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 悟道因緣

一、前言
信堅這幾年來,大都是專注在閱讀佛教及禪宗的經典,介紹過去見性智者的言論及悟道因緣。對西方近代見性大師的言論及悟道因緣,除了霍金斯之外,一無所知。為了彌補這個缺洞,近日信堅在網路上尋求近代開悟大師的言論及悟道因緣。主要是他們綜合古見性者所論及自己所證悟境界,以現代科技語言,平實解說,可以增廣對靈性覺醒的深廣認知。同時,閱讀高靈性典籍,與見性者同遊,可進入它們的境界,如入芝蘭之室,如水漲船高。

經過一番搜尋,終於找到一位現代偉大的見性導師,”當下的力量” (The Power of Now) 暢銷書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他1948年生於德國。曾於英國劍橋大學接受教育,是當代最重要的心靈導師與作者之一。他書中所介紹的 “當下的力量”,與禪宗的”頓悟法門” 非常相近。超越心意識思維,在”當下” 瞥見了存在本身的永恆境界。全神專一,”活在當下”。有如沿著剃刀的邊緣走(walking along the razor’s edge of Now),亦有如攀登艾格峰的北面一樣,全神貫注,不容絲毫分神。無論你在哪裡,要完全在那裡 (Wherever You Are, Be There Totally)。 Continue reading

十三勢 (太極拳) 行功心法 真義解說

一、前言
近日因Jasper師兄讀此園地逍遙仙人所張貼的“邁步如貓行”後,來函問及《十三勢行功心解》中,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太極拳行者,應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Jasper師兄,能提此如何達到太極高境界的問題,引用“十三勢行功心解”裡的 ”邁步如貓行”,因而提問這關鍵的修鍊方法,可能是太極拳高手,佩服之至!
taichi11 taichi9 taichi10a
信堅剛讀Jasper師兄所問,不知所云。因此立刻去函,請逍遙仙人直接回覆。他因最近事忙,須待兩、三天後才能回覆 (今天已回覆)。信堅利用等待逍遙山人回函期間,花了兩天時間,重讀 “十三勢行功心解” 及 “十三勢歌” 兩篇論文。並參照魏坤梁《十三勢歌》探釋,及 楊澄甫注釋的 “十三勢行功心解”。

昨晚忽然悟到,這兩篇論文是互補互助,相互解說的。特別的說 (specifically),《十三勢歌》的總綱領: “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 ,是解說如何達到《十三勢行功心解》”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境界的修行法門。因此回答Jasper師兄的問難,就只要能明瞭 “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 的真義就行。原來王宗岳大師,不但談打太極拳的最高境界,同時也解說如何練太極拳,達到最高境界的心法 (行功心解)。

以此因緣,信堅在此,融合此兩篇上乘太極拳(十三勢)心法,依 “魏坤梁《十三勢歌》探釋”,及楊澄甫注釋 的 “十三勢行功心解”, 加以綜合解說,太極拳的修練法門及所達到的境界。信堅對此文所說太極拳的真義,不是個人練太極拳的實證心得,而只是依照自己對一乘佛法修行法門的了解,加以延伸,整理解說,供諸有緣作參考。簡直是班門弄斧,還請諸太極大師,不吝批評指教。

信堅在此文,首先解說《十三勢行功心解》”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的境界,然後解說《十三勢歌》的總綱領 : “命意源頭在腰隙 “的修証法門。

最後,信堅由於讀上面兩篇論文解說,及書寫此文,獲益良多,法喜無量。竟能將以往自己修行練功的許多經驗、體悟,整體連貫起來。似乎真的有點悟到打太極拳的真髓了。這大概就是所謂 “教學相長”,”觸類皆法” 吧! Continue reading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三

[信堅註: 信堅至此,從慧洪覺範禪師《智證傳》中所論的111句 “經書及大禪師修道、悟道、及證道名言”,節選其中45精華句,不依慧洪覺範禪師的 “傳曰” 解說,而是依一乘佛經的一真法界,諸法實相,以現代語言文字,加以深入淺出,詳細論說。希望讀者能從中悟入。每條字句,都是獨立,皆有無量深義,條條通大道。讀者可將它識為禪宗公案 “參”。隨選一句,深入了解,參之又參,皆可由中悟道、見性。]

1. 入楞伽經曰: 諸法無法體,我說唯是心。不見於無心,而起於分別。
譬如幻術大師,幻化出牛馬男女等種種事物。觀看的人不知是幻,將此種種牛馬男女等物執為真實。幻師雖然也有男女、牛馬等種種分別,但並不會很執著,因為他知道一切是幻非真。

又譬如世間之良馬,它見到高舉的鞭子影子就會往前跑,不必真要抽打到它身上,但見到自己的影子卻不會受到驚嚇,因為它知道這個影子是自身所出。知萬法唯心者,目睹萬法,恰如幻師見自己所幻之事,也如良馬見自身之影而不驚。所以說,雖常分別,但不礙於見自心也 (善分別諸法)。不識萬法唯心者,凡見一事一物,必執為真實,必受其驚恐之苦。不能真實契入萬法唯心之義,所起疑惑,其實豈止如上所說?

