散盡家財、衣食不濟,或家破人亡、眷屬離異、孤苦伶仃,或精神失常、神智瘋癲等等,此種現世惡報案例於當今末法時期非常多,不可勝數。

(2)、功過不能相抵,但可重罪輕報:<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惡業因必生同類果報

因必生果,什麼因必生什麼果,有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可能雜亂,也不可能有因無果、有果無因。同類因必生同類果報,善業必生善報,惡業必生惡報,無有錯謬,絲毫不爽。只要造業,便不可能逃脫果報的追逐。業,有不可思議的巨大力量,稱“業力”,“神通不能敵業”。只要身在眾生生死界,造了善惡業,便無法擺脫所造業力的束縛,無處逃避善惡業報的追逐。善惡業必生同類果報,還意味著:一個人若既行善又作惡,則其善、惡各自生果報,不可能互相抵消。

自作自受,不由於他

眾生以自我為中心而造業,則其所造業的果報,只能由造業者自己或其五蘊的相續而生者承受果報,不可能由別個承受。而眾生現在所承受的業報,必是自己以前乃至前生宿世的業力所感。就像飲食睡眠,不能由別人替代。

業因多類,果報五種

佛典中從作為生果之因的角度,有二因、三因、六因、十因等多種分類。六因見《俱舍論》:能助成或不障礙果報出生者,名“能作因”;互相依存而生果,名“俱有因”;能出生同類果報,名“同類因”;同時相應而生,名“相應因”;無明、身見、邪見、見取見、疑等能遍生一切煩惱惑業,名“遍行因”;惡業與有漏善業能生來世成熟於五道中的果報,名“異熟因”。

諸種業因出生的果報,多說有五種:一現法果或士用果,指當前現世就可得實際受用的果報。兩種極重的善惡業必得現法果:極重善業指於佛法僧正信正解,以佛法為指導作大善行,能現世獲得福壽安樂等果報;極重惡業指“五無間”得現世惡報。二 等流果,謂同類因果相續,有如同一河水相續而流。三 異熟果,果報成熟于來生後世,使人流轉五道六趣。五與他增上果,指一眾生所作的業對他的親屬、他周圍的人乃至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如常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所造業的果報,可波及於他的生活環境(社會、自然界),而眾人共同造的業(共業),則感得眾人共同依止享用的或好或壞的生存環境。

果依眾緣,報通三世

業因雖然必定生果,但因僅為緣起果報諸緣中最重要的一種,尚須待必要的一切條件齊備,才能生出果報。緣起一個現象的條件,有因緣(因)、所緣緣(外境)、增上緣(起關鍵作用的其它條件)、等無間緣(因果相續中間沒有停頓)四種緣。有一條件不具備,便不得生果。就像植物的種子,不一定即刻便落地發芽,要等到一定的時候,具適宜的溫度、濕度、土壤、光照等條件時,才會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眾生所造業的果報,也未必都能現前或今生現世便能見到,也許要經歷長時,或到來生乃至極久遠的後世才能成熟。業力果報,需要從整個生死輪回的長過程去觀察,不能僅局限於眼前和今生。

業因之果報,按其成熟的時間,分為三種報應形式:一是現報(現世報),果報在現前、今生便會成熟。二是生報,今生造業,來生受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三是後報,謂今生或宿世所造的某些業,由於諸緣未具,要在多生後世,乃至極為久遠的未來,才會諸緣齊備,果報成熟。但不管受後報的時間多長,即使長到多劫之後,只要已種業因種子,便會出生果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合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不到。”

眾生所造業有定、不定兩種。定業,謂果報已經決定,難以轉變。定業,謂以決定心、深心所造的重業,作後沒有反悔,其善者如發願供養佛法僧等,其惡者如五無間業、殺人等。定業的報應,又分三種:一者報定,肯定會有果報;二者時定,受報的時間已成定數;三者報定而時不定,要等到時機成熟才受定報。除定業外,其它非以決定心作,作後反悔改正者,屬不定業,不一定必受果報。不定業之不定,只是說所作業的力弱,或有可能因其它強大障緣而難得生果。

業由心生,回轉有道

以上四條規律,只是就業力因果的自然規律而言,說因必有果,業必有報。但人若知佛法,掌握了業力因果律,了徹業由心造,可由心轉的本質,再加上殊勝增上緣等“方便”,便可以利用因果律,便可以轉移、消除宿世所造惡業的果報。(詳見下文: 真諦解說)

三、因緣果報 真締解說

在證得空如、無自性,一切無生的第一義來說,因果是虛妄的。既然本來無一物,既然性體本空,那麼誰來承受因果呢?

