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悟經論的八個層次 與 六即佛 解說

一、讀解經論的八層次
閱讀著述、論說、經典,依各人靈性階層,略說,有下面八個層次。讀者可依此,判斷自己的靈性階層。
1. 普通人,看了經書之後,不知所云,一竅不通,這是凡夫。
2. 看了經書之後,自以為懂了,但要他解說,卻吱吱唔唔,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3. 次等的人,雖能說出,但只依書上文字,照讀一遍。如要他稍加解釋,卻講不出。
4. 次高一層,雖然能解說,卻是依文解義,斷章取義。只是膚淺的知識,表面認知。
5. 再上一層,雖能說出文中言外之意,但仍然咬文嚼字,引經據典,不能深入淺出。
6. 更上一層,是能以自己的語言文字,深入淺出的扼要解說,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7. 萬法歸宗,一以貫之。一經通一切經通,一法通一切法通。五經七典,樣樣皆通。
8. 最上一層,是 “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都得解”。隨舉一字,皆是一個法門。橫說豎說,以須彌聚筆,海墨書之不盡。此即所謂, “一口吸乾五湖三江之水”。萬法皆在一字之中。一字之中,圓含萬法,事事無礙。

信堅十多年來,辛勤精進,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自覺自己靈性,天天都在提升,智慧都在增長。每向上提昇一層,就大開眼界,看得越遠越廣,法喜無量。如果大家修行,都感覺,自己靈性天天往上提升,智慧天天在增長,就是走對了修行的正路。否則只在繞圈子,原地打轉,白白浪費,寶貴一生,空到人間走一回。

底下信堅謹以此文,約略解說,天台智者大師所說的”六即佛” ,此即修行證果的六個靈性階層。與上面所說的八個瞭解經論的層次,互相對應。亦即是如何向上提升靈性的修証法門。

二、天台智者大師,”六即佛” 解說
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開示修行者,由凡夫至究竟佛果 (成佛)的六個層次。皆名為佛 (即佛): 「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眾生本具佛性是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而常即」;但期間的因果事相不同,而有六個層次,故曰「即而常六」。

2.1 理即佛: 從理體 (實相) 上說,一切眾生,皆都佛性,皆可成佛。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 執著而不能證得」。《圓覺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

理即佛是凡夫的階位。一切眾生,雖本具佛性,而不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長劫輪迴,遂令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不知發真歸元、修學佛法,法身流轉六道,名為眾生。有如太陽 (佛性),永遠掛在天上,但被雲霧 (無明煩惱) 遮住了,因此看不見。雲開霧散,陽光就開始顯現。

頌曰:「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無論是動、是靜,佛性始終是存在的。在理上,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心隨境轉,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不知道如何 回歸自性。

2.2 名字即佛,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
修行者,從善知識所,或研讀經論,信解眾生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瞭知佛性之名的真實義,知道自己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相同,故稱「名字即佛」。現在覺悟了 (始覺),覺悟了以後,就要迴光返照,背塵合覺。 

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本具,不生不滅,即心是佛,是心作佛,不假外求,當體即是。從前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真相,造諸惡業,枉受輪迴。自覺慚愧。因此現在,痛下決心,精進努力,聽經聞法,觀心返照,以期有朝一日,就路歸家,明見本性。

2.3 觀行即佛
一心三觀,觀空假中。念念觀照,真常佛性。心心息滅,虛幻塵緣。遍觀一切,諸法體性,非假非真,是第一義。這就是修觀行時,所用修法。

頌曰:「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既已信解,佛性本具,隨順佛性,依教觀行。能觀之智,所觀之境,本與十方諸佛無異。 遍觀包括,思惟、觀照、觀像,都是念心,所起的作用,都是假有。”一假一切假”,看到所有的萬法都是假有,既是假有,就不貪著。

所有一切,既是假空,就把能觀的心收回,不住假有,亦不住空,”無假亦無空”,就是契合中道。中道實相,不住空有,破除無始無明,沒有取捨、憎恚、貪愛。這就是佛、如來境界。 中道實相,是智慧佛,是如如佛。

