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真義解說

一、導論
近兩個月來,信堅在百忙中,一口氣講解了,全本華嚴經的重要品題。現今仍然,意猶未盡,乃以所講,未有總結故。普賢行願品,當為眾所皆知的總結,但以此品,古今諸大法師,講解者多如牛毛,信眾誦讀者眾。信堅德淺,不敢望其項背。斟酌再三,乃以此文,班門弄斧,略述淺見。用以拋磚引玉。望諸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普賢行願品,全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此品經首,普賢菩薩告諸菩薩及善財言:「若欲成就,如來無量,殊勝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此十大行願,是願中之王,因此又稱為「普賢十大願王」。此品普賢菩薩詳細解說如何修證「十大行願」: 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及普皆迴向。
hua3 hua6 hua4
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十大願王,受持讀誦,依教奉行,廣為人說。當下就與,普賢菩薩,法界相應。以萬行因花,莊嚴無上佛果,必能圓滿福慧,成就如來功德,契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願行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能所不二。此十大願,總攝一切普賢行,能發生一切菩薩行,故曰普賢行願。

華嚴經的修証法門是「信解願行證」。有行布與圓融門。行布門有如爬山,由低向高,漸次行進: 由信起解,信解之後發願,以願導行,以願行證入不思議法界。圓融門是一修一切修,一行一切行,一證一切證,如燈燈相照,互融互入。

行是依教奉行。願是理想目標,是行的方向與動力。由願導行,由行資願。行願,就是從實際行動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華嚴修證的總綱領是「普賢行願品」。因此信堅在此,簡單講解此品的要義,以此作為,這兩個月來,講解華嚴全經要義的總結。 Continue reading

善財童子第五十三參: 普賢菩薩

一、導論
善財五十三參,是善財在文殊座下,信滿入十住位,明心見性後,文殊菩薩教令入世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表華嚴四十位次法身菩薩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及十一位等覺菩薩),再加上倒駕慈航的文殊菩薩及表佛法界體的菩賢菩薩(表證入法界,與佛法界融為一體)。因此五十三參是法身菩薩,悟後起修,漸除無明習氣,而致究竟成佛的旅程。善財童子,每參一位,就證入該位的境界,一生成佛。
hua5  hua4
此參是善財五十三參的總結篇,講說一真法界的諸法實相,以及普賢菩薩如何修證,契入此法界。欲成就如來無量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即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此參裡的普賢菩薩,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簡介 (二)” 裡所說的 “位後普賢菩薩”。菩賢身表佛境界,含融一真法界的十玄門。即清涼國師所說,「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謂任何一法,融攝一切法。一切法必定也融一法,一法也融一切法,這是《華嚴經》上所講事事無礙的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都要修普賢行。同時他也是法界本體,體含眾相,重重無盡。

善財見一切佛剎清淨的十種瑞相,又見十種光明相。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眾會之中,等三世佛。見普賢身,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塵數光明雲、供養雲、眾生雲等二十種雲。重觀普賢,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十方三世,所有的無情萬物和有情十法界。於念念中,入十種智波羅蜜。普賢菩薩,伸右手摩善財頭頂已,善財即得一切佛剎微塵數三昧門。善財觀普賢菩薩清淨身,一一毛孔中皆有十方三世無量佛剎海,以及諸佛法會和種種莊嚴種種。善財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於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眾生。
信堅註: 華嚴十玄門的詳細解說,請看此園地的下面兩篇文章:
華嚴一乘十玄門 解說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一真法界的基本定律 與 華嚴十玄門 解說 Continue reading

善財童子第五十二參: 文殊菩薩

一、前言
近因聖芬師姐之請,要信堅講完善財五十三參。之前,信堅已先講了文殊章及前三十參、第五十一參。現因第三十一至第五十參,講解十地及等覺修證法門,文都似乎有缺,同時對多數讀者,也文義較深難懂,讀者可先略過。現在信堅在此,先講第五十二及第五十參參解說。
hua6 hua2
此參似乎文義不全,甚少內容。全文甚短,只講善財童子,經由一百一十餘城,到普門國蘇摩那城,思惟求覓文殊大士。文殊遙伸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勉勵善財,不要得少為足,應繼續向善知識求法,然後令善財入普賢行道場,還攝神力,忽然不現。

內容主要是講,”若離信根,心生疲厭,心志下劣。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少善根,而生知足”。宣說此法,示教利喜。解說如何成就聖者國土善巧的十種法,以及菩薩當行何等法,則得聖者淨妙國土? 若諸菩薩。能於一切心無憍慢。於諸眾生生平等心。於諸如來修真供養。則得我國土。 Continue reading

禪宗 “無門關” 的終極修証法門 – 彌勒法門 (善財童子第五十一參)

前言
近日,因顏顏師姐、在來米師兄、文德師兄、及寶印師兄,來函討論 “悟空、悟道、及修行証道境界”。信堅以此因緣,重回研討,此園地的本旨: 如何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華嚴經的基本教導,是修行由 “信解 (解悟) “之後,歷四十一位次而 “行證 (證悟)”。即由初住至等覺位,漸除無始無明習氣,終至究竟成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華嚴 “行證” 的總結。所謂「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51 1 51 2
之前,信堅曾在此園地,介紹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前三十參 (由初住位至十迴向位)。但入法界品的精華在於第五十一參: 善財童子參見彌勒(等覺)菩薩。此段經文相當長,將近三十頁,可說是一部最深奧難讀的一乘大經。信堅之前讀華嚴經,至此卻步。所謂非證等覺位,不能真正了知其中深意。幾年來,一直在等待因緣,明師提點,從而解悟此參的真實義。