答: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你若「了」了,沒有我了,業障往那裡放呢?我在觀潮隨筆中寫了一段隨筆說:「垛生招箭」,在射擊場,你豎個靶,子彈就打你;沒有那個靶,子彈打誰呢?打別人,不干你的事;你不要豎起來,你若豎起來,那就吃子彈。豎與不豎,就是有我與無我;執著我,就有業報;若連我都沒有了,業報往那裡報呢?子彈沒有目標,往那裡打呢?它亂打,乃至打別人,與你無關,你自己沒事,你就了解這一點。所以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夙債」,你過去欠的債,還是要還。人不死,債不賴。沒有人了,誰向你討債?你向誰討債?有了人,你當然要還債,這個因果也是這樣子。

元音老人解說心經時 提到業力報應: 我們過去做了壞事,身子上的痛苦還是要有的。果報對於真正到家的人來說是空花水月,果報到了他們身上就瓦解冰消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業都是夢幻泡影,並沒有真實東西存在。既然沒有真實的東西,不接受一切事物了,還講什麼報應呢?同時,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又由誰來受報應呢?從主觀來說,人沒有了;從客觀來說,法沒有了。人法雙亡,還有什麼報應呢?但以佛性來講,佛性是妙有真空。它不是斷滅空,也不是頑空,它能顯現諸相而生起種種妙用。所以,幻相不無,還是有的。在不受報當中不妨顯現受報之相。儘管受報,但到了大祖師身上,內心空淨,一切都如空花水月, 還是等於不受報。比如,如果沒有打開電視機、收音機的開關,電磁波雖在空中傳播著,但卻收不進來。雖然我們過去世做了一些錯誤的事情,業力在尋你。但若你心空了,影子也沒有,它就找不著你了,也沒法找。從根本上講,根本就沒有人我相,沒有法相,什麼受報、不受報都不可得。但是,功夫要做得究竟才能這樣。功夫做得不究竟,心一動就有了影子,那還是會受報的。一旦過去世做了些錯事,業力就到處尋找你,這就叫業障。你若心真空了,沒有影子在,它尋也尋不到你。所謂業,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但如果你心動了,有影子在,被業力抓住,就要還報了。也許會有人問,如若定力深的話,是不是可以不還報呢?可以不還!但不是一定不還。我們剛才已說過了,還報不還報,關鍵在於心是否真的空淨了。既然報、還都是假,又何妨借假顯真,遊戲三昧,報上一回,以示無報無不報,而證無還無不還呢!

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從佛學的真諦、第一義諦而言,業、因果既然是緣起法,憑藉眾緣而生,則當體無常、無我、空。雖有而空,如同夢幻,沒有常一不變的造業者、受報者及業因業果,這是“業”真實不變的本性,是追求超出生死業報的佛教修行者不能不觀察體證的第一真理。

《仁王般若經》說:“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龍樹在其《中論》中,論證業從因緣生故非常,念念生滅,無有自性,無自性則本來不生,不生則不滅。若業是常,有自性,則無生果之理,正因為它無自性,才能出生果報。業、因果皆是“假名”,造業受報一事,就像佛由神通力變出的“化人”行事,雖有形相,能說話做事,卻非同人們所執著的那樣,有其實體實事。

業因心造,回轉有道: 這是因果律的第五條定律,說的是若依佛法看破業本質的智慧,則已造業可以轉變,業力可能擺脫,這是佛教因果說的真諦所在。若僅見及前四條業必生果的屬於世俗諦的法則,而未見及於此,則失了佛法的神髓。因為“因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如果業力因果決定不可轉消,則具有無始善惡業種的眾生,只能業果相續、生死不化,難以擺脫業力之束縛,至多是行善生於人天,報盡還墮,豈有橫流生死之流,到達涅槃彼岸的可能性?