2.4 相似即佛
修觀行的目的,是要破除見思、塵沙、無明惑、才能契入中道實相。由於念念照常理,修到觀行相應,與實相的境界,有些相似。即指觀行,有所解悟,他的智慧境界,和如來有些相似之處。但還沒有真正的斷惑證真。

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由觀照實相,四住煩惱,已轉過來,但心中六塵種子,還在八識田中,還未能完全轉識成智。在這清淨的眼中,仍看到一些幻境,把它當作實有,所以仍會產生,種種煩惱。

2.5 分證即佛
修到一句話「豁然開悟」,破一分無明習氣,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住於佛住。不管是由聽經聞法,或用功精進,時機因緣成熟,花開見佛悟無生。 悟到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分證真心本性。

華嚴經依斷無明習氣的深淺,將它分成四十一個位次: 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這有如看到天上的月亮,初一至十五,所見月亮,都是真月 (佛),但其顯現程度不同。要到十五,才是滿月。

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一切實相,皆豁然通達。理事無礙,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瞭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不離當下一念之心,了了分明。有如一潭止水,頓照天地萬物。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現了以後,不留一絲痕跡。 但此法身菩薩,雖然如此通達,但無明習氣,尚未斷盡,所見之月,仍有糢糊不清之處。還沒有完全把第八識轉變成大圓鏡智。

2.6 究竟即佛
把四十一品無明,全都斷盡,轉八識成大圓鏡智,究竟圓滿成佛了。一切法皆是佛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萬法歸一,一歸萬法: 妄即是真,水即是波,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因為眾生。從始以來,不識本心,追逐外境。明心見性,習氣斷盡之後,明見自心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得解脫,就路歸家,回到常寂光土,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 無上正等正覺)。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佛經, 禪修, 諸法實相 by wtsai.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wtsai

台南一中、台大物理、 哈佛博士。曾任教授、科學家、工程師。專長: 吹牛、高能物理、量子物理、太空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人造衛星設計、測試、發射、資料回收及科學應用。略涉: 武俠、太極、瑜珈、導引、氣功、經脈、論語、易經、老莊、一乘佛經、禪經、靈界實相、Hawkins、Seth。

5 thoughts on “解悟經論的八個層次 與 六即佛 解說

  1. 感恩信堅師兄!

    佛法,心領略了多少,就會 “證” 多少。不假外求,而又不妨礙 “藉假修真”,轉 迷妄的 “意識心” 為 “真心” 。返觀自性,妄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妄心,一體的兩面。

    “修” ,是修去障礙我們的無明習氣,不是修佛性。佛性本具,不假外求。一切猶如夢中做佛事。

    “修道” ,是從無量的歧路,回歸自性大道。對己,這是一條修而無修,證而無證之道;於他,這是一條照耀世間,拯濟群倫之道。

    顏顏敬上

  2. 顏顏師姐:

    真心能覺,妄心所覺。真妄、能所是一。

    背塵合覺;正如老樵夫背著薪柴,身重心輕一路歸家。

    夢中佛事;一切萬象幻化如夢,都在寂寂清淨如如般若心中渡過。

    心隨境轉冥冥隨物去,歧路無量杳杳不知歸。

    今日豁然開悟撥雲見日。頓見真心六道同在。

    在來米敬上

    • 謝謝在來米師兄回應、論道!

      您近日詩興大作,就是真心的功用,是藉意識心的作用。此妄心的功用,就是真心的作用。「理由事顯」。

      「能所」:真心能覺,妄心也是「能覺」。所緣所顯的境,是「所覺」。

      「背塵合覺」:是把從來習慣向外緣妄境的心,往內收攝,「返聞聞自性」,返照自性,與自己的覺性合一。

      「夢中佛事」:明知世事緣生緣滅,幻化不實,仍藉修道自悟,銷歸自性,並且權巧方便地濟度眾生。自覺、覺他,最後才能覺行圓滿。

      迷時,「心隨境轉冥冥隨物去,歧路無量杳杳不知歸。」悟時,明白了「境由心造」,天堂地獄,無非當前一心,去無所去,來無所來。「若心能轉境,則同如來。」

      迷時,有夢,有醒;悟時,寤寐一如。

      顏顏敬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