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一) 概論及文殊十信章

一、信堅序言
此文緣起,是兩天前,聖芬師姐來函訊問,是否有好的善財五十三參真義解說。信堅這兩天,將舊筆記重新整理,草寫此文,用以拋磚引玉,還望諸大德,不吝賜教。

此文全名為 “善財五十三參的真義及斷除無始無明習氣的法門” ,這是第一集。包括信堅序言,善財五十三參概論,及五十三參緣起 – 文殊師利菩薩十信章。首先整體介紹善財五十三參的真義,及文殊菩薩如何教導善財,達到明心見性。第二集之後,再詳細解說,善財在文殊座下明心見性後,南行五十三參,每參的真義,最終入不思議解脫境界,究竟成佛。

華嚴經的五十三參典故,是描述善財向南方尋求善知識的歷事煉心過程,可說是印度的 “善財南遊記”,媲美唐三藏西方取經的西遊記 (西遊記可能是模仿善財南遊記)。
san2 san3
現存的最完整的華嚴經是綜合八十華嚴前38品 (59卷),加上四十華嚴(40卷),總共99卷。四十華嚴是八十華嚴中入法界品的別譯本,由21卷擴展為40卷,僅得一品,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部經大分為兩個部分:前面一部分是本會(佛會),後面一部分是末會(菩薩會)。末會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唐朝貞元年間,有南天竺烏荼國王派使來朝,奉獻國王親自手抄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內容詳述善財童子親近奉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唐德宗得此梵本,歡喜無量,於唐貞元十二年,詔般若三藏法師,於長安崇福寺從事翻譯,至十四年二月,譯成四十卷華嚴,共得一品,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整本華嚴經是對修行証道的大菩薩而說,如何悟後起修,入世歷事煉心,漸斷無明習氣。講說一乘佛法的五十二位次修証法門: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究竟佛位。十信位相當於藏教的四聖法界 “聲聞、緣覺、菩薩、(假)佛”。十住以上,是明心見性的分証(真)佛。見性後,雖然斷了起心動念、妄想、分別等無明,但微細無明習氣仍在,須經四十一位次,漸斷無明習氣。

華嚴經前三十八品是講各位次的修行進階法門,以及在各階層的境界。是屬於解門: 即以智 (十住) 導行願 (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一品,善財五十三參,是以善財童子為實例,解說見性之後,如何入世歷事練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你去鍛鍊,將無明習氣逐漸斷除。[信堅補註: 這是為何,禪宗頓悟,明心見性,並非一了百了,仍須歷經四十一位次,乃達究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