因此,佛典中多處宣說:依佛法智慧修道可轉變、消滅惡業果報,。如《涅槃經·師子吼品》說:“當知作業有定得果,不定得果,或有重業可得作輕,或有輕業可得作重。”又說,“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不定之業非生報受。”轉變乃至消滅已造業之惡報,唯依如實徹了業報真實本性的智慧,由依佛法修道

業報為什麼可依智慧而轉而消?首先,若以智慧掌握因果法則,則可利用因果律“果須眾緣”方能出生的定律,創造條件阻礙業果之出生,便可轉移業報。現代高僧太虛法師《真現實論》說:“雖佛亦不能超越及改變於因果律,然若了知於因果律,則能創造善業,和集善緣,生於善果。因不值緣終不生果,故因亦非必能生果。或遠其助緣,或別造強因,皆可使此因之果暫不生起或終不生起。”

其次,依佛法的智慧觀察,則業、因果緣起無自性而本性是空,空故可轉,就像一張白紙好隨意圖畫。若業有其不變改的自性,那便沒有可轉可消的道理了,而且,業由心造。心這個東西,在佛家看來是世間最為靈妙、最不可思議、力量最大的東西。業力雖大,雖不可思議,但不及心力之大,不及心力之不可思議。心,無形無相,卻具有創造一切有奇妙能力,潛具諸多不可思議的功能、智慧。禪經中說,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中,水的力量大於地,火的力量大於水,風的力量大於火,比風更為輕巧無形的心,其力量大於風。心性本空,與本性空相契合的智慧心,即是真實、絕對,超越時空,不生不滅,超越了因緣生滅的因果界,具有消融一切的巨大力量。《永嘉證道歌》說:“證實相,無人法,刹那滅卻阿鼻業。”即應墮入阿鼻(無間)地獄的極重惡業(五無間業),也可因心與實相契合,證入無人無我一切皆空的境界中,於一刹那間被融化消滅。還有,已證實相的佛、菩薩,依實相成就了轉、消眾生業報的巨大能力,依虔敬信心的淨因,仰仗佛菩薩的加持作強大增上緣,也能轉、消惡業果報。

“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則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則能縛心。

轉、消業果之道和具體操作方法:

1.依能破力,指懺悔。內心對所犯過錯深自懺悔,決心悔改,具有消滅罪障、轉變身心的強大力量。“人作極惡行,悔過轉微薄,日悔無懈怠,罪根永已拔。”懺悔又分事懺、理懺。事懺,是在眾僧或佛像,或自己傷害的人之前,誠懇坦白髮露過錯,表示悔過,“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已作之業,不敢覆藏”。佛教界依經編有多種懺悔的儀軌,如《法華懺法》、《金光明懺法》、《藥師懺法》、《華嚴懺法》、《禮念彌陀道聲懺法》、《梁皇寶懺》、《慈悲水懺》、《大悲懺》等,以供佛教徒依法修懺悔。

理懺,又名“實相懺悔”、“無相懺悔”,即依佛法真諦理,觀業從心起,由心中妄想而生,妄想依緣而生,即生即滅,無實自性,本來是空,如空中風,無所依止。《觀普賢行法經》偈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悲日能消除。”這種理懺,因與絕對真理—本來空性相契合,故消滅罪障惡業的力量比事懺更大。

2.對治現行力。即修佛教所說種種能對治業障的法門,如讀誦大乘經,觀空、無我,持誦有消罪力用的真言密咒,及以虔敬心,懺悔心塑畫佛像、供養佛和佛塔、禮佛、持念佛菩薩名號等。

3.遮止力。指嚴格遵守以“防非止惡”為旨的佛教戒律,謹言慎行,不作諸惡,奉行諸善,以實際行動證明已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依止力。指皈依佛法僧三寶,發普度、普利一切眾生的“菩提心”,依止三寶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強大願力為殊勝增上緣,自能起到消罪滅障的作用。

佛教雖說惡業罪障可能依以上種種法門,隨心轉、消,但也說是否實際轉、消,須具嚴格條件。事懺修至“見相”,方算見效;理懺則須修至明心見性,與空性真實相契,《永嘉證道歌》曰:“了則業障本來空,末了應該還宿債。”了,指明了自心佛性,證見空的本面,其境界相當高深,非可輕易達到。若不能“了”,那就還得受因果律制約,償還宿世所欠的債。

可轉可消之業,重要指非決定心作,作已有悔的的“不定業”。《優婆塞戒經·業品》說:“若時不定果報不定,是業可轉;或果報定應後受者,是業可轉現在受之。”佛典中說,以佛力之大,亦難卒滅定業,但也非絕對不可滅,只不過消滅轉移的因緣難具罷了。深厚的非常機緣和大感應,可轉、消定業。