近日因緣湊巧,有緣讀南懷瑾大師精心講述的“宗鏡錄略講”。看了南師的宗鏡錄本序講解至“種種性相之義,在大覺以圓通。重重即入之門,唯種智而妙達”。南師在解說此句中,提到善財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以七佛之師的文殊菩薩為師,意即 “一切成佛的人都要靠智慧成就”。善財童子在文殊座下,悟後起修,入世隨俗,參訪善知識,漸廚無明習氣。最後來到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前,欲參訪彌勒菩薩。南師又說,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重重無盡,無門可入。這個境界「唯種智而妙達」,此即必須先悟道,悟到本體,根本智、一切智得了,然後起用,你才能夠達到差別智。所以禪宗明心見性悟道,得種性智、根本智而已。一切菩薩還要學一切差別智。才能通一切智,徹萬法之底源,無所不知。

今早看了南師這段描述,忽有所悟,法喜無量。一是暸解了禪宗“無門關”的真義,此 “無門”就是究竟成佛的法門。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就是一真法界。它重重無盡,無門可入。另一感悟是善財童子的第五十一參,原來是解說“入無門的法門“,即如何入法界,如何明心見性,究竟成佛的法門。同時也仔細描述了證悟等覺菩薩位之後的微妙境界。此見性的妙法、妙境解說,自古以來,竟然只有唐代李長者及清涼國師能解說。後世的描述明心見性境界,只得其皮毛而已。

信堅有感於此,在此節錄解說 “善財童子第五十一參,參見彌勒菩薩”,作為詳細參看此參全文的導論。信堅不自量力,不會走就想跑;看到雞蛋就想吃炙雞的美味;看到彈丸就想吃烤鴞肉。此文用辭,大部分來自李長者與清涼國師的註解。還請諸大德不吝賜教,是幸。 Continue reading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七) 第21參至第30參

前言:
今天是聖誕節,信堅謹以此文,送上十迴向菩薩同體大悲,慈心濟世的祝福。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感嘆今之網路,講說善財五十三參的法師多如牛毛,但雖有言說,都無實義,都是戲論。都是講俗間故事,與了知諸法實相,真修實証,了不相關。因此信堅解說五十三參真義的意願,欲罷不能。現今繼續努力,依澄觀國師華嚴疏鈔、李長者合論,加上信堅多年來所作華嚴各品要義筆記,綜合整理,以供有緣,進修華嚴之資助,同登彼岸。

善財五十三參,每一參的經文相當長,初學者望而止步,更不必言,試圖深入了解,從中學習。信堅幾年來,一直想深入了解,但也只能停留在依文解義境界,不能體悟其中所含 “教理行果”。近日,因緣成熟。一個月來,鍥而不捨,費時多日,終於成文。信堅先將每參的經文,加以逐句分段解說,再附上整體概論,如此一來,再難解說的經文,也都可迎刃而解。
san3
依此方法,可處理世上一切日常、工作難題,就會發覺,世上無難事。只要找對了方法,先了解整體概念,然後在分段處理,再難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咫尺,合抱之木,始於毫末。積土成山,積沙成塔,只要有恆心、毅力、精進,無事不辦。信堅一生,依此行事,工作順遂,進度神速。有機會大家不妨試試此法。

善財五十三參的前三十參,是參華嚴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三賢位善知識。至此已是進入甚深佛地。往下是十聖位,即是十位十地,十一位等覺善知識的境界,可能不是此園地所能解說。讀者如有興趣更上一層樓,可自己嘗試閱讀澄觀華嚴疏卷及李長者合論。

十迴向品導言:
迴向是 “迴前解行,以向真證,廣益自他,令行彌綸,無不周故”。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迴向的真正目的是拓開心量,破除我執,所有一切果報,都希望利益一切眾生。迴向的原理,就是無盡燈,以一燈點燃百千盞燈,不但原來燈光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燈光,光光相照,互融互攝。 Continue reading

善財五十三參真義 (六) 第11參至第20參

前言: 衝過了前十參真義解說後,前景忽然光明起來。因此信堅在此,繼續將澄觀國師及李長者的疏鈔、合論,配合華嚴十行品經文,加以整理,以利今之善財童子,悟後起修,入世歷事煉心,寄人歷位,漸斷無明習氣的心路歷程。此文解說第十一參至二十參,寄十行位。

十行者: 既依普智發信,住佛所住,遂能繁興萬行,自利利人。十行法門,即華嚴經第四會,佛在夜摩天所說四品經: 昇夜摩天品、夜摩偈讚品、十行品、無盡藏品。【夜摩】此云善時分,為空居天,無日月而常明,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曰善時分。於此說十行者,表十行涉有化物,宜適其時,時而後言,聞者悅伏。時而後動,見者敬從。知時而應物化,知根而對行。
san3

十行品,正說十行名義。示當位所行之行。 一歡喜行者: 以身命財法三施,悅自他也。二饒益行者: 以律儀善法攝生三聚,均饒益也。三無違行: 忍順物理,無所違也。四無屈撓行: 精進於道,無退弱也。五離癡亂行: 定慧明正,無所惑亂也。六善現行: 般若圓照,境智洞明也。七無著行: 漚和涉有,心無所著也。八難得行: 大願成就,方能得也。九善法行: 以妙善力,說法軌物也。十真實行: 體真實智,一切誠諦也。此十行,正以十波羅蜜為本,而無行不攝矣。 Continue reading