2. 華嚴經曰: 如是自性,如幻如夢,如影如像,悉不成就。
以真如之性,法爾隨緣。雖即隨緣,法爾歸性。以隨緣時,似有顯現。如觀幻法,不有而有。如觀夢境,不見而見。如觀水中之影,非出非入。如觀鏡中之像,不內不外。《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一切諸法,如幻如焰,如翳如影。如是諦觀,法性空寂。

《華嚴經》卷三:於諸眾生常起大悲,了一切法悉皆如幻,知諸世間悉皆如夢,觀一切佛現差別身,悉皆如影,知所說法音聲語言,悉皆如響,現見諸法,生成住持,悉皆如化。 Continue reading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二

1. 毗舍浮佛偈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毗舍浮佛,又作毗濕婆,意譯為遍一切自在、一切勝、一切生、能變現、遍現、廣生、勝尊。過去七佛之第三佛。《長阿含經》載:其佛出世時,距今已三十一劫(一劫為13億4千萬年)。

此偈要旨,在破眾生身心之執 (我執)。法身本來是無身的,假借四大以為身,由四大 (地水風火) 和合而成的色身。熱力屬火大,搖動是風大,濕性是水大,堅固性是地大;這是地水火風。

首楞嚴曰。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猶如交蘆。心性本來是不生不滅,是無形無相的;只是因為住著外境而有生滅分別心。如能對境如如不動,則無生滅分別心,則罪福無主,死生榮辱,好惡煩惱,如幻如沫,虛幻生滅。老子曰: “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吾若無身,何患之有? “身乃饑凍榮辱死生之樁也。

2. 維摩經曰: 居士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如人臥疾。攀緣俱息。妄想歇滅。即是菩提。維摩詰居士將丈室中的所有家具物品全部搬出去,僮僕侍者全部退下,空空蕩盪,唯留一床,用以養疾。這是一個像徵性的圖景。雜務盡去,心無雜念;唯留一床,正念不失,不同斷滅。其實說的正是禪定境界。

唯有得定,方能慧觀,通達實相。後文殊師利率諸大菩薩前來問疾,起慧觀也。大凡人一生病,臥床不起時,所有榮華富貴之貪心,一時全死,聲色犬馬之著念,一時都盡,唯與此病廝挨,妄心總歇。故維摩養疾,象徵眾生,若能一切心想,歇得下來,則能得定,如飄風止息,濁水澄清。惺惺寂寂,明明歷歷。 Continue reading

智證傳 (二) 精華解說之一

一、前言
《智證傳》原文,每一論題,相當簡短,文句有時,也相當難懂。但以其論題,皆是修行法要、綱領,因此信堅借題發揮,詳加解釋,以為諸師兄姐們,修行證道的助緣。全文相當長,因此信堅將全論分為三段,每段約有十五個論題,可稍供讀者,作為喘息、回味、反思之轉捩點。

二、智證傳 精華節譯 之 一
2.1 圭峰密禪師偈曰: 作有義事,是惺悟心。作無義事,是散亂心。散亂隨情轉。臨終被業牽。惺悟不由情。臨終能轉業。
惺:領會、醒悟、清醒。悟: 理解、明白、覺醒、醒悟、領悟、感悟、覺悟、大徹大悟。《華嚴》五祖圭峰大師(780-841)說,作有義事,是惺悟心 : 凡所作為,先詳利害。須有所以,當於道理,合於義理,然後行之。就佛法中,有三種有義事。一資益色身之事,謂衣食、醫菜、房舍。二資益法身,謂戒、定、悲、六波羅蜜等第一義。三弘法利生。作無義事是狂亂心。狂亂者,有如世間醉人、狂人,所往不揀處所,所作不量是非。

一切眾生,莫不具有覺性,靈明空寂,與佛無殊。但以無始劫來,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無生。理則頓悟,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須常覺察,損之又損。妄念若起,都不隨之,即臨命終時,業自不能繫。

2.2 三祖僧肇大師曰: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所謂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只要對真理,修行證道,有一絲一毫的認識不清或誤解,日積月累,誤差越變越大,離修行目標越遠。因此修行者要有智慧,能隨時隨地,加以修正,才能抵達目的地。

這就是現代科學所謂的 “蝴蝶效應”, Sensitive dependence on the initial conditions. [參看 “蝴蝶效應原理解說” ]

同時,此句亦指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小成大,積沙成塔,積土成山。積小善為大善,積小惡為大惡。修行之道亦如是。 Continue reading

《智證傳》 (一) : 導論

一、前言
信堅過去三年,曾長期研讀此宋代禪師慧洪覺範 (1071-1128) 所著的《智證傳》。此傳收集了北宋中期之前,見性禪師的名言,加以解說。所有教導,都是一乘佛法的修証法門,為上根人說。所說皆是一真法界,諸法實相。全文甚長,現在機緣成熟,信堅在此,節錄解說此傳,讓讀者心領意會,以作為閱讀全文之導論。此文分為兩部分: 一是導論,二是精華解說。

禪宗自祖師禪出現以來,“直指人心、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其重要的宗旨。禪師們更加強調,禪不可言說,禪與文字無關。他們認為佛教經典只是開導眾生、醫治眾生“疾病”的一種工具,人們對禪與佛理的知解和言說,都只是一種“方便”,甚至是客塵(妄念)煩惱。但是禪師們又認為,佛理不可言說,又須言說,禪不可言傳,又須言傳,這種言說、言傳既不能落入世俗的文字、語言的窠臼,又需要通過文字語言來表述、傳達。(法無定法,隨機施教,因病施藥。得意忘言,得魚忘筌。)

六祖惠能南宗認為,自心佛性是超言離相的,即不能用邏輯思維完全把握,也不能用語言文字確切描述。對禪境的體驗,對自心佛性的證悟,只能靠自己的親身實踐。禪宗發展到北宋中葉,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所謂“文字禪”時代。 佛經律論的疏解,語錄燈錄的編纂,頌古拈古的製作,詩詞文賦的吟誦,一時空前繁榮。 號稱“不立文字”的禪宗,一變而為“不離文字”,玄言妙語、綺文麗句都成了禪的體現。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