依佛法義理,因果律,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講,是鐵的自然規律,只能從遵遁中獲得自由,不得隨意超越。《優婆塞戒經》說,依佛法修行,只有修到阿那含果(第三果)和阿羅漢果,才能轉應後世重受的欲界重業果報,在現世提前受報或從輕受報,輕業不受,不是一修行便可轉、消業報。說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籠統肯定因果律可超越,忽略了可轉、消宿業的條件,未能將真、俗二諦統一

百丈回答“不昧因果”,與“不落因果”雖然只一字之差,但這個“昧”字非常關鍵,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只能如實認識,“不昧”意謂對前因後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質看得清清楚楚。

“不昧因果”;就是诸佛菩薩示現到世间,也示現受果报。雖受果報,他也不起心、也不動念。心無所住當下承擔 就是以般若智隨順因緣法行

四 總結

諸法的實相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迷時有生滅,所以見到罪有生滅;悟時生滅的妄心空,罪亦空。

若我們能破除無明,深了因果循環的道理,能夠「不昧因果」,就能在因果循環中自由來去,才是真正的超拔解脫,不造惡業又何來業障可言?永嘉証道歌: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一切萬法,悉屬於心。真空妙有、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心性尚空,何況萬法?若無萬法,誰是罪來?

業障,依因緣而生,並非「恆久不變」的獨立存在,所以說「業障本來空」。我們在受業障果報的當下,心中無須執著,若執著則生苦,但不執著不表示不理會或是忽視,而是去了解,業障是累世所做所為的業力,在這個當下果熟緣生而示現受報,但這個業障並非永遠存在,是依業力來決定示現的方式和時間的長度,倘若我們能更進一步地發心去修行行善,業力改變,業障果報也會隨之改變。

《普賢觀經》中偈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至誠心,懺悔六情根。」

懺悔業障

發露,有如一粒已經下在泥土裡的種子,我們在它未萌芽以前,把它從泥土裡翻出來,種子就不會生根。懺,即懺除以前的罪;悔,即永遠不再起心造罪。如果我們造了罪,知道錯,立即發露懺悔,即是將自己的過錯坦白的說出來。小過失,可以在大德高僧前發露,比較大的過失,就要在大眾及大德高僧前發露,發露之後,罪的種子就不會萌芽生根,如果不立即發露懺悔,罪的種子生了根,就比較難拔除。

又假如一粒種子,已經生了根,但是未開花亦未結果,如果把根從泥土裡翻出來,露在地上的根給太陽一照射就會枯死。同樣,就算我們的罪已經生了根,只要能夠在果報未到來之前發露,然後藉著拜佛求懺悔,佛寶的光明一照,罪根就會枯死;或藉誦經求懺悔,法寶的光明一照,罪根亦會枯死。所以首先不要隨便造罪,若果造了罪就要趕快發露懺悔,越早越好,免至罪的種子在八識田裡生了根,再開花結果,果報到來的時候,就後悔莫及。

業分善業及惡業,我們造善的因,必定得善的果;做惡的因,必定得惡的苦果;這是一定的道理,名叫定業。沒有理由修善因得惡果,修惡因得善果,所以叫做定業不可轉,是在因果的定律來說,因果的定律是不可以轉變的。雖然定業不可轉,但是佛菩薩的三昧加持力可以轉,通過懺悔亦可以轉。如果定業不可轉,那麼求懺悔也沒有用。最重要是你的一念心,你有沒有求佛加持的心? 有沒有至誠懺悔的心? 就像一個走進死胡同的人,如果他肯回頭,當然可以轉出來,如果他不肯回頭,就不能夠轉出來。所以轉與不轉,就看你的一念心。其實轉與不轉,是由眾生作主,不是由佛菩薩作主。眾生求轉,佛菩薩三昧加持力可以助眾生轉。

如果真是定業不可轉,那地藏菩薩都不須要入地獄救眾生;觀音菩薩就聞聲亦不可能救苦。一定是定業可以轉,地藏菩薩才可以在地獄救眾生;因為定業可以轉,所以我們遇到危難的時候,念觀音菩薩聖號,觀音菩薩即時千眼照見、千手扶持,幫助我們度一切苦厄。罪是誰造的呢? 壇經說:「有我 罪即生。」因為有我,所以有我貪、我瞋、我痴、我諂曲、我嫉忌、我憍慢、我懷疑,如果無我,阿誰造業?

