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 真義解說 (一) 吾喪我及天籟章

一、信堅前言
 齊物論是莊子裡最精彩的一篇。文辭亮麗,思維清新,譬喻生動,義法辭樂說無礙。文句相當白話,古今學者,講說無數。讀者雖然依文解義,仍可領悟,受益不淺。信堅這幾年來,反覆閱讀,手舞足蹈,一直想跟讀者介紹。但因無法,以生動簡潔的文辭,加以更深一層的解說,一直沉吟至今。近日看南懷瑾大師,不按排理出牌的講解,才稍開竅門,獲得靈感,因此成文。經云: 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既至。因緣自會。

從莊子內篇言論,依一乘佛法標準,莊子應是位明心見性的聖人,可能是十住菩薩,得四無礙辯智: 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所有闡述,除以經論要義詳明之外,尤善於譬喻解說,使難信之法,易於趣入。智者因喻得解。
chung2  chung1
齊物論全章相當長。主要是其中除了莊子原著外,還混雜了一半以上的後人附加。因此齊物論有兩個不同境界、層次: 一是見性者的境界,應是莊子原著;另一是人天境界,有很多邏輯辯論及優美文辭譬喻,疑是後人附加。因此信堅在此,只解說莊子此論,符合一乘義理部份。

二、 導論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約與孟子同時。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與老子合稱為 “老莊”。

《齊物論》文辭相當白話,但字字句句都有無量義,它真義隱藏不彰,意在言外。雖然每段似乎簡單易懂,但很難把握住整體所包的深奧內涵。

莊子齊物論,主張人與萬物同等齊觀,物我一體,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人心與天心契合。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