懺罪先要懺心。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空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懺悔,一定要懺至貪心空,不再起貪心造貪罪;懺至瞋心空,不再起瞋心造瞋罪;有懺有悔,才名為真懺悔,有懺無悔,不名為真懺悔。所以我們懺悔業障,是懺悔造罪的心,造罪的心空,無量劫以來所作的罪業亦滅。因此普賢菩薩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讀經、拜懺,能消除業障、消災解厄嗎?

釋達觀解說心經裡的”度一切苦厄”時說: “有的人以為學了佛法,藉著讀經、拜懺,就能夠消除業障、消災解厄,這是邪知邪見。如果諸佛菩薩慈悲,能夠替受苦的眾生消災解厄,那豈不是違背了「因果」的法則嗎? 不管是你身體、心理的苦,或是天災人禍,必然有它發生的原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真理!明白了這樣的概念,才能夠如實的、去度一切的苦厄。一切的苦厄,該來的還是會來,並不是說它不會發生,但是當事情發生,你的內在不需要去抗拒,你只要隨緣順受,然後很冷靜的去處裡問題就好了。你的身體一樣會有病苦,但是你的心要不為所動,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自己,這樣你才不會受折磨,才能度一切苦厄! “

拜懺精神的定位與轉變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當時的社會除了傳統儒家修身自省的精神,民間也盛行道教祈禳滅罪、拔苦救度的觀念,加上連年戰禍,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平民百姓都冀望能尋得心靈上的寄託與庇佑,希望能以懺過來祈福、免難,因此,佛教經典中的因果業報及「功德」思想很容易被中國社會接受,也帶動了佛教禮懺儀軌的興起。

拜懺儀軌是漢傳佛教所獨有的修行方式,一般認為最早創制懺儀的是晉代的道安法師(西元312~385年),而智者大師(538~597年)所制定的天台懺法,對後代懺法影響深遠。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禮懺流行於王室之間,雖然經典中禮讚和懺悔的內容已被應用來制懺、行懺,不過,空觀的修持並未納入行儀,而且拜懺目的也以消災免難、祈求國土平安為主,一直要到智者大師制懺,才發展為一套事理雙運、承先啟後的懺儀。

智者大師將懺悔六根及五悔等儀節,融入天台禪觀的修證,提出五法、十科的組織,創制了事修、理觀並具的《法華三昧懺儀》。專研天台懺儀的大睿法師指出,這不僅將漢傳懺法重新定位為懺罪清淨乃至修觀發慧的行門,更奠定了往後祖師大德制懺的基礎;例如我們現在所禮拜的《大悲懺》、《淨土懺》、《地藏懺》等懺儀,便是後代祖師根據智者大師所訂定的懺悔理則與儀軌組織而來。

然而,隨著懺法普行於社會各階層,為了適應一般世俗傳統的需求,及眾生根器的不同,拜懺儀軌漸漸忽略禪觀修行的內涵,徒具行儀。明朝以後,佛教義理不彰之外,甚至出現了延請僧人禮懺議價的現象,拜懺也逐漸從修行證悟的法門,淪為超薦度亡、祈福延壽的經懺佛事。

拜懺,修行的根本

聖嚴法師探究禮懺根源與祖師大德制懺的因緣之後,在〈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一文中提出,「經懺佛事並非壞事,而是信佛學佛的著力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拜懺修行的意義,經懺佛事便不是買賣交易,而是能與生命引起共鳴,契入佛道的法門。

研究佛教禮懺儀軌多年的學者汪娟表示,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障礙,而拜懺便是透過至誠懇切的禮拜懺悔,將成佛道上的障礙一一去除,如同一灘混濁的水經過沉澱之後,沉淨明朗的水面自然會映現各種景象。因此,拜懺也可以說是佛教徒修學戒、定、慧的一種前方便。

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一不是業、無一不是罪。聖嚴法師在《學佛知津》一書中便指出,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而不自知,因此,不一定要等到犯了過才懺悔,應隨時心存慚愧、懺悔,而參加拜懺法會便是將自己的心放入佛法的清涼水中,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禮佛懺悔,讓染污的心恢復自性清明,如此也才能納受佛法的清涼自在。

建立正確的修行心態

「參加拜懺是共修,而不是趕集。」熟悉各種懺法儀軌的法鼓山果舫法師提醒,參加法會,應對拜懺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認知,不應抱著參加廟會、趕市集的態度,虛應故事、隨處攀緣,而要懂得收攝身心,讓自己分分秒秒保持在正念上。果舫法師也鼓勵大眾參加拜懺法會,一方面以行動展現自我反省的決心,另一方面則透過眾人凝聚的修行氛圍,相互激發善念,從內心深處來滌清罪業。

此外,參加拜懺法會時,經常也有人會好奇:「拜懺真的能消除業障、解冤釋結嗎?」有多年禮懺修行體會的汪娟表示,這就如同日常生活中與人發生摩擦或得罪他人時,向對方道歉之前還想著:「道歉有用嗎?對方會不會接受?」這些考量不僅無濟於事,更難以讓懺悔在自己的生命裡發生作用。因此,她說,「拜懺不應存著功利主義或功德心態;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勇於面對過錯,並提醒自己不再造做罪業,這才是懺悔的精神。」

將懺悔落實於生活中

進一步來說,拜懺並不只是對著佛像發露懺罪,而是積極地從日常生活中來改變自己的思惟與習慣。將拜《梁皇寶懺》視為修行定課的農禪寺義工胡秋玉說,過去不善觀察自己心念,但參加拜懺法會之後,數年下來,看見自己的身心有了具體轉變,不但隨時留意自己的言行、提醒不再造做惡業,更懂得以感恩心與慚愧心來待人接物,讓人深刻體會到懺法中不可思議的淨化人心的力量。

聖嚴法師在〈大悲咒與大悲懺〉一文中也特別提點我們,拜懺的意義,不只在追求拜懺期間的身心清淨,還要將拜懺的真義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觀照自己的言行心念,並用心體仰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讓「懺悔」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註:五法分別是:勸修、前方便、一心精進、正修行方法、修證相;其中「正修行方法」又細分為十科:嚴淨道場、淨身、修三業供養、請三寶、讚歎三寶、禮佛、懺悔(懺悔六根、勸請、隨喜、發願、迴向)、行道法、誦經、坐禪實相正觀。

— 信堅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因緣果報,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5 thoughts on “略說因緣果報

  1. 信、【解】、行、證,能正確的認識佛法教義,並不是很容易的事,一知半解,往往延遲了正解,甚至錯解著魔迷惑,進而對往後的 行、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昨天轉載了–超越意識各種的等級–及略論倉頡造字,給FB的網友,今天在淨空法師的FB,也轉載了文章中一小段話,事後報備,也算是消業吧。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因我姐姐,因賀爾蒙的因素,得了乳癌,已進行醫治一個段落了,我特別趁送貨的時候,影印送去給她閱讀,感覺這是人生很美好的事。在此亦感謝 版主 教導,晚安;

    • 多謝賞識,感恩不盡。一真法界,諸法實相,甚深難解,唯大根器,能信、能解,不落俗諦。信堅以因緣故,融合中西,以現代科技語言,傳達真諦,依一乘佛法,華嚴精義為導師。

      此園地所有文章,是供有心修行證道的有緣者作參考。沒有版權,歡迎轉載,廣為流通,也歡迎隨時來函,批評指教。

      現今之世,得乳癌的女人相當多。輕者化療,重者切除。對生命健康,沒有大礙。最重要的是要接受不能改變的事實,心境要保持開朗,勇敢快樂的過有意義的一生。

      不知你看過信堅園地的另一篇文章沒有: “人生哲理: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其重要性,信堅將此文提升至首頁第四篇文章,有機會送給令姐,也送上信堅的祝福。

      • 杏州此時流了幾滴感動眼淚,感恩 導師 為我姊姊的加持。我會將您的祝福與人生哲理及其他文章,陸續影印給我姊姊看。我相信思想觀念能契合 信堅園地 的文章,才能正信發大願。

  2. 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我很有幫助,真的很感謝您把自己的心得或是看到的東西整理出來。希望將來也能像您一樣寫出有用的文章幫助到別人。感恩感恩。

    • Robert 師兄:

      歡迎師兄,有緣參觀信堅園地,也很高興,師兄發願,度己度人。如無盡燈,以一燈點燃百千燈,燈燈相傳,光光互照,冥者皆明,明終不盡。

      信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